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內應接應,單單憑現在的一千複明軍,當然不可能在打下宿州。有等了一一個時辰,還是沒有得到回應。朱由棟也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等到天亮,到時清軍發現了自己,可就走不掉了。
朱由棟對著周幕漢道:“不行,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應該是內應出了問題,現在指望不上。”周幕漢有些失望道:“那我們隻有先返回鳳陽去,隻是可惜了之前在宿主城裏布置的一切。”
朱由棟道:“也不必懊惱,戰場上的事情,誰能說的準。不過我們現在帶著百姓,走宿州過的話,到天亮根本就沒辦法擺脫清軍的追擊。讓人帶著百姓,立即南下。直接去蒙城,然後讓他們去廬州。”
周幕漢當即道:“好,我這就派人去通知後麵的百姓,讓他們住蒙城去。不過殿下還是先返回固鎮去的好,要是殿下出了什麽岔子。臣可沒辦法給複明軍上下一個交代,就是把臣千刀萬剮也不足以挽救。”
朱由棟笑了笑,道:“放心,現在大明形勢好轉,我還沒有必要去冒險。好了,直接派人去通知,派十幾個人去指導他們就行了。置於隨行管理,就先挑選一些配合我們的人,充當官吏就行。周幕漢你也跟我一起返回固鎮去。”
有了朱由棟開口,周幕漢也就隻好跟著朱由棟一起。兩人隨即派出人去通知在四鋪的百姓,讓他們走小路南下去蒙城。隨後朱由棟和周幕漢一起帶著一千騎兵,奔向固鎮防線而去。
第二天中午,朱由棟等人就趕到固鎮了。看到朱由棟平安回來,周大柱頓時放心道:“殿下,你怎麽還親自去了永城。如果你出了什麽意外,可讓我們如何是好啊。”朱由棟道:“怕什麽?清兵還沒有南下,我去的是永城,無妨的。”
然後朱由棟來到陣地上,見到這裏的工事已經完成了。朱由棟滿意個點了點頭道:“周大柱,你立即安排人把我們帶來的麵粉,全部按事先說好的方法裝好。到時候,我們給清軍來波熱鬧的。”
周大柱遲疑了一次啊,道:“殿下,這真的有用嗎?我怎麽覺得這個法子有些玄呢?天下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麵粉還能打仗的。”一旁的周幕漢不知道之前的事情,頓時也道:“殿下,我們現在輜重短缺,還是不要浪費的好。這才帶來的麵粉,怕有一千石。要是沒有起到作用,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些東西。”
朱由棟道:“不怕,不光是麵粉,還要把硫磺粉和木炭粉給混進去。這樣威力才大些。”見周大柱和周幕漢不信,朱由棟道:“你們先去做,就算是沒有作用,不過也就一千
石麵粉。我們複明軍雖說是窮,這點東西還是能拿出來的。去吧,我不會讓大家白忙活的。”
見朱由棟堅持,周大柱和周幕漢也就不在勸說,然後讓人去將麵粉裝好。然後朱由棟又去檢查了挖好的工事,這些工事看起來十分簡單。就跟平常步兵對戰騎兵挖的陷馬坑一樣,隻是這次朱由棟讓人把挖起來的土,堆放在了壕溝前麵。
這讓本來不深的壕溝,也能擋住人的身體。整個陣地前後三道防線,中間間隔有三十步的距離。然後走兩邊有挖了一條隱蔽的壕溝,將步兵和投石機投手藏在了地下。
朱由棟中午的時候,回到了固鎮,下午清軍就已經來到陣前。清軍的領軍將領許占魁,見複明軍已經修築好工事。當然不想在複明軍修好的工事前渡河,立即讓自己的三千軍隊,往兩邊去尋找渡河的地方。
沒過多久,斥候來報,說周圍十裏之內,隻要是能渡河的地方,都已經被複明軍駐守的軍隊防守了。而且看起來還是騎兵在防守,想要輕易過河是不可能了。而且那些地方也沒有橋梁,隻有複明軍修築工事的地方,有堅固的橋。
許占魁很想直接走其他地方過河算了,但是自己帶領的軍隊,出了自己的三千人。其他軍隊都是剛剛整編過來的,要是在渡河期間,被複明軍的騎兵攻打。那自己的軍隊,很有可能就直接奔潰了。
想到這些,許占魁也隻好放棄了這個想法。何況後麵還有鼇拜帶領的三萬大軍,自己可是前鋒,不是自己領軍在河南剿匪。再河南,自己想怎麽走就怎麽走。可是在這裏,自己隻是一個前鋒將領。
要說這前鋒本來也是爭軍功的差事,但如今大清,自己就算打下來了。估計最後撿功勞的事情,鼇拜也會讓人來搶的。所以這前鋒就從原來的香餑餑,變成了苦差事了。但是現在的情況並不容自己胡作非為,就算自己再怎麽不願意,也不得不去打。
畢竟鼇拜後麵,很有可能就是順治的大軍。要是因為自己耽誤了大軍的行程,估計自己的人頭也就保不住了。而且現在自己的大軍,也不能隻是帶著三千軍隊過河。到時候,依然要返回來攻打複明軍的陣地。
