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棟疑惑道:“廣西的清軍?廣西現在還能派軍隊進攻湖南?”沈士傑道:“到不是廣西本地的清軍,是走越南返回的吳三桂。他本來是想走湖廣返長沙,然後等待清廷的命令的。
沈士傑在輿圖上指著吳三桂要走的路線,道:“隻是荊國公他們剛好擋住吳三桂,吳三桂沒辦法返回湖廣。恰好前不久,荊國公他們打敗了廣西的馬雄鎮。吳三桂就知道了我們真攻打湖廣。所以吳三桂就像攻入湖廣,如今正帶著一萬大軍攻打湖南永州。”
朱由棟隨著沈士傑的手指,看到永州。又聽見沈士傑道:“荊國公之前軍隊有些損失,補充了一些兵力後,戰力不住。加上吳三桂帶的軍隊都是勁旅,還有不少的滿洲八旗在裏麵。荊國公兵力不住,隻好帶著軍隊在零陵一帶與吳三桂對峙。這樣一來,實際攻打長沙的就隻有臨國公一萬多人,另外就是還有一萬降軍。”
朱由棟皺著眉頭道:“如此看來,湖南的清軍暫時是不能消滅了。不過現在能僵住住,也是好的。如果有什麽變故,我們現在可調不出軍隊來支援他們。”頓了一下,朱由棟又道:“白文選去雲南整編的兩支軍隊怎麽樣了?他們當時就該進入廣西的,怎麽也沒有他們的消息?”
沈士傑忙道:“鞏昌王確實已經整頓好軍隊,也已經帶領軍隊進入廣西了。但由於雲南糧草匱乏,沒辦法支持大軍糧草。而且我們在雲南也還有將近八萬軍隊,所以雲南的糧草十分緊張。如今鞏昌王他們要攻打的廣西等地,也並不產糧,而且這些地方多是苗,瑤族人,大軍進行的也不是很順利。”
朱由棟道:“安隆司的李廷明呢?”沈士傑道:“李廷明帶著軍隊,到是攻進了廣西。但是他隻有一萬軍隊,根本起不來什麽作用。加上廣西多山,一萬軍隊也很難有什麽作為。”沈士傑剛說完,林壯就一路疾跑進來,對著朱由棟道:“殿下大喜啊,廣西軍情有進展了。”
朱由棟剛才還擔心廣西的軍情,沒想道廣西的軍情來的這麽及時。忙道:“快說說怎麽回事?不是說白文選和李廷明進展都不順利嗎?”
林壯道:“殿下,不是白文選和李廷明的。是塔天保將軍的,他駐守在都勻,聽說吳三桂帶著軍隊攻打荊國公他們,當即就從都勻出兵。攻入南丹州,經河池和慶遠府。然後一路急行軍,直取柳州,如今已經攻下柳州了。”
“什麽?”朱由棟大喜過望,居然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林壯道:“殿下,這是真的,不過這也多虧了一路上當地苗人的幫助。大軍所到城池,基本不用攻城。塔天保將
軍還招降了這些地方的清軍,招攏了五千苗人成軍。”
朱由棟道:“好好好,如此吳三桂就不足為慮了。”林壯道:“是啊,現在吳三桂怕自己後路被斷,隻好退回桂林去了。而且現在廣西太平府一帶,由於我們大軍畢竟,當地的一些瑤族人和苗人,都紛紛反抗清軍。廣西清軍根本就無力彈壓,正緊急向廣東清軍求援。”
朱由棟道:“如此機會,估計白文選和李廷明應該不會錯過了。如果這麽好的機會,他們都不能有所作為,他們二人也就沒有領軍之能了。”林壯道:“殿下說的是,如今白文選已經率軍進入鎮安府,準備和太平府一帶的土人匯合,然後齊攻南寧府一帶。李廷明將軍也已經帶著大軍進入思恩府,準備進入柳州,與塔天保將軍匯合,然後一起攻打吳三桂的軍隊。”
朱由棟道:“白文選還是太拘束了一些,他手裏可是有兩萬大軍啊。這麽淨想著讓別人來配合他呢?一點積極進取的衝勁都沒有。”林壯道:“殿下,估計也是鞏昌王他們一直和清軍交戰,都處於下風,所以才會如此謹慎。”
朱由棟想了一下,道:“這樣穩妥一些也好,告訴塔天保他們,現在廣西的局勢,主要還是以穩定為主。我們現在戰事鋪的太開,大軍糧草有些支持不住了。也沒有那麽多的能力,去為大軍籌措糧草。”
然後朱由棟歎了一口氣道:“以前地方少,軍隊也少,糧草籌措起來也容易。總覺得大軍不過就是如此,抗清也並不難。現在大明的情況好轉了,我們的實力發展起來了,才發現到處都不順利。各方掣肘很多。我們現在武將還行,就是缺少文人來理政。”
林壯道:“這些事情末將就出不了主意了,我看還是等張尚書他們來了再做計較吧。再說了,我們現在占領了南京,相信會有很多讀書人來投靠的,”朱由棟道:“你說的也是,現在長江一帶,已經被我們給控製了。是時候,該通知朝廷的內閣人員,讓他們全部搬來南京吧。”
這時周昌和馬騰升,一同進來道:“殿下,我們負責去接見那些商號的人,已經見過了。他們都是來請求大明保護他們的生意,他們願意捐獻軍費。”朱由棟一愣道:“什麽叫他們願意捐獻軍費?”
