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玩明> 第465章 大華夢(十三)

第465章 大華夢(十三)

  薩萊城被占的消息傳出,不剌汗頓時氣昏,老家被揣掉,他就如喪家之犬,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之中。而就在他帶大部隊回救薩萊城的路上,被后力少與自己的北平軍圍在裏海邊,一場遭遇戰打了三天,最後近三十萬大軍被鋼鐵洪流一般的北平軍撕成碎片,十餘萬人葬身於裏海邊,近二十萬人投降,不剌汗受不了這種打擊,投海自盡,有一百多年輝煌的蒙古帝國徹底地灰飛煙滅。 

  隨著金帳汗國大軍全線潰敗,帖木兒帝國國王沙哈魯不僅失去了盟友,更失去了與大華民國對抗的勇氣,主動下令軍隊後撤數百公里,放棄了裏海以東大片領土,連舊都撤馬兒汗也不要了,直接跑到了位於印度半島北部的新都赫拉特,並派出使團前往北平,希望能用領土來換和平,畢竟北平軍的恐怖戰力讓他看到,繼續抵抗的話,恐怕要步金帳汗國的後塵。 

  帖木兒帝國主動劃地求和,西北戰場很快就恢復了和平,北征軍佔領了裏海。伏爾加河。阿爾泰山一線以東過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大華民國的疆域擴大了一倍以上,甚至還將影響力擴展到黑海地區。 

  一旦在黑海中建設海港造戰船,就可直接威脅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而一旦控制了君士坦丁堡一帶,那就控制了通向地中海的黑海海峽,地中海也將成為由北平軍海軍艦隊控制的內海。 

  另外,黑海還有多瑙河注入,這條發源於德意志的長河直通到歐羅巴腹地之中,再加上它支流多,可以說覆蓋了歐落巴大半區域,北平軍只要逆流而上,就可攻略整個歐羅巴。可以說,黑海入北平軍之手,整個歐羅巴門戶大開。 

  因為領土範圍大增,華歷九年八月中旬,萬磊陸續召集召開軍委會議與參議院會議,商討增兵事宜。經過十幾天的討論,決定北平軍增兵至九十萬,其中陸軍七十萬,海軍二十萬。 

  七十萬陸軍將被分為七個大軍區,第個軍區八萬到十二萬人不等,其中新設的鎮西軍區負責裏海。伏爾加河。阿爾泰山一線的邊防,而鎮南軍區負責馬六甲半島和緬甸北部的邊防。加上原有的西北,東北,華中,華南和西南這五個軍區,形成一個全新的國防體系。 

  海軍方面,在原有的北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印度洋這五大艦隊之外,再增設黑海艦隊,每個艦隊分到三萬兵力和大量軍艦。其中黑海艦隊還在組建之中,與原有的以戰列艦為主的各大艦隊不同,黑海艦隊的裝備將以新式驅除艦為主,艦上不同裝備大量大炮,而只是裝備一到兩門最新研發的艦炮。 

  別看船小炮少了,這種新式驅逐艦在速度上的優勢更加明顯,而且艦炮也是最新研發出來的,可轉動且快速調整炮角,不但發射率高,命中率也提高了。加上它用的是新型穿甲彈,幾乎是一炮打碎一艘木船,簡直就是非裝甲船的剋星。 

  相比較而言,黑海艦隊將是海軍六大艦隊中裝備最優良的,不過黑海遠離中原,建海港的同時還要建造船廠,這要用到大批物資,所以萬磊籌劃在原有的平西鐵路的基礎上,再加修一條直通到黑海邊的軍用鐵路,以便于軍用物資輸送。而一旦黑海艦隊建成,那將是歐羅巴各國噩夢來臨之時。 

  北征金帳汗國的戰役雖然結束了,不過掃寇戰爭還在繼續,鎮西軍區、西北軍區與東北軍區三大軍區聯手,在裏海以東和西伯爾地區開展拉網式的剿匪行動,大批星散的蒙古人被殲滅抑或被俘虜。 

