298.第298章 神兵天降
遠交近攻這一外交策略是戰國七雄時期秦國創建的,那時候,東方的齊國強大無比,為了麻痹齊國,壯大實力,秦國一直對齊國頗為友善,等到秦國溫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滅掉其餘四國之後,齊國才猛然發現,西方的秦國已經不可阻擋了,那時候,再去後悔已然無用了。
如今,李賢執掌的北海國疆域、人口、軍力都不佔優,倘若樹敵太多,很容易被人聯手滅掉。
其中,河北的袁紹、兗州的曹操、江東的孫策以及樂安國的劉備,這都是在歷史上留下赫赫聲名的猛人,而李賢又不想與這些人虛與委蛇,於是,交好公孫瓚、陶謙、呂布,建立某種程度上的反曹、反劉聯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資助公孫瓚,可以牽制住袁紹的軍力,而與呂布交好,可以確保曹操不能全力對付北海國,雖然李賢也會有犯糊塗的時候,可他作出的絕大多數選擇都是正確的。
就目前這種局勢來說,遠交近攻,可以說是最符合李賢利益的政策。
北海國到遼東,這一條海上貿易路線,徐盛已經跑了四個來回,每一次雖然都能為郡國帶來不小的利潤,可他麾下的軍卒們卻寸功未立。
眼瞅著背嵬軍、北海軍都已經出戰壽光了,就連李典、于禁兩員降將都統領兵馬前往徐州,短時間內不可能回返了,徐盛也就罷了,可他麾下的神策軍卻都有些心有不甘。
為啥立功受賞的機會都讓別人去做?偏偏讓神策軍做護衛這種吃苦受累又沒軍功的事情?
雖說每一次交易完畢,李賢都會使人厚賞神策軍,可錢糧米粟都比不得實打實的戰功呀。
相對於太史慈的北海軍來說,神策軍可是李賢的嫡系,倘若連軍功都被後來者比了下去,日後與人相見,豈不是會抬不起頭來?
徐盛與李賢見面之前,他麾下的軍將便聒噪著要求出戰,徐盛情知軍心不可違,所以這一次見到李賢之後,他便隱晦地提出了願意出戰的要求。
李賢聞言笑道:「文向莫急,一旦樂安國的戰事結束,我便會與呂布一道合兵進擊曹操,那時候,神策軍可為先鋒」。
徐盛其實也明白,如今北海國內軍力空虛,僅僅有神策軍以及玄甲軍兩支軍馬,如果曹操大舉進犯,對於郡國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因而,在各路兵馬迴轉之前,神策軍必須作為威懾力量留在北海國。
李賢畫下的大餅雖然不能充饑,卻也聊勝於無,反正徐盛已經打定主意,日後一定要爭取出戰的機會。
至於奔赴遼東貿易的護衛工作,按照李賢的意思,短時間是不會再為遼東提供軍械糧秣了,免得徹底觸怒袁紹,引來大軍進犯。
曹操加上劉備已經足夠李賢應付了,倘若把袁紹的大軍逼來,那時候,就算李賢可以撒豆成兵,只怕也難以取勝。
兗州的曹操有兵馬六萬,而袁紹的兵馬早已經過了八萬之數,李賢的北海國有多少人馬?滿打滿算不過三萬人。
擴兵備戰迫在眉睫。
徐盛回返之前,無人可用之下,李賢只好事必躬親,親自過問徵兵事宜,可此番徐盛回來之後,李賢便做了甩手掌柜,將徵兵、訓練之權徹底交給了徐盛。
李賢軍中,徐盛最擅練兵,將新卒交到他手中,李賢放心的很。
以北海國如今的財力,再養兩萬兵馬毫無問題。
如果手中有五萬兵馬,李賢便有信心面對任何人了。
忙碌了這些時日,陡然間清閑下來,李賢不禁有些躊躇,壽光城的戰事如何了?
