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第1723章 施加壓力
美國政府給蔣委員長施加壓力,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此時此刻,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務卿赫爾已經來到了羅斯福的辦公室,赫爾走進辦公室的時候,羅斯福正閱讀鮑威爾所寫的那篇文章。
「總統先生。」赫爾脫下頭上的寬檐禮帽,微微側首。
「赫爾你來了。」羅斯福聞言立刻抬起頭,又揚了揚手中的簡報,問道,「你看過密勒氏評論報總編,鮑威爾先生寫的這篇文章了嗎?」
「是的,總統先生。」赫爾點頭,「我已經看過這篇文章了。」
「這真的是一件令人憤慨的事情。」羅斯福將手中的簡報重重的放桌上,又道,「中國的抗戰局面已經如此艱難,可是他們的政府官員卻仍舊醉生夢死,毫無責任心,更渾然沒有一絲的使命感,身為官員,他們真有愧於國家。」
「是的,總統先生。」赫爾深以為然的道,「國民政府的腐敗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如果把他們比喻成為一個病人的話,這個病人恐怕是已經病入膏肓了。」
「好了,先不說這個了。」羅斯福擺擺手,很快就轉移了話題。
因為對於美國政府而言,或者說對美國政府的外交而言,中國的份量一貫很輕,甚至可以說根本就無足輕重,所以,國民政府腐敗成到了什麼程度,是否還有救,跟美國政府並沒有太大關係,羅斯福也根本懶得過問。
羅斯福關心的是,軍火貿易利潤!
羅斯福沉吟片刻后說道:「赫爾,對於遠東戰場你是怎麼看的?」
「蘇聯的處境非常不妙。」赫爾一針見血的說道,「由於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限制,導致蘇聯的遠東方面軍始終都得不到充足的軍需供給,所以,既便是蘇聯政府已經在西伯利亞集結了將近一百萬的軍隊,也仍然沒辦法佔得上風。」
稍稍停頓了一下,赫爾又道:「然而,為了養活這一百萬軍隊,每天所消耗的給養都是個天文數字,這就使得西伯利亞鐵路的運力更加緊張,這也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如果軍隊太少的話,不足以碾碎關東軍,可是如果兵力太多,西伯利亞鐵路的運力就只能夠保證遠東方面軍的吃飯問題,而無法運輸太多的彈藥及油料。」
羅斯福點點頭,又道:「所以,蘇聯政府為了破除這個惡性循環,所以才會考慮在包頭建一個小型工業區,開闢出除了西伯利亞鐵路以外的另外一條生命線,以便持續的給遠東方面軍輸送給養油料甚至於武器彈藥。」
赫爾搖了搖頭,又道:「但是坦率的講,我並不認為蘇聯政府的這一設想能夠成功,因為包頭沒有任何工業基礎,要想從零的基礎上設計建造出一個工業基地,難度實在太大,此前也從來沒有這樣的先例。」
「但是這些並不重要。」羅斯福沉聲道,「剛剛蘇聯駐美大使又來了,委婉提出建議,要求我們給國民政府和蔣施加壓力,讓他們放行包頭那個什麼公司的股份競拍,赫爾你看,我們是否需要向蘇聯政府伸出援手?」
赫爾認真的道:「總統先生,如果此舉於美國有利,我們就應該伸出。」
羅斯福點點頭,又接著問道:「那麼,你覺得此舉是否對美國有利呢?」
赫爾不假思索的說道:「此舉對美國當然是有利的,無論包頭的這個工業基地最後能否建成,但是哪怕只是建幾家工廠,對於中國及蘇聯來說,都是巨大的利好,就能導致遠東會戰以及中日戰爭長時間相持下去。」
停頓了下,赫爾又接著說道:「我在國情咨文上說過,我們美國政府現在所奉行的中立政策,其實就是離岸平衡,離岸平衡的精髓就在於將大陸國家分裂成兩個敵對的陣營,使之互相仇視甚至於陷入戰爭,然後再通過兩邊販賣軍火使之保持實力的均衡,如此一來,我們美國政府不僅可以賺取巨額的軍火利潤,更可以讓兩大陣營耗盡全部財力,等到最後,我們美國政府再出面收拾殘局,就易如反掌!」
羅斯福深以為然的道:「赫爾,你的國情咨文稿我已經認真拜讀過了,寫的很好,國會那邊也已經討論並通過了,只是有一點我還不是十分確定,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對歐洲大陸採取的也是離岸平衡政策,可最後的效果似乎並不太理想?」
