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大唐之逍遙王> 277.第277章 護犢之心

277.第277章 護犢之心

  大唐王朝成為繁榮昌盛的帝國,唐高祖李淵終日笑臉盈盈的迎接著各國使臣,有時候是其他朝中大臣或是親王迎接。在繁榮昌盛的背後,大唐帝國悄然發生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若非唐高祖李淵乃是壯年,朝中大臣對他又是心悅誠服,還能鎮得住場面,或許大唐又將會面臨著分裂,這種分裂不是來自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是內部的爭鬥。 

  大唐王朝如今成為三足鼎立之勢,三股勢力在朝堂之中佔據著主要的席位,只有些許之人保持中立,其他人都紛紛成為這三股勢力的成員,以致大唐的政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三股勢力分別來自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組成的太子集團,秦王李世民與平陽公主李秀寧組成的秦王集團,最後一股勢力便是以逍遙王李逍遙與衛王李玄霸組成的逍遙王集團。 

  當初,唐高祖李淵防止太子集團以及秦王集團發生爭鬥,影響朝綱的穩定,而且憑他一人的力量根本就難以震住他們兩股勢力。於是,唐高祖李淵迫不得已之下將李逍遙推向檯面,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之中。然而,李逍遙率領大軍橫掃天下后,又在北伐之爭中取得輝煌的成就,大唐半壁江山是由李逍遙及其麾下將領打下的,勢力發展迅猛,超出了眾人的預料,儼然成為第一大集團。 

  雖然李逍遙在朝中的勢力相比較而言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都相差甚遠,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他們兩人在朝中經營多年,許多門下之人皆是朝中的肱骨之臣,如太子集團中的裴寂、秦王集團中的杜如晦、房玄齡等人,皆是響噹噹的大臣;李逍遙在朝中的勢力說得上大臣唯有魏徵等寥寥無幾,以及擔任過戶部尚書時的麾下大臣,還有研發新制兵器的鐵玄,在朝中能說得上話的大臣,真正站在李逍遙這邊的少得可憐。 

  但是,李逍遙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就連唐高祖李淵都無法企及。縱然李逍遙再次卸下手中的兵權,閑賦在家,絲毫不妨礙他在軍隊中的影響。只要李逍遙願意,軍中的將領全部都唯命是從。因此,唐高祖李淵為了制衡李逍遙在軍中的影響力,准許了他卸下兵馬大元帥的職位,而且將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麾下將領安插進軍隊中,李逍遙沒有任何的對應之策,反而樂此不疲的希望手中的權力減少。 

  唐高祖李淵一念此處就忍不住的搖頭嘆息一聲,他千方百計的將李逍遙推向台前。每次都被李逍遙借口推辭,再次走向幕後。縱然唐高祖李淵都非常的苦惱,在他的心目中,太子李建成雖無大才卻能守成,而且非常的孝順,又是嫡長子;秦王李世民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一直想要取代李建成成為太子,甚至想要謀奪皇位,即使隱藏在幕後,看似漠不關心一切,實際上暗箱操作一切,對於朝中的大小事情非常的關注;幼子李逍遙,在軍中影響力無人能及,就連大唐的江山是他率領麾下將領南征北戰,使得大唐的疆土更勝往昔,卻淡泊名利,心中沒有名利兩字,也不貪慕虛榮,就連皇位對他而言,都沒有引起他的興趣,使得唐高祖李淵憂心忡忡。 

  在唐高祖李淵的心中更傾向於將皇位傳於李逍遙,他相信李逍遙的能力能夠帶領著大唐更加強盛無比。只不過,李逍遙寧願選擇放棄唾手可得的權力,只願閑賦在家,使得唐高祖李淵無法達成心愿。總而言之,李逍遙一心一意的安心的做著自己的逍遙王,其他事情他一律不管不顧。 

  偶然一次,唐高祖李淵在竇皇后的宮中休息,竇皇后談及過此事。畢竟,眼下的大唐實在是強盛無比,就連各國的使臣都絡繹不絕。然而,唐高祖李淵正值壯年,不應該插手朝政。作為後宮之主,竇皇后只要將李淵的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就好了。但是,竇皇后依然放心不下,無論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又或是李逍遙,皆是她的兒子,她身為母親,又是一國之後,竇皇後於心不忍。 