  這一種剿匪行動一直持續性到冬季來臨,那些北逃到林海雪原中的蒙古人雖然暫時逃過了兵災,不過在寒冷與飢餓的壓迫下,也紛紛南逃,最後還是被捉住,淪為最低賤的奴工。 

  有了大批奴工加入,西域地區和西伯爾地區的開發進度也在加快。華歷九年十月初,平西鐵路終於開通到天山腳下,與此同時,天山地區的公民代表來到北平,希望將原來的天山特區升格為天山省。 

  所謂的天山特區,疆域並非只是天山南北,而是包括了南到烏思藏、東到嘉峪關,北到阿爾泰山、西到巴爾喀什湖的廣闊地區,有四個北平省的面積大。 

  雖然這一地區主要是戈壁和沙漠,不過綠洲中卻有廣袤的棉花種植園,加上礦產資源與石油資源豐富,這一地區的經濟水平還是比較高的,而且公民中多是退役軍人,治安水平也不錯,完全符合立省的標準了。 

  華歷十年,萬磊任期的最後一年。年初的議會上,萬磊在將天山該區為省的議案提交到議會的同時,也向軍委提交了一份軍事改革方案,關於提升參謀部的職權,以及各軍區兵員與武器的合理調配的問題。 

  雖然大華民國早已實現軍隊國家化,不過萬磊還是擔心卸任后各軍區坐大難制,所以在任期最後的一年,給軍隊再加上一些保險,其中最緊要的就是管好裝備,萬磊在軍改方案中,主張在總參謀部下分設一個裝備司,負責擬定武器分配方案,而這些方案還要上交軍委審核批複才能調用武器。 

  因為北平軍已經完成由冷兵器向熱武器的變革,武器在戰場上的作用凸顯,管住了武器供應,這就卡住各軍區的脖子,一些軍區就算是心存異志,也不敢輕舉枉動。 

  除了管好武器供應之外,萬磊還利用大總統的職權,以兵力調整和士官內調進修的理由,將各軍區的中層將官進行大規模的調動,攔腰斬斷了各大軍區司令拉幫結派結成軍閥集團的可能。 

  萬磊對北平軍進行大調整,軍政雙方都知道,他這是在為後繼者掃除障礙,以便於大總統職權的正常交接。而文官一方更是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有理由相信,萬大總統很可能會對行政系統動大手術,這一年說不定會有大批官員落馬。 

  果不出官員們所料,從華歷十年三月開始,軍隊系統調整完畢,萬磊的手就伸到了行政司法等部門。三月初五,原精忠衛改組,升格為國家安全與情報部,直接隸屬於總統府,負責暗中調查和收集一切關於國家安全的情報,以便以大總統第一時間掌控全局。 

  國家安全與情報部一成立,就開始著手反腐,大量秘密的調查員被分派到各省府縣,收集各級官員財產方面的情報,一發現有大額財產來源不明的,就移交都察院立案調查,一時間,官不聊生的時代來臨了。 

  當然,萬磊也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搞反腐,也並不是見貪官就惡整,一些小蝦米他是看不上眼的,只捉一些典型。從三月到五月,約有十五位四品以上的官員被帶走調查。 

  這一次反腐風猛刮過,各級官員都變得老實多了,這也算是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其實,萬磊這麼做,是為繼任者唱黑臉,把那些大柱蟲除掉,留給繼任者一個相對清明的政府。 

  反腐行動一直持續到八月,近百名官員下馬,甚至還有四名官員因為包庇家人在地方為非作歹而被叛死刑,眾官肅然,不但管好自己,還嚴格地管制自己的家人,那些官二代官三代們也變乖了很多。 

  而在萬磊最後任期的最後幾個月里,軍政各方都戰戰兢兢,生怕萬磊再發狠招。不過他們多慮了,從九月開始,萬磊不再處罰任何人,而是大量地簽發特赦令,大華民國境內大批原忠於明朝的在押官員和將領被釋放,並得到大華民國公民的身份。 

  萬磊甚至還簽發了一份特別總統令,准許被流放到南洲的所有人(包括朱允炆在內)回中原探親,而且年過六十的南洲人還可以申請移居故土,以達成落葉歸根之願。 

  這些總統令一傳到南洲,眾耄耋老者無不暗暗落淚,漂泊異鄉近十年,誰不想再回歸故里,誰不想落葉歸根啊?只有朱允炆又氣又急,因為那個該死的萬磊,快下台了也不讓他安生,這不是成生要挖他牆角,離間他與臣民的關係嗎? 

