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
在戰俘這個問題上,艾倫威爾遜表示願意談,至少正式的遣返工作也要等到年後開始。
也就是一九五一年的元旦之後,之所以答應這個時間,當然是考慮當時半島局勢已經有眉目了。
實際上艾倫威爾遜估計,現在戰爭規模已經擴大了,只是英國畢竟在半島沒什麼影響力,不知道具體局勢,還要等美軍通知消息。
五星麥天皇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的軍旅生涯,將會急轉直下,走向另外一個轉折點,這件事艾倫威爾遜雖然心裡一清二楚,但其他人不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
所以先答應了池田勇人關於戰俘的討論,等待最好的時間來辦事,非常順理成章。
之所以覺得年後最為合適,是因為那是美軍最灰頭土臉的時候,如果那個時候日本戰俘遣返的消息,在英屬馬來亞傳開,理論上是最容易利用民粹的時候,容易推行艾倫威爾遜一箭雙鵰的計劃。
如果艾倫威爾遜公平的說,在砥平里戰鬥之前,美軍面對新對手的表現,是遠遠不合格的。如果這一次戰爭是以英軍為主力,絕對不會出現第二次的一潰千里。
要是碰上的是蘇軍更艱難,現在慈父還活著呢,蘇軍完全就是寧死也不後退一步,第一次碰上能試探從出來虛實,哪像是美軍光顧著跑。
美軍在二戰中的地面戰場並不是主力參戰國,整個美軍就極少出現死守的情況。往往被突然出現敵人包圍,美軍第一個反應就是撤退,順便賣隊友。
英軍就是總被美軍出賣,這種光顧著自己安全出賣盟友的操作,一直到了砥平里戰鬥才算是終止,美軍頭一次算是拿出來了死守陣地的精神。
所以在那之後,美軍陷入包圍就六神無主的情況才算是減輕,明白了依靠美國提供的優越保障死守,也不一定會被消滅。
拿出來了美軍依仗的火力優勢之後,對對手同樣也造成了影響幾十年的後果,火力不足恐懼症。
如果他是美國人,說不定會預個警什麼的,不過艾倫威爾遜身為大英帝國的光榮一員,此時最為正確的選擇就是光榮孤立,這非常符合英國的傳統。
「就是不知道,誰會替代英軍的倒霉角色。」艾倫威爾遜冥思苦想,現在的情況是,英國並沒有出動地面部隊,美軍在一瀉千里同時利用指揮權讓隊友墊背的時候,會選擇誰。
從出兵的規模上,加拿大和土耳其是有可能的,因為也只有這兩個國家出兵的達到了一定的規模,艾倫威爾遜希望這兩個國家的軍隊,被美軍出賣的時候,能夠和英軍一樣淡定。
反正這一次,美國人是別想在出賣英國了,日本投降本來就讓英國十分失望,也應該讓美國人吃點苦頭,讓英國喘口氣了。
甚至這都是遠遠不夠的,美軍接下來幾個月複製被之前朝鮮追著揍的日子裡,英國應該在輿論上好好操作操作。
和安娜過了幾天放鬆的日子,艾倫威爾遜還要繼續關注馬來亞的建設工作,以及分發的種子、種豬、種牛等等的分配情況。
第一個大工程馬來亞的大型化肥廠,是艾倫威爾遜做專員之後的第一個大工程。
沒辦法,修路蓋房之類的東西,都被前任專員傑拉德·愛德華利用戰俘幹完了。
就算是傑拉德·愛德華做了這麼多基礎建設,也很不幸的因為華裔族群在其任內暴漲,成了馬來亞的相對多數,而在馬來人的眼中十分被敵視。
相反艾倫威爾遜通過土地分配法案的傾斜,在馬來人眼中屬於青天大老爺的角色。
大型化肥廠是很重要的,農業是一切行業的基礎,就算是英國也是經過了農業革命,在歐洲有了首屈一指的基礎,長期都比歐洲的傳統農業強國法國強,才進行了工業革命。
不提基礎不基礎的問題,現代化肥技術的門檻是很高的,化肥並不是你想生產就能生產的,氮肥、磷肥都需要合成氨,點擊合成氨這個科技樹的最早目的,並不是為了製造化肥,而是為了製造炸藥,製造化肥所需要的硬體,跟大炮差不多,都是要合金鋼無縫管,進入二十世紀后,核潛艇成為一個國家能不能製造現代化肥的標誌性分界線。
因為合金鋼無縫管這個被攻克了之後,至少製造核潛艇的外殼就不會成為問題了。
比較巧合的是,印度的化肥產業其實就很落後,所以製造核潛艇方面同樣不怎麼強。
所以不要認為,這麼一個大型化肥廠是表面上這麼簡單,裡面的講究可多著呢。
