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鼎大明> 第三百八十六章 複明軍應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六章 複明軍應對

  鼇拜道:“蘇克沙哈此言有理,皇上,我們要趕緊將這件事情公布天下,揭露複明軍空有複明之號,卻行次喪心病狂之巨。再重申我大清尊孔孟之心,號召天下士紳百姓都與朱由棟為敵。如此一來,定然會讓他身敗名裂,再不能以複明自居。從此再沒有能蠱惑人心的借口,那時候天下人都會唾棄他了。”


  其實對於天下士人的態度,滿清也不比朱由棟好多少。隻是現在滿清已經奪得了天下,還是利用收買人心的方法,來收買讀書人。而現在朱由棟突然對讀書人下手,反而變成了滿清攻擊他的手段,這到是讓朱由棟有些措手不及了。


  但是滿清雖然想的很好,但實際反應卻不大。不少因為讀書人已經習慣被壓迫的方法,而是現在的情況,沒有人敢出來鬧事。在清占區,滿清也在到處搜刮錢糧,想讓那些讀書人對他們又什麽好感,也不可能。


  而在複明軍的地方上,恐怕也就湖廣還有些地方士紳。江南的士紳,基本上都已經被押去了雲貴。就算沒有抄家押去雲貴的人,礙於複明軍的強硬,也沒有人敢直接冒出來反對。


  不過聽說了這樣的一件事情後,順治終於開始催促大軍行動了。由於在路上已經耽誤了快一個月,各地趕來的漢軍旗和綠營也已經到位了。所以鼇拜等人也就不在阻攔,何況集結過來的軍隊,遠遠操出了順治預先的計劃。


  從京城出發的時候,順治本來是想集結十萬大軍的。結果現在皇帝禦駕親征,那裏還有人敢不來拍馬屁的。各地紛紛趕來的援軍,誰都願意在皇上麵前表個忠心。


  就連在南陽,和信陽兩線作戰的河南巡撫賈漢複,都抽調信陽副將許占魁率領三千軍隊,趕來徐州助戰。所以集結在徐州的清軍,達到了十五萬之巨。如果連上征集來的民壯,清軍人數居然接近三十萬大軍。


  這裏的軍隊,可不向進入雲南的那幾十萬軍隊。雲南的軍隊為了剿滅當時的大明軍隊,分散在雲南各地。徐州軍隊可是聚集在一起的,都隨時聽從順治的調遣。


  順治還沒有趕到徐州,清軍大量聚集徐州的消息,想颶風一樣擴散開來。被複明軍攻打的鳳陽巡撫蔡士英,聽見這個消息後,頓時大鬆一口氣。本來他隻是讓朝廷給自己拍點援軍來,誰知道來的居然是順治本人,還帶來了三十萬大軍。


  等蔡士英把這個消息公布後,城裏守軍的士氣也頓時大振。北上攻打鳳陽的馮雙禮,眼見攻城無望,隻好退往定遠防守。由於鳳陽沒有攻下,頓時複明軍的防守呈現巨大危急。馮雙禮一時間沒有辦法,也隻好

  立即報給朱由棟。


  朱由棟一聽,頓時也急了。現在鳳陽沒有攻下,原先製定的防線完不成。鳳陽空虛,不能防守,那清軍很有可能直接往鳳陽而來。在得知馮雙禮退守定遠後,朱由棟立即傳令還在淮安養傷的王慶。立即帶領在淮安休整的蒙古騎兵,立即趕往定遠。


  不光如此,朱由棟還通知已經返回南京的周大柱,讓其立即全部裝備火器,然後大軍先一步開往滁州備戰。當周大柱的大軍,在江蘇完成對士紳的鎮壓後,便立即返回了南京。畢竟周大柱的軍隊,不是地方駐防軍隊,其主要作用還是對清軍作戰。


  至於朱國治,則先行押回南京關押。隨後朱由棟讓一直在大都督府任事的王進財,接任了朱國治的位置。雖然王進財現在年紀也大了,而且其本人也沒有多大才能。但是他是朱由棟的心腹,能夠全麵執行朱由棟的命令,這比起朱國治又好了不少。


  當王進財得知讓自己出任一省巡撫的時候,很是驚奇。趕緊來找朱由棟,不斷推說自己不能勝任。經過朱由棟開解,知道現在江蘇沒有了士紳的對抗,自己不過是繼續執行罷了。如果有什麽事情,有王進寶幫忙穩定地方,也不會有什麽事情。經過朱由棟的一番勸說後,王進財才勉強答應了。


  朝廷眾人,在得知朱由棟調動大軍後,姚啟聖和張煌言同時來訪。張煌言剛一進來,便對朱由棟道:“殿下,你突然讓周將軍出發去了滁州,是不是準備親自領軍抵抗清軍?”


  朱由棟沒有隱瞞,道:“對,現在清軍大軍壓境,要是沒有人去主持大局。軍隊的軍心很難振奮,而且很多軍情,來回傳替也耽誤時間。如果稍有差池,大軍就可能敗退。”


  姚啟聖道:“雖然我也反對殿下親征,但現在的情況卻不容大軍稍有閃失,我也就不再多說。隻是現在鳳陽防線沒有構建起來,殿下輕易出征恐怕也不妥。我覺得殿下還是隻到滁州,不可前往鳳陽為好。”


  張煌言一聽,也道:“姚啟聖說的有理,如果殿下確實要前去,還是不要超過滁州。現在複明軍剛有對抗清軍的實力,如果殿下有什麽意外。大明該何去何從?”


