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諸天普渡> 第353章 請誅此妖僧!

第353章 請誅此妖僧!

  一場史上都少有的弑君篡逆之亂,其中更是摻雜了陰司迎駕升仙這種荒誕離奇之事,卻以十分出人意料的轉折平淡收場。


  這種結果,對於此時殿中之人來說,比之前夜宴上發生的一切也許更加離奇一些。


  更離奇的是,皇帝在掌控局勢之後,竟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重開宴席。


  還是為了宴請一個長得跟小白臉似的年輕和尚。


  還召來了朝中少數的一些忠心皇帝的老臣,和神策諸軍中的將領。


  在聽完今夜所發生的事情之後,他們先是破口大罵閹宦逆賊……


  嗯,是懟著俱文珍這個閹宦一黨的頭頭的鼻子罵的。


  皇帝非旦沒有加罪於他,反而一切如常,讓他在身邊侍候著。


  這也是讓老臣們暴怒的理由之一。


  一個大逆的“主謀”,竟然事後跟個沒事人一樣,還能堂而皇之、安然無恙地站在皇帝麵前。


  雖然他現在的模樣是恨不得把腦袋都縮到胸腔裏。


  至於另一個讓人暴怒的,就是眼前這個放肆之極的小白臉和尚了。


  照皇帝的態度看來,一班文武大臣,卻隻是來陪這個小白臉和尚吃吃喝喝的。


  讓這些個老臣怎麽能接受?

  所以……


  “太不像話了!”


  “一個和尚,不守清規戒律,如此喝酒吃肉,太也荒唐!”


  “竟在君前如此放肆!”


  “……”


  一幹文臣在席間已經是議論紛紛,甚至是義憤填膺,破口大罵。


  “陛下如此禮遇於此人,竟讓他同坐禦案,究竟是何道理?”


  一個臉頰深陷,顴骨高聳的長髯老者緊皺雙眉,百思不得其解,還帶著幾分不憤。


  “莫非……”


  旁邊一人忽然麵現詭異之色,低聲道:“諸君可曾記得武氏之亂,白馬舊事?”


  “嗯?!”


  周邊之人聞言麵色悚然一驚。


  雖然時隔百餘年,但在座之人自然知曉。


  所謂白馬舊事,當年的白馬寺和尚得武氏寵幸,可謂是橫行跋扈之極。


  當今皇帝……


  “淩大人慎言!”高顴老者低聲喝道。


  這等事雖然匪夷所思,但這班人卻知道,權貴之中,男風盛行,不足為奇。


  隻是知道歸知道,終究不是什麽光彩的事,尤其事涉皇帝,更不能出口。


  一個麵貌清臒的老者本是一直閉目不語,聽到這話,突然圓睜雙目:“若果真如此,老夫斷不能容忍此等佛門敗類蠱惑聖聽!”


  “……”


  說也奇怪,這群人說得熱鬧,另一邊的神策諸將,卻是一直一言不發,隻默默推杯換盞,安靜得很。


  隻是時不時用眼睛瞟向皇帝身旁的小白臉和尚……


  露出一絲絲恐懼的神色。


  在這裏,隻有他們知道這個看似無害的小白臉有多麽恐怖。


  以往常聽那些禿驢叨叨什麽佛渡人心之類的屁話,現在要再有人敢在他們麵前說這是屁話,腦瓜子都給他塞腚裏!


