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霍金點贊
「編輯你好,我是貴報一名普通讀者。近期,貴報刊載的科幻小說《三體》,情節曲折離奇,想象力天馬行空,理論功底紮實嚴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秀科幻作品。
相比於其他華文科幻作品,《三體》更加註重科學框架的構建以及技術細節的描述,如一縷清風,讓人耳目一新。比之西方同類型小說,亦不遑多讓。
書中提到的不少科技觀念,本人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有頗多借鑒意義。其中一些科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有可能成為現實。所以在我看來,《三體》不單純是一本科幻小說,同時也具備了一本優秀科學預言小說的基本特質。
本人對《三體》作者葉容天先生的想象力由衷嘆服。葉容天先生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論非常具有創造性,完美解答了費米先生的困惑,也讓本人茅塞頓開…」
「費米先生的困惑」是科學界針對地外文明存在與否的一個著名論斷,一般稱之為「費米悖論」。
蒸汽時代以來,人類空間技術不斷提高,對地外文明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
地外文明存在與否?
智慧生物是否稀少?
對此問題,1950年,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費米先生提出了他的觀點:
「如果外星人真實存在,那麼他們在哪裡?」
這個簡單的問句就是「費米悖論」。費米悖論隱含的意思是:
如果人類能在100萬年內到達銀河系各個星球。那麼反過來,外星生命只需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就應該已經來到地球了。
可是迄今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外星人存在的證據,這是為什麼呢?
「費米悖論」提出后。引發了科學界廣泛的討論。為了解決「費米悖論」,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假設。歸結起來主要有四種:
1、人類是特殊個案,地外文明不存在;
2、地外文明存在,但他們還沒辦法和人類接觸;
3、地外文明不打算和人類進行接觸;
4、地外文明已經關顧過地球,只是人類不知道而已。
1975年,科學家麥克.哈特在皇家天文社會學學報上發表論文《關於地球上地外文明缺席的解釋》。針對觀點2、3、4逐一批駁,認為這些理由都不成立,由此反推得到: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
哈特的文章引發科學界的熱烈回應,格瑞恩在論文《大沉默:關於地外智慧生命的爭論》中進一步指出:
智慧生命普遍具有對外擴張的傾向性,任何高等文明都會尋找新的資源和開拓他們所在的恆星系統,然後涉足鄰近星系。但在宇宙誕生137億年之後。我們並沒有在宇宙中觀測到其他智慧生命活動的任何跡象,連基本的電磁信號都沒有探測到過。這說明地外文明稀少,或者根本不存在。
從哈特開始,「費米悖論」已經被科學界作為一個嚴肅的學術話題對待。但是迄今為止,仍然沒有人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
《三體》第二部中的「黑暗森林理論」則對「費米悖論」做出了一個大膽又符合邏輯的解釋:
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在這片森林中,每個文明都是手持獵槍的獵人,時刻警惕著。他人就是地獄。任何暴露自身存在的文明,都會被其他文明迅速消滅。為了生存,所有智慧生命都選擇竭力掩藏自身存在的證據。這就是隱藏在宇宙「大沉默」背後的殘酷現實。
「恰逢霍金先生訪華,本人就此理論和霍金先生展開探討。霍金先生對此亦深表贊同,認為『黑暗森林理論』完美解決了『費米悖論』,是宇宙學理論的一大創新。
霍金先生一直反對METI項目(向地外文明發送信息)。霍金先生認為,弱肉強食是宇宙天則。人類應該避免過早接觸地外文明。外星人之於人類。就像哥倫布之於印第安人。對於後者而言。這決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霍金先生表示回到英國之後,將就『黑暗森林理論』展開學術研討。希望屆時葉先生能夠撥冗指導。
此外,霍金先生對於《三體》英文版非常期待,本人亦誠摯希望貴社能儘早聯繫英文出版事宜,以饗西方讀者。如需幫助,請與本人聯繫,本人將竭盡所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一封長信,落款是高昆,洋洋洒洒上千字,看得葉容天壓力山大。
高教授,你有時間多寫幾篇論文比什麼都強,看什麼小說啊?看小說就好好看小說吧,你別當真啊。
那個霍金也真是要命,天天鼓搗些讓人看不懂的東西。一本小說都要搞個「學術研討會」,還要我撥冗指導?怎麼指導?
哎,看來以後得找時間惡補一下天文學、物理學知識,不然遲早得露出狐狸尾巴。
葉容天咬牙切齒,發誓以後再也不裝逼抄小說了。累死累活不說,隨時還有露餡風險。
就在葉容天滿頭大汗之際,香江媒體界不少人看了這封信也是滿頭大汗。
高昆是《三體》粉絲?這是什麼節奏?