周昌道:“那些商號管事和掌櫃,怕我們複明軍像滿清一樣,在城裏大肆搜刮財產。所以願意多出些錢財,讓殿下下令讓將士們不要搶奪他們的財產。”馬騰升也道:“是啊,不過雖然他們的做法欠妥,但是為了南京城裏的百姓的生活。殿下不如就接納了他們的捐獻,也順水推舟答應
他們。”
朱由棟也很是反感這些商人明目張膽的交易,但是朱由棟也不想南京城裏經濟蕭條。何況他之前就說了,讓周昌自己拿主意。當即對周昌道:“你怎麽看?”
周昌道:“這些商號的捐獻,殿下可以收納。但複明軍卻不能和他們做交易,他們該繳納的稅款依然要繳納。”朱由棟看了周昌一眼,道:“好,既然你已經有了主意,那就先按你的意思辦吧。”
兩人見朱由棟同意,頓時都高興的要離開。朱由棟叫住二人道“南京城裏,來求見的有多少家商號?他們一共捐獻了多少銀子?”周昌道:“總共來的有二十餘家商號,總共捐獻的有一百萬兩銀子。”
聽見周昌這樣說了,馬騰升有些詫異的看了周昌一眼。朱由棟沉吟了一下,道:“二十餘家,總共就才一百萬兩?”馬騰升還以為是朱由棟嫌少,當即道:“若是殿下嫌少,還可以讓他們再加些。”
朱由棟道:“算了,我們現在沒有時間去理會他們,讓他們各自回去吧。”然後朱由棟便不再理會兩人,然後對林壯道:“對了,鄭成功那邊現在在做什麽?”
林壯道:“延平王自去年從南京敗退後,實力一直沒有恢複。十月的時候,清將達素還帶領軍隊偷襲了廈門,不過被留守的鄭經給擋住了。達素又派福建水師走海上去攻打海門,結果碰上的鄭成功的水師主力,清軍水師打敗而歸。也算是為南京的戰敗報了仇,大軍的士氣有所恢複。”
朱由棟點頭道:“鄭成功雖然在南京城下戰敗,但是他損失的多是陸戰精兵。水師的力量並沒有遭受打擊,所以打敗清軍水師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林壯道:“是啊,由於鄭軍陸戰精兵損失慘重,一時間,在陸地上的戰事,多以失敗結束。而大軍出征的時候,又屢遭清軍偷襲後方要地。現在清廷又再福建、廣東等地,實行遷界禁海,進行經濟封鎖。延平王無奈之下,決定攻取台灣作為後方基地。”
“哦”朱由棟有些驚奇,沒想道鄭成功這麽快,就打起了台灣的主意。便問道:“那鄭成功出發了嗎?”林壯道:“延平王在三月就率領艦隊出海去了台灣了,由於台灣地處海外,我們的情報也就斷了。所有的信息,都是靠延平王傳回來的消息。”
朱由棟道:“三月就出發了,這麽沒見你們之前說過呢?”林壯道:“殿下忘了,當時在重慶的時候,末將就稟報過了。當時殿下說福建離我們太遠,就是知道情況,也於大局無關,就沒有注意。”
朱由棟這才想起來,之
前林壯說過,當即道:“可能是我忘記了,那現在鄭成功的大軍這麽樣?台灣的戰事順利嗎?”林壯道:“就我們得到的消息來看,還是比較順利的。據說延平王僅僅用了半個月,就已經登錄台灣。然後分別擊敗荷蘭人的艦隊和陸師,四月初五,荷蘭人的普羅民遮城守軍就出來投降了。”
朱由棟驚訝道:“荷蘭人這麽快就投降了?那鄭成功不是很快就要回師返回廈門了?”
林壯道:“估計延平王回師是不可能的,雖然普羅民遮城的守軍投降了。但是這裏投降的荷蘭人,隻是他們的一個據點,根本就不足以讓所有的荷蘭人投降。而且在台灣島上,還有很多據點,最大的據點就是熱蘭遮城。荷蘭的台灣總督也就住在這裏,隻要他沒有投降,估計延平王攻占台灣就不算結束。”
朱由棟回想起來,荷蘭在台灣的重要城池確實有幾個。而且記得鄭成功為了收複台灣,逼迫在台灣的荷蘭人投降,好像還圍困了很久。當即道:“那現在鄭成功是在強攻還是圍困?”
林壯道:“據說一開始的時候,延平王也是想要一舉攻下熱蘭遮城的。但是攻城並不順利,大軍也損失不少。加上現在大軍征戰台灣,糧草都是隨軍帶的那些。如今攻占了一些地方,延平王的軍隊就要分守各個地方。這也導致大軍兵力分散,對大軍調動和糧草轉運都十分不便。”
林壯有些可惜道:“麵對這樣的情況,如今延平王也是騎虎難下。而且現在廈門又要麵臨清軍的威脅,想要退回廈門防守也不可能了。所以延平王一邊讓大軍圍困熱蘭遮城,一邊讓大軍開始四處征糧。可能是延平王對攻下熱蘭遮城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已經讓將士開始就地屯耕,以備長期圍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