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諸天普渡> 第818章 風雲聚 (二合一章)

第818章 風雲聚 (二合一章)

  短短霎那,是神魂念頭之間的無形交鋒。


  蘇沐一顰一笑,都能顛倒眾生。


  滿堂賓客,皆因她眉頭輕輕一蹙而憐惜心碎。


  固然是因為她相貌極美。


  卻也更是因為她所修的太上妙法。


  卻被那人談笑之間化解。


  那隱隱之中,透出的浩浩然,堂皇正大之意,反在無形之中,令她有些自慚形穢,心生羞愧之意。


  於尋常人,自然隻是情緒之變,不足以論。


  可對修持太上忘情妙法的她來說,卻是不可思議的變化。


  是心魔,是誅心的魔頭!


  一個樂師……


  散花樓中,區區一個樂師……


  在別處,又會藏著多少,如這樂師一般平日裏毫不起眼,可當那先王鍾一響,便蛻去平常外衣的儒門弟子?


  亞聖公……


  夫子……


  天下人都小瞧了你了。


  蘇沐眼中閃過莫名的波光,似有千種顏色,萬種風情。


  轉瞬卻又波瀾清平,空冥淡漠,不似人間之色。


  在滿堂賓客迷醉的神情之中,轉身回返高樓。


  ……


  年輕樂師懷抱瑤琴,走出散花樓。


  抬頭眺望,麵上帶著如頭頂萬裏晴空一般爽朗和曦的笑容:“諸位學兄,吾等苦等多年,終於等到了,當不負夫子教誨。”


  “乾坤朗朗,自此而始。”


  離此重重阻隔,有一座座森嚴樓宇,此處是玉京城的官衙匯聚之地。


  其中,有一座頗不起眼的清靜所在。


  名為,天錄院。


  是大乾收錄天下藏書所在。


  院中,有一座小小閣樓中,一個長須中年盤坐草榻之上,埋頭於群書之間。


  神色冥冥,兩眼隻見書文,雙耳不聞世間。


  直到鍾鳴玉京,才茫然抬頭。


  雙目渙散,良久才漸漸回神聚集,閃爍出激動的光芒。


  “先王鍾響,弟子當歸……”


  “弟子……”


  “夫子,吾等終於等到收列門牆的一天了!”


  不僅是玉京城。


  在這短短三兩天中,天下諸州,天南地北,山海無阻,皆可見六龍禦空,可聞聖鍾長鳴。


  ……


  在南方漁米之鄉的水陽省。


  有一處頗為宏偉奢豪的府邸,青天白日裏,卻傳出絲竹管弦之樂,笙歌鼎沸。


  歡聲笑語不絕。


  府邸之前的街道,停滿一輛輛華貴車馬,豪奴豔婢,個個穿絲戴玉。


  遠遠路過的當地人,也見怪不怪,連看都不敢多看一眼。


  因為他們都知道,此地,乃是水陽巡撫衙門。


  而水陽巡撫姓洪名康,非但是一方封疆大吏。


  聽聞更是當朝重臣,武溫侯洪玄機的嫡三子。


  在這水陽省,自然是說一不二,無人敢招惹。


  巡撫衙門之中,一個相貌堂堂,身材威武的青年高坐主位,與滿堂賓客飲酒作樂。


  堂下有美人起舞,琴瑟佳音。


  堂上有羅綺在側,佳人在懷。


  好一派歌舞升平之象。


  “當——!”


  “昂——!”


  忽然之間,鍾聲長鳴,龍吟陣陣。


  將堂上眾人驚得紛紛立起。


  “那是何物?!”


  “龍?!”


  “洪大人,龍現水陽,這是上天也在嘉獎大人保土安民赫赫之功,乃是大吉之兆啊!”


  對於堂下的阿諛之詞,那高坐主位的青年卻是滿臉厭惡:“愚蠢!”


  他便是水陽巡撫,洪玄機嫡三子,洪康。


  豈能沒有聽說過那儒門聖器的傳聞?

  儒門?


  如此招搖,究竟是為何?


  洪康正一臉陰沉,看著天上。


  六龍禦空,不過短短一瞬,此時早已經雲蹤緲緲。


  不在在盤算著什麽。


  卻忽聽堂下有一人發出長笑。


  “哈哈哈哈!”


  此人年不過二十許,相貌俊逸,一襲白衣,束發鬆散,兩縷發絲在額前飄落。


  十分隨意。


  與在坐滿掌羅綺富貴,格格不入。


  “嗯?”


  洪康眉頭一皺,朝那人道:“太白先生為何發笑?”


