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企鋘道:“殿下,這也沒有什麽奇怪的,哪一個後世王朝能讓前朝皇室好過的?”朱由棟道:“不同,以前的王朝更迭,隻要放棄爵位,放棄皇室身份,依然能平常的過日子。可是我大明不同,就算是改名換姓,依然要被滿清追殺。”
朱企鋘道:“滿清都是異族啊,當然不會放過我們這些大明皇室之人。”朱由棟道:“正是如此,我們才要防止異族,在將來再次進入中原。北宋滅亡的時候,上萬的皇室慘遭金國屠殺。等到南宋滅亡的時候,又是成千上萬的皇室,被異族殺死。而我大明,不光是被滿清屠殺,就連反賊也對皇族屠殺殆盡。滿清就更加可惡了,用各種各樣的理由。誘使那些已經躲進民間的皇室出來,然後再屠殺。”
朱企鋘道:“這都是劫數。”朱由棟打斷道:“不對,如果真是李自成當年霸占了中原,相信他也不會再對我大明的皇室大加屠殺。隻有異族才會對此感到害怕,因為李自成還沒有得到民心。他們害怕中原漢人,再次以我大明為旗幟。所以才對我大明百般提防,想要將大明皇上屠戮一空。”
朱企鋘歎了一口氣,道:“殿下,真到了那時候,誰又能躲的過呢?”朱由棟道:“當然有辦法,這就是我要你來執掌學政的目的。以前的學政,隻是讓讀書人識字。然後空洞的講解忠義。實際上還是以求官為目的,為了光宗耀祖。”
朱企鋘有些不理解,難道讀書不是為了光宗耀祖?朱由棟沒有注意道朱企鋘,繼續道:“你來管理學政後,就不能任由他們以此為目的了。我們要把忠君愛國刻進他們骨子裏去。然後培養我們漢人的民族大義,時刻提防這華夷之辯。隻有讓天下的百姓,都有了這個提防心裏,時刻記住我們民族大防。以後就是再有異族想要進入中原,將再沒有機會。”
朱由棟見朱企鋘不相信,當即到:“隻要讓我們的百姓有了民族認同感,才會讓百姓真的維護這個民族。隨意不要小看了這一點,我們為民族豎立一個靈魂。那我們漢人就不在是如散沙一般,各自顧著各自的。”
朱企鋘有些茫然道:“殿下,如果殿下真的做到了,那這大明還是大明嗎?”朱由棟道:“就算不說大明又如何呢?我們首先是漢人,然後才是大明。這樣一來,天下間,就算有人不在大明之內,也會以大明為榮。這對於大明而言,有什麽不好呢?”
朱企鋘看著朱由棟道:“殿下,我不明白,你千辛萬苦的光複大明,難道就不想大明穩固,光耀世間?”朱由棟笑了笑,道:“當然不是這樣,光複了大明,當然是一大
明為主啊。其實這是一個道理,我們把漢族和大明結合在一起,不就可以了。”
朱由棟見朱企鋘依然不明白自己的目的,便笑道:“哎呀,你也不要想那麽多,其實也沒什麽。你想,大漢王朝為我們漢人定下了民族的符號,但是一直以來,大家都隻說是入華夏則是華夏。這也導致了,我們漢人不是想其他民族一樣團結。遇事總是於一盤散沙一般,根本不能抵禦外敵。”
朱企鋘想了一下,道:“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殿下說的很對。每每有外敵入侵,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甚至是軍隊,都不能立即做出決定。而且對於外族入侵的時候,總是有各種分歧。關於打不打的問題,也要扯很久才能有結果。”
朱由棟道:“對啊,真是因為這個,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為漢族豎立靈魂。我們漢人不拒絕真心融入漢人的百姓,但是要堅決打擊想要攻伐我們的人。身為漢人,必須要知道一點,漢人才是這世上文明的代表,不容褻瀆。”
然後朱由棟道:“漢族想要走到那一天,就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大明。隻要大明強大了,才能讓漢族歸於一心。所以這其實就是一件事情,我們隻要做到這一件是就好了。”
見朱企鋘終於不再迷惑,朱由棟繼續道:“但是要想大明穩固,強大,讓我一個人來做,恐怕有些力不從心。所以,那些皇室宗親們,就必須入朝,共同去完成這個目的。當然不是直接掌軍,軍隊是不能讓他們掌控的。但是必須要讓皇室的人入朝,他們可以出任禮部,工部等衙門。”
朱企鋘道:“就算如此,也不能讓大明穩固。畢竟人心難測,誰知道會是什麽樣子。”其實朱企鋘還是擔心朱由棟清算他們,畢竟大明的皇帝對自家的提防,絲毫不弱於異族。
果然是有條件的,聽見朱由棟道:“他們既然出任了朝廷官員,就必須放棄皇上身份,也要接受朝廷律法的製約。這樣一來,他們是皇族的人,但是卻不算是皇室。隻能如普通百姓般,憑著自己的能力去生存。也就杜絕他們,借助皇室的身份,擾亂朝堂和朝廷法紀。”
