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王鼓瑟的現代版
東洋民眾見王庸竟然走上前致辭,不由一臉的不滿。
「千葉大師怎麼能讓這個傢伙首先致辭呢?他根本不配!」
「就是,他算什麼東西?他根本就沒有資格在東洋民族的大祭上致辭!滾下去,支那狗!」
「千葉真昔老糊塗了?竟然讓一個支那人代表東洋致辭?」
「我說你們幾位罵人之前能不能動動腦子?知道什麼叫做『萬國來朝』嗎?以前咱們東洋是華夏的附庸國,每次都要遠涉重洋去華夏朝拜。現在呢?反了過來!王庸就是華夏的代表,他現在代表華夏來到了咱們東洋朝拜,還要為咱們東洋的芝櫻祭致辭!到底誰吃虧誰佔便宜,你們真的不明白?」
「哦,我懂了!這不就是『趙王為秦王鼓瑟』的現代版嗎?」有個東洋人恍然大悟道。
經過他這麼一說,剛剛還抱怨的東洋民眾全都眼睛一亮,哈哈大笑起來。
華夏春秋戰國時代,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面。因為秦王勢大,秦王在宴會上提出讓趙王鼓瑟一曲。趙王不敢不從,只能被迫為秦王鼓瑟,地位登時矮了一截。
要不是藺相如以命威脅,迫使秦王也擊缶數下,趙王的面子就丟盡了。
而千葉真昔讓王庸致辭,也是這個用意。
千葉真昔就是秦王,王庸則是趙王。
關鍵是,成了趙王的王庸似乎渾然不覺,根本沒意識到這是一件屈辱的事情!
這一幕通過攝像機轉播出去,放映在千家萬戶的電視機里。
華夏民眾又氣又怒:「東洋人太不是東西了!這麼做分明是侮辱王老師!王老師是不是傻?為什麼要答應?」
南韓民眾則情緒有點複雜:「王庸似乎被千葉真昔陰到了。可是比起王庸來,我更討厭千葉真昔,更討厭東洋人。祈禱王庸快點發覺吧,不然東洋矮子一定又要囂張起來了。」
美國收看的觀眾也不少,他們對於東亞文明圈的這種打機鋒式的行為明顯反應慢半拍。如果不是cnn主持人艾登解釋,美國觀眾根本就沒意識到這簡單的致辭裡面,存在著怎麼樣的明爭暗鬥。
「唔,亞洲人果然都很會耍心機。要是換成咱們美國人,估計中了招還得感謝別人給這麼一個機會。想想就可怕。」
「是啊,幸虧出醜的人是這個王庸。我想這個時候華夏人的臉色一定很好看,他們可是最受不了被人羞辱的!哈哈……」
現場也來了一群華夏遊客。
他們焦急的提醒王庸:「王老師別接受啊!他們這是在羞辱咱們啊!」
可王庸充耳未聞,依舊穩穩站在祭台的正前方,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
台下,東洋觀眾已經笑開了花。
不少人拿出手機對著王庸拍攝,準備把這精彩的一段錄製下來。
幾個東洋官員也是隱含笑意,滿懷期待的看著王庸。
「王老師,可以開始了。」千葉真昔提醒王庸道。
王庸點點頭,清清嗓子,聲音驀然提高一個八度,在空曠的山腳下傳出去很遠。
「感謝千葉老師給予的這次機會,不勝榮幸。」
「好!」東洋觀眾大聲叫道,彷彿真的在喝彩。只是每個人眼裡都笑得又陰險又得意。
華夏遊客則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卻沒有任何辦法。
王庸表情一收,變得鄭重而嚴肅,一篇致辭朗朗而出。
「末學後輩王庸,謹以至誠照告山川神靈:
我今橫渡重洋,踏臨異鄉,只為保衛我祖宗艱苦經營,遺留吾人之文化,
名正言順,鬼伏神飲,
決心至堅,誓死不渝。
真偽不兩立,古有明訓,
華夷須嚴辯,春秋存義。
身為文人,死不足惜,
後人視今,亦猶今人之視昔,吾何惴焉!
今番論學,正本清源,力盡,以身殉之而不悔!
然吾堅信蒼蒼者天,必佑忠誠,
吾人於血戰之際,勝利即在握。
此誓。」
轟!
王庸最後一個字落下,現場華夏遊客頓時炸了。
「好!」
「牛批!」
「蕩氣迴腸!」
剛才還擔憂王庸丟臉的華夏遊客,全部滿面紅光,目光閃動,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而旁邊的東洋觀眾則一臉懵逼。
這篇致辭哪裡好了?好在哪裡了?不就是一篇普通的致辭嗎?