除非蘇聯對印度進行大規模援助,反正就之前艾倫威爾遜在英屬印度工作時候的了解,英屬印度時期的印度化肥產業,是非常原始的,絕對和現代化肥產業無關。
印度想要現代化的化肥產業,就要獨自攻克合金鋼無縫管這些硬體,如果不能攻克,就算是能生產,規模也會受到限制。其結果就和印度的仿製葯差不多,甚至還不如。
馬來亞行政專員負重前行,讓殖民地一千萬臣民歲月安好之時,雖然若隱若現,但是半島的蛛絲馬跡還是隨著戰局走勢漸漸傳揚出來。
要感恩節結束戰爭的五星天皇,終於如同艾倫威爾是所料,以不下於幾十年前泰坦尼克號的英勇無畏,取得了令人期待的結果。
十一月初,在艾倫威爾遜定下下個月二十五號要召開專員會議,看誰是聖誕島專員的同時,美韓聯軍被擊潰,退到清川江以南的消息,從半島傳到了世界各地。
美軍部隊或獨自一人,或三五成群,施帶著傷員,一邊戰鬥一邊朝山上轉移。一些人繞過路障向東轉移,爾後往南進入山中,另一些人乾脆隱入黑暗之中向南進發,終於到達了後方。許多人被俘,傷亡人數當時未能立即查清。
倫敦、堪培拉、渥太華、巴黎、華盛頓、莫斯科、貝爾格萊德,新德里,兩大陣營以及中立國的首都,都對兩個星期前還節節勝利,要感恩節之前結束戰爭的美國人,遭到當頭一棒展開了熱議。
作為美國當前的最大對手,莫斯科首先為美帝國主義遭到失敗的可恥下場感到高興,確定了美軍失敗之後,幾乎第一時間以確認的口氣,報道了美軍的戰敗,同時還把麥天皇要感恩節之前結束戰爭的話拿出來揶揄了一番。
以莫斯科為起點,美軍如同半年前一樣,再次被迎頭痛擊的消息傳遍了世界各地。
「我想,倫敦這回應該對我有一些信任感了。」摟著小龍騎兵的艾倫威爾遜,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雖然距離倫敦有一萬公里遠,但是麥天皇滿臉自信的預言演講,加上美軍節節勝利的事實。
肯定讓要置身事外的倫敦非常尷尬,從九月以來的一個多月,美國報紙肯定沒少用此來嘲笑英國,時間長了,難免倫敦不會讓艾倫威爾遜以謝天下。
但現在這種擔憂已經消失了,艾德禮首相的形象只會以堅決捍衛英國利益,避免英國投入到一場無法控制的戰爭存在。
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角度來說,艾德禮首相現在的日子肯定十分舒心。
「瞧給你高興的,這會不擔心了?」安娜作為最親密的人,首先能感受到男人的心情變化,沒好氣的道,「這麼膽小,和你在德國的時候不一樣。」
「德國是德國,美國是美國,我相信就算是蘇聯人在我面前,此時此刻也必須承認,美國的國力對其他國家是壓倒性的。」艾倫威爾遜並沒有否認他本人雙標,小聲道,「美軍的失敗有自己的問題,美軍一旦敵情不明往往選擇先撤退到安全的地方。這個習慣很不好,如果是蘇聯紅軍就地固守,效果會好得多。」
萬里之外的倫敦,首相艾德禮和從吉隆坡返回也沒多久的外交大臣莫里森,也在談論著按照莫斯科方面的話來說,帝國主義遭到了可恥失敗這件事。
「之前關於戰爭規模擴大和麥克阿瑟本人缺陷的擔憂,現在看來是完全正確。」艾德禮看著其實和他本人並不睦的外交大臣說道,「一方面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我們堅持捍衛了英國的利益,沒有讓英國被捲入。另外一個方面,也不免令人擔心,因為戰爭要是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會不會引起世界大戰?」
「我們應該和美國進行交流,看看是否能夠恢復到戰前的態勢。」莫里森扶著額頭無奈的道,「但在七八月的時候,美國就拒絕了我們多次的建議和警告。現在的美國,對我們英國的話已經聽不進去了。」
艾德禮首相也點頭,他現在也十分複雜,對於當前的英國來說,目前的局勢可以說喜憂參半,值得高興的是英國避免了經濟剛有起色,就又加入一場戰爭。
憂慮的是,更強大的對手蘇聯也是如此,而英國依仗的幫手美國卻陷入到了戰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