「那是因為英國的工業製造能力不夠雄厚,遠不足以充當離岸平衡手。」赫爾極其篤定的說道,「但是現在,我們美國的工業製造能力十倍於英國,毫不誇張的說,我們美國政府無論收緊對德日意軸心集團的貿易,還是收緊對英法同盟集團的貿易,都足可以對即將爆發的這場世界大戰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羅斯福被說服了,點點頭說道:「好吧,那就以國務院名義的給詹森發電報,讓他立刻將美國政府的態度轉告蔣先生,就說美國政府對國民政府的腐敗現象非常的失望,正在國會走程序的第二筆援華貸款也將暫時擱置。」
赫爾微微一側首,轉身去了。
……
給國民政府和蔣委員長施加強大壓力的不止美國人,還有英國人。
相比美國人而言,英國人施加壓力的動機更加深沉,也更加陰毒。
在這裡,有必要簡單介紹下歐洲的局面,這個時候,波蘭已經被滅國,大半個波蘭已經併入到德國,小半個波蘭連同西烏克蘭則已經併入蘇聯,但是讓英法兩國極度失望的是,蘇德兩國在瓜分完了波蘭之後,並未直接開片。
德軍閃擊波蘭時,英法兩國雖然第一時間對德宣戰,但這僅只是表面功夫,事實上並沒有派出軍隊反擊德國,而是眼睜睜看著波蘭被德國吞併,英法兩國的企圖就是,以犧牲波蘭為代價,將德國這股禍水引向蘇聯。
英法兩國的意圖不能說不高明,然而現實卻很骨感。
在吞下波蘭這塊肥肉后,德國和蘇聯並未直接開片,反而勾搭到一起,暗中締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下英法兩國傻眼了,這就叫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如果英國人和法國人足夠聰明的話,這時候就應該果斷的放棄幻想,不要再把希望寄托在讓蘇聯跟德國互相火併上,而應主動跟德國開戰。
這樣的話,二戰的進程或許就會改寫,法國既便仍舊逃脫不了被滅國的下場,至少也會比歷史上多撐段時間!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張伯倫雖然已經下台了,但是他的綏靖主義思想卻已經深入到了英法兩國政客的骨髓之中。
所以,發現一計未成,英國又生一計!
瓜分波蘭沒能使得蘇德反目,那麼北歐呢?
德國一貫視北歐為他的禁臠,尤其是挪威,更是德國鐵礦石資源的主要來源,而瑞典跟芬蘭又是挪威的東部屏障,如果蘇軍在吞併芬蘭之後繼續向西推進,就必定會觸及到德國的底線,兩國就可能在北歐打起來。
所以,英國政府才會如此積極對國民政府和蔣委員長施加壓力,因為英國希望蘇聯紅軍能夠在遠東戰場贏得上風,這樣,蘇聯才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將主要力量投入到對芬蘭乃至整個北歐的侵略戰爭中,只有這樣,才可能跟德國鬧翻。
所以,當美國駐華大使詹森前來拜訪時,英國駐華公使史蒂芬已經在蔣委員長官邸的客廳里坐了十五分鐘了。
本著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放的精神,蔣委員長索性也讓侍衛將詹森帶到客廳,同時跟美英兩國使節見面。
看到史蒂芬也在,詹森略微的有些意外。
不過,下一霎那,兩位西方老牌外交官的臉上便立刻露出了一抹心照不宣的微笑,美英兩國的主體族群同屬於盎格魯撒克遜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兩國根本就是父子關係,唯一就是現在,美國這個兒子的體魄已經遠比英國這個父親強壯!
所以,在對外關係上,美英兩國往往也能保持高度默契!
有過眼神的交流之後,史蒂芬便立刻起身告辭,蔣委員長趕緊讓陪同的外交部長王寵惠送他出門,很快史蒂芬和王寵惠就消失在客廳門外,詹森又從公文包里拿出了赫爾剛剛以國務院的名義發給他的電報,相當於就是正式國書了。
詹森跟蔣委員長關係親密,從他個人的情感上,他是不願意施加壓力的。
不過,這是來自美國政府的命令,他只能服眾,當下詹森拿出國書說道:「蔣先生,這是美國政府發給你的照會,美國政府希望你審慎處理包頭茶貿公司的股份公開競拍一事,在此事沒有得到圓滿解決前,第二筆對華貸款的程序將會暫停!」
「什麼?」蔣委員長的臉色立刻就黑了下來,貸款程序暫停?
這可真是要了親命了,眼下國民政府的財稅來源近乎於枯竭,蔣委員長完全就是靠著蘇聯、英國以及美國的援助才勉力維持,一旦外界的援助徹底斷絕,國府這麼多地方官員,拿什麼吃飯?還有這麼多軍隊拿什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