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 烏克蘭貸款,中國人還
眾人都搖頭表示,出售安-124的生產技術給中國是不可能的。
任何飛機都可以提供,安-124別說技術,連賣給中國人飛機都不可能。
即使中國人沒有能力仿製安-124這樣的大型飛機,蘇聯人也不願承擔一點被仿製的風險。
阿爾巴特軍區這次會議,持續了數個小時。
航空工業部長跟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兩人向整個軍區大佬們作出了詳細的合作介紹。
跟中國方麵合作的具體細節,能從中國身上得到哪些技術,向中國提供什麽,對蘇聯會造成什麽影響,產生什麽樣的作用……在兩人的介紹下,所有人都了解得非常明白。
所有人都發現,這次交易對蘇聯好處更大。
搞到了蘇聯緊缺的四軸、五軸加工中心,這將會進一步地降低所有軍事項目研發生產成本。造成蘇聯現在經濟困頓,就因為這些年在軍事裝備開發過程中,成本太高。
專機專線生產模式,在大規模裝備的時候效率高,質量容易控製,可研發成本上太高了。
即使生產批量不大的機械裝備,在開發的時候,也得設計專門的生產設備跟生產線,生產如何不高。
蘇聯早就想要搞數控機床,尤其是頂級的數控機床。
奈何,電子工業太差,西方國家在這上麵又絕對禁運,好不容易前些年才在東芝搞到了4台用於螺旋槳加工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使得他們龐大的核潛艇部隊性能大幅度提升。
蘇聯更想搞到這東西了。
一旦擁有可以靈活更換生產的柔性製造設備,將會對整個蘇聯科研成本降低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得到這麽大的好處情況下,謝爾蓋這位國防部長再一次宣布:“可以擴大跟中國的技術合作,不僅僅是安-22,其他落後的軍事科技都可以向中國提供,包括中國落後的坦克技術、導彈技術、潛艇技術,甚至軍艦製造技術……必須確保,能從中國人手中獲得大量經費!”
國防部長做出這樣的決定不是沒有道理的。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就因為缺乏技術的中國是一頭可宰的肥羊。
中國這幾年的技術引進一直是從西方引進。
引進了西方技術標準後,中國就會徹底向西方靠攏。
如果讓中國再引進一套蘇聯標準的技術,不僅會解決這問題,甚至會對中國研發經費造成嚴重壓力,延緩中國科研的發展。
技術落後的中國,才符合蘇聯國家利益。
技術合作過程中,中國引進技術可以為蘇聯帶來所缺的發展經費。
國防部長做出了這樣的指示,讓參與落實的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奧列格及航空工業部長卻為難了。
中國人太窮了!
各種技術都落後,全麵引進,根本買不起多少。
之前的合作如果不是蘇聯方麵接受用輕工業產品抵債,少部分支付外匯,加上中國可以提供四軸聯動的生產技術及五軸聯動加工心設備,還有蘇聯卻的芯片製造技術,根本無法達成合作。
“米薩維奇夫斯基,你有沒有什麽好辦法?”奧列格很是頭大地看著航空工業部部長。
米薩維奇夫斯基搖了搖頭,他也很絕望。
“我能有什麽辦法?中國人雖然缺技術,也窮啊。難道繼續用輕工業產品換取技術?咱們的技術裝備就因為價值太高,中國人才不得不把那些對於他們國家來說都屬於最頂級的技術提供給我們,要不然,僅僅用輕工業產品支付,整個西伯利亞鐵路全部運輸,都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運輸完成。”
基洛夫依然有些無法相信中國人的技術有那樣先進。
“中國人真的能提供四軸聯動的數控機床技術給我們?”
奧列格對這位手下極其不滿,不懷好意地說到:“基洛夫,中國人正在烏克蘭跟我們談判,軍事工業委員會恰好需要一名代表,你去那邊負責吧!”