即便王庸沒有契合芝櫻祭來致辭,算是小小反抗了一下千葉真昔的陰謀。可也不至於讓這些華夏人這麼興奮吧?
東洋觀眾不懂。
祭台上。
站在後首的千葉真昔聽完王庸致辭,再看到台下華夏遊客的反應,登時心裡咯噔一下,想到了什麼。
王庸這篇致辭似乎有些耳熟,好像是……好像是……
千葉真昔眼睛一眯,想到了王庸致辭的由來,臉色變得異常難堪。
他快步上前,怒氣沖沖道:「王老師,我邀請你致辭是好意,你卻用一篇戰爭祭文來搪塞侮辱我國的重要節日,未免過分了!」
王庸所說的致辭,卻是華夏抗擊東洋侵略時期,胡璉將軍的一篇抗戰祭天文!
只不過被王庸改動了幾個微小細節,使之契合王庸的處境。
原本胡璉是說為了保衛祖宗領土,身死無悔,請求上蒼護佑。
王庸則改成了為了正本清源,找回華夏文化的正統,他不惜一死,求山川神靈保佑。
現場的華夏觀眾在王庸張嘴念出第一句的時候,就已經聽出了來源。
在東洋人的地盤上念抗擊東洋的祭天文,華夏觀眾怎麼不興奮?
更關鍵是當年那場戰爭華夏還打贏了!
這就更加具備諷刺意義了。
「呸,小鬼子存心不良,這下傻眼了吧?偷雞不成蝕把米,跟王老師做對,這不是找死?」有個華夏留學生揮舞著拳頭叫道。
「咦,剛才好像你不是這麼說的啊。你說王老師要給華夏丟人了。」
「是嗎?我怎麼不記得了?你一定聽錯了!」那名華夏留學生一本正經否認道。
而東洋觀眾經過半天的茫然,終於知曉王庸這篇祭文由來之後,立馬變得憤怒起來。
「道歉!這個混蛋分明是在故意搞事!」
「跪下!跪下給所有東洋人道歉!連對一個民族的最起碼尊重都做不到,還想當什麼文化大師?」
「支那人果然劣根性!只會抓著仇恨不放,意圖挑起第三次大戰!建議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國家共同封殺此人入境!」
千葉真昔面色陰沉,指了指台下憤怒的東洋民眾,對王庸道:「王老師,這次論學是和平交流,不是挑起仇恨。台下觀眾的情緒已經沸騰,如果你不做點什麼,我想這件事情很難善了。」
王庸眼睛一眨,問:「抱歉,這個結果是我沒有想到的。那我重新作一篇?」
千葉真昔臉色稍微緩和:「可以,但是不要再出現任何觸怒東洋民眾情緒的字眼了!」
王庸微微一笑:「保證不會了。」
說完,王庸面向台下,用帶有歉意的聲音道:「很抱歉剛才的祭詞給現場愛好和平的人士帶來了傷害,我經過自我反省之後,決定重新作一篇。」
台下東洋民眾聽到王庸服軟,不由冷哼道:「還以為是個硬漢呢,原來也是一個慫比!跟我們大東洋的武士道精神差遠了!」
「這種人也能成為華夏國民偶像?看來華夏快要完了,沒救了。」
一眾媒體記者對於王庸的服軟,也是大為意外。
尤其cnn記者,這個王庸可是連美國都不怕,硬生生懟了美國整個國家的刺頭啊!他竟然會服軟?
這不科學!
cnn記者帶著心中疑惑,罕見的沒有發表嘲諷王庸的言論,而是決定靜觀其變。
事實證明,他的這種行為幸運的讓他豁免了一次打臉戲碼。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
胄衍祀綿,岳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
王庸開口,新致辭卻是一篇四字文言,標準的古祭詞格式。
別說是東洋民眾了,就連華夏民眾都聽得有點懵。
「咳咳,王老師這幾句話什麼意思?哪位大神給解釋一下?」
「別說整句了,我連單個字都沒聽懂,這要是有個字幕就好了。」
「得,慢慢聽吧,總有聽懂的不是?」
可接下來王庸又念的幾句,卻是比前幾句更晦澀,全程下來,華夏民族只聽懂了兩個字——漢奸!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
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台不守,三韓為墟。
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
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
王庸念得並不快,咬字緩慢而清晰,整段下來,耗時數分鐘。
直到最後兩個字「尚饗」落下,一干人才大夢初醒一般,意識到祭詞結束了。
只是,王庸到底念了些什麼?
沒人知道。
幸好這個年代科技足夠發達,一個留學生拿出手機將記住的幾個字輸入進搜索引擎,下一秒,祭文的原文就整篇跳了出來。
留學生僅僅看了一眼這篇祭文的題目,就驚叫一聲,手腕一抖,差點把手機摔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