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走出去的趙友鄢,朱大山先是呆住,然後就是無邊得怒火在胸口燃燒。就因為自己兵少,所以這些成都的大明守軍看都不願意多看一眼。就因為自己現在兵少,成都的守軍寧願放棄擊敗綿州的清兵,也不願意拿出哪怕一丁點的誠意,看看是否有可能擊敗綿州的清軍。甚至連聽一聽作戰的意願和打算都沒有,隻是聽了一句隻有兩千士兵就走了。
朱大山敢道無比的憋屈和憤怒,難道就不願去努力一下嗎?兩方加起來也有五千兵馬啊,怎麽就不肯試一下呢?哪怕是坐下來討論下,商量看能不能擊敗綿州的清兵,如果擊敗了清兵這對成都也是極有好處的啊,這等於是在給成都解圍。可人家沒有這個意願,這是裸的鄙視,人家根本就看不上自己的這兩千人馬,人家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是來打清兵。
朱大山看著已經走原的趙友鄢,大怒道“馬上傳所以把總以上的軍官到中軍議事,馬上就去。”門口的侍衛見朱大山發怒,也不敢遲疑,趕緊就去通知。
不一會就有軍官陸續來到中軍,這一會兒,朱大山的怒氣也有些消了,正在思考如果不能靠成都的守軍,自己該怎麽去打這一仗。等人道的差不多後,朱大山正要說話就聽見程德義邊進來邊道“大帥怎麽急的找我們來做什麽?難道成都那邊同意和我們聯手,要攻打綿州的清兵了?”走在他後麵的是他在梓潼招降的梓潼典吏農開國和從以前軍士裏提拔的鄧時幹,鄧時幹是以前劉迎南手下的兵丁,後來劉迎南一直在保寧練兵,鄧時幹就跟程德義攻取梓潼,因為表現好就被程德義提拔為總旗。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軍事會議,顯得有些緊張。
其他人也一臉希冀的看著朱大山,朱大山道“我道是想馬上攻打清兵,但是現在的情況卻不允許。”“不允許?是還沒聯係到成都守軍嗎?但現在的情況我們可等不起啊!”程德群疑惑的道。
先前道來的劉迎南也道“對啊,侯爺兵貴神速啊,入過就這麽等下去,不說我們這裏有什麽變速,就說重慶李國英那邊一旦發現我們的實情,就會毫不猶豫的發起攻擊,到時候保寧那邊可就麻煩了。”
程德群看了下朱大山道“難道真的是成都沒聯係上?可我剛看到我們派去成都的信使都回來了啊。”
朱大山看了下眾人道“不是沒聯係上,是人家不願意跟我們聯手。”程德義道“不願意?為什麽不願意,難道他們被清兵給打怕了?”
這時孫彬小聲道“恐怕人家是看不起咱們。”程德義沉默下來,第一次開參加會議的鄧時幹問道“咱們也是大明的軍隊,有什麽看不起?不都是一樣打清兵嗎?”
程德義拍了下鄧時幹的頭道“人家是正規的大明軍隊,咱們是什麽?人家在成都守的好好的,咱們這麽突然的跑過來還隻有兩千人,人家憑什麽看的起你?”孫彬卻不服道“咱們隻有兩千人咋了,咱們五百人的時候就打下了保寧,剛到兩千人的時候就打下了劍州,蒼溪和劍門關,還拿下了百丈關。他們什麽時候打過漂亮仗來的。”
孫彬這麽一說,在場的複明營老人都自覺的昂首挺胸,頗為自豪。一直坐在角落裏的陶元佑接話道“恐怕他們看不起你們,不是光因為你們人少,還因為你們是從東麵而來。”眾人聽了這話都不解,都盯著陶元佑。
朱大山也不清楚,道“陶元佑,你就給大夥說說,為什麽我們從東麵來,成都的守軍會看不起我們。”陶元佑思考了下道“這事還得是因夔東十三見而起。這夔東十三家組成十分複雜,有最開始在四川本地起兵反抗大明的勢力,當時稱西山十三家,後來張獻忠來了四川,大明和張獻忠兩方就互有攻伐,這時候就有一些殘兵敗將逃進夔東。可兩家還沒打多久,清兵就進了四川,和清兵一道進川的還有在陝南的抗清隊伍,他們是李自成的部將勢力,如賀珍,郝永忠也就是郝搖旗等人也進入夔東了,加上張獻忠死後,他手下的一些將領帶著軍隊也退到了夔東,有黃龍等部。他們和當地起義抗清的譚弘,譚詣,譚文等人一起抗清,這時候稱搖黃十三家,等到大明在廣西,湖南等地敗退時,有李自成部將袁宗第,劉體純等人再入夔東,剛好這時文安之受命督師川北,文安之也去了夔東,他到了夔東後整肅各部,聯絡組織一起抗清,響應的有王光興等將,並聯絡之前的搖黃等部並稱夔東十三家。”
眾人聽這陶元佑說了一大堆,終於是搞清楚了這西山十三家,搖黃十三家,夔東十三家到底是怎麽回事。程德義道“你說了怎麽多,但沒說為什麽就看不起我們啊!”眾人也有同感,都看著和陶元佑。
陶元佑歇了下道“看不起的原因就在這夔東十三家身上,不管是西山十三家,搖黃十三家,還是夔東十三家,大多數都是泥腿子造反起價的,再有後來不斷的有將領帶兵到了夔東,但夔東山高路險,山高地少,這軍隊去的多了,糧草就不夠軍隊的消耗,好在夔東十三家大多是農家出生,不夠吃就直接種。這偶爾帶兵出來攻打清兵也把糧食看的特別重,給外人的感覺差不多就和流民,叫花子差不多,所以外麵的明軍都不願與夔東眾家將軍聯手。”
程德群怒道“就因為人家窮,缺糧食就不願意和人家聯手?那他們自己怎麽不去打清兵?”陶元佑道“他們當時會去打清兵,但不願意和奎鼎聯手的是還有當年朱容藩和楊展之事,導致這些將領隻見多有結怨。等到文安之入川是又多依靠夔東眾將,所以夔東眾將封侯封公者和多,這也是導致川西諸將不願和夔東聯手的原因。你們都是走東邊過來的,我想成都的守軍可能把諸位當成了夔東的人了。”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朱大山聽完道“如果因為沒有對他們封爵就不願意聯手抗清的話,他們也不值得我們去聯手。”程德群道“對,就這麽點屁事,就不和我們聯手,放著眼前的清兵不打。簡直就是混賬。”
於岱這個書呆子這會兒也說道“隻顧自己私利,不顧國家大義。這人不可取啊!”
