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眾人這才猛的醒悟過來,頓時不少的蒙古人都讚同。還有人道:“你們聽聽,南麵的明軍已經再喊投降不殺了。北麵的軍隊,雖然也是明軍,但是他們並沒有招降,我覺得還是去南邊有保證一些。”
有了這個提議,能動彈的蒙古人都紛紛起身。道:“對,我們還是去南邊,向那邊的明軍投降。北邊的人都沒有說話,到時候不接受我們投降。我們再想跑,可就來不及了,快走。”
頓時不少人跟著往南麵去投降,離開的所有人,都將武器給丟在了地上。然後赤手空拳的往南邊跑,十分擔心走太慢,到時候被北邊追過來的明軍給纏住了。還有接近兩千人,實在是已經跑不動了。他們好多都是最開始進入峽穀的人,當時跑在隊伍的前麵。
一直跑到了南邊的峽穀口,隻是被當時的滿洲八旗給堵上了,沒有出峽穀。後來又跟在巴達禮的隊伍後麵,一路跟著想北跑來。總共算起來,他們已經沿著峽穀跑了一個來回,還有早上走的路,這些人現在根本就不想動。
看著其他人都紛紛離去,後麵的明軍越發逼近了。頓時也顧不得明軍到底接不接受他們的投降,直接跪在官道上。等到李貴幾人帶著大軍來的時候,這些人全部都磕頭求饒,向李貴的軍隊投降。李貴等人見了,也是大喜,忙讓將士們將這些人看管起來,將落在地上的武器全部收繳起來。
其實李貴和賈四的部下,現在也是強弩之末。從昨天晚上,一路奔襲一百多裏路,等到了北峽關後,又忙著布置防線,還要去搜尋幹柴和草料。到現在一直都是繃勁了神經,如今又追著蒙古軍隊追殺了兩三裏路。要不是複明軍訓練強度大,而李貴的部下又有關寧軍的底子在,估計這些人早就已經累趴下了。
但就算這樣,李貴和賈四的部下,也隻能做了一些輔助的攻擊,根本就沒發直接攻擊蒙古軍隊。不是他們不想,而是軍隊現在已經沒有戰鬥力了。賈四的人,也是從山裏敢了十幾裏路,然後又挖了一下午的陷馬坑。
這時的戰鬥力也下滑的厲害,能一下子嚇唬住這些蒙古軍隊,已經很不錯了,那裏還能和蒙古大軍交戰。所以之前才做了那麽多的計劃,利用火攻來逼退蒙古軍隊。
現在見蒙古人投降,兩人正求之不得,忙大聲喊道:“投降不殺,大明王師,說話算話。”那些已經被嚇破膽的蒙古軍,聽見這話,也都不想在打了。也沒有人去思考複明軍的一係列不合理,頓時紛紛跪地投降,根本就沒有一個人反抗。李貴立即讓複明軍將士,去將所有兵器全部收攏,然後看住這些人。
其他南下的蒙古人,很快也碰上了北上的朱由棟等人。遠遠的就叫喊著“我們投降了,不打了。”邊喊邊舉起雙手,表示自己是來投降的,沒有帶武器。三萬蒙古大軍,終於在一天之內,被複明軍和投降的滿洲八旗的配合下,全軍覆沒了。
當時朱由棟看到大量的複明攻打蒙古軍隊,卻是被圍困住的五千蒙古人。經過長時間的交戰,蒙古人已經疲憊不堪了,現在複明軍又來了援軍。軍心頓時崩潰,很快就被複明軍給攻進了軍陣之中,朱由棟乘機讓複明軍大喊:“投降不殺。”
已經走頭無路的蒙古軍,加上漢人曆來還比較講信用,當即蒙古軍就紛紛投降。見到蒙古軍投降,朱由棟讓這裏的複明軍盡快收攏俘虜。他自己則帶著一千複明軍,急匆匆的又向北跑去。
讓朱由棟沒想都的是,沒跑出多遠,就看到北方又跑來大量的蒙古軍。還沒等朱由棟發起攻擊,這些蒙古軍遠遠的就大喊:“不打了,我們投降了。”朱由棟見這些奔跑的蒙古軍,不敢讓他們靠近。頓時讓複明軍喊道:“投降的原地蹲下,否則格殺勿論。”
這些蒙古人本來就是來投降的,現在聽複明軍這麽一吼,頓時都站住然後原地蹲下,等著複明軍來接受投降。就連朱由棟也沒想到,這些蒙古人居然如此幹脆,輕鬆的一句話就讓這些蒙古人投降了。朱由棟還不敢相信,也不敢大意,便讓複明軍將士上前,盡快的將這些蒙古人給看看押起來。
好在蒙古人這時候也不想再反抗,都乖乖的聽從複明軍的指揮,蹲在原地不動。經過長達一天的大戰,現在一旦放鬆下來,所有的人都感到又饑又渴。就算沒有複明軍看管,他們也不想再動彈,那裏還會反抗。朱由棟正感到人手不足,想要派兵去聚集一些複明軍過來。北麵的賈四就帶著大軍過來,正好配合朱由棟看押這些俘虜。
隨後各處的複明軍漸漸匯集過來,終於將這些俘虜全部給看管起來。朱由棟這才放心下來,如今的複明軍,也是疲憊不堪。經過長時間的行軍和作戰,也已經到達了複明軍的極限。