  朱由棟道:“好了,我也是久經陣戰的人,那裏就那麽容易出事。你們不見順治一個從沒有經曆軍事的人,都能親曆前線,我有何不可呢?好了,你們來了我也正好有些事情要交代你們。”


  姚啟聖忙道:“殿下請吩咐。”朱由棟道:“我離開後,由於清軍大舉南侵,肯定有很多官員搖擺不定。尤其是那些投降反正的地方官員,這次

  他們的表現,也是對他們的一次考核。姚啟聖,你現在主管官員的考核,要多注意這些。”


  然後朱由棟又對張煌言道:“蒼水,你是掌過兵的人,知道一旦我們形勢不利。江南的這些人會如何對待。所以等我帶領大軍出征以後,要立即進入戰時狀態。讓軍隊隨時準備鎮壓地方,決不能讓我們在前線抵禦清軍,而後方卻烽煙四起。”


  想起當時自己在長江上遊,那些官員一聽說鄭成功退出長江。本來已經投降的官吏,立即就翻臉不認人,全部都立即又歸降了清廷。張煌言恨恨道:“殿下放心,臣一定守好後方,不讓地方有任何的事情,影響到前線將士的士氣。”


  姚啟聖卻道:“殿下既然想到了這些,我們也就不勸了。但是我還是要問一句,關於朱國治怎麽辦?如今也該為他安排一個地方去,如果不處理他,怕是民憤難平。”


  朱由棟想了下,道:“我暫時還沒有想到怎麽處置他,你說的對,把他留在江南確實不妥。這樣,讓他跟著我去鳳陽。對外就稱將其被發配充軍了,去軍中效力。”雖然朱由棟的處置,沒有起到震懾官員的作用,但是對於跟著朱由棟的人來說,卻是一個好的消息。


  畢竟像朱國治這樣不堪的人,隻要真心為朱由棟辦事,都能保住一條性命。像姚啟聖他們這樣的人,以後還怕有什麽擔憂的嗎?所以姚啟聖和張煌言都沒有反對,而是認同了朱由棟的處置。


  這邊剛安排完,就在朱由棟準備去滁州的時候。已經去火器工廠的孫雲球和王錫闡派人來報,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嚐試,終於複製出來大量的火器。也開始讓人開始複製火槍了,而且一些簡單的火銃,已經能夠製作。


  聽見這個消息,頓時朱由棟也心裏有底了。當時火器工廠開始試著火器的時候,朱由棟並沒有讓他們立即去製造火槍。而是複製比較容易製造的地雷,手雷之類的。當然在這時並沒有地雷,手雷這類名字,地雷叫石炸砲,隻要人馬踩到就會爆炸。


  第一個嚐試地雷的威力的皇帝,就是朱棣,還差點因為地雷被活捉了。大明對這類火器的製造工藝,也很成熟。而且還發展成了不須要點火,直接是用踩踏觸發裝置。可謂是人不知鬼不覺,就能傷敵的殺敵利器。


  另外就是手雷,當時叫做蒺藜陶彈,在鄭成功軍中還發展出了比較大的投擲型手雷,稱為國姓爺陶彈。由於這些都是比較容易製造,所以孫雲球先行做出來後,就派人來告訴了朱由棟。


  朱由棟立即讓孫雲球準備好成品,自己要帶人前往觀看


  實物。當天下午,朱由棟又下令讓苟興旺和蔣超暫停攻打浙江,開始轉為全麵防禦。楊明遇在海寧等地,嚴防浙江清軍偷襲蘇鬆一帶。


  又讓範紹祖和太湖的張守智一起組建大明東海水師,封鎖長江出口以外的海域。就算不能堵住浙江清軍水師北上,也要為揚州等地的海岸線預警。相信有了這些人的騷擾,浙江那些不成器的清軍水師,能夠北上的也就不多。


  加上複明軍已經開始聯係海島上的明軍殘部,讓他們也出海封鎖,相信能堵住浙江清軍了。而複明軍付出的不過是一些糧食,海島上的這些明軍,當然也順水推舟的歸附了複明軍。


  做完這些後,朱由棟在七月二十五這天,去查看孫雲球等人製造的火器。發現孫雲球已經帶領工匠製造出了三百餘顆地雷,兩百多顆子母雷。朱由棟頓時大喜,問道:“孫先生,現在我們能用的手雷有多少?”


  孫雲球道:“殿下,由於手雷要用到的陶罐來不及燒製,所以現在能用的不過百十個。不過我們現在已經在準備燒製第二窯陶罐了,這次陶罐多達五百個。隻要等這些陶罐燒製好,就能為殿下製造出五百個。”


  朱由棟道:“來不及了,你們何不用鐵皮來做外殼呢?如果是這樣,豈不是更快?”孫雲球道:“殿下有所不知,我們也考慮過用鐵質的外殼,但是現在火藥並不能炸開鐵殼,那樣做出來的手雷,根本就沒法用。”


  朱由棟這才想起,這時候的火藥並不能有多大的威力。加上加工技術的限製,鐵質的外殼還真不一定能炸開。於是朱由棟道:“看來還是先用陶罐好了,你們這陶罐怎麽做這麽多的刺呢?”


  孫雲球道:“這是為了能讓破碎的陶罐碎片也能傷敵,所以特製了這樣的刺。”對於這些製造,朱由棟也不懂,當即道:“關於火器的製造,還請孫先生和王先生多加費心。隻要我們能製造出好的火器,那清軍也就不足為懼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