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小城女律師> 第621章 家庭教育基金會

第621章 家庭教育基金會

  家裏就是這麽一個情況,她做豆腐賺到的錢和田裏的勞作,隻夠一家人生活,而劉燁,工資不穩定,而且不高,需要花費的地方又很多。


  黃誌新夫妻對視一眼,俞美清搖了搖頭。


  黃誌新是想告訴劉青,她不用考慮這麽多,她的學費他可以出。


  可是俞美清不同意。


  先不說現在她們手頭上沒多少錢,隻要這錢拿出來,第一個鬧騰的就是李玉珍。


  俞美清都可以想像得到,李玉珍一定會罵她們夫妻老糊塗,竟然把錢留給外甥。


  去年遷墓時黃誌新已經把拆遷的錢拿出來分了,剩下的錢,就是他們老夫妻養老的錢。


  即使到時他們夫妻用不著,或者孫子孫女也會拿錢出來,就算不缺錢,可是萬一他們得臥床幾年,床前侍候和三餐,還得指望這兩個兒子三個兒媳婦。


  黃誌新相信,隻要他把錢給了外甥女,李玉珍肯定不會侍候他們夫妻,還有怪話一大堆。


  而且就算能幫到劉青,可是接下來的孩子呢,還有黃海晶的孩子他們可是沒伸過手幫忙,萬一有個不甘願又吵開怎麽辦。


  不患寡而患不均。


  黃一曦看著劉青,目前黃海燕和劉燁這對夫妻經濟最差,可是四個孩子都是聰明的,眼睛明亮又不貪婪。


  而且很有禮貌,即使是四萬這麽小的年紀,父母和姐姐們又溺愛,也不象有些孩子獨,什麽都得自己先吃或者隻有自己吃。


  隻要有好東西,他都懂得往姐姐和父母的嘴裏塞。


  所以他們相處起來最溫馨。


  象劉青今年也就15歲,能抵住這個誘惑不為難自己的父母,在知道媽媽給妹妹和弟弟做打算時不嫉妒而想要幫忙,心胸不隻一般的寬廣。


  這孩子的性子比當時的自己還堅韌。


  黃一曦摸了摸劉青的頭,溫聲地說,“這些不是你該考慮的事,你隻要好好讀書,我和你姐夫商量過了,我們打算先拿出20萬元,成立一個教育基金會,你們讀中學的時候成績好的,符合條件的,都有獎學金,讀大學的時候如果需要,也可以無息貸款付學費和生活費,但是就業三年至五年內得還清。”


  知道劉青要來讀書,黃一曦就有扶助她的念頭,卻被商洛宇勸止,單是扶助劉青,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損,倒不如結合獎學金製度和銀行的大學貸款,做一個教育基金會。


  商洛宇為此甚至花了三天時間,擬了一個計劃書。


  比如受助範圍和受助年齡。


  他們討論過,小學生的花費並不高,除非有錢要讓孩子從小讀私立學校受精英教育,所以沒必要受助。


  而大學生雖然是成人,有一定的能力進行勤工儉學,所以也在無償受助範圍內,但是考慮到學生畢竟以學業為重,所以做了免息貸款。


  可以視情況貸款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學費和生活費,但孩子畢業三年內得還清費用,其父母或成年的兄弟姐妹中至少有人要簽連帶保證責任,當然,品行或經濟良好的親戚簽名也行。


  之所以要這樣規定,是怕有些孩子意誌不堅,或本身人品不行,畢業後不還貸款,或直係親屬的人品不行,不願意給孩子保證。


  要知道商洛宇和黃一曦成立這個,不是一個的時間,而是有了長遠的打算,百年教育,非一代可行。


  這和劉青的三代完全移民的計劃目標其實差不多,黃一曦也是希望,這個基金會在兩三代傑出的孩子操辦後,能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至於受助的範圍,一開始黃一曦是定在從黃誌新這代開始的直係後代,外嫁的女兒中的下一代,比如外嫁的黃海燕,就是到了劉青這一代,劉青和四萬的孩子就不在受助範圍內,即使是黃一曦拿出這筆錢,最多也是她的子女可以受益。


  而中學的獎學金,每學期都有,比如市區的中學,第一名有5000元,第二名有3000元,第三名有1000元。


  “可是我們不同年級,象劉青姑姑,她一個人讀高一,肯定第一名,而我和向東同一年,這不公平。”


  黃向梅馬上指出其中不合理之處。


  “這個排名是按學校排名的,不同等級的學校,獎勵的金額也不一樣,而且初中和高中的金額也不一樣。”


  比如劉青如果在白水市區中學排名第一,和她在鎮上的排名第一,獎勵的金額肯定不一樣。


  商洛宇立碼補充,還有比賽的名次,也是按國家級和省級,還有市級的名次獎勵。


  當然,如果以後有人捐助的金額大,可是可以考慮擴充範圍,但是目前如果隻能這樣,沒辦法,僧多粥少。


  聽說商洛宇要把這個教育基金會命名為誌清教育基金會,原本想反對的俞美清立碼閉嘴了,黃誌新樂得笑不攏嘴,當場決定他要捐助2萬元。


  “他們不是拿出20萬元嗎?現在已經夠了,為什麽你要捐助2萬元?”


  不用他們老兩口掏錢,俞美清當然同意,可是老伴自願出錢,俞美清自然不樂意。


  “老伴你想想,這基金會的名字是我們倆的名字合在一起取名的,到時後代子孫問,這個基金會的錢是誰出的,為什麽黃誌新和俞美清祖宗沒出一分錢?你說我們難受不難受。”


  黃誌新頭腦那是一個靈活呀,“我想過了,我們回去後就在祖墓那邊設立一個碑,名字就是誌清教育基金會芳碑,第一排就是我們兩名字,出資金額就是2萬元,隻要有出資,就按輩份把名字和金額刻上去。”


  黃誌新在老家的時候,沒事時經常去墓地轉轉,移點花花草草,按理說整個墓地和環境,在崇仁裏甚至是唐安鄉,也算是頭等了,可他總覺得還缺少點什麽。


  當初他覺得是缺少一個碑文,可是黃家往上數幾代,也就一個祖宗中過舉人當過縣令,墓地還在任職的縣裏,幾百年來也沒一個傑出的人才,就算他有錢立個碑文,也不好意思立。


  現在好了,有了這麽一個碑文,他這一生也算圓滿了,有臉去見祖宗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