  這些和尚,真的不是人啊……


  不提這些將領的複雜心裏活動。


  文臣堆中,韓愈柳宗元二人也是迥異於其他人。


  聽到邊上同僚的話語,更是相視一眼,麵露古怪,然後微微搖頭苦笑。


  別人不知道,他們可是清楚得很。


  因為韓愈能在短短半日間,跨越數千裏之遙,趕到長安,還是眼前這個看似輕佻之極的年輕和尚相助。


  若他們猜得不錯,今夜亂事,這和尚雖未露麵,但事情以如此詭異的方式結束,恐怕和他脫不了幹係。


  隻從對麵神策諸將時不時流露的怪異神情,他們就能猜到一絲端倪。


  就是不知,他到底在其中參與了多少。


  最後出現的那一隻金光手掌,也不知是不是此人。


  雖然他們是文人,但見識不凡,於天下各門修士所知不少,江湖武林雖了解甚少,也稍有耳聞。


  他們雖已文道合一,令得文氣顯形,但文氣之力,勝在神意,對於震懾洗滌人心,滅殺邪魅鬼崇一道,那是無往而不利。


  若論及尋常殺傷性,卻是不能與修士武人相比。


  那一掌之力,非同小可。


  怕是天下間能擊出這一掌的人,也是有數的。


  也隻有道門真人、佛門尊者一流,才能做到。


  至於那些江湖武人,他們倒是沒有太多了解,但想來也不過如此。


  這般修為,怕不是要經年深日久勤修苦煉,方能具備。


  所以他們雖懷疑眼前的和尚與此有關,卻因他相貌太過年輕,也不敢確定。


  怕是某個寺廟寶刹、佛門尊者門下弟子也未可知。


  背後真正出手之人,當是那位最後出手的佛門尊者。


  對於這些文武大臣的眼光議論,小白臉陳亦是一清二楚,但誰讓他臉皮厚啊,否則有一個算一個,都要拍死!


  現在嘛,還是吃的要緊。


  不得不說,這裏的東西是真好吃。


  以前還老以為,如果穿越到古代,對他這種吃貨必然是種折磨。


  古代嘛,物資匱乏,文明落後,能有多少好吃的?

  現在看來,都是P啊。


  平民百姓不知道,這皇宮裏的花樣是真多,席上的菜十有八九都是他這個見多識廣的現代人聽都沒聽過的,而且還能讓人吃掉舌頭!


  “諸卿,”


  在場之中,隻有皇帝笑一臉嗬嗬。


  陳亦吃得越開心,他就笑得越開心,滿臉的褶子都笑了出來。


  看著侍婢像走馬燈一樣打著轉為陳亦上著菜肴,才心滿意足轉過頭來,看著底下群臣。


  “今夜鬼物作亂,多賴諸卿,朕才得安然無恙,夜已深,諸卿多有勞累,朕本不該再勞卿等……”


  “陛下言重!”


  “事關陛下安危,社稷安危,臣等便是赴湯蹈火,也絕不會皺半點眉頭,何談勞累?”


  “哼!隻恨臣等未能早些知悉賊人逆謀,讓陛下受驚,還請恕罪!”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爭相發言,向皇帝表忠心的同時,刀子般的眼神刷刷的落到縮在角落裏的俱文珍身上。


  “好好好,卿等都是社稷棟梁,朕極是欣慰,”


  皇帝滿意地點頭,然後麵上微微露出一絲唏噓:“實不相瞞,經此一事,朕反倒是有些大徹大悟之感。”


  “不知陛下悟子何事?可能與臣等分說一二?”


  說話的是那相貌清臒的老者。


  皇帝看向老者,歎道:“韋相當年尚未及冠,便已進士及第,以弱冠之齡入翰林院,乃是飽學之士,天下少見,當知曉佛門大義,”


  “人於世間,有五蘊六塵,六根難淨,六識汙穢,又常造孽業,朕為九五之尊,身係社稷江山,黎民百姓,一舉一動,更是無邊業力糾纏,”


  “如今想來,今夜一劫,怕也是朕的業報,因果循環,那是半點逃脫不得啊。”


  “所以,朕有一事,想問問眾卿……”


  皇帝掃視下方,緩聲道:“朕不過殘軀一副,身心都實難擔負這天下社稷,所幸有長子,廣陵郡王,已生英明神武,臣民多有讚頌,不如,就立廣陵郡王為太子,擇其良日,朕便禪位於皇兒,至於朕……”


  “欲拜三藏大師為師,離了這朝堂,隨吾師誦經參禪,洗去這一身孽業,也好來日,為朕,為新皇,為大唐江山,求得一善報,豈非大善?”


  “……”


  皇帝一番話語,著實將群臣雷得不輕。


  是真的五雷轟頂一般的懵比。


  這是你一個皇帝該說的話?

  怕不是被叛亂嚇得失心瘋了?


  不提他人,被稱為韋相的老者,清臒的麵龐一片陰沉冷硬,從席間站了出來,對皇帝躬身一拜:“陛下,不知陛下所言三藏大師是何人?老臣……”


  “請誅此妖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