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玩明> 第397章 定鼎(九)

第397章 定鼎(九)

  /top/ 小說排行榜建文帝退位,金陵城開城投降的消息傳出來之後,湖廣江西雲南等地各州府也望風而降,除了一些藩王負隅頑抗之外,再無抵抗勢力,北平軍第三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所過之處,幾乎就如秋風掃落葉一般 

  隨著軍隊的節節推進,所有佔領區開始實行軍政,並在幾年之內完成軍政到憲政的過渡本著能用則用,不能勝任就遣散的原則,原屬於明朝的大部分地方官員被瀕了下來,就連原屬於明朝的軍隊也被進行了改編「」更新最快手打 

  當然,官員大多可以留任,不過那些屬於朝廷的官田,原屬於藩王的封地,原屬於皇室的皇莊等等一切非百姓所有的田地,全部沒收充公,而後統一再進行分配,以畢耕者有其田 

  要知道,與地廣入稀的江北不同,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廣江西地區受戰爭影響鞋人煙稠密,耕地問題是一個事關生存的大問題,如果不進行改革,根本無法讓這些地區的百姓歸心 

  十一月二十五,萬磊在原明朝戶部官員的引領下,來到了位於宮城北面的后湖邊,並乘小船入湖,來到了一個湖中小島上,這座小島之所以能讓萬磊親自過來,是因為這裡藏有明朝廷最重要的的戶籍文件《賦役黃冊》「」 看最新章節[玩明]首發[] 玩明397 

  這一套黃冊記載了大明各地戶籍情況,其以戶為單位,詳細登載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等一切情況,並按從事職業,劃定戶籍,主要分為民軍匠三大類,是了解明朝民政的直接材料 

  當然,這套黃冊中關於長江以北地區就已經做不得准了,不過江南地區的情況還是變化不大的而萬磊翻這套黃冊,一是了解江南的人地情況,二是吸取明朝戶籍制度的優點,為大造大華民國戶籍做準備 

  其實,大華民國雖然建國,不過很多事情還是草創初期,比如說耕地,沒有被徹底地丈量,人口也未進行過統一的登記,直白的說,萬磊也不知道自己治下究竟有多少人,有多少地,這對施政是有很大的不利影響的 

  「大總統陛下,據洪武二十四年統計,江南與江北登記在冊的耕地約為六萬七千四百六十七萬畝,約合六百七十四萬頃在冊戶口為一千四百七十餘萬戶,口數為六千七百餘萬人,然戰亂連年,人口有所減少,各地口數也有所增減,不足為信」管理后湖黃冊的是原明朝戶部侍郎吳溥,他對戶籍還算了如指掌 

  「哦,大明朝的家當還不少嘛,只可惜明帝把人與地看成一人之私產,又不善於經營,即無提高地產之舉,又無便民之政,滅亡也屬咎由自取」萬磊搖搖頭,按說幾億畝地養活上億人口都不成問題的,不過明朝卻只能養活幾千萬人,這明顯就是太行 

  「大總統陛下所言極是,明朝是家天下,與天下為公之大華民國不可比」眾明故臣有些尷尬地附和道,沒辦法,他們作為失敗者,還真沒有反駁的理由 

  「先不談這些,先跟我講講這一大庫的黃冊是怎麼編製出來的?」萬磊邁步進了藏,就見裡面擺滿了木箱裝著的黃皮書,要搞出這麼多東西,肯定要費很大的力氣 

  「是這樣的,早在洪武三年,洪武帝即已詔令戶部,清查天下戶口,其時四川雲南遼東尚未納入版圖,所以戶籍有所殘缺到洪武十四年天下大定,洪武帝又命令全國各郡縣編篡賦役黃冊,賦出於土田,役出於丁口,土田丁口皆歸於戶」 

  「此總計土田丁口的戶籍冊共造4份,上送戶部,而布政司府縣各存一份因送戶部的冊子表面用黃紙,所以叫『黃冊』或『戶口黃冊』朝廷依黃冊向子民徵收賦役,因此又可稱為『賦役黃冊』」 

  「黃冊第十年編造一次,第一次是洪武十四年,第二次是洪武二十四年由於連年戰亂,本於建文三年的編造無法完成,所以離現時最近的就是洪武十十年的冊子」吳溥滔滔不絕地講解著 

  萬磊隨手拉開一個書箱,從中撿出一本蒙灰的黃冊子,打開一看,裡面寫明每一戶的人口數姓名性別年齡與戶主的關係田地數坐落地點應交稅糧房屋類型間數牲口頭數等,可謂是無所不包,隨便一翻就能知道各地百姓大致的生存情況 

  不過,這種記錄也只是汪在書冊上,具體情況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萬磊也不會傻用以這些記錄為準,不過地畝數的統計還是八九不離十的,畢竟洪武年間吏治很嚴,弄虛作假的官員肯定沒有 

  「大華民國以後也要新造戶籍版冊,不知現在還有沒有參與過洪武二十四年那一次戶籍編造的官員?」萬磊轉而向隨行的原明朝吏部尚書茹瑺問道,這個時候,各部尚書非但沒有被趕回家種地,多數還被任命為協助撫定江南政務大臣,很多還跟在萬磊身邊充為秘書 

  「事隔十餘年,雖然有很多官員都已不在職,若是想徵召,還是可以找來的」茹瑺馬上給出答覆,心中更是暗喜,因為萬磊這是在暗示他,要重新任用明朝的舊官,他作為原明朝吏部尚書,掌握著官籍,說誰行誰就行,誰不行就不行,這權力也是不小的 

  「編造戶籍一事事關重大,非朝夕可為之過年之後,會選出一部分參與過戶籍編造的官員北上北平,與民政部官員議定此事,消各位能積極獻計獻策」萬磊說完,一指這堆積得老高的黃冊,道:「這些黃冊就先放在這裡,選抄幾份作為範本,送到民政部去」 

  「明白,屬下馬上讓人去辦」眾隨行故明官馬上應命,他們不怕有事干,最怕是沒事幹,因為沒事幹就等於是被淡出政壇 

  「對了,讓原屬於明朝禮部的官員擬定一祭祀典禮,我近期內會到明孝陵祭拜洪武帝」萬磊補充一句 

  「祭拜洪武帝?」眾隨從都有些傻眼地看向萬磊,似乎不明白萬磊這是要搞哪一出,他們可都是知道的,萬磊一向是最反感帝制的,這個時候怎麼又要去拜祭洪武帝,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嗎? 

  「洪武帝驅除胡虜恢復中華,陳綱立紀救濟斯民,於國於民都是有功的,帝制之害亦不可掩其功德,當受我輩敬仰而明朝建立以來,多有保國護民之功臣義子,明朝雖有帝制之弊,亦不可掩其德」[玩明]首發[] 玩明397 

  「大總統陛下為政明斷,甄善疾非,我輩佩服」茹瑺等人立馬拱手行禮,因為萬磊此舉是在給明朝正名,同時也是給降官們正名,直接指出明朝敗亡是因為帝制之弊,與眾臣無關,這也就讓降官們心理少了一道疙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