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之動力帝國> 第167章 大幕拉開(十六)

第167章 大幕拉開(十六)

  如果說遠嘉這間會議室內還存在等級制度的話,李國維手中的麥克就是最明顯的例證。 

  只有遠嘉大會議級別的老總才有資格拿起話筒,在房間內向所有人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次參加遠嘉大會議的近百名高管中,絕大部分都是旁聽。 

  因為超算下線在即,目前負責浪潮公司業務的王欣、劉飛揚雖然獲得了豐厚年終獎勵,但在大會議期間依舊是旁聽生,依舊沒有發言權。 

  如果單以本行業內的規模、資產、品牌等因素綜合計算,這次能來參與遠嘉大會議的管理中堅,哪位手底下不是獨當一面,比如宋曉薇負責的文華東方酒店在整個亞洲都是能排上字型大小的,但是,文華東方酒店發展得再好或是破產清算,也不會影響到遠嘉企業的核心營運。 

  因此,列席是列席,只有遠嘉絕對的核心部門才有資格去集中資源,才有資格去定製遠嘉的未來。 

  當然,如果在會議期間有什麼不解或是提議,眾多旁聽生可以在本區域的小圈子內部提前做好溝通,然後由本區域的大會議級別老總闡述。 

  更重要的,那些眾多的列席旁聽生,即是未來遠嘉儲備中的CEO也是梁遠為遠嘉大會議成員搞出來的鯰魚,這些後備力量的存在提示著一干大會議老總,革命遠未成功,幹得不好替補可是遍地都是,隨便拉起來一個都不用怎麼過渡,可以直接頂上。 

  聽李國維簡單的把遠嘉大會議級別老總來龍去脈簡單介紹了一次,歐瑞陽匝了咂嘴,有些感觸的問道:「原來老總和老總之間的區別還是蠻大的,國維,你比我提前來到的商飛,現在得到發言權沒有?」 

  「原本是沒有的,商飛這邊有這個待遇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挂名的董事長梁海平,另一個就是商飛總裁周遠航,不過上個月我的工作關係被老闆娘調去了燃機實驗室,現在倒可以打著華晨動力的名義行使大會議老總的許可權。」 

  「國維不是在商飛負責航空發動機的亞音速氣動么,怎麼又改行去弄地面上的渦輪機了?」 

  聽李國維如此說,歐瑞陽很是詫異,連李國維如此快速的在遠嘉體系晉陞的信息都忽略了過去。 

  華晨動力的技術根腳是英國羅羅的斯貝航空發動機,雖然目前華晨的業務範圍局限於地面的發電、運輸等領域,但是李遠玲的藍天情懷從未改變過。 

  南沙一仗過後,基於這場戰爭的種種非但沒有淡化,反而在共和****界激起了越來越大的波瀾。 

  現代化的戰爭居然還可以這麼打??? 

  土八路進城后發覺想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更坑的是城裡人不講究,總是歧視土八路購物環境十分的不友好,再加上土八路兜里沒錢,自力更生的大旗順理成章的成了土八路的新寵。 

  在自力更生的項目上,此時的共和國海軍依舊在咬牙研發基於斯貝航空發動機的殲轟七,共和國空軍翻了翻家底,幾年前西飛那個能飛到關島的轟六改型被空軍從故紙堆里找了出來。 

  轟六這東西和殲七戰鬥機類似,其技術水準已經被共和國徹底吃透,唯一限制西飛變著花樣改進的瓶頸,就是共和國沒有一款可以穩定工作的大涵道渦輪風扇發動機。 

  這半年來也不知道寧雷從哪裡弄來了許多斯貝航空發動機原版,即民用版大涵道斯貝航空發動機的技術資料,分成好幾批統統送給了李遠玲。 

  雖然寧雷一句研製新航發的話都沒說,但這司馬昭之心簡直是路人皆知。 

  梁遠入手怡和之後,李遠玲的心氣頓時提高了許多,雖然共和國軍方委實是窮了一點,但對遍地基建的遠嘉來說,除了現金之外用勞動力付賬也是可以接受的選項。 

  長白島廠區的建設主力除了中建三局都是部隊工程兵的天下,此時共和國百萬裁軍大潮剛剛退去不久,對於軍方相關高層來說能有活干能證明價值就能保住建制不動,因此對軍方下屬的基建隊伍參與到這種工程之中也是樂觀其成。 

