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鼎大明> 第四十二章 皇上拋棄了我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皇上拋棄了我們

  看著朱大山猙獰的臉,文安之道“平虜候也不用太過悲傷,畢竟皇上還在。”朱大山道“他在嗎?文督師可想過怎麽和外麵的將領們說,和保寧府的兩萬將士說,我說不出口,我也不知道怎麽去說。如果他們要走,要回家去,我們該怎麽做?該怎麽留下他們?”


  麵對朱大山的問題文安之沒辦法回答。隻是說道“我們終究是漢人,終究是大明的臣子。我們能走到哪一步自有後人去評說,我們隻需在如今做到問心無愧。”文安之雖然說的慷慨激昂,但不難從他的話語裏聽出頹廢之音。


  周大柱聽見朱大山說靠自己去闖出一片天,便道“侯爺,我們起事的時候朝廷也沒給我們什麽,現在朝廷跑了,我也相信侯爺能帶著我們打出一片天。”


  朱大山看著周大柱道“你到是看的開,有沒想過現在沒了朝廷,沒了皇上,我們之前豎起的大明旗號也就沒了。世人將如何看我們,將士們要怎麽來凝聚軍心?沒了朝廷和皇上,我們就失去了正統,失去了大義。”


  周大柱茫然道“侯爺怎麽這樣說呢?朝廷去雲南之前,有人抗清,他們用的什麽正統?難道他們就沒有大義了?”朱大山聽了周大柱的話,渾身一震道“對呀,永曆皇上之前,我們有隆武,有紅光。現在皇上跑了丟下了我們,我們就不能另組朝廷了嗎?”劉體純也反應過來道“對,在夔東就還有韓王是大明宗室,我們依然有大義,依然有正統。”


  文安之聽見朱大山和劉體純的話,先是大怒,然後又慢慢的平靜了下來,文安之經過怎麽多年的抗清,加上上午被朱大山一激,現在對於皇室正統也不在固執,而且現在永曆還不知道在那裏呢。隻是道“你們怎麽可以在皇上還沒消息的時候就說這些事情,是不是操之過急了。”


  馮雙禮原本看著眾人也不說話,現在聽見文安之說的話才道“早做準備也好,咱們的皇上文督師應該知道他是什麽樣的。”文安之聽了也就不再說了,是啊,永曆哪一次有過擔當,每一次都是清兵還有幾百裏路他就要跑了。


  劉體純道“好我們就這麽說,隻要咱們有大明的旗幟,大明正統就不算完。”


  這時朱大山也不在傷心,而且原本在他的心裏就不覺得所謂的朝廷有多大的用處,想想自己在保寧抗清,雖說是用了大明的旗號,但是大明朝廷真給了自己什麽幫助嗎?沒有,朝廷和旗號是兩回事。從起兵開始,在朱大山的心中,皇帝的影子就一直很模糊,就好像是一個代號。這段時間和夔東的人打交道,才被他們給不斷的強化了皇上的概念。這也讓朱大山反而不知道怎麽做了,總感覺把自己給被裝進了一個框架裏麵,讓朱大山越想越多,反而是周大柱這些人沒有這些想法,不就是換個皇帝嘛,朝代都能換何況皇上。所以周大柱在考慮這件事才沒有任何的心裏負擔。


  現在朱大山也放下了這些負擔,但比起剛起兵的時候,朱大山還是被文安之這些人影響了,就是不再僅僅為一口飯抗清了,朱大山現在心裏更有一種責任擔當的感覺,就是永曆跑了,我可以換一個人,但是天下漢人不能是奴隸,不是附庸。這是一個漢族人的民族心被換醒起來。不管誰去做皇帝,但漢人要站著活。


  朱大山想明白這些後,心裏的負擔小了很多。於是朱大山道“對,隻要我們不死,我們不倒下,大明就不會倒下,正統就是我們,大義就是我們。所以滿洲人就該回滿洲去,韃子不能騎在漢人的脖子上。”


