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矢國奔晉(一)
父親薨(hōng,諸侯之死)了;
母親死了;
妹妹也死了。
大臣們該走的早就走了;
現在連自己最親近的大臣也離開了;
姜淵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矢國的大殿太冷清了,除了一根又一根又高又大的柱子,整個大殿內幾乎空無一物,就連偶爾走過的內侍都讓姜淵感到瘮的慌。裹緊衣裳,姜淵目光空洞的望著窗外飛過的大雁。
大雁都要南飛了,冬天快要來到了。
大雁在矢國都城外,轉了一圈,「嘎嘎」叫了一兩聲,招呼好夥伴之後,轉身飛走了。
姜淵就這樣一直默默的望著窗外,很久,很久。
天慢慢黑了下來。
「國君,該吃飯了。」內侍來到身邊,輕聲對姜淵說道。
「哦——,知道了。」姜淵面無表情的答道,但人卻一動不動。
又過去了半個多時辰,內侍總管見他還沒有動,於是再次上前對姜淵道:「國君,該吃飯了;君夫人和公子們都等您呢!」
一聽到夫人和公子們都在等自己,姜淵這才起身,隨內侍來到偏殿。原來除了父親、母親、妹妹之外,自己還有親人,這讓姜淵的內心稍稍溫暖了一下。
「國君,您來了。」見國君來到,君夫人等人都站了起來,問候道。
「嗯——,都坐吧。」
姜淵坐下,默默的吃著飯,他不說話,其他人也都不敢說話;吃飯的氣憤很是尷尬。
「國君有心事?」君夫人問道。
「哦,沒事,沒事。」姜淵口是心非的說道。
既然國君都說沒事,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繼續默默吃飯。
直到吃完飯,姜淵這才不經意的說道,「陳赫走了-——。」
?
眾人不解的望著國君,「為什麼?」
「為什麼?還能為什麼,還不是對寡人失望了,對這個國家失望了。」姜淵突然氣急敗壞的說道。
眾人睜大眼睛望著姜淵,不知所云,更不知道他為何突然要發這麼大的火。
姜淵發泄一陣子之後,似乎累了,疲憊的坐在偏殿的台階上,呼呼的喘著粗氣。
許久,姜淵終於平靜下來。
「國君,既然連陳赫都離開矢國了,我們是不是也要想想自己的將來?」君夫人試探性問道。
「自己的將來?你是什麼意思,說明白點。」姜淵沒好氣的說道。
「現在矢國這個樣子還是一個國家嗎?地方狹小暫且不說,目前的形勢下,人心離散,矛盾重重,我們整天生活在提心弔膽的狀態下。我和孩子們都在擔心,說不定有朝一天,我們都會被——」君夫人沒有再說下去。
「會怎樣?」姜淵厲聲道。
「會被人殺死,死於非命。」君夫人小心翼翼的說道。
「放屁-——」姜淵「噌」的一下站起身,火冒三丈的吼道,「死於非命?什麼意思,我就不信在矢國這塊土地上,誰敢殺我?」
家裡人早就領教了姜淵的霸道,他一怒吼,其他人都不說話了。
吼完了,喊夠了。
姜淵再次平靜下來。
「說說,你們為何會有這樣的擔心。」姜淵靜下心對君夫人說道。
「國君,現在矢城人心離散,尋釁滋事的百姓日益增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冬季來臨,百姓會因為缺衣少食而對國君產生怨恨,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難免會有個別膽大的人員鋌而走險,殺害我們,投奔秦國去領賞。」
君夫人的話讓姜淵背上一陣一陣發涼。
「這?這這這-——」直到現在姜淵終於感到了害怕。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非常大。
現在的矢城已經是人心離散,謠言四起,搶奪殺人的事情早就是明擺的了;再過一段時間,特別是到了嚴寒的冬季。那時候,矢城積攢的糧食就會用盡,沒吃沒穿的百姓不鋌而走險才怪,殺了他們前往秦國領賞,這樣的結果隨時都會發生。
「國君,就算你不為我們考慮,也應該為孩子們考慮考慮啊!」君夫人抱怨的說道。
姜淵抬起頭望著兩個兒子,心中又是一陣悲涼,一陣自責。
不管怎麼說,父親當年還留給了自己一個國家,可是自己今天能夠給孩子們留點什麼呢?以眼下的情況看,弄不好連命都要搭上了。
哎-——
一向以堅強著稱的姜淵終於長嘆了一聲,「說說你們的想法。」
眾人你望著我,我望著你,誰都不願意說話。
既然孩子們不願意說話,君夫人只好自己說話了,「國君,要不我們也離開矢國,投奔他國。」
這一次,姜淵沒有發怒,他獃獃的坐在那兒一言不發。
投奔他國?
這個他不是沒有想過,只是他現在還沒有想好到底要投奔哪個國家?
以目前的情況看有兩條渠道可供選擇,一個是直接將矢城連同周邊五十里的地方交給秦國,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保住矢國姜姓在關中延續下去。如果好的話,還可以保留住姜氏在矢城的控制權,不過到那時矢城就是秦國的矢城了。
當然了,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第二個選擇就是徹底放棄矢城,姜淵帶著所有的人員逃離關中另投他國。眼下可供選擇的國家有晉國、宋國、周王室以及齊國等等。
宋國和周王室距離矢國較近,逃跑起來方便,一兩日就可趕到,晉國則是矢國曾經的盟國,投奔晉國,可以得到更大的恩惠,興許賞賜給自己幾十上百里土地應該不是問題。至於齊國嗎,與矢國乃是同姓國家,想必投靠齊國,齊國也不會拒之門外。
可是,一旦離開關中,矢國姜氏可就要徹底飄落江湖了。
「寡人也是一代國君,今天竟然要流落他國,想想都感到悲哀啊-——」姜淵一聲嘆息,「以你們之見,我們應該前往哪裡?」
「君父,我們都想好了,我們一起前往晉國。」
「晉國?為什麼是晉國而不是秦國,如果我們把矢城交給秦國,至少可以保持姜氏在關中的血脈。」姜淵問道。
「秦國,我們也想過,不過以當下我們與秦國的關係,即便是我們投奔了秦國,人家也不會給我們好臉色。父親試想一下,今天的秦國國君贏載可是一直主張消滅矢國的。當年要不是姑父贏恬執政,說不定贏載早就把矢國消滅了。此時我們投奔秦國,人家肯定不會把矢城繼續封賜給我們,所以我們第一個就把秦國否決了。」
姜淵望著長子,心中一陣驚喜,一陣悲哀。
看來孩子們想事情比自己周全啊!自己還在幻想秦國輝重新把矢城賞賜給姜氏的時候,孩子們都已經想到了另一種結果。
現在看來,孩子們想的這種結果更切合實際。
「除了晉國還有宋、齊等國家,你們為何偏偏要選擇晉國?」姜淵繼續追問道,藉機試探一下孩子們的判斷能力。
「君父,之所以選擇晉國,我們處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晉國原本與矢國是盟國,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下場,與晉國不無關係,所以我們投奔晉國,晉國出於同情也不會對我們太差。」
姜淵點點頭。
「其二,晉國與秦國乃是仇敵,是潛在的敵人;一般情況下,仇敵之國,都願意收留對方的敵人,晉國一定會很樂意看到我們到來。」
「嗯——,說的有理。」姜淵再次滿意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