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時空收割者> 006:裝逼就要往大里裝(上)

006:裝逼就要往大里裝(上)

  這人好大的氣魄,竟敢縱論諸子百家! 

  汲黯有些理解為什麼劉德一看到這道題目就忍不住神情變幻,實在是諸子百家這道題實在是太大了,大的沒有人敢輕易說出口。現如今漢室政壇上最大的黃老道家,自晁錯玩了一出儒皮法骨之後重返政壇的法家,併入法家的名家和農家,被漢室政權打壓的墨家,始終不曾為漢室接受的儒家,自孫武吳起以來一直傳承的兵家,乃至已經落寞的縱橫家和陰陽家,這諸子百家哪一派會承認自家學派的學說不如其他學派? 

  光是拋出這個題目,就足夠讓諸子百家的傳承者互相之間打破頭了。而拋出這個題目的人,只怕稍有不慎,就是被諸子百家生撕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你要兼論百家,首先你必須要了解百家,甚至於僅僅是了解的程度根本不夠,你必須要在百家學說之中都取得一定的成就甚至必須要是最高級別的成就,你才有資格縱論起百家之學。 

  否則你憑什麼縱論百家,誰給你的資格縱論百家? 

  「大則大亦,未免太過氣盛。」汲黯乃道家一脈秉承的乃是道家清靜無為而治的思想,從道德上而言可以稱之為君子。一個秉承清靜無為之守則的君子,對於劉健縱論諸子百家的『大言』自然是有所厭惡。 

  再看劉健的第一句話:「余自幼攬書二十萬言,自上古三皇至今,未聞有萬世不變之法!」 

  「又是一個法家!」面上看不見表情,汲黯的心中卻忍不住低罵了一聲。 

  沒有萬世不變之法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需要變法。 

  而這天下最喜歡折騰變法的是哪一家,毫無疑問是法家。這天下最討厭變法的是哪一家,自然是主張清靜無為的道家。 

  帶著這樣的印象,汲黯再看下去,只覺得這份卷子滿滿都是法家的思想和主張。 

  等到看到劉健縱論諸子百家作用時,汲黯又忍不住點了點頭,覺得這劉健文中所述的還算有些道理。 

  道家:國之根本守靜固本。 

  法家,**除舊革新。 

  兵家,國之爪牙聖人持之,護佑萬民喝阻四夷,以漢家之兵持漢家之刃為漢家之民犁漢家之土! 

  汲黯不是道家極端分子,實際上道家也沒有什麼極端分子。要他承認諸子百家在道家之上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汲黯承認諸子百家各有其用,汲黯也不是那麼難接受。更何況這上面將道家列為國之根本,顯然是將道家擺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汲黯看了自然高興,看著劉健下面的文章也就順眼了許多。 

  不過汲黯卻敏銳的注意到,這個劉健諸子百家論述下來道家排在第一,然後是法家、兵家、墨家、農家、縱橫家、名家、陰陽家。甚至連不入流的小說家都提了,還說小說家可以使民閑暇有樂不至枯燥的作用,偏偏在民間勢力最大的儒家連一個字都沒有。 

  「論及諸子百家卻不論儒家,也不知道是這人覺得儒家不好議論還是……覺得儒家根本不入流?」汲黯想了想,最終沒有從劉健的文字之中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至於劉健最後的三權分立論述,汲黯只是匆匆掃了一遍就罷。在汲黯看來這不過是細枝末節,一些施政的想法罷了並不怎麼重要。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為劉健的這篇文章實在是有些太長了,洋洋洒洒只怕不下五千字。汲黯已經看的有些久了, 

  看完之後,汲黯將這篇與其說是考卷更多是奏疏的文章傳給了張湯。 

  或許是因為所學不同,又或許是因為出身不同。張湯的關注點和汲黯完全相左,張湯只對劉健開頭的那句未聞有萬世不變之法投入了一些關注,對於之後劉健縱論百家的內容卻是一掃而過。因為思想和天性的原因,張湯本能的對這些嘴炮理論並不感冒,等到他看到劉健所寫的三權分立卻忍不住興奮的拍起了大腿。 

  劉健當然不可能照搬後世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他在參考了這本書之中所描述的西漢政體之後花費了不少心思搞出了一套西漢版的三權分立法案。 

  在地方上,司法權、行政權和兵權三權分立,限制過往地方郡守一家獨大的局面。而在長安中央,則採取行政權和司法權分開,讓廷尉從九卿之中獨立,強化法律的獨立性,以避開丞相及三公對司法獨立的干擾。至於兵權和立法權,當然是一切唯上,歸天子所有。 