壽光城外,北海軍正與劉、袁、曹三方人馬殊死搏殺。
太史慈汗透脊背,血染征衣,為了節省氣力,他放棄了大吼大叫,振奮軍心士氣的方法,而是竭力用最穩妥、快捷的法子殺死對方。
廝殺至今,太史慈身邊的方陣已經越來越小了,從出營之初的一千人,到如今只剩下了三百多人,戰況不可謂不慘烈,而作為對手的曹純也沒有討得好處。
騎卒近戰之後,喪失了馬匹的機動力,單論廝殺經驗,虎豹騎甚至還不如北海軍。
馬匹帶來的高度優勢與鐵甲軍身著的甲胄優勢相互抵消掉了,而這時候,軍卒的士氣、實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太史慈的統領下,鐵甲軍迸發出了頑強的鬥志,他們俱是以命搏命的招數。
虎豹騎身上的甲胄可比不得鐵甲軍,他們受創之後,幾乎很難幸免於難,而鐵甲軍就不同了,厚厚的鐵甲可以確保北海軍在要害受創之前屹立不倒。
每倒下一名北海軍卒,虎豹騎往往要付出雙倍,甚至三倍的代價。
以太史慈的實力,他如果想逃命的話,沒有人能夠攔住他,可是,太史慈偏偏留了下來,他擺出一副死戰到底的模樣。
瞥見太史慈大發神威,連斬己方數名悍卒之後,曹純終於按捺不住,打馬上前試圖攔住太史慈。
然而,勢若瘋狂的太史慈武藝高強,曹純比拼了幾個回合之後竟然漸露不支之相,如果不是其餘的裨將及時相援,曹純險些被太史慈擊落下馬。
主將如此悍勇,鐵甲軍更是振奮不已。
不遠處,胡庸麾下的背矛士正與劉備兵馬激戰正酣。
一名軍校得了空閑,當即大吼出聲,道:「援軍將至,兒郎們,殺光這幫曹賊!」
「殺,殺,殺!」鐵甲軍奮起餘勇,竭力應合起來。
聽到營寨門外的吶喊聲,被劉備軍馬死死纏住的胡庸心急如焚,然而,劉備兵多,數量足足是背矛士的三倍。
先聲奪人,大佔上風,這都無濟於事。
背矛士手中的短矛都已經投擲而出,死在矛矢下的劉家軍足有七百多人,然而,殘存下來的劉家軍依舊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若論攻堅作戰,劉家軍可能比不過背矛士,可僅僅是嚴防死守的話,劉家軍的水準就比背矛士厲害太多了。
什麼樣的軍將帶出什麼樣的兵,在胡庸的腦海中從來沒有防禦這一想法,他只想進攻,進攻,再進攻。
如果不是李賢再三吩咐,胡庸甚至懶得為軍卒披甲,在他看來,身著鐵甲之後,會影響軍卒的機動力,進而消耗他們的體力。
一支崇尚進攻的軍隊在遇到劉備硬若龜殼似的防守之後,久久打不開局面,這讓胡庸臉面無光,卻又無計可施。
劉備的想法很簡單,只要他將胡庸拖住,一旦曹純的虎豹騎得手,曹軍便可以順利來援,那時候,雙方人馬合擊之下,胡庸定然吃不了兜著走。
胡庸不是傻子,局勢危急,他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重的很,可這時候,著急不能解決問題,近身作戰之後,背矛士進展緩慢。
另一處戰場上,背嵬軍倒是佔據上風,可周倉在與關羽交手的過程中傷到了左臂,眼瞅著就要敗下陣來。
千鈞一髮之際,一夥騎卒從戰場邊緣呼嘯而過。
關羽、周倉目視對方,他們都沒能看清楚騎軍的旗號,都以為是對方的援軍。
然而,騎軍行至胡庸身前的時候,一名眼尖的背矛士當即驚呼出聲:「是趙統領的騎軍!」
「什麼?子龍回來了?」胡庸定睛一看,可不是嗎?那白馬銀槍,一騎如飛的戰將不是趙雲又是哪個?
「告訴騎卒,讓他們速速前去救援都尉!」
「喏!」
胡庸吩咐妥當之後,沒多久便聽到身邊的軍卒在大吼大叫:「我家將軍有令,這裡有我背矛士即可,請將軍速去救援太史都尉!」
趙雲聞訊過後更是打馬如飛,之前,北海軍中狼煙滾滾的時候,他正護送著糧秣回返。
行至半途間,騎卒抓到一名袁軍的哨探。
拷問過後,趙雲對戰局有所了解,他知道,亂戰的根源還在太史慈身上,只要將他救出來,北海軍便可以扭轉被動的局勢。
必須快速出擊!
