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越滄海> 360.第360章 文武張弛

360.第360章 文武張弛

  新軍訓練正式開始之後,那些從工程部隊調來的人明顯就感受到了:吳越國擴編親從都時所用的訓練方式和激勵方式,與傳統辦法之間的徹底不同。 

  吳良一直以為自己原本在撩淺軍里已經算是賣力氣的了——畢竟吳越國的撩淺軍「績效考核」可是用上了後世的工程量審計辦法的,物料往來錢糧進出也都是複式記賬法。這些辦法不僅讓吳越國的政府工程貪污難度提高了數倍、杜絕了至少七八成原本會被貪墨的物資,也讓偷懶的工匠無所遁形,為了拿到計件制的績效餉銀,不得不起早摸黑幹活——可是到了這裡之後,哪怕是原本已經在嚴州的千島湖工程工地上拉了三年的石料車,依然感到吃不住一開始的體能訓練。那些原來在工地上賣死力氣時間短的,就更是底子不行了。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最初的體能訓練就有三項,一個是所有士兵每天要做兩種分別叫做「俯卧撐」和「引體向上」的奇怪操練。新兵被要求每日起床睡覺加上午下午一共四次,每次做五十個俯卧撐,一天就是兩百個;據說這個分四個時段做的要求,還是上頭林大帥希望少量多次、達到鍛煉效果才這麼要求的。至於引體向上,所有人都被要求每天一次性無負重情況下完成20個,或者是在初手臂外其他部位全身著甲之後做10個——全身著甲,大約會讓人的整體重量上升30多斤。如果引體向上做不到額定數額的,那麼每少一個,以後的體能鍛煉量就會每天額外多10個俯卧撐,直到你引體向上達標為止。 

  第二類體能訓練是競速跑和全副武裝越野行軍。全軍以指揮為單位,500人一起在校場內進行兩里路一圈的競速跑,早晚各一次,然後每個營的士卒腰牌顏色不同。在跑完時抽取最後一百名的腰牌攔截下來檢查,哪個營的士兵落在最後一百名中的人數最多的,那麼就會在後一項越野行軍訓練中受到訓練量加大的懲罰。 

  越野行軍的要求則是每日在諸暨周邊的山區進行20里路的山地行軍,要求除了戰靴和綁腿可以不是著甲狀態,其餘必須全身甲胄,暫時沒有重甲的也要在皮甲上掛配重,總計湊出全身盔甲35斤、軍帳鋪蓋行糧等捆紮的背囊15斤。20里路的山地負重行軍至少會花掉每天兩個時辰,基本上是午飯後略微消化一下做好恢復性訓練就要開始行軍了,到天黑才能回營、緩過氣后吃晚飯。而前面所說的場地競速跑步中每個指揮最慢的一個營,就要當天越野行軍多走五里路。 

  第三類體能訓練總算是最貼合軍事需求了:每天上午做完俯卧撐和引體向上后,就要訓練揮刀或者拉弓。每日可以二選一進行訓練,約摸是揮舞陌刀三百次,抑或拉五十斤普通步弓一百次。為了配合揮刀和拉弓的訓練,上午其餘的時間無非是穿插進行隊列訓練和軍令配合的說明闡述。剛開始的時候大部分士兵都大字不識,甚至左右不分,要想訓練隊列明確軍令,倒是頗顯一番混亂,直到刮練了半個月之後才算略有起色。 

  訓練很緊湊,每天的軍事訓練時間大約有4個時辰。所幸在飲食營養上如今的吳越國很捨得任性花錢——關鍵也是有錢可花,有足夠的糧秣肉食可以採買,換做如今其他諸侯國,只怕也就后蜀略微可以擠出一點餘糧來,換做趙匡胤,靠以戰養戰騰出軍糧來都不容易,哪能和全國耕地平白多收一季占城稻的吳越國相比。 

  在飯食上,諸暨大營內十萬受訓親從都士兵,無論新兵還是老兵都一視同仁。占城稻為主的糙米飯一日三頓管夠,早餐喝稀的,中午晚上乾的。夜間如果有文化課的,有時候還宵夜加餐。提供糙米飯倒不是說如今吳越國差那麼一成半成的出米率,而是因為糙米畢竟營養保留度比較高,維生素全面。光這一條,別國就已經做不到了。 

  主食之外,剩下的便是肉食蔬菜了,「東坡肉」倒是撩淺軍、發丘營那些工程兵原本在做工的那些年裡就吃過的了,畢竟吳越國富庶,給力役一般也有三天五天吃一次肉食。只是到了親從都內,就提高到了確保每天午餐都有一塊三兩重的東坡肉可以吃。吳越軍的訓練沒有採取用減少肉食來作為對落後人員的懲罰——畢竟這個年代體力不濟的人很少是因為肥胖、缺乏鍛煉那種搞笑的因素,而是很多人本來就因為營養不良才跑不動、扛不起。這種情況下生搬硬套對付現代人的激勵法,用餓飯減肉來「激勵鞭策」體能不行的人咬牙反超,那純粹是「唯意志力」的唯心主義拍大腿行徑。 

  這個時代的豬肉也就在南方的江浙乃至兩湖吃的人略多一些,而且不上檯面,達官顯貴除非是亂世餓得不行、要麼是物資匱乏沒有別的供給,才會吃一些。只是在烹飪手段上都不高明,以至於沒什麼人覺得好吃。錢惟昱身邊的妃子按照錢惟昱的指示發明出東坡肉這些年來,這種吃法儼然已經是如今這個時代對豬肉的最好處理手段了。東坡肉的士氣提振效果之明顯,便不言而喻了。 