  寧雷這次專門抽出時間打著提前過年的幌子跑來參加遠嘉大會議,也是因為超算項目執行的無比順利。 

  此時國際上現存超級計算機的構架大部分都是多向量流水巨型機,比如美國的克雷計算機、IBM計算機、日本NEC計算機、共和國銀河計算機等都是巨型機的典型代表。 

  不過限於巨型機高額的研製費用,拓展性不高等因素,眼下超級計算機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有三種,一種是多線程、一種是分散式存儲的并行處理,最後一種就是浪潮所採用的機群式計算機系統。 

  此時距離美國知名伺服器廠商太陽電腦(SUN)提出網路既是電腦的雲計算概念還不足八年,距離太陽電腦第一台採用雲概念設計的多處理器工作站上市還有一年,機群式計算機系統壓根就不被國際超算界所重視。 

  比如在藍色巨人IBM眼中,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多線程巨型機才是超級計算機的未來,所謂分散式計算以九十年代初個人計算機的性能而言,根本就是試圖用自行車零件來組裝一輛性能跑車。 

  在世紀之交,國際信息產業風雲激蕩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找不到指引前行方向的燈塔,只能依靠天才人物的靈光一現磕磕絆絆的曲折前行,比如微軟、思科的崛起、比如王安電腦的垮掉、比如IBM差點破產。 

  不過由於某人BUG般的存在,遠嘉在技術發展的線路上壓根不存在什麼取捨的問題,就算某人是個硬體白痴,但對大名鼎鼎的雲計算還是有印象的。 

  雖然梁遠不能解決任何技術問題,但是對於遠嘉來說某人偽裝好燈塔這個有前途的職業就足夠了,只要方向確定,哪怕暫時被卡住研發進度,也不會迷茫、不會動搖,只會被某人認定是砸錢額度不足的問題。 

  所謂大力出奇迹,一猛破萬法,採用并行運算體系,基於高性能RISC晶元的工作站,通過高速互聯網路連接而構成的機群計算機系統,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被劉飛揚和王欣領導的技術團隊攻克了大多數技術節點。 

  根據軍方在浪潮駐場代表的消息,基於C2處理器的集群式工作站單站的浮點運算能力已經突破1700萬每秒,每個運行中的工作站都是由86顆主頻為20MHZ的C2處理器所組成。 

  其中,單獨工作站站高約1.9米、長度一米、寬度0.5米,浪潮陸續生產組裝了七個工作站,並通過高速光纖網路把七個工作站連接到了一起。 

  經過艱苦的調試編寫了許多用於分散式計算的專業軟體之後,七個基站所構成的機群式超級計算機系統的運算能力,已經超過了共和國幾年前所研製的第一代銀河巨型計算機,運算速度峰值達到1.19億每秒。 

  當然,如果單純的把每秒1.19億次這個運算數據放在國際上,很可能是可笑的,英特爾在本年度預計發布的80486晶元的運算能力已經超過每秒5500萬次,從數據上看,只要兩枚80486晶元就足以頂得上浪潮的七個浪潮工作站。 

  從使用成本的角度出發浪潮的工作站簡直低效到了極點,投入和產出壓根就不成比例。 

  但是蘇良宇、簡至康等業內人士,對於浪潮工作站的問世則近乎抱著狂喜的態度。 

  標準版C2處理器的主頻只有10MHZ,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剛剛每秒一百萬次出頭,高主頻C2—24MHZ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勉強接近每秒400萬次,而同樣高主頻80486—100MHZ處理器的運算速度為每秒5500萬次,兩者之間的運算能力相差13.75倍。 

  港基集電預計在九零年五月份流片C3—33MHZ處理器的運算能力可以達到每秒900萬次,未來高配C3的主頻抵達66MHZ也就頂天了,樂觀估計高頻C3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可以達到80486運算速度的一半。 

  這代表著什麼?採用機群計算機系統的超算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著無比強悍的拓展性能。 

  在一定上限數字限定之下,只要構成機群計算機的網路骨架不變,整個超算體系完全可以依靠更新計算節點來獲得超算體系運算速度的升級。 

  這意味著同樣七台的浪潮工作站,採用C3處理器所構成的超算1.1版將達到每秒10億次級別的運算速度,如果選用未來C4級別的處理器,7台浪潮工作站的運算速度更可以突破每秒20億次。 

  只要決掉網路的帶寬問題,哪怕選用C2處理器,只需選擇最簡單的暴力疊加手段就足以把超級計算機的每秒運算次數推高到30億次以上,如果升級成高主頻的C3,未來共和國核試驗的模擬問題則再也不會是什麼問題。(未 完待續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