等朱由棟放鬆下來後,才發現,現在已經是月上樹梢了。來不及統計和聽取各方的匯報,朱由棟讓人押著俘虜返回大營。離北峽關近的軍隊,直接去北峽關,連戰場都來不及清理,就讓大軍盡快回營休息。
這一休息,大軍就直到的第二天下午,才開始恢複精神。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棟才讓人去打掃戰場,並派人去桐城召集民壯。清理戰場上的屍體,如今已經是五月中旬了。這些屍體一個處理不好,很容易就會造成瘟疫。
等到晚上的時候,各部才統計完成。蔣超過來匯報道:“殿下,這次我們的傷亡不是很大,各部總共的傷亡在五千人左右。”朱由棟一聽,頓時道:“這還算損失不大?蒙古軍隊是有三萬人,但是我們各方算計的情況下,還有如此大的傷亡。看來我們大軍的戰力有所下降啊。”
馮雙禮道:“殿下的要求太嚴格了,消滅三萬蒙古大軍,俘虜了接近一萬的蒙古人,還有接近四萬匹戰馬。這樣的損失已經算是大勝了,我大明開國以來,如此的大勝,恐怕就隻有當初太祖成祖兩位能做到了。”
一旁的劉震也道:“慶陽王說的對,我們能以五千人的傷亡,消滅三萬蒙古大軍,這絕對是一場大勝。殿下,當初晉王他們,雖說也有打勝仗的時候,但實際斬獲卻不多。”
說起晉王他們的斬獲,頓時馮雙禮,李貴等人都紛紛附和。朱由棟道:“不是我要求太過,如果我們不計算雙方的傷亡,還有物資消耗。我們就算打了勝仗,卻讓那個清兵依然逃了回去,那我們打的勝仗有什麽意義,對我們有什麽用?過不了幾天,他們有能組成大軍來攻,我們的損失都還沒有彌補回來。長此以往,我們隻會越打越弱。”
旁邊的蔣超道:“是啊,隻是讓滿清退兵,這有什麽意義?要的就是殺他們一個丟盔棄甲。”朱由棟看了蔣超一眼道:“那是目的,但也不能不顧及我們的傷亡。”
馮雙禮道:“殿下也不必過於擔憂,我們雖然傷亡有五千人,但是有一千人左右的傷兵,經過治療還是能重返戰場的。”朱由棟當然知道這個情況,也再過多的糾結傷亡的事情。
當即朱由棟道:“這些蒙古士兵,如果不用就浪費了。不但如此,我們還要留下軍隊來看押他們,所以最好是將他們編入軍中。”馮雙禮道:“殿下,這些蒙古人都是最好的騎兵兵源,如果將他們單獨編為一軍,我們的騎兵作戰能力將有很大的提升。”
劉震也道:“是啊,有了這些蒙古騎兵,我們將來在北方遇見清軍也能迅速的與之抗衡。何況現在北方的大多數兵力,都是騎兵作戰主,光用步兵的話,很難對對他們形成威脅。”
就連蔣超都道:“殿下,我也覺得應該將這些蒙古人單獨編成一軍。”朱由棟笑了笑道:“現在將他們編成一軍,當然會讓我們快速的擁有一支騎兵部隊。但是這對我們來說卻是得不償失,因為他們始終都是一直蒙古軍隊,不是漢人的軍隊。”
眾人都不明白,馮雙禮道:“殿下,就算他們都是蒙古人組建的軍隊,那也是大明的軍隊啊。既然是大明的軍隊,怎麽就不是漢人的軍隊了?”其他人聽見馮雙禮的話,都紛紛點頭,認為馮雙禮說的很有道理。
朱由棟道:“我說他們不是漢人軍隊,當然有根據的。你們想想,當初成祖組建的朵顏三衛,他們也為大明出過力。難道他們也是大明的軍隊,按為什麽沒過多少年,他們就開始對大明露出了獠牙。不光不能護衛大明,還時常的對大明邊境進行騷擾。這不是我要的騎兵軍隊,我要的是真正以漢人為榮,以大明為榮的軍隊。”
麵對朱由棟的話,在場的幾人根本就不懂。這樣的軍隊不是和效忠大明的軍隊一樣嗎?有什麽區別呢?蔣超道:“殿下是想打造複明軍一樣,將這些蒙古騎兵變成複明軍的一部分?”
朱由棟點了點頭道:“雖然你說還不完全對,但是已經有那麽個意思。如今我複明軍裏,有漢人,有苗人,彝人,還有其他一些不同民族的人,甚至一些已經自願改為漢人的其他族人。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複明軍,大明的子民。”
馮雙禮道:“殿下想像改變苗人一樣,讓這些蒙古人放棄他們原來的蒙古身份,改為漢族人?”朱由棟道:“對,而且要徹底的將他們同化,讓他們和漢人一般無二。甚至以後還要讓他們的家人,族人一起改變。”
麵對朱由棟的要求,所有人都愣住了。朱由棟道:“當初大唐的時候,我漢人是何等的威風,中原是何等的富饒和繁華。但是僅僅因為他們口頭上效忠,和眼前才臣服,就麻痹大意。終於讓漢人經曆了兩百多年的戰亂,北方各地漢人,時時刻刻都生活在胡人的鐵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