劉迎南道“如果他們要能顧全大局,也不會讓清兵占了便宜,想當初華陽候經營川中的時候,軍威和等雄壯,打的清兵就剩下幾百兵丁防守保寧,可是就是這些無恥小人謀害了華陽候,葬送了大好的局麵。害的小侯爺隻帶五十人逃脫,悲憤之下投了韃子。”說著想起楊璟新的死,不由的流下眼淚。
程德義大喝道“既然他們是群見利忘義的小人,咱們還不屑和他們聯手呢。他們不打,我們自己打去,南部我們打下來了,保寧也打下來了,劍州,百丈關都打下來,就連劍門關也打下來了。我就不信沒了這些小人,我們就打不過綿州的這些清兵。”
眾人群情激奮道“對,他們不打我們自己打,就不信打不過這綿州的清兵。”劉迎南也道“對,侯爺我們自己打,隻要侯爺一聲令下,我劉迎南就舍了這百多斤,也要殺進綿州的清兵大營。”
眾人這時也吼道“請侯爺下令,攻入清兵大營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朱大山見軍心可用,道“當然,他們不打,我們就自己打,但我們隻有兩千人,要好好謀劃謀劃,不要清兵沒打到把自己給陷進去了。”眾將也知道自己以兩千人去和七千多人野戰,一個不好就會把自己給交代在這裏。聽見朱大山這樣說也都等著朱大山安排。
朱大山道“你們回去把你們的探子都派出去,明天天亮之前我要知道詳細的清兵情況。”孫彬道“侯爺,我們的斥候沒有清兵的斥候精銳,之前在來的路上就吃了虧,明天早上就要打探清楚,這怕是很難辦到啊!”
朱大山道“現在是趕路的時候嗎?現在我們已經安營紮寨了。清兵的斥候精銳能衝到我們營裏來打探?現在清兵的大營也咱那裏,難道我們的斥候騎不好馬了,還走不好路?”
程德群也道“侯爺說的對,咱們現在又不和清兵比騎馬,咱們的人大多數是農戶人家,走路走習慣了,讓他們走小路,鑽樹林子去打探,不騎馬走大路打探的還詳細些。”
眾將聽了這話都眼前一亮,對啊,我們就是農民,咱能走啊,在大路上騎馬我們沒清兵厲害,但是鑽樹林我們比清兵厲害的多。這下大家想明白了也不在說什麽,直接都起身去安排打探軍情。
等眾人都走了,陶元佑才道“侯爺,我們就兩千人,真的要去攻打清兵啊。清兵那邊都是百戰老兵,可侯爺的兵這怕是以卵擊石啊。”朱大山看了陶元佑一眼道“我也知道這樣做有些冒險,但現在我們沒有辦法。成都的守軍不和我們聯手,他們還有成都可以守,但是我們缺沒有城池可以守啊,再說等到李國英接手了這綿州清兵,肯定也會暫時放棄成都而攻打保寧和劍門關。所以我們是沒有退路啊。”
陶元佑聽朱大山這樣說,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勸侯爺了,剛才我聽到侯爺說這複明營大多是農戶出生,那侯爺能不從綿州的三千民壯身上做做文章呢?”
朱大山道“民壯身上能做什麽文章,難道去策反他們?這不可能。”陶元佑道“侯爺問我,我卻不知道,我隻是個縣令文官,這不通軍務啊。”朱大山道“對哦,你是文官。好吧你先去休息去吧,我在想想。”陶元佑便告辭離開。
朱大山想著自己的兵馬,又不停的想要用什麽方法才能打敗這七千多的清兵呢?朱大山一時想不出什麽方法,不由的想著剛才陶元佑的話,要這樣才能利用這些民壯呢?
朱大山一直沒想到怎麽利用,對於攻打清兵也沒有頭緒,隻好等伺候打探後清兵的情況在想辦法。朱大山走到外麵,看到在營裏的將士有序的做著各種活。漫無目的瞎逛,不由的走到了軍營的大門口,恰好這時候從後麵負責糧草的孔令英和張昌帶著糧草來到軍營,正在軍營門口。隻見押送糧食的民壯在複明營將士的嗬斥下把糧食運進軍營,由於民壯大多不習軍務,被複明營將士一嗬斥就忙裏生亂,反而影響了隊伍的移動。
朱大山正要上前阻止複明營將士的嗬斥,突然全身一震,想到“民壯不習軍務,亂。對啊,我可利用民壯來製造混亂,然後再攻打清兵不就好了。這樣亂的情況下清軍組織不了抵抗,複明營就用機會打敗清兵。”
朱大山想到這裏不由的哈哈大笑,終於找到打敗清兵的方法了。就看今晚斥候能不能打探道清兵的情況。朱大山又想到“不行,不能等晚上,遲者生變”想到這,朱大山馬上轉身往中軍走去,並對侍衛道“去通知程德群和劉迎南來中軍見我,要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