朱企鋘驚訝的道:“殿下,你說的這個放棄皇室身份是什麽意思?難道從此以後,他們就不再是皇室成員了?不再是我大明的皇族嗎?”朱由棟道:“他們依然是大明皇族,隻是不再是享受大明的皇室待遇。朝廷將不會承擔他們的俸祿,但是他們可以從事百業,也可以讀書通過科舉入仕。”
雖然朱企鋘對貿然取消的皇室身份,心裏有些失落。但是對於能夠從事百業,還是有些期待
的。畢竟大明從孝宗以後,能憑宗室身份,去朝廷領到足夠的糧餉俸祿,已經少的可憐了。很多宗室,甚至到了乞討度日的境地。
由於大明限製了宗室不得經營,不得入朝為官。就算是有人想要去謀求一個門路,都被一些親王或者皇室近親給占據。他們的生活也是十分困苦,甚至比起普通百姓還不如。現在朱由棟放開了這個限製,對那些底層的宗室來說是十分高興的事情。
朱企鋘道:“殿下,讓他們進入百業,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我看這進入官場就不必了,一旦進入官場,恐怕就是一場禍亂。”朱由棟道:“不怕,他們不能進入吏部,戶部和兵部,更不能進入五軍都督府。隻要不進入這幾個衙門,應當是沒有什麽問題的,再說了,他們還能對大明官場起到監督作用。”
確定朱由棟不是想清除自己這些宗親,朱企鋘也放開膽子道:“殿下,那放棄了皇室身份的人。他們該如何……。”朱由棟一愣,頓時就明白朱企鋘的意思,當即道:“關於祭祖的問題,依然不會有什麽變化。我說了,他們是皇族,依然能去祭奠太祖,以及曆代先皇。這些都是不受限製的。這也是我為什麽放開孝陵的目的,可不是光為了那些士子們。”
朱由棟揮了揮手,繼續道:“這些事情,以後都可以慢慢去做,但是現在主要是你的事情。你去禮部後,主管學政的事情,就不能想以前一樣。任由那些讀書人,隻管讀幾本聖賢書就可以了。”
朱企鋘一愣,道:“殿下,不讀聖賢書,那他們讀什麽書呢?”朱由棟道:“要對他們分類,強調忠義禮智信的當然還是要讀的。但想要當官,隻是讀幾本聖賢書是不行的。那樣讀出來的人,不少官迷就是書呆子,如果讓他們來治理朝廷,絕非朝廷之福。學問好的人,就讓他去做學問。要是有其他一技之長的人,就讓他去做拿手的事情,這樣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才能讓大明強大。”
朱企鋘道:“殿下,這樣怕是不妥吧。曆來讀書人都是研讀四書五經,經典要義。要是這樣都不能當官,那還有多少人來讀書呢?”
朱由棟笑道:“放心,他們必須來。我們之前不是規定了,孩童必須要入學讀書嗎?就是要從小教育他們,忠君愛國的念頭。也能培養各種各樣的人才,不拘泥隻有讀四書五經的人。這樣一來,朝廷才能擁有各種人才。”
朱企鋘道:“殿下想的雖然很好,但是恐怕不會太容易。”朱由棟道:“我反而覺得現在正好。天下正經曆了大變革,我們正好借此機會,打破官場的盤根錯節
。等到天下穩定後,恐怕反而不容易了。”
朱企鋘驚訝的看著朱由棟,暗道:“這是要將官場也徹底打亂嗎?難怪你要讓宗室的人來幫助你,你這樣一作,天下還有人跟著你才怪。”朱由棟不知道朱企鋘的想法,還在侃侃而談的道:“官場上,人人都說是儒家子弟,但是實際上治國用的卻是法家的那一套。我們把這官場打破了,才能將大明和漢族合二為一。”
朱由棟十分激動的道:“到那個時候,民族大義就是護國,愛國就是保護大明。將來或許有人能顛覆大明,宗室也可能會遭受苦難。但是皇族的人,絕對不會再被迫害。而且大家都將民族大義深深刻在了骨子裏,哪就絕對不會有異族再來入侵。”
朱企鋘重複道:“將大明和漢族合二為一?”朱由棟道:“對,我華夏幾千年,在漢朝的時候,才讓我們改名成了漢人。我們為什麽不能為我們的民族,豎立一個大義呢?也就是剛才我跟你說的民族靈魂,將華夷之辯,徹底融入我們的血液之中。而不是簡單的學習漢族學問,就是漢人。”
朱由棟繼續道:“如果想要融入漢人,就改名為漢人,與漢人一般無二。從此沒有其他民族,更不會有其他民族來反噬。而不是想唐朝一樣,漢人強大的時候,百胡來歸,口頭上臣服。一旦漢人衰弱,他們就來掠奪我漢族。”
朱由棟冷哼一聲,道:“從現在開始,想要歸附我漢人,他們就必須改為漢族。說漢話,寫漢字,取漢名。百年之後,他們就是漢人,再不會有其他民族了。”朱由棟想到這裏,頓時直接都覺得熱血沸騰。
但朱由棟知道,這樣的目標,十分艱難。稍不注意就會粉身碎骨,甚至背上永世罵名。就像王莽一樣,所做的事情,千百年以後,都能看出他做的是對的。但是也因為太過理想話,最後把自己給玩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