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做完幾件事,朱由棟心裏剛有些自得。就見譚雙華進來,見朱由棟高興,便問道:“今天怎麽如此高興?是有什麽喜事嗎?”
朱由棟道:“剛才我將重慶的幾個大藥房,合並成了惠民醫局,以後百姓看病也方便,還能在各地儲存藥品。”
譚雙華道:“惠民醫局?和惠民藥局有什麽區別嗎?”朱由棟一愣,問道:“什麽惠民藥局?有人組建過嗎?”說著看向杜德鴻等人,杜德鴻見朱由棟看過來,頓時都地下頭,不做回答。
譚雙華表情也是一凝,道:“你不知道?自宋元之時,官府就在各地組建惠民藥局,給窮苦百姓看病。我大明也沿用了這一製度,隻是後來沒有人重視,如今各地的藥局早就已經荒廢了。”
朱由棟還以為這是自己獨創的呢,誰知道早就有人用過了。難怪當自己說出來後,杜德鴻等人表情古怪,一聽就說不賺錢。當時還以為是這些人不懂,現在才知道是自己出了洋相。
但是現在當著眾人的麵,又不好露了怯。瞪了譚雙華一眼,強行辯解道:“我說的這個惠民醫局,可不同於以往的藥局。我們現在組建的藥局,是要出成品藥,還有就是匯編,各種疾病的治療,各地瘟疫的預防,以及收集名家藥方。”
現在朱由棟是將自己能想到的事情,全部給抖了出來。杜德鴻等人頓時聽的心驚膽戰,誰也沒想道朱由棟就隨便說了一個藥局,然後要去做這麽多的事情。而且這件件事情都不說小事,可能都會耗時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事。
一旁的譚雙華聽的,也是眼冒精光。這麽大的事,還能不牽扯進朝政裏,如果自己做好了,不也是一件大事?朱由棟依然還在說著要做的事,見眾人被自己給震住了,越發的神氣道:“不光是這些,還要對婦女一些疾病的預防,從懷孕,養胎,到最後生產,都要有詳細的規則要求,保證大人和小孩平安。”
這一說譚雙華跟來勁了,那天李笑的勸說,是打消了譚雙華領軍的念頭。但是馬皇後的事跡,卻刺激了她想做一番事業的心。李笑選擇了去幫助將士消除後顧之憂,現在聽朱由棟說了這麽一大堆,也意識到這是一件大功勞的事。
朱由棟猶自道:“總之,我這惠民醫局,既要惠及天下百姓,還要成就醫學巨典,留名萬古。既能囊括先人名方,還要研發新的藥方。”譚雙華當即道:“好了,這件事我去做,這些大夫就交給我來管理了。”
朱由棟的一頓牛皮隻管吹,現在聽譚雙華去要去管理,頓時傻眼了。朱由棟看了看林阿三,又
看了看譚雙華,一時間說不出話來。整個大堂上,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譚雙華的突然插手,讓朱由棟有些措手不及。但一想這和朝廷也沒有什麽關係,如果能讓譚雙華分散一下精力,也沒有什麽壞事。想了下一道:“你去管理也不是不可以,隻是我已經讓林阿三去做了。”
林阿三本來就不願意去管那女人生孩子的事,他始終覺得這事有些晦氣。這時聽說能躲過這差事,當即道:“侯爺,沒問題的,隻要譚姑娘願意,這差事我可以讓。”
譚雙華道:“是啊,林阿三自己都願意讓出來,有什麽不可以的。”林阿三是願意了,但是旁邊的杜德鴻等人不願意了。讓他們幾個幾十歲的老頭,去聽一個女人的安排,長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影響下,這幾人頓時不願意了。
萬正平道:“侯爺這恐怕不妥,譚姑娘乃是女兒身,如何能在外麵拋頭露麵。何況譚姑娘的身份不一般,更要注重自己的禮儀。”
萬正平沒有明說,但意思也是很明顯的,你譚雙華不光是女兒身,還是朱由棟的女人,你如此孟浪,是不是太不注重自己的行為了。
譚雙華見自己好不容易再找個事情做,又要被這些人給攪亂了,頓時就有些急了。朱由棟也覺得譚雙華有點事做好些,免得什麽時候又想起要去領軍,可就麻煩了。便道:“要不這樣吧,將婦女生產和婦科、兒科這部分讓出來,林阿三依然主持惠民醫局的事。”
聽見自己不用被一個女的管了,其他兩人都紛紛表示同意。杜德鴻和萬正平想反對,但是就他兩人,也起不了什麽作用了。當下看著朱由棟已經決定也就不再爭辯,隻好自認倒黴。譚雙華見自己又有事做,當然也沒有其他意見,這事也就這樣定了下來。
幾人見事情定下來後,就要離開。林阿三道:“侯爺,我這怎麽也算是個衙門,以後在那裏當差呢?”朱由棟道:“當然是在醫局啊,你還想去哪裏?你不去醫局,怎麽知道藥方,還有關於預防的事情呢?”