基洛夫臉色一僵,什麽話都沒說。
基洛夫了解中國人,擔心中國從蘇聯得到太多技術,很快發展起來。
同樣,他也知道,現在這樣大規模向中國出口各種技術,可以擠占中國本來不多的科研經費,甚至占用中國數量不多的技術儲備跟技術研發人員,延緩中國科研進度。
基洛夫的擔憂沒有提出來,一旦中國人消化了技術,並跟引進的西方技術融合起來,最終中國人不僅會甩開蘇聯,甚至會超越西方,技術發展到非常恐怖的程度,讓蘇聯跟西方世界去追趕中國的技術……
這樣的想法,沒有人會相信的。
可了解中國人的基洛夫知道。
中國人不僅刻苦努力,更是有著不搞出來不罷休的堅持。
知道兩位大佬明顯不待見自己,基洛夫也沒厚著臉皮繼續留在這裏,直接告辭離開。
基洛夫的行為,讓奧列格跟米莎維奇夫斯基都非常不高興。
對於兩位大佬來說,基洛夫這樣幹,完全就是為了表現自己。
好像就他一個人在考慮國家利益,其他人都在損害國家利益……
目前,對於兩位得到國防部長指示的大佬來說,主要任務是想辦法擴大跟中國的技術合作規模,從中國賺取更多的錢。
宰中國人卻比宰印度人更難。
印度人每年軍費遠比中國人多,印度人知道自己玩技術不行,不提出要技術,隻要裝備。
隻要蘇聯願意出售各種先進武器裝備,印度人為了拿到裝備,先交首付款,每年償還一部分來把裝備買回去。即使資金多到印度人無法承受,他們也要購買的。
中國人非常理智。
往往會先看兜裏有多少錢,在再考慮買了技術後剩多少,是否會造成什麽影響,多重權衡考量下,才會決定買與不買。
即使決定了買,中國人也會在價格方麵進行不斷壓價……
這就讓奧列格和米莎維奇夫斯基兩位的工作不好做了。
蘇聯已經落後的技術,對中國來說,足夠先進的軍事技術太多了。
技術再多,中國沒錢買也不行,為了國家利益,還不能太便宜賣給中國。
這如何能讓兩人不鬧心?
季米諾夫帶著尤裏亞夫等人到莫斯科後,直接入住了烏克蘭設立在莫斯科的招待酒店。
通過航空工業部的聯係方式,找到了米薩維奇夫斯基。
就因為季米諾夫告訴了航空工業部負責人來的目的,所以才有了阿爾巴特軍區召開的那一場會議。
米沙維奇夫斯基接到季米諾夫的電話時,正在跟奧列格討論如何解決這事情,接到電話,知道烏克蘭人肯定有什麽辦法,立刻向烏克蘭人所在的酒店而去。
奧列格也想看看,烏克蘭人跟中方的合作方式。
輕工業產品換技術,對蘇聯有用,對烏克蘭航空工業部用處不大。
如果有別的方法,對於軍事工業委員會來說,都將會是一個突破。
兩人聯袂而來,烏克蘭方麵的人都是一臉驚喜。
航空工業部負責人容易解決,要想跟中方達成合作,軍事工業委員會也是必須通過的。
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出現,說服他後,事情也就徹底不用擔心了。
“季米諾夫,你們跟中國關於安-22的合作,我們非常支持的。這次合作的主體是烏克蘭航空工業部跟下屬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而不是烏克蘭政府。難道你們航空工業部準備改行做零售?那麽多輕工業產品,拿到手有什麽用呢?”
米沙維奇夫斯基直接向烏克蘭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跟中國間的技術合作,不采用輕工業產品換技術,隻能選擇別的合作方式。
一旦采用輕工業產品換技術,這對烏克蘭航空工業部甚至是整個安東諾夫設計局,沒有任何好處。拿到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後,必須變現。
賣出去才能得到經費,用來養活整個航空工業係統。
季米諾夫看著奧列跟米沙維奇夫斯基,有些摸不透兩人一起來的意思。
尤其是在米沙維奇夫斯基連解釋都沒聽就表示支持,這是什麽節奏?
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這次跟中方的合作,需要這兩位的支持。沒有兩個不滿的支持,合作沒可能的。
“主席、部長,目前我們考慮跟中國人合作,不采用輕工業產品換技術,讓他們出錢購買。”
奧列格更是疑惑,“中國人哪來的錢?他們不是一直在哭窮說沒錢嗎?”
中國窮,沒錢,這是國際上都知道的事實。
尤裏亞夫急忙解釋,“首長,中國人確實沒錢。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很快速,輕工業領域增長快速。對方沒錢,我們可以通過銀行申請貸款,貸款的這一部分,可以由國內銀行加印鈔票發放。再讓合作的中國人來償還這筆債務。”
這他媽的是什麽操作?
航空工業部長沒整明白,連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也是一臉懵逼。
他們真想不通這種操作模式咋搞。
烏克蘭向蘇聯的國家銀行貸款,讓中國人償還?
中國人會老實地還錢麽?
或者說,烏克蘭這是變相要經費?反正最後不還,國家銀行也沒法對他們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