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第338章 南唐亡國
金陵城北,圍城的周軍大營中,御帳燈火輝煌。柴榮容色冷峻地端坐在一張線條簡潔卻不失威武的帥案之後,大帳沒有什麼奢華的裝飾,卻很符合大軍出征在外的氛圍。旁人看在眼中,不但不會覺得簡陋,反而會覺得這是周軍百戰連捷的氣質所在。
李煜恭恭敬敬地走入大營,周遭只有陳喬陪同——韓熙載和徐鉉兄弟此前去吳越國求和的時候,就已經被吳越王錢惟昱扣留了不曾送回。而孫晟和宋齊丘則是一直被扣在周營沒能回返,朝中最重量級的文臣凋零大半后,也就輪到陳喬這個原本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走上南唐政壇第一線的文官陪同出使了。
當然,此前兩撥求和使臣的命運也是大不相同的,總的來說,去吳越出使的韓熙載和徐鉉兄弟,比來柴榮這兒的孫晟、宋齊丘要好運的多。
當日錢惟昱扣留南唐求和使節的時候,理由也不是非常強硬那種。而是因為李璟書中那句「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異日天子易地酬勛,王亦大梁一布衣耳」的台詞,被錢惟昱判定為「南唐使者國書用語大逆不道,離間吳越國與北朝正朔之間的邦交」,所以才扣下了韓熙載和徐鉉兄弟。
扣下之後,徐鉉兄弟好歹和周宗也是有點兒師生輩分在那裡,而錢惟昱名義上做過周宗三年學生,又是周宗的女婿,對於這兩個「大師兄」自然是禮敬有加的;至於韓熙載雖然和周宗沒有輩分尊卑上的關係,至少平時在南唐朝中好歹是周宗一黨,因此也受到了一些照顧優待,每日供給不缺,賞賜常有,除了不能回國以外沒有收到任何額外限制,甚至韓熙載徐鉉被軟禁期間寫點兒什麼東西,都有吳越人立刻編輯成稿安排活字印刷刊印成冊,立德立言的好事兒都佔了。如此優禮文人,已經遠在南唐李氏皇帝之上了,所以韓熙載徐鉉等人如果真的到了南唐亡國的時候,估計也就順勢投降吳越了。
另一邊,被扣在後周的人著實要慘得多,宋齊丘的歲數本來就已經比周宗都老一兩歲了,如今七十六七歲的年紀,被扣在周營百般折辱之下,居然沒撐過幾個月就一口氣沒接上,咽氣撒手歸西了。孫晟寧死不屈,好在身體素質還好,命比較硬,一直死撐在那裡,估計也就只有等南唐亡國之後,才會遭到柴榮的最後處置。
閑言休絮,總而言之,如今陪同李煜來的只有陳喬而已,此人對南唐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原本的歷史上,十五年後這個陳喬會與林仁肇並稱南唐文武雙傑,最終為國盡忠、以身殉國;可是陳喬這人忠則忠矣,卻只會那些堂堂正正之道,是個忠厚老實的人——也就相當於海瑞包拯這樣的角色。如果玩治理整頓內政、肅清錢糧貪腐,這樣的人才還有點用;在爾虞我詐的外交場合,就沒什麼價值了。
以李煜和陳喬的目光,顯然都無法看出柴榮的真實身體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土木偶人一樣的李煜,乖乖地、毫無心機地獻上了降表。
「南國罪臣李煜,見過大周皇帝陛下。李煜謹遵父命,獻上唐國田土人口版籍,以止息兩國干戈殺生,免傷更多百姓。」
柴榮看了一眼李煜的容貌,約莫也就二十二三歲年紀,稍一回想才想起這個李煜的年紀應該和當今吳越王錢惟昱同歲才是。只是那錢惟昱看著還頗有才幹,這李煜卻是絲毫不懂人心政務。柴榮心中不由好笑,覺得還真是「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袁本初子,豚犬耳」。當下對李煜的戒心也少了幾分。
「聽說卿此前名叫李從嘉,在南國封號吳王,為何今日卻改名李煜啊。」
「唐國舊例,凡皇子受封為皇太子,或正位,則當改諱以省天下避忌。」
李煜所言,也是一個中晚唐以來的朝廷舊制,比如李煜他爸在當上太子之前,是名叫李景通的,和兩個弟弟李景遂、李景達是一個字輩——從「通」、「達」、「遂」這些字眼裡,也可以看得出他們之間的兄弟關係。一直到了李昪篡楊吳、登基冊立太子之後,李景通才改名為李璟。李昪所標榜繼承的唐末皇帝中宣宗、僖宗、昭宗各代也都有登基后改名。這是為了區別人君和人臣、並且降低天下人避諱難度的一種定名分、減輕百姓言辭書寫波動的善政。
畢竟皇帝的名字所用到的字,當朝百姓就不能說不能寫了,所以讓皇帝的名字字數儘可能少、而且多用冷僻字,也是古代注重文治君主的一個自我標榜。同樣的例子還有錢惟昱的曾祖父錢鏐、在當上吳越王之前,俗名叫做錢婆留,後來當了大王,百姓要避諱之後,才改成了「鏐」這個和「留」同音的冷僻字。後世明朝皇帝一堆加了金木水火土偏旁的異型字,也多是為了這個目的。
