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 人才培養體系和規章制度
拿下了晨華汽車之後,因為新工廠正在施工建設,所以李逸帆並沒有讓公司急著搬離原來的廠區。.
不過現在的晨華廠屬於停產狀態,所有的工作人員,全都在進行重新的技術培訓,王忠發重新設計了一全套的規章管理制度。
而李逸帆還專門從歐洲請來技師,來給工人們做培訓。
所以工廠雖然停產,但是卻依舊是一派繁忙,並沒有出現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狀況。
李逸帆通過海蒂從歐洲大眾和其他的一些汽車製造廠商那裡,專門請來的一些汽車生產製造技師,並且由他們來給國內的工人做培訓,還制定了一套完成的生產工序手冊。
所有的工人,你必須得按照這個規章制度來工作,只有培訓合格之後,才能上崗。
開始的時候有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咱們都做汽車生產這麼多年了,你這時候在請人過來培訓我們,你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可是李逸帆不管那些,你想在我這干,你就必須要遵守這套規章制度,以前你們用的那一套,都給我淘汰。
他只所以這樣做,也是因為咱們國內的工人的心態和以前那套老舊的通過經驗總結出來的制度,真的已經不合適了。
想要和國際接軌,那你就必須要從點點滴滴做起,尤其是你想要追趕曰本,歐美,那你就必須腳踏實地。
以前咱們國內的汽車製造企業造車的時候,不是不能造車,車能造出來,但是那車的質量真是不敢恭維。
頭三個月沒啥大事,三個月過後,車身各種異響,在開三年不是塌**,就是底盤鬆散,整車跟快要報廢的車型差不多。
這是為什麼?
就是因為咱們國內的工人工作的態度,幹什麼都是本著差不多就行,裝上就行的想法,在混曰子。
車是給你裝配上了,可是在擰螺絲的時候,該抹潤滑油的地方不摸,該緊螺絲的時候,不給你回扣,擰緊了拉到,完全不留一點變數的餘地。
這樣的車子組裝起來,咋一看挺好,可是一旦時間長了,那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是咱們國產車,早期最容易被消費者詬病的地方。
而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進入這個行當的李逸帆,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工作態度出現在自己的企業里。
其實以前那種差不多就行的態度,也不能怪工人,畢竟很多企業,出了一汽和上汽,根本就不把工人當人,都是當極力壓榨的勞動力,當他們是血汗工廠里的奴隸來用,工人們當然有情緒。
每天經常要無償加班,工資就那麼三兩千,老闆們卻每天吃香喝辣,出入豪車,身邊更有美女,一年賺幾十個億,可是給工人的待遇卻極其苛刻。
這樣長久的下來,有幾個工人能給你安心的幹活。
這也是我們國家,長久以來,為什麼不能實現量產高等級的產業工人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孔老二那一套學而優則仕的儒家理論,和國內不能給技術工人提供足夠的上升空間。
這就導致未來我們的高端技術工人越來越少,到最後甚至高薪都請不來一個高等級的技術工人的尷尬。
沒有高素質的技術工人支撐,你還談什麼技術升級,什麼技術改造,去做你的中國夢去吧。
而在這一點上,德國和曰本無疑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國家,在德國一個技術純熟的工人,甚至要比那些大學生還寶貴。
在曰本更甚,在豐田本田,老一輩的手藝人,那在公司里都是了不得的寶貝,是要言傳身教帶徒弟的大拿。
可是在國內呢,一個空降下來的領導子弟,就可以壓住你一個在生產一線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藍領。
長此以往,還談什麼工業強國。
所以李逸帆接手工廠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自己的工廠里,建立一套完成的技術工人的培養體系。
給工人劃分出薪水等級,你想要賺更多的錢,那你就得好好的學技術,每年參加公司的技能考試,然後往上爬。
最後等你拿到等級證書,你的級別甚至可以和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平起平坐。
只有這樣的制度,才能讓工人們迸發出自主學習的積極姓。
他請來那些老外,就是要引進這麼一套制度,而這制度,就連王忠發他們以前都不曾想到過。
畢竟這產業工人,技術工人的話題是十年後的國內熱門話題。
等到十年之後,當靠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廠,和房地產已經不能在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提出技術升級,工業戰略轉型的時候才突然發現。
在國內竟然找不出合格的技術工人,最後甚至連教育部門,都為了這個而做出了轉型的調整。
不過那是十幾年之後的事情,而李逸帆現在要做的,就是比別人先行一步。
他就是要建立這個制度,甚至還要推廣這個制度,最好以後晨華的技能考試名揚全國才好。
想想看微軟的it工程師的稱號,每年有多少人去考?哪一個微軟的承認的it工程師的執照,在就業的時候,甚至要比你一個名牌大學的it專業的畢業證書還好使。
為啥?你那些大學教你的東西,到工作崗位上直接能用嗎?
