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巾幗不讓須眉
“你說什麽?”一聲威嚇,全場寂靜無聲。
若是此時掉下一根針,隻怕都能聽的見。
天子的威壓讓眾人不敢抬頭,連楚熙都把頭埋的極低。
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雲嫵知道自己不能退縮。
她定了定神,然後再次鼓起勇氣說道:“臣女懇請皇上,寬恕我兄長!”
“你不怕朕?”皇帝問。
“不怕!”雲嫵斬釘截鐵的說道。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這小姑娘知道自己在說什麽胡話嗎?她竟然敢說自己不怕天子,這是在蔑視皇權,極其可笑!
就連謝太後都有些後悔帶雲嫵過來了,怎麽說都還是個半大的孩子,說話竟是這般口無遮攔。
“好大的膽子!”皇帝聲音帶著怒火,低吼道。
這一聲極具帝王威嚴的聲音讓雲嫵的腿一軟,竟然跌倒在了地上。
她額頭冒著冷汗,卻強撐著回答道:“皇上是萬民之主,是主宰千秋的盛世明君,您愛民如子,百姓們對您隻會有尊敬,仰慕,追隨您,支持您做的每一個決定也自然會對皇權有著一顆敬畏之心,而非對權利的懼怕。”
這一番話稍稍讓皇帝的臉色有所好轉,他冷哼一聲:“繼續說下去。”
“若是百姓是因懼怕權利而順從,那麽這個國家將沒有任何凝聚力,若是百姓真心相信朝廷,支持朝廷,那麽這個國家必定繁榮鼎盛,堅不可摧!所以,隻有昏君,才會讓人害怕!”雲嫵做出了自己的解釋。
全場鴉雀不聲,誰能想到這姑娘像是瘋了一樣竟然說出這番大逆不道的言論,竟然說懼怕皇權是因為皇帝昏庸。
“大膽!竟敢對皇上不敬!”一旁有的大臣上前直接訓斥雲嫵。
雲嫵反駁:“這位大人,我何曾對皇上不敬了?我對皇上和皇室是心存敬畏,並無他意!”
見皇帝遲遲沒有表態,幾個阿諛奉承的人順勢彈劾起了忠毅侯府:“我看你們忠毅侯府就是不把皇上放在眼裏。雲璟淵忤逆聖旨,我可沒有瞧見他對皇上有絲毫的敬畏之心。”
這讓說話極其犀利,三言兩語就把侯府逼上了不敬天子的罪名之上,那麽雲璟淵抗旨的事情就可大可小,全憑皇帝的喜怒了。
“此言皆是我一人所為,與忠毅侯府的任何人都沒有關係,若是引得聖上不悅,雲嫵全憑陛下處置。”雲嫵懇求道。
皇帝冷笑一聲問:“若是朕要砍了你的腦袋呢?”
雲嫵閉眼心中冥思,她書中的皇帝並不是一個喜歡聽信讒言的昏君,他善於納諫,惜才如命,定不會要了她的命。
雲嫵睜眼,一臉決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雲嫵剛剛說的那些話並不後悔。”
太後一臉笑意的站在一旁,心裏盤算著,這丫頭是魯莽了一些,可卻是有骨氣有魄力的女子,不愧是忠毅侯府家的血脈。
半晌,皇帝收起了之前那張冷漠的麵容,他露出一絲笑意:“起來吧!”
這一刻,雲嫵才稍稍鬆懈。
看來她賭對了,即便是書中大部分人物的性格有了變化,但是這個世界權利的主宰並沒有變,這說起來算是一件好事。
“好一個敬畏之心,你就不怕朕是個昏君,今天真的會要了你的命嗎?”皇帝好奇的問道。
雲嫵坦然回答:“皇帝若是昏庸,作為臣子臣民有義務為納諫勸阻,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應做的責任和義務,即便是死,也是無憾的。”
這一番義正言辭的回答,瞬間就驚訝了在場的所有人,有人覺得雲嫵作為女子小小年紀竟然有這樣的思想和氣度簡直是不可思議,甚至有人覺得自行慚愧,自己的胸懷竟然還比不上一個孩子。
皇帝露出一個滿意的笑容:“這些話是誰教你的?”
雲嫵立馬回答:“回皇上,這些都是臣女哥哥對臣女言傳身教的。”
雲嫵現在也就隻有十二歲多一點,還是個半大的孩子,能說出這番話已經是超出常人的心智了,為了不讓人起疑,雲嫵便把雲璟淵搬了出來,正好替他在皇帝麵前刷刷好感度。
“哦,原來是璟淵,不錯,你被你哥哥教養的很好,看來坊間的傳言是真的不可信的,你是巾幗不讓須眉,朕突然有點能理解你哥哥這樣做的原因了。”皇帝笑道。
看來皇上已經慢慢開始改變對她和雲璟淵的看法了,隻是她還沒來得及高興,皇帝竟然又給她出了一個難題。
“但是,抗旨可是死罪,朕沒有要他的腦袋已經是開了天恩,朕是天子,總不能為了你的一席話就不顧自己的顏麵吧?”皇帝突然拔高了聲音,並沒有打算輕易把這件事揭過。
“皇上,一個人犯了錯,沒有任何人知道他的罪過,甚至他可以一輩子隱瞞過去,還能為自己與他人都帶來諸多便利,隻要他不承認這件事表麵看上去會是完美的,但反之他主動承認這個錯誤,卻會給他以及他身邊的親人帶來不可預估的劫難,還會失去他人的期望和信任,那麽您覺得他該不該主動認錯呢?或者,您覺得平常人會怎樣選擇?”雲嫵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她把雲璟淵的事情換一種方式,讓其他人換位思考。
其實很多時候,有些事情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是無法理解別人的難處和做法的,所以雲嫵換了一個方式,想要皇帝諒解雲瑾淵。
皇帝沒有著急回答,反而是饒有興致的思索著這個問題,隨後對著朝臣們問道:“諸位愛卿,你們會怎麽做?有什麽想說的便,朕都恕你們無罪!“
即便是有了皇帝的諾言,眾人也開始暢所欲言:”若是臣,在眾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犯了錯且無傷大雅,甚至利人利己,那麽臣並不會直言相告,但是臣會盡力做彌補之事,力求諸事圓滿順遂。“
大臣們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許多人都是覺覺得,這件事既然有利於大家無傷大雅就沒必要再揭露了,用心彌補過錯就好。
而此時也有一小部分的清流之派覺得應該承認,於是兩邊就互相爭執起來。
認為該承認錯誤的一方覺得那些人虛偽枉讀聖賢,而覺得可以不承認盡力彌補的一方覺得對方迂腐頑固。
大臣們爭執的十分激烈,說了半天也不見得有個結果。
突然,司南大將軍楚穆站了出來:”皇上,莫將與王大人的看法不同,錯就是錯,怎麽能因為他人不知曉就可姑息蒙混過關?那是君子有失品行的事情,咱們都是堂堂三尺男兒,讀了聖賢書的人,怎能為了一己私欲蒙騙他人,即便是世人不知曉,可是別忘了舉頭三尺有神明,咱們這一輩子所做的事情,上天都看著呢,做人做事都求無愧於天地,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