而且複明軍也不是隻有步兵,他們同樣有騎兵,而且戰力不弱於自己。之前就聽說了,複明軍的騎兵,把整個鳳陽,揚州,和淮安都攪的天翻地覆。還有廬州,據說就是這些騎兵打下來的。
麵對這樣的情況,許占魁當然不能拿自己的老本去和複明軍硬碰。許占魁來到橋邊,對著複明軍的陣地觀望。隻見複明軍修築的工事
裏,不少人在走動。許占魁道:“來人啊,先出兩千人去試探一下複明軍的戰力如何。”
試探的這種事情,當然不能讓自己的嫡係去做。頓時被整編的軍隊,就被拉出來兩千人。在許占魁一陣鼓舞後,清軍便嗷嗷的叫了起來。在承諾了等下戰利品要分一半給衝鋒的人,這些清軍更是士氣高漲。
見狀,許占魁也不囉嗦,直接就讓這些人去衝擊複明軍的陣地。複明軍這邊也十分緊張,特別是周大柱。他的軍隊是全部改用火器後,第一次上戰場。對於這些平時打起來劈劈啪啪響的火器,周大柱心裏實在是沒有底。
複明軍在壕溝裏麵排成三隊,所有人都已經裝好了火藥和鉛丸。就等著清軍靠近,然後就能發射了。由於複明軍自己的火器工廠,還沒有大批量的生產。所以軍隊裏裝備的火槍,都還是繳獲清軍的火槍。
複明軍的將士們,看著對麵高喊著口號,整齊的向這邊走來的隊伍,不少人都開始手心冒汗。這些複明軍將士,同樣對這些火器不敢有太大的希望。唯獨朱由棟,站在後麵,手裏拿著孫雲球打造出來的望遠鏡,緊緊的盯著即將交戰的雙方。
由於心裏實在是沒底,周大柱直接跑來的一線,聽見耳邊不斷的有人在報清兵的距離。周大柱直接也有些緊張起來,但表麵上還要表現的十分鎮定。以免影響軍心,讓本就沒底的複明軍,更加慌亂。
不斷的有人在報數“三百步,兩百步,一百八十步。”由於來進攻的步兵,所以火槍攻擊的距離被要求控製在一百步以內。這是為了能在第一次齊射的時候,就能大量的殺傷敵人。
要是是騎兵的話,就隻能是在一百三十步的距離發射了。因為騎兵在這個距離,也已經開始衝鋒了。再近些,弓箭的殺傷力將會大大爭強,會讓自己這邊的傷亡加大。當然這是因為現在複明軍的火槍,都還是繳獲的武器。
如果是自己生產出來的火槍,測試出來的數據是。步兵隻要達到一百五十步,甚至於更遠的達到了兩百步。隻是這些都還沒有造出來。也隻好先用這些繳獲的來應付一下,讓軍隊適應火槍的使用。
其實也不用人來報數,之前已經算好了。複明軍的陣地,距離橋頭,就是剛好一百步的距離。隻要清軍跑下橋頭,就已經到了複明軍的殺傷距離了。
而清軍也知道,火槍傷害最大的就是第一次的發射。以往明軍由於指揮混亂,加上士兵的訓練不住。往往清兵剛一開始出動,明軍就劈劈啪啪的把火槍打了。然後清軍隻要趁這個時間,衝進明軍的軍
陣裏。明軍手裏的火槍,就變成了燒火棍,明軍也就直接潰敗了。
但是今天的複明軍,卻不一樣。清軍已經快衝過橋頭了,趴在陣地裏的複明軍,依然紋絲不動。麵對這樣的情況,不要說衝鋒的清軍,就是在後麵觀看的許占魁也是直冒冷汗。
許占魁擦了下汗道:“這複明軍不簡單啊,難怪能短時間之內,從四川鬧到了江南。還把江南繳的天翻地覆,不得安寧。我們大軍已經快到陣前了,他們居然還能如此鎮定。”
旁邊的副將,忙道:“將軍說的對,這樣的軍隊,不要說交戰了。就是光看著他們,就好像順治二年的時候,看到當時的滿洲八旗一樣。讓人望而生畏啊,這次我們怕是要碰上硬茬了。”
就在許占魁說法的時候,清軍終於衝過了橋麵。清軍一過橋麵,頓時也知道。這時候,不管怎麽樣,複明軍的火槍也能殺傷自己了。現在沒有了退路,頓時所有人都怒吼著衝了起來。
頓時清軍怒吼連連,全部人都使出渾身的力氣,拚命的往複明軍陣地上衝。其中一些弓箭手,乘機想複明軍陣地射出了箭矢。這時複明軍陣地上,每個總旗裏,都有一個人手裏拿著小旗,紛紛看向周大柱。其他人,麵對清軍飛來的箭矢,所有人都一動不動,沒有人敢亂跑。
周大柱旁邊的人,依然在報數。當清軍奔跑起來的時候,報數的節奏也加快了。“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周大柱聽見八十步,頓時大吼一聲,“發射。”
聽見周大柱的命令,頓時陣地上的旗手,都紛紛把旗幟往前一壓。狠狠的將旗幟揮下,然後怒吼道:“發射。”聽見命令的士兵,頓時點燃了火繩。隨著嗤嗤聲,陣地上冒起了白煙。
隨著複明軍將士,紛紛將火槍瞄準跑來的清軍。僅僅兩個呼吸的時間,複明軍的陣地上頓時響起了一陣炒豆般的聲音。然後陣地上就飄起了一陣硝煙,無數的鉛丸朝著清軍憤怒的衝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