  由於豬肉對於增強肌肉力量的優質蛋白含量不夠,為了彌補南方人和北方人體格和力量上的天然差距,用營養彌補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手段了。對於這個問題,吳越國的後勤部門把腦子動到了牛肉和鹿肉上面——台灣島歷史上一直是鹿肉的最大產地,原本1640年代的時候,荷蘭殖民者可以與台灣的高山族原住民貿易、平均每年買走鹿脯一萬五千多頭。 

  如今台灣島已經開闢了這麼多年,對於島嶼深處的山區因為瘴癘和高山族生番問題未解決,不好屯墾,只能是運去水牛種群散放到台灣中部丘陵,多年下來后繁衍生息,再與高山族生番貿易買入獵獲宰殺好的「野牛」、「野驢」製品,通過海路從台灣運到浙南。鹿肉稀少,因此只有軍官每五天可以供給一頓鹿肉;而牛肉較多,每個普通士兵五天都可以吃一頓牛肉。如此這般花代價補充優質蛋白,再配合高強度訓練,不用半年這些少年新兵的身高體格都會有明顯的改觀。 

  如果說肉食的供給只能體現吳越軍需的「土豪任性」的話,那麼其餘菜蔬的科學化營養配比就顯得精益求精了。前述肉食牲畜屠宰后的內臟下水全部也都由大營的火頭軍處置,動物肝臟被刻意額外收集,補充到肉食當中去,而蔬菜則要求常吃胡蘿蔔、白蘿蔔、甜菜諸般食物,其餘隨意搭配。這樣的營養結構,對於培養弓弩手、火槍手、炮手所需要的好視力、夜視能力非常重要,不懂營養學的北宋軍隊便完全無法複製山寨吳越人的這點優勢。 

  …… 

  白天的辛苦訓練背後,晚上新兵們還要全部進行識字教育,經過幾年《漢和字典》新式拼音的普及,如今吳越國考不上科舉也沒啥行當可做的富餘讀書人勞動力可謂豐富,為了給十萬親從都士兵統統進行初步的識字普及,朝廷也組織了一千多號人的教書先生進行掃盲。 

  最初的一個月裡面,也不追求識字多,僅僅只教授了五十多個簡單字——都是和對應假名拼音讀音相同的常用字。但是五十多個假名拼音的讀法、拼法卻是被要求嚴格記住,****考核、反覆加強的。如此一來第二個月開始就從改版的《千字文》開始教習假名拼音拼讀法——千字文的印刷上,每個字後面都對應印著拼法,每個教諭還配有兩部字典供士兵借閱查詢。打好了基礎之後,果然識字速度就快起來了。加上對親從都的士兵文化要求是「看得懂、讀得出」而並不要求寫字寫得多好、沒有書法課的要求,一切工作也就簡化了下來。最後為了適合這些寫字不多的人的速成,軍需部門還配備了大量的鵝毛筆。 

  有了識字課之後,士卒們自然少不得被灌輸一些忠君愛國、尤其是忠於吳越王、忠於大元帥的洗腦教育。發展到後來,教諭人員還被要求在每天睡前讓士兵們抽出一刻鐘,圍在一起講述過往生活憶苦思甜——比如在吳良那個營裡面,梁滿倉這傢伙是淮南流民、原本因為南唐和後周之間的戰亂導致全家餓死、隻身奄奄一息作為流民逃過江,然後被朝廷僱工給錢,過上了可以吃上飽飯的日子。 

  而吳良本人因為是「軍二代」,從小吃的苦明明不多,倒也被教諭要求從另一個角度剖析——比如說輪到他發言的時候,就說自己世居浙南,總曾祖父那一輩開始,也就是唐僖宗年間就在處州婺州一帶過活了,不過因為運氣好這片地方是吳越武肅王治下,貌似記憶中祖祖輩輩傳言,有六七十年家鄉都沒有發生過戰爭了……要憶苦思甜,實在是回憶不出多少骨肉分離的苦楚,最多幹活多賣點力氣勞累一些,便算是苦了。將來一定要向那些苦地方來的戰友好好學習,珍惜如今日子的來之不易,絕不把大王四代恩澤當成是理所當然天上掉下來的云云…… 

  這樣的話雖然說著謙遜,可是在其他江西兵福建兵淮南兵聽來,衝擊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如今這個時代,北朝都從唐僖宗到趙匡胤換了七個朝代了,打生打死的戰亂持續了多少年?而吳越土著居然說七十年不曾見家鄉有戰爭了,這數遍華夏大地,貌似找不出第二塊70年家鄉不曾遭遇兵禍的土地了吧?中原有五代和唐宋這麼多次更替,四川有前後蜀,吳地有吳、唐以及中間攝政的徐氏,馬楚亡得早換了劉言周行逢,或許只有喜歡把讀書人閹太監的南漢和吳越差不多,但是南漢壽命短得多,君主橫徵暴斂也重得多……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如此一番憶苦思甜的反覆思想碰撞,或訴苦,或說世居吳越的好處,新兵們的政治覺悟就這麼簡單直白地凝聚了起來,漸漸形成了一種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戰的信念動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