  眾多舉措之後,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就到了華歷十年十二月,又是一屆總統換選時。這一次萬磊依承諾沒有出現在候選人的名單上,而最有競爭力的鐵鉉也沒有參加競選。這是他與周天壽暗中協調的結果,只要他不參加競選,周天壽一旦當選,就任命他為華園幕僚長。 

  失去了最強力的競爭者,周天壽作為萬磊重點培養的繼任者,在議會競選中得到了六成的選票,毫無意外地成功當選第三屆大總統。而這一次議會還通過了幾條憲法修正案,其中之一規定,文職出身的大總統要選任武職出身的幕僚長,而武職出身的大總統要選任文職出身的幕僚長,以此達到文武兼備,不至於偏廢一方。 

  而幕僚長一職的職權也在修正案中得到了明確的規定,幕僚長是大總統的副手,只對大總統負責,協助大總統施行國政。在大總統因事不能理政之時,經過參議院表決同意,幕僚長以代總統身份履行大總統之職權,從這個意義上講,幕僚長相當於副總統。 

  新一屆大總統選出,萬磊並沒有就此卸任,因為新總統要到第二年正月十五日才正式宣誓就職。在這個過渡期間內,萬磊與周天壽暗中進行大總統權力的交接,其中不只包括行政事務的交接,更包括各種機密的移交。 

  萬磊當權十餘年,當然有很多保障權位的秘密「武器」,很多隻歸他管的秘密機構,不只是特工部門,還有秘密研究院,以及深藏在華園地下地堡中的機密科研檔案,如果萬磊不把這些交出來,新任大總統甚至不能正常的履行總統職權。 

  這種秘密的交接只是在萬磊與周天壽以及少數大總統特別侍衛之間,外人根本就不知情。不過眾人知道的是,輝煌的萬時代即將結束,充滿未知的周時代即將來臨,很多人因為國家前程難卜而憂心,甚至有人到華園前請願,希望萬磊留任。不過這些雜音很快就被新年的歡笑聲掩蓋下去。 

  華歷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萬磊最後一次以大總統的身份發表社論,恭祝國民新年快樂的同時,也直接表示對新一屆大總統的信任與支持,在社論的最後還做了一個小廣告,一本名為《大華夢》的書籍正式刊發。 

  這本《大華夢》由萬磊主筆,全書六十多萬字,分為十四章,以半自傳體的方式簡述了大華民國崛起的風雨歷程,書中反覆強調一個主題,那就是大華夢,建立富強民主文明自由的大華民國。 

  由於此書是萬磊這十多年來當國執政的回憶,此書一開始發售就被瘋狂搶購一空,因為每一個大華民國的公民都希望得到一本,好重溫大華民國從建立到崛起這一輝煌歷程。 

  就連萬磊的死仇。朱允炆也派人搶購了一本,他也想知道萬磊勝利的原因,以及他自己失敗的原因。不過他翻看完這本書之後,雖然得到了想要答案,卻找不到想要的破解之法,似乎他註定要失敗之般。 

  《大華夢》一書並非只在漢人地區廣泛發行,很快它就散播到了南洋和印度地區。與以往只以漢語出版的各種圖書不同,《大華夢》是唯一一本被翻譯成他國文字的圖書,這本幾百頁的《大華夢》與其說是圖書,倒不如說是一本宣傳冊,每一個看過它的人,都會被它裡面帶有強烈宣傳性和具有普世價值意義的言論感染,這增加了各國對大華民國這一個新興國家的嚮往。 

  《大華夢》一書暢銷海內外,這是萬磊早有預料的事,讓他出乎意料的是,參議院居然全體提議,要把這本書作為大學必修課本,甚至還提議從中摘抄一些重要章節收錄到中小學語文教材中。 

  自己平時信手寫的書,居然要成為必修教材,萬磊詫異之餘,也有些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多花些心思來寫得好一點。不過對此萬磊還是喜聞樂見的,這標誌著大華夢將真正的深入到每一個國民的心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