  劉體純大聲喝道“說的好,滿洲人就該回滿洲去,韃子不能騎在漢人的脖子上。”馮雙禮似乎也燃氣了雄心壯誌道“對,太祖早就說過,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朱大山很意外的道“太祖還說過這話?”這句話在義務教育的時候教過,是孫逸仙說過,朱大山一直就以為這是孫逸仙提出來的呢。現在馮雙禮居然說是朱元璋說的。


  文安之也不在糾結,道“當然是太祖說的,當年太祖就是這樣從蒙古人手裏奪回了這漢人的江山。”周大柱見大家都重新激起了鬥誌道“對,太祖從蒙古人手裏奪回來的江山,不能讓韃子再奪了去。”


  朱大山道“既然這樣,我們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大大方方的給將士們說就好了。”劉體純道“對,就大大方方的說,還有就是平虜候整編軍隊的事,我手下的人馬均跟從平虜候一起整編。”


  朱大山沒想到這時候劉體純會提出整軍的事,心裏對劉體純更是敬重。周大柱聽見劉體純要接受整軍也是非常高興,道“侯爺,我們何不趁現在直接跟大夥說明了,然後再整軍。”


  朱大山遲疑了一下道“也好,走大家一起出去。慶陽王就暫時休息下吧。”馮雙禮也就順勢在房間休息。


  朱大山四人從後衙出來,遠遠的就聽見前衙大堂猶如菜市一樣,熱鬧非凡。不時還有將領之間的歡聲笑語,直到朱大山等四人來到大堂上都沒人發現。


  文安之和劉體純各自走到堂下找了座位坐下,朱大山讓文安之二人一起坐在主位,但二人都拒絕了。這時才有人發現朱大山等人,一時間大堂上安靜的落針可聞。朱大山這時才對眾人道“剛才大家都很高興啊,本來是要明天才召集大家的,但是今天既然大家都到了,我們也就今天把事情說了。”


  在場的眾人紛紛打起精神來,能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的事就不小,而且這是複明營起兵後第一次組織這樣的大會。所有人都預感有大事發生,武將尤為精神,這兩天可是不斷在統計各處的軍隊數量。這明顯的是要給大家升官了啊,於是武將們個個都把身子坐的筆直。


  朱大山見了眾人的暗中表現較量也不揭穿,道“在說高興的事之前,我先說兩件壞的消息。”眾人都非常疑惑,怎麽好好的說什麽壞消息。在場的文官武將裏麵論關係,除了在劍門關的苟興旺以外,就數程德義和程德群兩兄弟了。程德義本人平常都表現的很理智,所以朱大山在複明營成立安排將官時,程德義是副百戶,而程德群年紀要大些卻是總旗。但這是人的個性使然。這時也是程德群開口道“侯爺,現在清兵也退了,能有什麽壞消息?不會是侯爺看上了那個女子不好意思開口,那女子嫁人了吧。”眾人聽了程德群的話都笑了起來,隻有剛剛投降的李廷明和在蓬州投降的趙世超顯的拘束不敢笑。


  孔令英運糧也回來了道“瞧你說的,侯爺想要那個女人,那女人還不得趕緊投懷送抱,還需要侯爺開口。恐怕是你程德群要打誰的主意吧。”女人永遠是那人聊不完的話題,眼看著越說越遠,朱大山道“女人的事以後再說,現在要說的事關於朝廷。”眾人一聽事關朝廷都閉口不言,等著朱大山說。


  朱大山道“就在上午,南部縣那邊送來了幾個人,有一人身份特殊,我和文督師,還與皖國公,周大柱都去看了,也問了些情況,這就是我要說的壞消息。”程德群道“侯爺你就直說吧,不就一個有些身份的人,又不是四川總督李國英,有什麽好驚奇的。”林可佳拉了程德群一把道“你就讓侯爺說完,要是沒事侯爺能召集大家都來。”程德群一見也就閉嘴不言語。


  朱大山看了看大家,道“這個人是大明的慶陽王馮雙禮”在場的複明營將領基本都是老百姓出來的,誰也不知道慶陽王馮雙禮代表什麽意思。個個無動於衷,隻有吳宏融,吳一丁等文官和夔東的幾人臉色頓時變了。朱大山繼續道“慶陽王是在建昌衛被部將祁三升給幫到吳三桂的軍營的。”