  他對此人倒是很有些印象。


  雖是一介寒門之士,卻頗有才華,出口成章,為人卻放浪不羈。


  本沒有資格出席此間,不過洪康也算是文人,平日也愛擺出禮賢下士之態,對此人多有優容。


  平時飲宴,常常會邀請一些貧寒之士,以彰顯其胸懷。


  若是真有能為,也會折節招攬,以為己用。


  堂下那發笑之人,便是他近來想要招攬的一個。


  那人卻不答,拿起酒壺,仰頭傾盡。


  “痛快!”


  長笑一聲,將手中空壺擲出,才對已現不悅之色的洪康拱手道:“洪公子,多日來承蒙款待,多有叨擾,這便告辭了。”


  “慢。”


  見此人真是轉身就走,洪康心下已經暗怒,隻是不便顯露:“太白先生,可是洪某有怠慢之處?還是先生以為洪某不堪扶助,要離我而去?”


  “哈哈哈!”


  那人大笑道:“洪大人,可曾記得當初初見,吾之所言?”


  “自是記得。”


  洪康不知其意,隻是滿堂賓客在前,不好失了風度,也隻得耐著性子,念誦道:“但願清秋長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


  洪康作感慨讚歎之狀:“短短數言,便可見先生清高雅誌。”


  “水陽乃南方大省,大乾漁米之鄉,”


  那人滿臉笑意:“江河縱橫,太昌湖上,百舸爭流,千帆共漁,稻香魚肥,真是大好的盛世之景啊。”


  “先生此言何意?”


  當地繁盛,他為此地主官,此言於他本應是讚頌之語。


  不過洪康卻是心中一突,不悅之意更甚,已不再遮掩,顯露在臉上。


  那人搖搖頭,仍不答他,忽然高聲誦道:

  “中堂舞神仙,煙霧蒙玉質。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住口!”


  未曾誦完,已有人跳出來怒聲喝斷:“今日乃是巡撫大人納妾之喜,汝一介貧寒,能列席於此已是巡撫大人恩德,卻在此大放厥詞,仗著幾分歪才,作此不祥之句,汝是何居心!”


  “哈哈哈哈,罷罷罷。”


  此人長笑聲中,已大步邁出,長袖飄搖間,真就欲出門而去。


  “狂妄之徒!”


  “如此攪擾大宴,冒犯巡撫大人,還想走?”


  “洪大人!此等狂徒,必有所為,極有可能是無生、真空兩邪道派來刺探消息的妖人,大人待安勿躁,在下為您擒下此人再行拷問!”


  在場之人都不是尋常之輩,早已看出洪康麵有怒色。


  水陽省的內情,這裏誰人不知?


  自然知道其怒意之源。


  這些人本就有攀附之意,哪裏還不抓住機會,欲向洪康獻媚?

  當下便有數人越眾而出,擋在那白衣人身前。


  都是渾身血氣滾滾,顯然武功修為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


  白衣人卻隻是朗笑一聲:“今日吾已興盡欲歸,爾等且退去。”


  “狂妄!”


  幾人大怒間,就已撲了上來。


  卻隻見眼前一陣模糊。


  再定神時,人已不見。


  堂人眾人也是如此。


  隻覺一片人影閃動,那白衣人已蹤影杳杳。


  洪康滿臉震驚。


  心中已升起不祥預感。


  ……


  西南群山萬壑間,有一人影當空,竟是在禦風憑虛而行,飄飄如仙。


  忽聞鍾聲長鳴,長笑一聲,轉身朝中州方向踏空而去。


  ……


  東北的白山黑水中,有一青殺口,乃是大乾、雲蒙交界之處,兩國畢屯有重兵。


  大乾屯兵之處,一營中有一小兵,麵目清秀之極,正持弓細細擦拭。


  忽有龍驚百裏,兩國大軍皆震動。


  小兵猛然站起。


  ……


  大乾邊緣之地,有一少有人知曉的貧苦小村,卻有一座書塾。


  塾中之師,是一位年三十許,麵目方正的男子。


  忽而抬起頭,目現驚喜之光。


  ……


  非止大乾諸州,便連周邊諸國,也有一個個來自三教九流之人,如萬川歸流一般,往玉京匯集。


  而此時的玉京城,已是風雲之中。


  亞聖府中。


  仍在潛心推衍穴竅位置的洪辟,忽然接到來稟,乾帝有聖旨下到。


  洪辟微微沉吟,露出幾分笑意,便大開中門,迎接聖旨。


  “朕聞:王者,莫高於上古諸帝,天下盛平,莫高於中古諸子,天下興平,皆待賢人而定。”


  “今天下聖賢者,豈特古之人乎?”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今有亞聖陳公,朕聞其賢名……”


