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朱大山的分析,瞬間覺得神情一振,這樣一說這抗清的事情也不是太難。就在時堂外突然傳來個聲音道“要按平虜候怎麽說來,這抗清的事豈不就是輕而易舉的事,咱們這麽多年都是在鬧著玩咯。”
眾人轉過頭看見門外雄赳赳的走來一員武將,再看到後麵跟著的文安之。朱大山忙起身迎道“看將軍龍驤虎步,定是荊國公王光興王將軍無疑。”李來亨等人也紛紛上前問禮。
後麵的文安之跟著進來道“平虜候,下官幸不辱命,如今荊國公也同意整編了。我在平虜候麵前吹下的大氣終於還是完成啦。”朱大山忙道“可不敢這樣說,大家都是為了抗清,還靠著夔東諸位的大度理解,若非如此安能如此順利。”朱大山雖然這樣說,但麵上的喜色還是無以言表。這荊國公王光興本就是大明的正規官軍,之前和夔東李來亨等人聯手全靠文安之在中間調節。所以一聽朱大山要整編整個夔東,頓時就不答應,這才有文安之獨身去王光興營寨勸說,如今終於同意接受整編讓朱大山又多一個助力。
王光興笑著道“平虜候說說,怎麽在你嘴裏這抗清就這麽簡單呢?來你說說好讓我們聽聽,也張張見識。”朱大山道“不是我說的很簡單,而是我們也不用把這事想的太難。以前是大明的各方人員,因為種種原因互相傾軋,掣肘。要是我們沒有這些內鬥,就憑那滿洲區區幾十萬人的一個小部落能妄想得到這天下?”聽到朱大山這些話,在座的都有些觸動,但要是就憑這幾句話就能抗清,沒有一個人能信。
王光興道“你也不用說著些大話,空話。抗清那裏就那麽容易,要真是容易的話,還用死了那麽多的英雄好漢。”朱大山道“這不是大話,空話。我們現在不就在這樣做嗎?隻要我們消除了內耗,必定能敢走滿洲人。”然後朱大山又對王熙道“你能說說清廷現在的狀況嗎?”王熙遲疑了下道“我也不太清楚具體情況,我隻知道李國英上奏說平虜候你們在保寧起事的時候,李國英因為戰敗,朝廷已經無兵調撥。想要抽調平西王吳三國回四川,但是被索尼擋住了,他說如今川西,川南等地大量明軍投降,還不如就用這些四川本地的明軍平叛。還能大量消耗這些綠營兵丁,為朝廷減輕負擔。”
王熙說著又看了下眾人道“前兩個月鄭成功攻打江寧,朝廷在江南的駐兵無一處可以調動,幾乎要調京城八旗南下支援。結果朝廷還沒商討出派兵的具體事宜,江寧就上奏說鄭成功敗了。”
聽見王熙的訴說後,朱大山不停的在輿圖上看著,心想“如今整個湖廣可以說是完全空虛,如果自己能夠衝進湖廣去,湖廣清軍必定守不住,自己就可以掌控四川,湖廣兩省之地,然後在南下奪取廣西和貴州,就能徹底把清軍困在雲南,但是自己現在有這樣的兵力嗎?自己現在總共也才五萬來人。還有就是新整編的這些軍隊能完成自己的計劃嗎?”
朱大山看著湖廣的這一塊肥肉,很是心動。如果自己現在不取的話,等到清廷發現,然後回軍湖廣那自己就再也沒有這麽好的機會了。但是現在如果自己攻取了湖廣,那清廷必然把所有的精力用來對付自己,自己雖然剛才說的輕鬆,但那是清廷根本沒有對付自己,一直和自己打的隻有李國英的地方軍隊,自己才能一直去得優勢,這還是占了突然斬首殺了高民瞻,導致各地清軍信息不通,讓各地清軍對自己輕敵的優勢。如果清軍這邊一旦對自己重視起來,自己還能這樣一直勝利嗎?自己的戰術戰略真的比古人強嗎?