  這麽一說複明營的將領就炸鍋了,這祁三升是叛徒啊。孔令英道“這祁三升好卑鄙,既是部將怎麽就綁了主將投降,此人當真該殺。”程德群也道“對,下次要是讓我們碰到他,非把他大卸八塊不可。”


  這時吳宏融道“慶陽王本該在朝廷,再雲南。怎麽突然去了建昌?難道朝廷想要北上攻川,慶陽王兵敗被俘?不對”胡吉江道“確實不對,如今清兵三路攻入貴州和雲南,朝廷哪來的軍隊北伐?”隨即吳宏融和胡吉江對望一眼,然後臉色一白,同聲道“難道朝廷敗了,慶陽王是兵敗走建昌。”其他文官都臉色蒼白,剛剛投降的李廷明和趙世超更是坐立不安。


  朱大山在大堂上位道“沒錯,朝廷敗了,而且朝廷往西奔邊境騰越等地去了。皇上也生死不明。”除了複明營幾個農夫出生的將領外,其他人都愣住了,隨後就是無限的悲觀絕望的神情,文官則不停的獨自盤算著什麽。


  程德義這時也反應過來問道“侯爺的意思是說皇上把我們拋棄了?大明現在就沒皇上了?”劉迎南道“要怎麽說也對,從另一個方麵來說就是咱們大明亡了,沒了朝廷,沒了皇上我們還怎麽和清兵打?”


  劉迎南這麽一說眾人更加悲觀,不少將領暗暗流淚。郝永忠和黨守素等一商量,看了下周圍的將領和文官,最後向朱大山道“平虜候說著個消息是真的?”朱大山點頭道“文督師和皖國公都可以作證。”文安之和劉體純都說道“這個消息千真萬確。”


  郝永忠憤然道“皇上不要我們,我們還不要他這個皇上呢,一有什麽風吹草動就跑。那裏像個皇上,他走了更好。走了我們重新找個皇上。”要說這郝永忠現在說的話要是放在平時,或者其他地方肯定是被認為是十分的無禮,什麽叫不要皇上,還另外找個皇上。但在場的眾人沒有一個是朝廷那些迂腐的書呆子,也就當做沒說一樣。而文安之和劉體純之前就和朱大山等商量好了,也是換個皇上的意思,所以也就沒人製止郝永忠。


  郝永忠說完後,在場的人都看著郝永忠,看他怎麽找個皇上。塔天保也道“對,我們另外找個皇上,老郝你那邊不是有個韓王嗎?我們就立他為帝,這大明的旗幟不就有了。大義還在我們這邊。”


  要說這種情況也就是現在的保寧能用,你到其他地方讀書人的口水就能把你噴死,但在座的人不是土匪出生就是叛軍,還有就是農夫,有誰去計較說的對不對,隻管自己願不願意做。而唯一的文人文安之也早就被說通了,所以這一提議就這麽通過了。


  朱大山見大家也沒得反對的就道“南安候說的有理,我也是這麽想的。”朱大山正要說擁立韓王為帝時,原四川布政使吳宏融大聲道“這事我不同意。”吳宏融這一聲吼,在場的人無不詫異,這吳宏融平時挺低調的一個人,現在大家都通過了他卻突然冒了出來。林可佳道“吳大人難道還想再投降清廷不成?”


  吳宏融道“林將軍誤會了,如今吳某既然做了大明的官,就得為大明的事情上心。”程德義也道“那你說說你是怎麽上心的。”一時間所有的人都看著吳宏融,極個別的武將還準備隨時撲上來把這吳宏融拿下。


  吳宏融也不慌亂,慢吞吞的道“另外擁立宗室我讚同,但是不能是韓王。”朱大山頓時疑惑起來,難道還有一位宗室?郝永忠道“立韓王不行,那你說誰行?這裏還有宗室嗎?”吳宏融道“這裏當然有宗室,這裏的大明宗室就是他。”說著往朱大山身上一指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