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第206章 豎子不足與謀
陶謙執掌大權的時候,徐州與北海國向來平安無事,雙方甚至共同出兵,聯手抵禦曹軍。
可現在,陶謙身染重疾,初掌大權的次子陶應急著證明自己,便磨刀霍霍,準備拿北海國開刀。
陶謙是堅定的反曹者,可他的次子陶應卻一直視曹孟德為英雄豪傑。
曹軍勢大,徐州軍在泰山郡被打的落荒而逃,要不是曹操顧及淮南的袁術,說不定曹軍早已經直搗徐州了。
徐州軍損兵折將,使得陶謙的病情雪上加霜,陶應反而認為是北海軍的過錯,在他看來,如果太史慈及時出兵救援,自家兵馬絕不會敗的這麼快。
於是,陶應便把怒火撒到了北海國的頭上。
大軍壓境,只不過是為了展示實力,告訴徐州境內的百姓,他們陶氏父子不是軟柿子可以任人拿捏。
只可憐了孔融這個老好人,空有「仁義」之名,到頭來卻被一個晚輩欺負到自己頭上。
有道是泥人還有三分火,孔融被小輩敲竹杠,自然怒火中燒,可偏偏又束手無策。
太史慈的北海軍剛剛成軍,指望他們與徐州軍廝殺,只怕勝算不大。
勝了也就罷了,若是敗了,各地的豪強豈不是要輪番前來打秋風?
北海軍敗不起,可平白無故交出糧秣,又實在讓孔融抹不開臉面。
糧秣這東西,徐州軍可以討要,其他豪強一樣可以前來索取,就算有米山、糧山也禁不住這樣折騰。
若是李賢在就好了!
孔融從未像今天這般懷念過李賢。
原本東萊軍在的時候,孔融在他人的誘導下,還覺得李賢已經尾大不掉,功高蓋主,可現在,東萊軍不在北海國,什麼牛鬼蛇神都冒了出來。
若是李賢在此,區區陶應又怎敢猖狂?
廳內的大小官員爭吵了個半天,依舊沒能辯出個所以然,孔融無奈,只得把希翼的目光投向太史慈,嘴裡道:「子義,如今北海軍戰力如何?」
太史慈深吸一口氣,鏗鏘有力地說道:「末將不敢妄言,不過,對付徐州軍,想來應該不在話下!」
孔融眼睛一亮,道:「此話當真?」
「軍中無戲言」
孔融正要多言,此時,忽而有官員上前說道:「使君三思,子義將軍練兵有方,可北海軍成軍不過數月,貿然上陣,萬一有了閃失,我北海國豈不是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那陶應小兒狂妄自大,可陶謙麾下的丹陽精兵天下聞名,開陽臧霸更是凶名在外,我北海國軍力薄弱,怎比得上徐州郡內的數萬大軍?」
孔融嘆了口氣,此人分析的倒也有幾分道理。
北海國與徐州郡的關係原本就錯綜複雜,陶應大軍壓境,孔融無論出兵與否都是一個難題。
出兵,勝了,萬一又引出更多的徐州兵馬,那又該如何是好?
孔融已經招惹了曹操、袁紹,真要是四面受敵,只怕絕難支撐到冬天。
「你們以為如何?」孔融優柔寡斷,只得再次詢計問策。
「徐州土地廣袤,軍力雄厚,為長遠考慮,使君還是破財消災吧」
「沒錯,北海國雖然偏安一隅,可北有袁紹、西有曹操,都非良善之輩,真要是再與徐州交惡,那豈不是四面樹敵?」
這時候,主和派大戰上風,耳根頗軟的孔融已經有幾分拿糧消災的趨向了。
太史慈被晾在一邊,心裡對孔融頓生惡感,自己已經把話到那程度了,可孔融卻還是難下決斷,這樣的人物怎麼能成大事?
生出「豎子不足與謀」的心思之後,太史慈再也不發一言,只是冷眼旁觀,看著廳內的官員們唾沫橫飛。
不知道過了多久,孔融擊掌示意肅靜,嘴裡道:「如果李賢的東萊軍在這裡,子義率領北海軍與其共抗陶應,想必勝算極大,如今,東萊軍北上未歸,子義孤掌難鳴,也罷,且撥付些糧秣,交給徐州軍吧」。
「喏!」
太史慈陰沉著臉,散會之後徑自踱出了廳外。
北海軍兵馬已有五千人,每日苦練不輟,為的就是能夠上陣殺敵,博出一個名號。
孔融這番認慫的行為對於北海軍卒來說是莫大的侮辱。
辛苦了這些時日,到頭來,卻連北海國的國相都不信任他們,那軍卒們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太史慈回到軍營之後,夜不能寐,他總覺得咽不下這口氣,實在是太過憋屈了。
徐州軍又怎樣?憑什麼可以到北海國耀武揚威?
北海的糧秣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那也是百姓們辛辛苦苦,一粒一粒積攢出來的。
眼下,陶應帶著兵馬轉了一圈兒,北海國就要奉上糧秣,這不是告訴天下人,北海國軟弱可欺,速來敲竹杠嗎?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孔融著人準備的糧秣還沒有打包運走,太史慈麾下的北海軍卒就得知了這一消息。
當即,不少軍校都嚷著要見太史慈。
太史慈原本就心煩意亂,見狀之後更是大怒,「怎麼?你們要造反嗎?」
「太史將軍明鑒,孔北海活命之恩,我等青州百姓此生也難以報答,眼下,北海國有難,我等食君俸祿,自然要捨命報答,如若不然,豈不是枉為人子?」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區區徐州軍又如何?只要太史將軍一聲令下,咱們就殺他娘的」
「對,殺他娘的!」
北海軍卒有九成的兵馬來自於青州,如果不是李賢懇請孔融賑濟流民,說不定他們早已經餓死了。
對孔融、李賢,這些軍卒都很是感激。
因而,此番聽到陶應敲竹桿的行徑,軍卒們當即義憤填膺。
東萊軍不在了,還有北海軍!
「將軍,是可忍孰不可忍呀!」
太史慈深吸了幾口氣,道:「都他娘的退下!你們的心思我明白的很,可出兵與否不是我太史慈說了算,我已在國相面前請纓作戰,奈何他人作祟,此事便不了了之」。
幾個月下來,來自青州的流民已經在北海國內穩定下來,他們習慣了這裡的一切。不少人甚至覺得,自己已經成為北海國的一分子。
聽到太史慈所言,軍卒們朗聲呼喝:「將軍,我們打算去國相府諫言,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