看著丟在自己眼前的肥肉,朱大山突然又覺得自己似乎吃不下,也不敢去吃了。但是不去打下湖廣,等到清兵從貴州退回來了,自己將怎麽辦?自己又能力正麵抗衡幾十萬的清軍嗎?
在場的人看見朱大山突然看著輿圖不說話了,臉上時而凶狠,時而苦惱,時而又很是困惑。一時間眾人都不知道怎麽辦,也不知道朱大山到底想要做什麽。
李來亨見朱大山一直看著輿圖不說話,問道“平虜候在想什麽?有什麽難題嗎?”朱大山滿腦子都是打不打湖廣和打了湖廣會帶來什麽後果,這時聽見李來亨一問,便順口答道“我在想我們要不要攻打湖廣。”
朱大山這話一出,在場的眾人都嚇的不輕,李來亨還過來在朱大山額頭上摸了摸道“你不會是發燒了吧,當年晉王十幾萬大軍都沒能打下湖廣,你現在說要打湖廣,這不是找死嗎?”
王光興也道“平虜候不要胡思亂想,我剛才說隻是提醒大家不要太樂觀,沒有逼著平虜候現在就去攻打湖廣的意思。”文安之也道“是啊,如今整編好的軍隊滿打滿算的就五萬人,還要鎮守地方,就算加上如今荊國公的一萬人馬,也才六萬人,那裏就能攻打湖廣,平虜候可不要為了一時的意氣用事壞了如今剛剛好轉的夔東局麵啊。”一時間場的所有人都紛紛勸說朱大山不要衝動,朱大山也覺得這個決定有些孟浪。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進來一人,門口的侍衛也不敢阻攔。隻見這人一副的胸口繡著一個“遞”字,這是朱大山想起了後世的快遞行業,而現在卻沒有這個行業,就讓林壯給軍情司的人全部繡上,表示信使的意思,也好讓清軍那邊不能發現加以攔截。
那人進來後就直接道朱大山麵前送上林壯這次傳來的情報,等朱大山看完後。李來亨就問道“平虜候,出了什麽事情了?”其他人也都期待的看著朱大山。
朱大山把手裏的情報傳給李來亨等人,道“看來我能得先解決了李國英才能想其他的事了。”李來亨邊看邊念道“探報,李國英在重慶集結了三萬人馬準備進攻保寧,隨行將領有惠應詔,譚新傳、趙三才,霍光先,賈登、侯天錫、鄧九韶、王廷獻等,發兵定遠縣。令外調敘州提督陳稀賢,瀘州總兵曹純忠,嘉定副將郝承裔、嘉定守將王友進、陳建等人率本部人馬到定遠匯合,蘆山武義將軍杜學,邛州將軍楊國明、眉州總兵武國用等各率本部兵馬走成都取道潼川府,與駐紮在鹽亭的盧光祖匯合後攻南部。此次總共集結兵力約八萬人,號稱十萬。李國英定下一月之內平定保寧府,打開北上的通道。還有龍安府總兵左勷,馬化豹出兵攻打青林口,計劃攻破青林口後從攻打劍州。”
李來亨剛把軍情念完,在場的人都深吸一口涼氣。郝永忠道“我的天爺,這可是十萬大軍啊。咱們滿打滿也就五萬人,足足多了一倍啊。”就連劉體純和李來亨都臉色一變,覺得心裏沒底。
看著在坐的諸位議論紛紛,個個說到這十萬大軍如何如何,朱大山是心反而靜了下來,不像剛才那樣浮躁。朱大山就靜靜的看著堂上的眾人爭吵,突然明白,如果想要完成抗清,恐怕短時間內還得靠自己。因為在這些人的心裏已經埋下了清軍十分強大的影子,不經曆幾次大戰是抹不去的。朱大山又突然想起了苟興旺和宋高舉來,他們要是在的話,一定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恐怕現在已經叫囂這要打敗清軍,殺他們個片甲不留了。朱大山想到這些自己慢慢的坐了下來。腦袋裏不斷的思考怎麽應對這次清軍的進攻,不時的在輿圖上找著地點。
