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朱由棟又看了看沙盤,道:“但隻防守不進攻,對我們來說十分被動。我複明軍從建軍以來,就從來沒有如此被動過。這次不管清軍有多少軍隊,我們看我們還是要主動出擊,否則清軍就是困都能把我們困死。”
王慶道:“殿下說的有理,想要打勝仗,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動出擊。如果能圍點打援,調動清軍來攻是最好的。我們再攻起輜重,一旦得手,清軍三十萬人,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
衛都道:“我也讚同王慶的說法,隻有我們動起來,並且調動清軍也動起來。才能找到清軍的弱點,否則我們很難打敗清軍。”
朱由棟看向馮雙禮道:“你怎麽看?”馮雙禮道:“就大軍的消耗來看,我們現在是守好過於攻。清軍三十萬大軍,每天的消耗十分驚人。況且現在清廷沒有了江南的漕運,糧草籌集十分困難,一旦大軍對峙,就很難持久。最多隻需要兩個月,清軍就會自行退去。那時候我們再率軍北上,一定能攻下鳳陽、徐州等地。”
馮雙禮看了一下眾人,見朱由棟示意他繼續說。便放心又道:“就軍力來說,我們也隻有三萬大軍。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根本就不能和清軍對戰。就算除開清軍裏麵的民夫,清軍依然有十幾萬的軍隊,五倍於我軍。如此看來我們利於防守,實在不應該主動出擊。”
馮雙禮從幾個方麵分析都認為,現在不能夠主動出擊。直接就否定了王慶和衛都,想要主動出擊的方案。周大柱看了下情況,道:“但是我們現在防守,清軍一旦前來,我們也守不住啊。僅憑我們這裏的三萬大軍,根本就守不住。如果到時候,清軍再分兵南下,我們又該如何防守?這還沒有把鳳陽的守軍給算進來。”
王慶不知道該怎麽說,但是現在周大柱給起了頭,當即接口道:“對啊,等清軍全部南下的時候,我們更加守不住。還不如提前進攻,化被動為主動。一旦清軍出現漏洞,我們就能一舉擊敗清軍。”
衛都也道:“是啊,如果能重創這裏的清軍,對我們反攻北方,也是十分有利。若抓住這次機會,攻取河南也不在話下。”現在王慶和衛都,很是擔心複明軍失敗。他們都是滿洲人,自己的親人都還在北京。要是複明軍敗了,他二人投降複明軍的事情也就敗露了,所以現在很是擔心。
朱由棟聽眾人說完後,道:“你們說的都有理,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很合理。但是你們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江南的這些降官。他們會不會給我們這麽多的時間去防守,那些被我們鎮壓下去的士紳們,會不會甘願
放棄之前的一切。”
見眾人不說話,便繼續道:“我們就是想要等,他們也不會讓我們等下去。我們現在是在搶他們的田產家資,之前不過是因為大軍壓境,他們不得不屈服。當時處置他們的時候,都想要去勾結清軍。現在清軍已經兵臨城下,他們還會讓我們如意?”
馮雙禮一聽,頓時就明白朱由棟是想進攻,便也不再反對進攻。當即道:“殿下,之前是我考慮不周了。但是現在我們貿然進攻,是不是也該好好謀劃一番?”周大柱道:“馮將軍,你什麽時候見殿下不謀劃就輕易出兵的。”
朱由棟道:“你們過來看看。”等眾人都走了過來,朱由棟才指著沙盤道:“這是懷遠縣,蔡士英一定不會想到,我們會去攻打這裏。畢竟現在還有鳳陽城擋在了我們麵前,以往想要越過鳳陽攻打懷遠,必定會受到清軍腹背夾擊。但是現在不同,我們等不起,必須要冒險。我決定,我們的大軍直接走小路,連夜趕往懷遠。”
周大柱頓時道:“殿下是想讓大軍,明天早上突然襲擊懷遠?”朱由棟道:“對,懷遠隻是一座小城。突襲之下必不可久,想要攻下來也容易。”馮雙禮道:“殿下,就算得到了懷遠小城,又能如何?”
