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龍門石窟
“小瑜兒,該出發摟!”用過早餐後,我回房間收拾東西,不到十分鍾,韓笙就跑了過來。
“好了!走吧!”穿上大衣後,我準備離開。
“妳喔!丟三落四的!”韓笙說完從床上拿了我遺忘的手套和耳罩,數落的語氣說。
耳罩是昨天在丹尼斯逛的時候順手買的,韓笙看我耳朵凍的通紅,於是我們就買了一對粉色和藍色毛茸茸的耳罩。
剛開始他打死還不願意戴,說什麽耳罩這種可愛幼稚的東西和他形象一點都不搭,後來經過我的死纏爛打,他最後終究是屈服了。
不到倆個小時,車子便抵達了少林寺,下車前細心的韓笙又幫我拿了手套耳罩。
“妳這金魚腦的九秒記憶也太誇張了!”將耳罩往我的雙耳上一戴,韓笙搖頭歎氣說。
“這怎麽能怪我,還不是車子裏麵太暖和,剛走出來沒有感覺到冷,所以忘記拿也很正常!”我為自己找了個完美的理由。
“你倆今兒個全副武裝,是不是感覺冷了?”下車後,爺爺笑著問我們。
“對阿!都來兩天了怎麽覺得還沒適應反而更冷了!”話說的同時,我將圍巾往上提了提,蓋住鼻子和嘴巴。
“現在還不算冷,冬至後的三九、四九天那才真叫寒風刺骨。”奶奶看我凍的直發抖,笑著對我說。
“是阿!你們南方應該沒聽過數九歌吧?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和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爺爺說。
“天阿!現在這樣還不冷嗎!”我露出驚訝的表情。
也是!我看爺爺和奶奶也沒有穿的多厚,就是一件棉襖棉褲,連圍巾和手套都沒有戴,好像根本不覺得冷似的。
韓笙和我走在爺爺奶奶旁邊真的是特別突兀。
“中午咱們找個熱騰騰的餃子館吃!免得妳的耳朵給凍掉了。”奶奶忽然這麽一說。
“吃完餃子耳朵就不怕凍了嗎?這麽神奇!”我驚訝的說。
“在我們北方冬至那天,就是要吃餃子,傳說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爺爺接著說:“在東漢末年,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辭官返鄉時,他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饑寒交迫,不少人凍爛了耳朵,便讓弟子搭起醫棚,支起大鍋,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爺爺你早說嘛!如果吃餃子耳朵不會凍壞,那我現在開始三餐都吃餃子!”我恍然大悟。
“三餐都吃餃子?虧妳想的出來!”韓笙看到我的反應大笑出。
“南北風習俗真的是大不同,我們冬至都是吃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餃子還真的沒在冬至吃過!”我告訴爺爺。
我們一邊討論著南北方的習俗不同,一邊參觀了少林寺。
後來還在少林武術館看了精彩的武術表演。
原本以為,會在少林寺看到許多學武的小僧,就像電影那樣的劇情,不過電影終究是電影,和我想象中完全不同。
中午,我們果真去了餃子館,吃了護耳的羊肉餃子,還喝了熱呼呼的羊肉湯。
可能在羊肉溫補的加持下,下午我們在龍門石窟,反而感覺沒有那麽冷了,手腳感覺一直暖暖的。
“天阿!都是階梯……”一進門石窟,看到右邊整片的石階,我倍感無力。
“你們兩個年輕人爬上去參觀佛像吧!我陪妳奶奶在底下散步就好。”趙爺爺一臉說的輕鬆。
“好!那我們待會電話聯係摟!”韓笙知道貼心的爺爺是想陪奶奶,所以才沒和我們一起上去。
“我覺得我也陪奶奶在下麵看就好了……”從底下往上看到好幾百個階梯,我整個腿軟。
“妳想得美!”韓笙拉著我的手轉身就走。
我們沿著石階,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我看到好多佛像都破損了,心中不免覺得可惜。
“韓笙,為什麽這些佛像都損毀了?”我好奇的問著他。
“龍門石窟依龍門山而建,龍門山石質為石灰岩,雖便於雕刻,但也很容易受到風吹雨淋日曬的自然侵蝕而使佛像受損。另外在古代曆史上,有著名的“三武一宗”滅佛事件。這“三武一宗”就是指北魏的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等四次滅佛事件……”好奇寶寶終結者邊走,邊告訴我說有關龍門石窟的曆史資料等等。
我們就這樣子,不停的往上又往下,爬了應該有上千階梯吧!我想!
我故意放慢腳步,緩緩的走,偶爾也耍賴喊太累了,硬是賴著不走,藉機讓韓笙多休息一下。
不知道天氣冷的關係還是階梯太多,我發現韓笙走的有點喘,雖然從頭到尾他都沒有喊累過,但眼尖的我還是發現他嘴唇有點發紫,像是氧氣不足般,和平常的他不太相同。
逛完龍門石窟之後,我們還到對麵的香山寺和白園走走。
韓笙告訴我,白園是白居易的墓園。
白居易我知道!就是寫琵琶行的那個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我記得琵琶行是這麽寫的。
能記住這兩句已經很不容易了,完全隻是因為我會彈琵琶而已,至於其他的內容,自己去百度吧!就不要考我了。
因為今天走的比較累了點,下午四點多結束行程後,我們沒有再去洛陽市區走走,而是直接回了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