  在西漢,這是政治正確。 

  劉德要是不想因為什麼莫名其妙的原因被明君漢景帝砍了腦袋就必須要這麼寫。 

  所以,劉健的三權分立實際上是在地方上分割了郡守的權利,讓郡守不能在地方一家獨大。同時在中央分割了宰相的權利,讓宰相的手再也不能輕易的伸入司法體系之中只保留行政權利,大大的加強了皇帝的權柄。 

  所以,劉健的三權分立實質上是為了給封建帝制加強中央集權而設置的西漢版皇帝唯上之三權分立。 

  至於真的按照孟德斯鳩的民主型三權分立來寫……劉健覺得自己的腦袋一定保不住。搞不好還有可能被按一個妖言惑眾的罪名車裂分屍腰斬,那樣就死的太慘了。 

  而這,徹底的對了張湯這個法家官僚的胃口。 

  「妙~~~~妙啊~~~~太妙了!」張湯拍著大腿眉飛色舞的道。 

  「我欲將一百位考過本輪考舉的士子分列為甲乙兩榜……」劉德一開始就開門見山的道:「八十七位答對四題者,列為甲榜,余者列入乙榜……」 

  劉德環視三人一眼,問道:「百人中,答對第五題者只有劉健一人,吾欲以劉健為甲榜第一,諸卿以為然否。」 

  「臣謹遵令。」張湯和汲黯同時答道。 

  這沒有什麼好說的,一百人里只有一個人答對了第五題,不將劉健列為第一是不可能的。 

  「諸卿以為誰可為第二第三?」劉德又問道。 

  張湯跟汲黯對視了一眼。 

  這個問題就有些難以回答了。 

  不像劉健答對了第五題,高居第一幾乎無可爭議。八十七名士子之中,有貴族,也有寒門,而且因為成績幾乎相差無幾,所以沒有一個準確的評判標準,這樣一來,你說張三是第一,他認為李四是第一,想要界定清楚,真是有難度! 

  況且文人們是個什麼脾氣,誰不知道? 

  平日里為了一點虛名都能打出狗腦子,更何況是這象徵著第一次考舉的頭名榮譽? 

  想都不用想,不管選誰,另外八十六人都不太可能服氣! 

  (濟南人顏異為第二,鄭庄第三,寧成第四這些我就不寫了,再寫下去就不是穿越是抄襲了。在這裡再度隆重推薦一下要離刺荊軻的《我要做皇帝》如果是歷史小說的愛好者,不看這本書真是可惜了。) 

  論定了名次,這次考舉的主要工作就定下來了,拿起了劉健的卷子,劉德又看了起來。劉德已經決定了將劉健加入自己的十二人名單之中。在開考舉的時候他就想過這次考舉能否挖掘出歷史上不曾聞名的大魚,只是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出現在他眼前,讓他覺得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 

  沒想到最終還是出現了。 

  和汲黯與張湯皆不同,劉德在這篇文章之中看重的並非是劉健對諸子百家的論述也不是三權分立的設計,而是這篇文章之中透露出的強烈的擴張傾向和諸子百家並舉的大一統思想,用漢家之劍為漢家之民犁田取土,調和陰陽齊並左右上下一之。 

  這些想法都讓劉健忍不住有一種贊同的感覺,尤其是那種行文風格,每列出一個題目就舉例一二三來證實,簡直讓劉健在後世論壇上與理據服一同論戰的感覺。 

  實際上,這篇文章劉健也寫的十分用心,在考試開始之前為了弄好這篇文章他可是抓掉了不少頭髮。因此不但內容充滿了乾貨,行文習慣也十分貼合西漢的書寫,甚至劉健有的時候會忍不住想,如果當初他考大學的時候能有這般用功,清華北大不敢想卻怎麼也不會淪落到二本去。 

  這般用心又有著後世的見識,還有著原著作為參考,劉健做出的文章自然讓劉德看的十分舒服。 

  等等……不對! 

  劉健揉了揉眼睛再看,他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第二張白紙上從第二列開始,第二列的第一個字和第三列的第二個字第四列的第三個字第五列的第四個字乃至第六列第七列……這斜斜的一行字彙成了一句讓劉德心臟猛地漏了一拍的話……『吾也是穿越者』 

  「是巧合?不,不可能是巧合!」劉德再細看,赫然發現這幾個字竟然是用簡體寫就。在字形上來看,簡體字和小篆其實已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了,不注意仔細看的話很容易就會忽略過去。 

  「居然還有其他的穿越者?」劉德臉色猛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