  竇皇后輕聲問道:「皇上為何事煩憂?」 

  唐高祖李淵嘆息一聲,苦笑道:「還不是那個小子,就是不聽朕的話,朕好言相勸,讓他入朝為官。可曾想到這個小子居然說,他志不在此。身為朕的兒子,居然志不在此,那他的志向在何處?再說了,如今的大唐唯有他一人能夠震懾群臣,任何一人都無法做到完美的掌控。」 

  「現如今,大唐日益昌盛,威震四海,八方來賀,各國使臣全部都聚集在長安城內。朕相信以現在的大唐兵力來說,任何勢力都無法與之相匹敵。待朕百年歸老之際,大唐依然能夠如此昌盛嗎?朕還沒有死,他們幾個就開始明爭暗鬥,真的以為朕老眼昏花。」 

  「若不是那個小子不願意入朝為官,朕也不會如此累了。朕整日為此事煩躁不已,雖說建成、世民都是朕的兒子。他們的能力,朕也知道。但是,朕一直堅信著只有那個臭小子才能真正的將大唐再拔高一尺,使得大唐流芳百世,甚至超越西周也不在話下。朕私下裡跟他說了多少次,他都不願意入朝為官,為朕分憂一二,實在是氣煞我也!」 

  竇皇后微微一愣,輕輕一笑道:「皇上說的是逍遙吧!」 

  「不就是這個小子!」唐高祖李淵吹鬍子瞪眼地氣惱道,「這個小子從小就跟朕對著干,不像建成那般乖巧懂事,也不像世民那般知書達理。有時候,朕都懷疑他是不是我的兒子……」 

  李淵氣急之下根本就沒有在意身邊的竇皇后,他感覺一道寒芒盯著自己,李淵急忙轉身只見竇皇后陰沉著臉,憤怒地低聲道:「這麼說,皇上是在懷疑臣妾了?」 

  唐高祖李淵見竇皇后臉色驟變,急忙話鋒一轉,掐媚地說道:「朕失言了,失言了!逍遙豈會不是朕的兒子,他率領大軍南征北討,打下半壁江山,使朕的皇位牢牢穩固著。再說,他的臉簡直跟朕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怎麼可能不會是朕的親生兒子呢!」 

  竇皇后見李淵低頭認錯,捂著嘴輕笑一聲道:「皇上所言極是,逍遙與皇上當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只不過性格更加像皇上,樣貌反而更像我多點!」竇皇后不禁回想起,自己與唐高祖李淵相識相知,再到嫁給李淵的場景,她低聲道:「當年,妾身願意委身於還是唐公的皇上,實際上也是看中了皇上的敢想敢做的性格。只不過這些年,皇上位居高位,聽得太多的順耳之言,又有逍遙等人南征北戰,皇上甚少有機會真正的親自出馬,彷彿失去了昔日的風采,在逍遙的身上,妾身看到了皇上當年的影子,而且鋒芒更露。」 

  「妾身嫁給皇上,從未後悔,如今您貴為天子,四海臣服,說明妾身沒有選錯丈夫。妾身為皇上生下五子一女,最在乎的還是逍遙與玄霸。玄霸出生時,就有一名道士說他命格奇特,乃是天上金翅大鵬鳥下凡;逍遙出生時,天際出現一道流星,之後又有玄真子道長前來親自收他為徒。我便知道他們兩人以後定然不凡,只不過那個時候皇上您一直不相信妾身所言,認為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唐高祖李淵望著竇皇后幽怨的眼神,尷尬地傻笑著,又聽聞竇皇後繼續說道:「玄霸出生后,天賦異稟,臂力驚人,武藝更是日進千里;有時候就連皇上都無法說服他。說來奇怪,玄霸卻對我言聽計從;之後,逍遙出生后,他更是將逍遙捧在手心裡,為了逍遙敢與皇上翻臉,只不過玄霸他吃了不少的苦。」 

  「逍遙跟隨玄真子道長學藝的那段時間,皇上擔心玄霸出去惹是生非,命他不允許出去挑戰各路英雄,實際上也是為了保護玄霸的同時,也是為了讓風雨飄搖的李家能夠安生立命。妾身知道皇上的良苦用心,玄霸又何曾不知道,雖然他憨傻,卻不是真的忤逆不孝之人。」 