高昆何許人也?光纖之父,華人之光,香江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創始人,世界知名物理學家。
高昆也就罷了,關鍵是後面還有個霍金大犇啊。霍金可是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是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的理論物理學家,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人稱「宇宙之王」。
霍金給《三體》點贊,這可是大事件啊,這要是不報道,報社也該關門歇業了。
大家都知道,香江被白種人殖民太久。崇洋媚外心態比較嚴重,尤其是對「宗主國」。那叫一個頂禮膜拜。無論什麼事情,只要英國鬼佬點頭說very good,那就一定是good了。
最新反應過來的還是《明報》,要不怎麼說人家是老大哥呢。就在高昆來信披露后的第二天,《明報》就發表了一篇熱情洋溢的評論員文章,標題為《三體之歌》。
文章以客觀翔實的數據,深入淺出的語言,全面論證了《三體》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文章指出,《三體》語言精練,人物質樸。結構宏大,主題深邃。充分體現了寫作者紮實的理論功底和高超的寫作技巧。
《明報》的評論員文章一出來,其他報紙這才恍然大悟如夢初醒,紛紛跟進。
「一場奇妙的科幻閱讀體驗。你會一直被書中角色作出的無論正確與否的選擇和決定震撼。難以置信的場景不斷敲擊你的想象和神經。大大小小的曲折逆轉被作者的生花妙筆巧妙編排進邏輯縝密的故事線中,就像一部史詩級的電影大片。」
——《星島日報》
「驚悚片的節奏,戲劇式的感性,發人深省的智力啟迪。決定了《三體》遠超同儕的卓越品質。很少能碰到一本不僅科學部分精彩,而且人物發展有深度到催人淚下的科幻小數。」
——《天天日報》
「本書內容之豐富,讓人很快意識到這不是一本快餐讀物,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成報》
「醍醐灌頂般的雙重衝擊。《三體》不是拿來讀得,而是拿來體會得。」
——《新報》
「這部紮根於現代和物理學的科幻故事,完完全全用到了科學的各方面。敘事推進上既理性又有政治性,不間斷地抓住讀者。」
——《文匯報》
「《黑暗森林》不是思想上非常高深。而是其核心裡的瘋狂秘密。關於我們自身和與我們形影不離的恐懼,這是比瘟疫更叫人不寒而慄的存在。」
——《大公報》
諛詞如潮。各種肉麻吹捧,就連一向和葉容天勢同水火的《東方日報》,也象徵性地轉載了兩篇支持《三體》的文章。
一時間,滿城皆談《三體》,好像沒有讀過《三體》就顯得自己逼格低人一等似得。
當然,其中也有個別例外,譬如《信報》董事長林行知。由於受到葉容天的特別關照,最近一段時間《信報》工作人員流動頻繁,不少資深編輯都跳槽去了《每日頭條》,這對《信報》的正常運營造成了極大負擔。林行知對葉容天恨之入骨,又怎麼會給《三體》點贊。
「哼!都是一群牆頭草。」
林行知將手中報紙狠狠揉成一團,隨手丟進廢紙簍。
「咚咚咚。」
辦公室大門被人輕輕敲響。
「進來。」
林行知取出一份文件埋頭閱讀,作出一幅日理萬機的樣子。
「林董,你忙啊?」
王炳坤打了聲招呼,笑容有些躲閃。
「老王,有什麼事嗎?別站著了,快坐下吧。」
林行知抬頭和藹一笑,客氣招呼道。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拜葉容天所賜,現在《信報》像王炳坤這樣的忠義孤臣可不多見了。
「林董,我是過來遞辭職信得。」
王炳坤撓撓頭,有點不好意思道。
「老王,你…」
林行知剛喝了一口茶,聞言差點沒被氣死。
「我另外找了份工。呵呵,林先生,你懂得。」
王炳坤倒也光棍,話挑明后,連董事長也懶得叫了。
林行知一張驢臉頓時脹成豬肝色,狠狠盯著王炳坤眼睛,一幅要把他生吞活剝的樣子。
「老王,我林某人待你不薄啊。」
林行知咬牙切齒一字一句說道。
「我知道。不過人往高處走,希望林先生諒解。那個,我這就走啦,林先生多保重。」
撂下一句話,王炳坤頭也不回,轉身快步離開林行知辦公室。
「我丟你老母。」(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