趙雲當機立斷,他留下百餘騎守護軍糧,其餘人馬與他一道,直往壽光城而來。
堪堪趕到營寨正門之外的時候,鐵甲軍的喊殺聲依舊未曾停歇。
趙雲鬆了口氣,還好,他來得還算及時。
只要鐵甲軍還在,太史慈還在,那一切都還來得及。
心情愉悅之下,趙雲挺槍躍馬,吶喊出聲:「殺,殺,殺!」
驀然出現的騎卒疾沖而來,他們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打了虎豹騎一個措手不及。
戰況急轉直下,銳氣盡失,疲憊不已的曹軍騎卒沒想到北海國的騎軍會這麼快趕過來,毫無防備之下,當即潰不成軍。
如果是之前的那支虎豹騎,說不定還能竭力抵擋,努力反擊,可換上這波新卒之後,軍卒的韌性相差甚遠,打順風仗的時候尚且看不出差距,可此時一旦戰局不利,廝殺經驗的差距就顯露出來。
趙雲槍如閃電,飛快地取走兩名曹軍的性命,此時,攔在他身前的曹軍士卒已經寥寥無幾,只要再拼殺一番就可以與太史慈順利會師。
神兵天將一般的趙雲給重圍之中的鐵甲軍注入了無窮的活力,主將太史慈更是大笑出聲:「哈哈,援軍至矣,兒郎們,隨我殺賊」。
「殺賊!」千呼萬喚,終於盼來了援軍,鐵甲軍卒士氣大振,他們聒噪著,拼出最後一分氣力。
「殺!」趙雲麾下的騎卒畢竟是生力軍,他們瞧見同伴有難,當即急紅了眼,人人使出搏命的招數。
裡應外合之下,虎豹騎敗退不支。
曹純傷了右臂,險些被斬落下馬,不過,好在身旁的護衛拚死相救,才將其救走。
曹軍逃了!
劫後餘生,太史慈等人俱是「哈哈」大笑,而趙雲顧不得與其寒暄,他急忙統領兵馬開始窮追不捨。
「吱嘎嘎」,瞅見營寨門口平安無事,關閉許久的寨門終於打開了。
太史慈將死戰不退的鐵甲軍卒盡數打發入寨,而他本人換了匹馬,追上趙雲,嘴裡道:「子龍,窮寇莫追,先與胡庸回合,擊潰了劉備才是要緊事!」
趙雲微微頜首,他從腰間摸出一支哨子,急促地吹了三段。
大發神威的騎卒聞聽之後當即明白,這是他們的統領要求軍卒向其靠攏,停止追擊。
適才那番廝殺,虎豹騎折損了四五百人,傷亡的數量還比不得鐵甲軍的戰果,然而,曹軍卻是連回首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沿途間一路收斂,曹純好不容易聚攏了七百多騎,有心回返參戰,可他麾下的騎卒卻露出一副畏戰的心思。
曹純嘆了口氣,只得靜觀其變。
誰也想不到,原本大佔上風的局勢竟然轉瞬即變。
如同堤壩一般,潰了一處缺口之後,呼嘯的洪水席捲而過,將堤壩的豁口沖的越來越大。
眼下,劉備就是趙雲的下一個目標。
適才,北海國騎卒呼嘯而過的時候,劉備便多了個心眼,他要求麾下軍卒時刻小心戒備,絕不能讓人偷襲得手。
果然,沒過多久,白馬銀槍的趙雲便去而復還。
這一次,嚴陣以待的劉備軍馬沒有露怯,他們同時遭遇雙方夾擊,可卻也死死頂住了。
遠處觀戰的曹純很是猶豫,到底要不要加入戰團呢?
廝殺至今,兩千名虎豹騎已經折損了一多半,倘若再折損一部分,曹純哪裡還有臉面去見曹操?
