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名字

  逛了一圈之後我跟天成告別,回了宿舍,認識了另外兩位室友,王芬和於赤河。 

  哦,對了,還沒有自我介紹過,我的名字是方潔雨。是我老爸起的,非常常見的姓氏加上兩個很常見、比劃也很簡單的名,可是卻組成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 

  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沒有刻意的複雜和生僻字眼,但是長這麼大還從沒有遇到過一個同名同姓的,所有認識我的人裡面也沒有人遇到過除我以外還有這個名字的。 

  這就是中文的魅力所在了吧,只是簡單的兩個字而已,卻能有詩意的感覺——這也是很多聽過我的名字的長輩對這個名字的誇獎。 

  大概因為我爸曾經是個業餘詩歌寫手的緣故吧,所以才能給我起這麼個名字,一直以來這都是我引以為豪的事情。 

  據我媽所說,生我那天淅淅瀝瀝的小雨,等我生下來之後就變成了嘩啦啦的大雨了,也就是根據這個天氣才給我起了一個跟「雨」相關的名字。 

  我爸也是根據古詩而來,古時候關於「雨」的詩句多不勝數。小時候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等等。 

  可是我最愛的卻是《風雲》裡面第二夢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句「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從小就愛,到現在依然愛,我覺得它就是我的心境的真實寫照,不論是曾經還是現在,我的心裡一直都是這首詩的態度。 

  後來長大了一點之後才從別人嘴裡聽說,我爸在我出生那天給我寫過一首詩歌,發表在我爸和他幾個朋友合夥創辦的詩刊雜誌里。 

  《歌唱小雨》 

  乾旱了一百個季節 

  在某一個冬季 

  讓感覺疼痛無限 

  你而後歌唱而來 

  聲音注滿了兩條河 

  充實了兩顆心 

  滋潤了一方凈土 

  如花一樣 

  盛開在城市邊緣 

  每個人都讚頌著 

  1991年1月23日 

  這就是當時的全文了。 

  對於詩歌我沒有什麼研究,也不是很懂,但是不論怎樣,在那個照相還不普及、視頻更加稀有的年代,這樣特殊的紀念方式卻是讓我非常感動的。 

  ***** 

  在聊天中知道了於赤河是89年的,王芬是90年的,我和劉小花是91年的,不過劉小花比我小几個月,然後我們就按照這個排了輩。 

  雖說是排輩,其實就是喊於赤河「老大」而已,別的還是互相之間喊名字的。 

  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好多女生宿舍裡面都有那麼一個「老大」,看來這已經是個不成文的規定了,呵呵~。 

  ***** 

  剛開始軍訓沒兩天,我們班男生和女生就分開在不同的教官手裡了。 

  因為09年的那年國慶剛好是60周年,有的教官是有額外的節目要去參加的,所以當時陸陸續續就換了7個教官,班級也不斷地被拆分開來。 

  以至於後來咱們女生都說「對別的班的男生都比對本班的男生熟悉了」。而我們跟教官之間因為接觸太短,所以對他們也不太熟悉。 

  不過其中還是有三個教官給我們宿舍的印象比較深刻的:「小可愛」、「小黑」、「大眼睛」。哈哈,主要是因為不知道名字,就根據體貌特徵起了這些綽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