  「當年你將他拘於後花園中,玄霸寧肯自己拋著紫金錘玩也不違抗你的命令。自從逍遙離開后,無論是建成、世民、元吉、還是秀寧,都不敢與玄霸玩在一起,都不願意帶他。妾身看著玄霸孤零零的一個人,心裡非常的不好受,如此過了數年,逍遙回來了,你應該還記得玄霸是什麼樣的表情吧!」 

  唐高祖李淵唉聲嘆氣一聲,沉重地點點頭道:「朕當然知道,玄霸聽聞逍遙回來后,愣是將後花園的城牆直接打破了。」 

  「看樣子皇上沒有忘記玄霸這個兒子嘛!」竇皇后打趣的看著唐高祖李淵,只見他臉色緋紅,尷尬地無地自容,又聽聞竇皇后詳細地說道:「若非那個時候,妾身重病在身,卧床不起。玄霸或許真的會在後花園不出來,那個時候玄霸為了遍訪名醫為我治病,居然將全城的大夫愣是直接五花大綁的帶到府中。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皇上可是哭笑不得向別人一一賠禮道歉,也是唯一一次沒有責備玄霸。最後,逍遙趕回來了,學得一身本領。」 

  「並且,逍遙用了不知名的功法將妾身從生死邊緣拉回來。那個時候,逍遙讓所有人都退下,唯有玄霸一人在場。其實,那個時候玄霸為了救昏倒的逍遙,愣是跳崖將他救上來的,為此他手中從不離手的紫金錘在懸崖處擱置了許久才取回來。」 

  「逍遙為了救我,一夜之間少年白髮,但是他從未有任何的怨言;玄霸也是毫無怨言。皇上,這些年逍遙與玄霸為了李家的天下,南征北討,衝鋒陷陣。大唐的江山有一半的功勞都是他們兩人打下來的,雖然建成、世民也參與其中,卻無法與逍遙、玄霸相提並論。他們兩人為了我們李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唐高祖李淵望著激動無比的竇皇后,他深深地嘆息一聲道:「朕何嘗不知道逍遙、玄霸兩人為大唐立下了無數的功勞。皇后的意思,朕明白。」 

  李淵知道竇皇后是在向自己訴說李逍遙、李玄霸兩人的功績,她不是擔心李淵會對李逍遙、李玄霸兩人下毒手,而是擔心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兩人其中之一成為新君后,必定會對李逍遙、李玄霸下手。因此,竇皇后才會向李淵說了這麼多,實際上竇皇后也不知道支持誰比較好,畢竟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不過他更願意李逍遙成為新君,不僅僅是李逍遙為人謙和,且有勇有謀,一心想要將大唐繁榮昌盛,不願意參與朝廷之中的皇位之爭。 

  實際上,唐高祖李淵也想讓李逍遙登基為帝,但是李逍遙就是沒有這個心思。無奈之下,李淵只能苦笑的嘆息一聲:「朕何嘗不是與皇后一樣的想法呢?但是,逍遙他就是不願意接手偌大的江山。按照他的性子,除非遇到危機,逼迫他才會出手,否則絕對不會主動下手去爭奪的。」 

  「如今逍遙掌控著兵權,雖說他手中沒有兵符,卻可以憑他『逍遙王』三個字,朕料想必定軍中大半的將領都願意追隨於他。大唐日益繁榮,必須要有卓越的目光才能看得長遠。朕思前想後,還是覺得逍遙是最適合的,苦於沒有方法逼迫他一爭皇位。」 

  「朕也知道逍遙的意思,他主動放下兵權實際上是明哲保身,他擔心朝中的大臣彈劾於他,功高震主。實際上,逍遙所作所為朕都能理解,而且非常的放心將大唐的未來交託於逍遙的手中。只不過,逍遙就是不願意承擔如此重任,皇后可有什麼方法逼迫逍遙真正的走向台前。」 

  竇皇後身為李逍遙的母親,她比李淵更加懂得李逍遙的想法。竇皇後知道李逍遙不願意一爭天下,是擔心兄弟相殘,以致大唐衰落。但是,現在的大唐早已不是初建時的模樣,四海昇平,威震天下,儼然成為首屈一指的強盛帝國,根本就不懼任何的挑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