曹純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如果曹操在這裡,絕對不會拿己方軍卒的生命去換取一場勝利。
歸根結底,這是劉備與李賢之間的戰爭,曹操只是不甘寂寞,意圖削弱李賢的實力才橫插一腳。
倘若一開始曹操就能夠預料到現在的情況,他一定不會讓虎豹騎奔赴壽光。
畢竟,曹操不是冤大頭,損己利人的事情他做不出來。
戰還是不戰?
猶豫再三之後,曹純還是難下決心,他決定再觀望一陣子,等到局勢明朗之後再決定是否參戰。
「破陣,破陣,破陣!」
趙雲麾下騎卒戰意高昂,他們輕易擊潰了曹軍麾下騎卒,人人振奮,此時,面對劉備的軍陣,騎卒毫不畏懼。
「矛去!」
「嗖嗖嗖」,一支接一支的短矛破空而去,很快在劉備軍中帶起了腥風血雨。
劉備沒想到李賢竟然奢侈至此,連騎卒都裝備了短矛。
之前,背矛士投擲的短矛帶給人的死亡陰影還未遠去,這時候,趙雲的騎卒又故技重施。
有盾牌遮擋的步卒還好些,他們依偎在巨盾之後,並不覺得有多可怕,然而,那些身著皮甲,無處躲閃的步卒就慘了。
短距離之下,鐵矛的殺傷力極強,一旦被刺中,非死即殘,偏偏軍卒之間過於嚴實,連個騰避躲閃的空間都沒有。
「噗噗噗」,短矛宛若閻王手中的兵器,輕易便帶走了數百名兵卒的性命。
「嗖嗖嗖」,趙雲找到了訣竅,在他的指點下,多數騎卒並不上前廝殺,而是竭力投擲手中的短矛。
無窮無盡一般的短矛讓人絕望,不少劉備軍卒開始動搖起來。
另外一側的胡庸哪裡會放過這等天賜良機?
「兒郎們,曹軍已敗,劉備獨木難支,咱們殺過去,與子龍將軍匯合!」
「殺!」
背矛士原本就是一群驕兵悍將,無往不利的戰績讓他們頗為自負,可誰曾想,今日兩千名背矛士竟然被劉備的兵馬死死地纏住了,若不是趙雲來助,背矛士甚至難以寸進。
羞憤之下,胡庸統領著背矛士意圖洗刷恥辱。
擊潰劉備,這就是最好的方式。
張飛深恨曹純,早已經折返入城,而關羽分兵去救援淳于瓊了,劉備身旁沒有得力的大將,面對胡庸襲擊的時候,尚且勉強可以應付過來,然而,此番趙雲、太史慈聯袂出擊,劉備麾下裨將頓時死傷殆盡。
沒了軍卒牽絆,太史慈將一身戰力完全發揮了出來,他彷彿不知疲倦一般,意圖將胸中的憤懣之氣宣洩出來。
死在太史慈槍下的軍卒,多數都是一槍斃命。
趙雲武力與太史慈在伯仲之間,太史慈尚且勇猛如斯,趙雲就更不必多說了。
一白一黃兩員大將宛若閻羅王與催命判官一般,不停地收割著性命。
劉備本想打馬上前,攔住一人,卻被身旁的護衛死死地勸住了。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以劉備的武力對上太史慈、趙雲,只有一個自取其辱的結局。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退吧」
劉備麾下兵馬漸露不支之相,這時候,一名裨將出言相勸。
「退?」劉備嘆了口氣,他放眼四望,麾下軍卒雖然數量依舊佔據上風,可他們卻已經沒了鏖戰的精神。
「趙雲麾下俱是騎卒,我方多是步卒,如果貿然退卻,只怕會為賊人所趁,況且,雲長正統領兵馬救援淳于瓊,若是因為我之故,陷雲長於危險之境,我心難安」
「那便快馬通知二將軍,讓其退兵」
劉備心有不甘,然而,現實早晚都要面對,這時候主動退卻,總好過潰敗之後的逃亡,他只得嘆了口氣,緩緩地說道:「也罷,讓雲長退回來吧」。
「喏!」
「速速派人迴轉壽光城,讓三將軍統領兵馬前來接應,不得有誤」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