這個例子柴榮自然是知道的,不過這也意味著一個令人震驚的問題。
「這麼說,李璟居然在投降之前,還冊封你為皇太子了不成?」
「父皇舐犢之情,自然是希望保護李煜不要遭受亡國之猜忌。此番也不曾冊封某為太子,然為人子者,怎可不為國分憂?這改名之舉,乃是某自為之。國家強盛之時,宗室爭為世子,若國事凋零便作鳥獸散,則與禽獸何異?不,連鳥鵲反哺之情,那般行徑只能是連禽獸都不如。如今大唐將亡,已有數萬忠勇之士死於國難。如今父皇病重、幼弟無知,李煜懇請北朝皇帝念在古人『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仁施四海者不絕人之祀』。凡有示天下之罪過,由李煜一力承擔便是。」
「是條好漢,倒是頗顯傲骨。南唐養士如此,君臣皆有節烈,只是虛重德而不重才,只可守天下,不可打天下。生於這等亂世,也算他們生不逢時了。」柴榮心中也是微微動容,
李煜這些年來,好歹也是有一些詩詞文名的,畢竟他是真才實學的千古詞帝,絕對實力不是錢惟昱那等以剽竊為主、以自創為輔、僅求落得一個「空談好文」的假名聲作掩護的人可比的。多年下來,至少在作詞一道上,李煜在天下間的名聲絕不在錢惟昱之下;只是在別的文治實幹方面被錢惟昱甩開了幾條街而已。這樣一個人,以柴榮的氣度,也是希望留下來作為將來安撫南唐佔領區的棋子的。
念及此處,柴榮便擺出一副威嚴之態,強撐著又和李煜虛與委蛇一番,既要顯示周軍兵威,最後則少不得說些恩准特赦投降人員待遇的客套話,無非是一個棒槌一個棗罷了,既不能讓南唐人看出破綻,又要打消南唐人對於將來後續懲罰的顧慮。
李煜連夜離開了周營,回到城中復命去了。李煜前腳剛走,本就已經支撐不住的柴榮,在強咬牙關當了半夜影帝、還沒得休息之後,終於是直挺挺倒下了,隨行的太醫官少不得一番搶救,才算是蘇醒過來,不過胸口的毒疽卻是愈發膿腫猶如火燒一般,這還真是用繩命在演戲啊。
……
次日一早,南唐軍按照約定打開了玄武門,李璟因為身體不行,按照事先約定沒有親自出城、肉袒負荊,所以這個活兒也就順理成章由李煜代勞了。柴榮自己都快不行了,依然不得不用虎狼猛葯強壓病情、不讓南唐人看出破綻以免節外生枝,配合著演了大半天的戲,好歹等到入城的周軍徹底接管了玄武門城防,並且直入金陵內城、宮城,把南唐軍手中的要害之處防務全部接手過來,這才回去休息。一回到大營,柴榮又昏了過去,這一次足足兩天沒能救醒。
時至今日,南唐終於正式亡國。七天之後,南唐「後主」李璟在亡國的悲傷與病痛中悲慘的離開了人世,享年45歲,比歷史上早死了一年半。
柴榮再次醒來后,掙扎著留下了兩道命令:
第一,柴榮本人,以及趙匡胤張永德率領殿前司全部兵馬及侍衛司大部分兵馬,立刻啟程回返汴京;同時,升任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降張永德為殿前都指揮使,相當於是把趙匡胤和張永德二人的職位給對調了一下——很顯然,這個布局,是因為「點檢作天子」那句法海禪師說過、而且從江中白蟒腹中素綾都搜出來過的乩語影響了柴榮。讓柴榮以為乩語上預言的將來有可能篡奪大周江山的,肯定是當時還是殿前都點檢的張永德,這才做了如此部署。
第二條命令,是留下李重進繼續擔任東南行營招討使,統領原東南行營的地方軍隊、以及侍衛司馬步軍兩萬人,駐守東南地區、監視吳越。而李重進負責駐守的州郡包括淮南十四州、以及淮北的泗州、宿州、徐州,江南的和州、升州(金陵)、潤州,總計下轄20州地盤。其中泗州、宿州、徐州這三個相當於後世江蘇省淮河以北地區的州,在周軍攻打南唐之前,原本是李重進多年屯兵的大本營。
柴榮留下這些州郡給李重進,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時空的東南局勢比平行時空同期更加複雜,吳越雖然至今沒有看出異心,用於威懾吳越的藩鎮也不能太弱;另一方面,柴榮也害怕中樞出了問題之後,地方上毫無人可以勤王,為了防止趙匡胤和張永德在他不行之後穿一條褲子,讓李重進有一些反擊力也是必要的。多方因素作用之下,才讓李重進掌握了20個州、以及兩萬侍衛司的禁軍、及李重進本部兵馬。同時也給李煜追認了他在南唐時的「吳王」封號,留給李重進當傀儡,好安撫南唐佔領區的民心;孫晟等原先被扣留的南唐文官也全部釋放,留給李重進撐門面。
做完這些部署之後,柴榮便拖著將死之軀往汴京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