  洋洋灑灑,那宦者讀了許久,才終於讀完。


  皺起一臉媚笑,將聖旨交到洪辟手中。


  洪辟也嫌棄他扭捏諂媚之態,道了聲謝:“侍者還請回稟陛下,辟定當準時赴宴。”


  那聖旨說了一大堆華麗的廢話,其實總結起來就一件事。


  就是他的冠禮將至,乾帝要親自為他加冠,這是十年前早已經定下。


  而這十年來,他的名聲不降反升,大有文人魁首的勢態,自然更不會有變。


  ……


  玉京城外。


  相隔十多裏,有一座玉龍山脈。


  形如一條玉龍,把玉京城遙遙環抱半邊。


  山清水秀,是一等一的風水寶地。


  在玉龍山腳下,有一座道觀,名為玉京國。


  是大乾最大的道觀。


  此時已過新春,天氣晴暖。


  此地已經遊人香客穿梭如織,香火鼎盛極。


  夾雜在遊人之中,卻有一人,如同那雞群中的仙鶴,黑夜中的皓月。


  一眼便無處可藏。


  一身錦衣,頭發束得一絲不苟。


  鬢間雖有幾絲花白,皮膚卻光滑無暇,便連毛孔也難見。


  雙目深邃有神,時有威嚴隱透,讓人難以直視。


  此人正是洪玄機,大乾王朝的中流砥柱,理學大宗師,當朝武溫侯。


  洪玄機漫步遊人之中,意態悠閑,如同乘雲駕霧一般,卻步步舉輕若重,每一步踏出,似乎都能將人群震開,自動為他讓開一條道路。


  一直踏上玉龍山,玉龍觀中。


  那裏有一座大丹殿,是玉京觀道士煉丹修行的地方,向不許遊客上來。


  此時大殿山路上,卻早已有兩個身穿黑色絲綢道衣,手搭拂塵的小道童站立。


  似乎是早等候在此,迎接洪玄機。


  “拜見武溫侯爺,觀主老爺已在觀中久侯。”


  兩個道童行禮道。


  “哼。”


  洪玄機隻是輕哼一聲,也懶得理會兩個道童,舉步徑直走上山來。


  一路來到山上大殿,直入其中。


  便見一個道士閉目端坐在一顆高大的雪鬆下。


  身後,是殿中供奉的一尊道祖相,高有數丈,十分巨大。


  披星光霞衣,手持玉如玉,頂上現青氣,青氣升騰,演化出日月、雷霆等奇象。


  隱有絲絲凜然威壓透出。


  如此奇象,並非雕刻、畫作,而是如同真實一般。


  隻看一眼,就令人如見開天辟地、萬物演化。


  洪玄機自然知曉。


  這不過是一種“傳神”的手段。


  那奇異景象,並非是人眼所見,而是現於人心之中。


  尋常人若能看上一眼,必定深存心中,如刀刻一般不能忘記。


  若是修道之人,隻一眼,便得益無窮,能觀想其像,得到神妙道術。


  但對他洪玄機來說,卻也不過爾爾。


  否則,對方也不可能讓其觀示。


  “蕭黯然,你弄的什麽懸殊?”


  洪玄機淡然掃過雪鬆之下的道人。


  這道人竟然便是方仙道的宗主,蕭黯然。


  對於洪玄機的質問,他不答反笑道:“玄機兄,聽說,元妃娘娘要認你為恩親?”


  洪玄機雙眼微眯:“你消息倒是靈通得很。”


  蕭黯然得意道:“我方仙道出入皇宮,為宗親、後妃煉丹煉藥,這點消息,自然不難知道。”


  “放肆!”


  “你們這些和尚道士裝神弄鬼,蠱惑人君!自古天下衰敗,多由此而出!”


  “自大禪寺滅,天下和尚已經煙消,遲早本侯要稟明皇上,將你們道士也一一放逐鎮壓!拆廟毀觀,斷絕道統!”


  “嘿嘿!”


  蕭黯然回以冷笑:“玄機兄,你自恃理學大家,文人魁首,要驅除我道門,卻也用不著對我發狠,”


  “且不說,我聽聞太上道的神機兄三次屍解已經煉體成形,已然再度出世,你當年是怎麽對他妹妹?”


  “不用你對付道門,他自然會找你算賬,屆時能不能承受他的怒火?”


  “那是來日,便隻說眼前,你這理學大家,文人魁首的名頭,還能自恃多久?”


  “除了你那些爪牙外,還有幾人認你這名頭?”


  蕭黯然露出譏諷之色:“待那位亞聖公行過冠禮,便要正式入主朝堂,屆時,這朝堂之上,你這位大乾中流砥柱,又還能立得多久?”


  “住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