朱由棟道:“隻要我們攻打懷遠,必定瞞不住消息,鳳陽肯定很快就會知道。要是懷遠隻單單是一座小城,到也罷了。可現在駐守懷遠的是蔡士英的兒子蔡毓榮,他的二兒子,已經在鎮江被我們殺了。現在就隻有如此一個獨子,他必然不會不久。”
周大柱等人,腦海裏頓時冒出“圍點打援”四個字來。朱由棟接著道:“衛都帶人去塗山埋伏,等鳳陽的救援軍隊過去。然後從後麵攻打,決不能讓這些人逃回鳳陽去。”
周大柱道:“殿下,如果這蔡士英不顧及父子之情,不去救援怎麽辦?”朱由棟道:“他不去救援正好,我就攻下懷遠。然後留下馮雙禮率領大軍,在鳳陽與之對峙。然後我們率軍北上,於固鎮一帶迎敵。也乘機將這些地方的百姓,沿澮水遷往盱眙。到時候,一樣起到堅壁清野的效果。”
見朱由棟安排好,當晚,複明軍就立即出發。八月初一,王慶帶領三千人,繞過鳳陽,往懷遠而去。複明軍還沒有攻打懷遠,鳳陽城裏的蔡士英已經得到了消息。之前聽說複明在淮安布置了有六萬大軍,蔡士英就給順治上了一道奏疏。讓順利盡快帶領大軍,趁鳳陽還在,盡快帶領大軍南下。
現在聽說複明軍有三千人去攻打懷遠,蔡士英立即派出傳令兵。讓駐守在懷遠的長子蔡毓榮
,直接放棄懷遠,退往宿州接應順治去。讓蔡毓榮繼續上奏順治,放心的率大軍南下,隻要鳳陽在手,複明軍就拿大軍沒有絲毫辦法。
麵對蔡士英在鳳陽紋絲不動,這讓朱由棟想要圍點打援的想法,也就沒有得逞。城外的朱由棟見蔡士英不上當,當即就讓衛都和王慶,率領滿蒙騎兵出擊。強遷宿州和鳳陽之間的百姓離開,想要清空這些地方。
蔡士英和蔡毓榮知道朱由棟在強遷百姓,也不出來幹預,隻是將城門禁閉,死守城池。麵對這蔡氏父子如此的打法,朱由棟也無可奈何。經過五天的強遷,宿州到鳳陽的路上,所有的村莊,已經沒有人煙了。其實本來人就不多,清軍的暴行,整個天下都知道。一聽說大清三十萬大軍南下,頓時鳳陽府的百姓,已經跑了一半了。
有些百姓沒有收割的莊稼,所以不願意離開。但是現在複明軍強行將其搬遷,現在也不能不走了。至於他們的莊稼,在他們被遷走以後,被複明軍給放火焚燒,爭取不給清軍留下一顆糧食。直到這時候,蔡士英才有些動容。但是現在想要出去阻止,也來不及了。
更讓蔡士英奇怪的是,複明軍並沒有強攻宿州,而是分別在澮水和澥河南岸修起了土牆。麵對複明軍如此怪異的行為,蔡士英不解的道:“他們在河邊修土牆?”派去打探情況的斥候道:“大人,是真的,還有好多民壯,也被強迫著來修建土牆。”
蔡士英不解道:“這就奇怪了,難道這朱由棟想要在河邊修築土牆,擋住皇上的三十萬大軍?”旁邊的的副將張大勳道:“複明軍想要修築這樣的牆,來擋住大清的天兵,這可能嗎?大軍排開,蔓延幾十裏。複明軍要修多大,多長的土牆才能擋住大軍南下?”
蔡士英道:“可是,他們如此修築,有什麽用呢?”麵對蔡士英的問題,沒有人能回答。不要說清軍的斥候,就是現在修築土牆的,周大柱都不明白。周大柱對朱由棟道:“殿下,修築這樣的土牆有什麽用啊,這裏地勢平坦,根本就不能起到什麽作用。”
朱由棟道:“你先不管,就當是一次軍事訓練。讓將士加把勁,盡快挖好戰壕,到時候大家就知道該怎麽用了。”說著朱由棟又道:“告訴將士們,所有的壕溝必須按交代的尺寸挖好。”
見朱由棟堅持,周大柱隻好照辦。河邊在使勁的挖戰壕,王慶卻帶領著三千複明軍,趕往宿州。等王慶到城門後,立即喊道:“蔡毓榮,你個不孝子,還不快滾出來。你老子都已經被抓了,快出來領屍。”
不一會兒蔡毓榮就出現在
了宿州城頭上,對於城下王慶如此拙劣的謊言。蔡毓榮當然不會相信,自己的父親真在鳳陽防守呢。於是對城下吼道:“城下的反賊,我勸你還是趕緊投降。否則等大清天兵一到,你們就隻有覆滅的可能。那時候,就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們了。”
城下的王慶根本不管,從後麵人群中拉出一人來。這人於蔡士英有幾分相似,遠遠的看著,就真如蔡士英一樣。但是就算不是傻到家,都能看出來,這人肯定是假的。但是城下的王慶卻不管,就見王慶直接揚起馬鞭,就恨恨的抽打起了那人。那人也很是配合,頓時見哭爹喊娘的嚎叫起來。
見城下王慶如此放肆,頓時城上的蔡毓榮臉色鐵青。但心裏卻十分好奇,不知道城下的複明軍要做什麽。很快,蔡毓榮就明白過來了。隻聽見王慶在城下罵道:“我打死你這個數典忘祖的狗東西,讓你們去認韃子做爹。你好好看看,你認的那個韃子爹現在卻不來救你。”
猛然聽見王慶這沒頭沒腦的話,蔡毓榮還沒有醒悟過來。就聽見被打的那人,也配合的哭喊起來,道:“我不敢了,我不敢了,以後在不認韃子做爹了。”王慶見城上的蔡毓榮,依然不為所動。
其實不是蔡毓榮不為所動,而是根本就沒有聽出來是什麽意思。城下王慶又罵道:“人家都說滿洲韃子喜歡搶別人的婆娘,難道你蔡士英的兒子,也是被滿清搶去生的嗎?你看看你的兒子,你都被打成這樣了,他居然屁都不放一個,也不說來救你。”
蔡毓榮這才聽明白,感情王慶在城下大罵,說的就是自己一家人。而且還誣陷滿洲人強搶了他娘,然後才有了他。雖然明知道城下的人,不可能是蔡士英,自己家也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