眾人吵了一會兒後,見朱大山隻是安靜的在那裏思考,漸漸的都安靜了下來。朱大山正要說說自己的想法,門外就是一陣爽朗的笑聲,然後幾人就拉拉扯扯的一起走了進來。
朱大山一看卻是宋高舉,馬元傑,程德義,林可佳四人回來了,朱大山大喜道“沒想到你們倒是一起回來了,看看你們,如今也都是總兵級的人物了,怎麽還是這樣毛毛糙糙的。”
宋高舉等人先是向各位國公,侯爺問了好後,宋高舉才道“侯爺說笑了,我們都是些泥腿子,哪來的那些規矩。”其他三人也都紛紛起哄。李來亨等人見他四人都是真性情的漢子,也道“對,侯爺手下的這些將領可都是真性情的好漢子啊。我們這些老骨頭比不了了。”
隻是張煌言看著有點不習慣,但張煌言也是帶過兵的人,當下也不計較。朱大山道“先別說話了,剛才林壯那邊傳來了軍情,恐怕我們要趕回保寧去了。”程德義問道“不知是什麽軍情,需要我們都回去?”
劉體純把剛才的軍情說了一遍,道“這才李國英可是發兵八萬人,如果連上龍安府那邊的軍隊可能真有十萬人。這次的仗不好打啊。”馬元傑大大咧咧的道“有什麽不好打的,他們不一樣是兩個肩膀扛了個腦袋,我就不信了打不過他們。”宋高舉也道“就是,我們五千人敢打一萬,一百五十人敢打保寧,有什麽好怕的,現在我們不是也有五萬人了嗎?怎麽人多了還膽小了?”
林可佳以前也對清兵有些心裏障礙,但是經過這麽多次的戰事後,如今也早就沒了什麽影響了。也道“就是,打他就完了。他們不就是仗著人多嘛,我們就和以前一樣,趁他們還沒匯合,先把他們打趴下去。”
夔東眾人見幾人咋咋呼呼一點都不在乎清兵,都覺得有些驕兵的意思。文安之道“諸位將軍,清兵也不是全都無一是處,我們還是要謹慎為好。”在場的夔東眾人都點頭道“對對,可不要驕兵啊,這驕兵必敗啊。”
朱大山一直看著眾人沒有說話,眼看著眾人意見就要分成兩派。朱大山怕影響後麵的合作,畢竟這是整軍後的第一次並肩作戰。道“清軍厲害,我們要戰,清軍不厲害,我們也要戰。所以清軍到底強不強,和我們的策略沒有絲毫影響,我們都是要戰。”
宋高舉等人立即道“侯爺說的對,管他是什麽我們和清兵都是要戰的,既然要戰還不如拋開一切,大大方方的戰一場。就算死也是個英雄,如果連戰的勇氣都沒有,還當兵又個屁用啊,還不如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
朱大山見宋高舉等人說的有點過了,再說下去就傷了夔東眾人的顏麵。道“一天就知道戰,現在還是當初幾百個人一樣鬧著玩呢?你們現在的一個念頭,一個想法就是成千上萬人的性命。好好的聽著。”
宋高舉等人見朱大山發話,頓時不敢再說,朱大山和宋高舉等人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是夔東眾人也感覺到保寧眾人和夔東將領的區別,那就是人家敢戰,自己這些夔東的人卻畏首畏尾的。似乎明白了為什麽自己這麽多人卻一直不能占領縣城,而人家一來就打了好幾個縣城。
但這些事情在張煌言眼裏又看出了其他一些不同的地方,平虜候手下的這些將領本身來說,十分的囂張跋扈,簡直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平虜候隻是輕飄飄的一句話,這些人立刻就規規矩矩的,平虜候治軍很嚴啊,也很有威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