林阿三又道:“那關於專利司怎麽辦?”朱由棟道:“你先把醫局組建起來,關於專利的事,等兩天我讓人去做。”
打發走了林阿三等人,朱由棟才對著王進財抱怨道:“以前也沒覺得麻煩,但是現在才覺得事情多的忙不過來。而且人員也是到了要用的時候,才覺得身邊的人少。我們的人都是隻會打仗,關於政事治理,根本就沒人能幫忙。”
王進財麵對朱由棟的抱怨,也沒有什麽好的建議。隻好安慰道:“侯爺放心,
隻要侯爺監國後,那就是天子。隻要開一次恩科,天下的士子就會為侯爺效力了,到時候,侯爺也就不用這麽辛苦。”
朱由棟一愣,他從來沒想過什麽恩科。因為在他心裏,科舉出來的人除了黨爭,還真沒有什麽厲害的。現在被王進財一提醒,才發現,現在他除了用科舉來選拔人才外,根本就沒有其他辦法。
朱由棟先記下這事,對王進財道:“嗯,這事我先記下,留王老在這裏,是想讓老去做另一件事。”
王進財頓時起身道:“請侯爺吩咐。”朱由棟道:“你先坐下。你來的時候,不是說我們的將士,領了餉銀後,立即就去買了糧食嘛。既然這些將士根本就不存放銀兩,我們何不直接,給他們發放能換取糧食的票據呢?”
王進財沒有聽懂朱由棟的意思,道:“票據,這能行嗎?”朱由棟道:“反正他們領了軍餉後,就直接是去換取糧食。隻要跟他們說清楚了,有什麽不可以的。”
王進財依然不同意道:“這票據就是一張紙,如何能人將士們相信,到時候不要鬧出亂子來。”
正好洪育鼇進來,聽見王進財說什麽一張紙,道:“侯爺想要發行寶鈔?”朱由棟問了一下寶鈔的事情,道:“差不多,但也有些不同。”
洪育鼇見朱由棟確實想要發行寶鈔,頓時道:“侯爺不可啊,我大明也發行過寶鈔,但這都是些與民爭利的事情,每次發行寶鈔,都會讓百姓苦不堪言。”
朱由棟可是用慣了紙幣的,便問道:“這怎麽會是與民爭利呢?寶鈔便於攜帶,也方便藏匿,不被人惦記。怎麽就讓百姓苦不堪言了?”
洪育鼇道:“這寶鈔不過就是一張紙,朝廷不斷的發放,誰願意保留這個沒用的廢紙啊。大明每次發行寶鈔,過不了多久,就根本沒有人要了。朝廷收稅又不能認這寶鈔,百姓手裏大量的寶鈔就分文不值了。”
朱由棟這才明白,以前朝廷隻管用這東西向百姓換真金白銀,但是百姓拿著寶鈔來給朝廷交稅的時候,朝廷又不認了。還不停的用寶鈔去換百姓的錢,這不跟明搶一樣嗎?
朱由棟解釋道:“不一樣的,我們現在發行的票據,隻在軍隊和官員之間發放,這票據寫一兩銀子,我們就認一兩銀子,當然就不會存在什麽與民爭利了。”
洪育鼇道:“如果百姓都拿著紙張來交稅和找我們兌換銀兩,那豈不是官府裏也全是這票據了。”
朱由棟道:“怕什麽呢?官府裏就算隻有這些票據,隻要百姓認同,我們一樣可以向百
姓發放這些票據,不就跟真金白銀一樣嗎?”
洪育鼇見朱由棟如此有把握,現在也不好直接打擊,便道:“如果真如侯爺所料,當然最好。”
朱由棟向王進財道:“王老,你現在就讓大都督府的人,準備一下這個銀兩票據,趁這次監國的時候,將這些票據用賞賜的方式,發放給將士們。這樣他們也不會因為太過擔心,而拒絕使用。等他確確實實的換到了糧食,那時候我們再改為這票據發放餉銀,他們也就不會在反對了。”
王進財和洪育鼇聽了朱由棟的這個辦法,都道:“好,先以賞賜的方式發,就算不能兌換,他們也沒有什麽抵觸,這樣就更能讓將士們接受了。”
朱由棟道:“但是還有一點,就是這個票據也要注意防偽,防止有人製造假的票據來蒙混過關。”王進財道:“可是我們現在沒有這些辦法啊。”
洪育鼇道:“要不讓城裏的幾家錢莊的人,來製作這個防偽的事情。”朱由棟道:“這事先我們自己做,如果是他們想要來搗亂,那我們就乘機端了他們。如果他們遵守規矩,再找他們一起也不遲。”
洪育鼇道:“侯爺是想將錢莊的事也一起攬過來?”朱由棟道:“如果我們大力發行紙幣了,前期勢必要有紙幣和銀兩的兌換點,讓百姓自由的兌換金銀和紙幣。等百姓看到手裏的寶鈔,能兌換成真金白銀。
百姓也就願意接受寶鈔,那樣我們就算是將寶鈔推廣出去了。但是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大量的金銀。如果有這些錢莊的存在,他們就會藏匿下大量的金銀,如果他們不認我們的寶鈔,對我們推行寶鈔勢必是一個大的阻礙。”
王進財這才明白,朱由棟為什麽單獨讓自己留下來說這事。當即道:“侯爺,如今離監國也沒有幾天了,我們怕是來不及做出多少票據來。何況現在大軍分布三省,我們也沒辦法將這些票據送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