可是微軟的it工程師所掌握的東西,到了工作崗位上后直接就能用!
這就是市場追捧微軟的it工程師資格的主要原因,而他要做的就是在國內的工業產業里樹立一個標杆。
他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為了什麼國家大義,為國家培養人才什麼的,他沒那麼高尚,他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廣他的晨華汽車。
是想如果你晨華汽車的技術工人級別認證,能夠得到全國的工業工人承認的話,那麼你這廠子得多有名,你這廠子出產的產品的質量,那還會有人懷疑嗎?
微軟不也是這麼乾的嗎?所以咱們用用他們的套路有何妨?
想要國人接手自己出產的國產汽車,光是靠硬實力還不夠,軟實力,必須也得跟上。
十幾年後,國內的幾家民營或者國營的造車企業,都生產國不少質優價廉的中級車,可是推廣到市場上之後,消費者就是不認可。
因為早期國產汽車給大家留下的不良印象,再加上外資品牌雇傭槍手的大力抹黑,導致大家都不願意為國產汽車買單。
國產品牌想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那可是千難萬難。
與其等到那時候,再去拓展市場,不如從這時候就開始悄然做起。
所以儘管公司里有很多人對李逸帆這一套很是不理解,可是李逸帆卻不管那麼多。
你們想要在這裡干,那就必須遵守老子的規矩,不願意干,就立馬滾蛋。
新來的老闆這麼強勢霸道,很多人也就不再多嘴了,畢竟新老闆不管怎麼霸道,可是工資給的可比原來要高。
本來還想著和唐甜好好過一個夏天的李逸帆,因為接手了晨華之後,也沒有太多的時間。
這段時間,他一直留在省城,和王忠發他們不斷的討論,制定,公司的新的規章制度,總之公司的根本,在他眼裡,就是像現代化的公司靠攏。
有了好的規章制度,這才是一個公司能夠得到良姓發展的保障。
後世的長城汽車,為啥發展的那麼好?
還不就是因為他們的老闆,老魏以鐵腕手段,制定了一套規章制度?
以前長城汽車一度發展的不錯,可是後來栽了個大跟頭,再一細查,原來是公司的一些中層領導,把國內的那一套不良風氣給帶入了工廠。
什麼採購的時候那回扣,引進劣質材料,什麼工人可以隨心所欲,不必遵守生產的規章制度等等,最後導致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一片罵聲,佔有量迅速下滑。
最後老魏一咬牙,把好幾個負責採購的中層送上了法庭,還開除了好幾個管理生產的中層,並且制定了幾近嚴苛的規章制度,這才讓長城存貨了下來,最後甚至一度成為國產車型銷售的榜首。
而現在李逸帆要做的就是,沿著前人的路再走一遍,公司的運轉靠規章制度,而不是靠人情。
有了規章制度的保障,才能夠保障企業的活力。
在和王忠發探討完善規章制度的同時,他也不斷的在和周元超,還有梁啟明探討公司對未來的變速器和發動機研發的想法。
周元超雖然還沒有從dsi那邊辭職,但是已經鐵了心要加盟晨華汽車了。
最近考察了晨華之後,更是被這家公司生機勃勃的景象,和年輕老闆的勃勃野心所打動,有這樣的基礎,再配上這樣一個有野心,有能力,有資本的老闆,這家企業還怕發展不起來嗎?
所以他現在也煥發了一種以前從來沒有過的野心,他才四十齣頭,他也想要做一番事業,而在晨華這個平台,就正合適!
一個汽車企業,離不開他這樣的變速器研發領域的大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