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136章 上任遇冷
第一章上任遇冷
之所以有些無奈,是因為這個副省級城市的歷任公安局長中,落馬者眾多。
誰做上這個公安局長,意味著如履薄冰。
姜山心知肚明,選擇自己,是組織看上自己透明度高。
官場上,從來是濁者眾,清者少。
如同姜山一般透明的更是鳳毛麟角。
他臨危受命,理所當然,成為最佳人選。
依照他的心性,自然不願去坐這檔子棘手的位子。
他的內心深處對於權力及錢財欲求不強,只求過得坦然自在,不願受過多的羈絆與約束。
特別是經過參加國際刑警組織的聯合行動,在香港工作生活一段時間,更讓他感觸深厚,位卑好做人
責任與擔當必須有的。
但是,當個人能力不能遊刃有餘,不如退而求其次。
當上級領導與他個別談話時,對此闡述的最明確。
關鍵時候省廳是他的娘家,遇到地方上的阻力時,省廳做後盾,如果鬧翻了臉,最差讓他回到省廳按照副廳安排工作。
這顆定心丸吃下去,姜山就有了分寸。
地方政府,對於公安局長這個位子還是非常看重的。
當年收看《英雄無悔》電視連續劇時,姜山對那句「公安局長這個位子不好坐啊!」的台詞,記憶太深刻了。
此時,他自己也面臨這個問題。
只是沒有想到,情形更為嚴峻。
當時廳長與他談話時,他明確提出了需要,就是安排好退路,有了退路就有底氣與膽氣。
壯士斷腕,是因為他知道腕不會白斷。
與地方勢力叫板,必須亮出底牌。否則,讓他們那幫政客抓住人事與財政,不死也得脫層皮。
公安局長的位子儘管難坐,但是眾人都眼紅,也是各方勢力爭奪、拉攏與巴結的焦點。
爭奪,就是讓自己的人去干。
拉攏,就是把幹上的人拉到自己身邊。
巴結,就是把這個人弄成自己人。
總之,一句話就是不讓公安局長執掌的大權旁落。
姜山深知青城裡手眼通天的人物太多,從來不正眼看省里,動輒進京說話辦事。
青城公安局長只要熬過一屆,就會升至正廳,掛個常委、政法委書記、副市長或政協副主席之類的。
此類虛位,全憑公安局長與主政者的關係。因此,地方勢力要拿下公安局長很簡單。
在這樣的背景下,姜山硬著頭皮上任,自然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他到青城上任,是由省廳安排廳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陪同著一起去的,直接代省廳長,也表明了省廳的態度。
廳長口頭支票,就是答應等他穩定下來,再去檢查工作,順便給他撐腰裝膽。
青城,是個副省級城市。
雖然遠離省城,卻是離京城比省城還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便利與歷史淵源。
不只是政治、經濟、文化上有著優越於省城的先天條件,還有著一種說不清楚的京城後花園背景。
這層關係,隱約可辨,卻不能擺上桌面。
京城的當政者,大都與青城有著密切的聯繫,或出身於此,或在此有親戚,或經常至此休養休養。
長此一往,青城的優越與潛力就彰顯無餘。
主政者有的一飛衝天,更多的是晉身升位。
到青城當官,自然成為各方勢力的爭奪熱點。
姜山初到青城,按照慣例是依次到市委、市政府報到,然後在當地分管領導的陪同下,上任當地市委任命的局黨委書記,然後再任經過人大常委會任命的局長。
其中運作過程的快慢,就看當地主政者的態度了。
快的話,說明他們對新來的公安局長認可。慢的話,就有很多層意思隱含其中。
這也是一種搏弈,平靜的例行公事過程中,各方勢力無不在彰顯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其中,私下的交流與溝通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私下的交流溝通,就是爭奪權力與利益的搏弈。
其中的奧秘,是好心人透露給姜山的。
姜山可不想如此妥協,堅持著自己的行事風格。
有著局黨委書記一職,他就可以行使黨委的組織權力。只需如此掌控住組織權力,就可以控制大局。
上任三把火的事,姜山堅決不去做。
他需要做的,就是坐觀其變,在靜水深流之中,把一切擺布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無規矩不成方圓,只要有了規矩,無需大動干戈,各行其事,各盡其職,各負其責,一切就好辦了。
如果還需要教著怎麼履職,那就太笑話了。
既然組織任命了,那肯定是符合任職條件的,業務不熟,自己去學,自己去熟悉就是。
如果不稱職,不負責,組織不會讓任何人尸位素餐的。
然後,當姜山在黨委會上把自己的主政理念講出來時,他說讓每個黨委委員「有職有責有權」時,每個人臉上掛著成熟的笑容,巴掌拍得很響。
黨委委員全都表現得城府很深,神秘莫測。
在中層幹部大會上,姜山按照警令部擬寫的稿件,中規中矩,抑揚頓措,照本宣科,一字不落,一字不改地讀完。
會場上,掌聲稀稀落落,不時有人露出嗤之以鼻的神態。
這種會場效果,他早有預知,果然不出所料。
他的前任,任人唯親,拉幫結派,把公安局的局風折騰壞了。
人心渙散,歪風盛行,一時難以收攏和改變。
畢竟,廣大民警們見過太多「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和「人前一樣,背後一樣」的小人,狐假虎威,人模狗樣地當官。
而且,還有許多梗直廉潔的民警,正在接受著審查。有的還即將接受審查,其中很多人極可能將鋃鐺入獄。
驚慌失措,忐忑不安的氛圍,如同一片厚重的陰雲,飄浮在在全體中層幹部的身心上空。
會場上,異常沉悶,全部觀望。
因此,他只能照本宣科,例行公事,認認真真地走完過場,扎紮實實地搞了形式。
局裡的事情,還需要時間,需要慢慢肅清流毒,最好讓流毒自流出來,然後,才能挖掘出來活力。
激濁揚清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這是顛仆不滅的規律,更是現實。
應來送往的形式很快就結束了,省廳政治部主任率領的一行在特殊情形下,也悄然返回省城。
市裡的相關領導也悄然無聲,適應著新常態,各司其職,各歸其位。
接下來,姜山就面對著各方勢力伸過來的橄欖枝。
儘管中央有著八項規定,有著嚴格的鐵規禁令,但是國人最為擅長的,就是變通。
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有對策。
概莫能外,鮮有例外。
因為臨時沒有住房,姜山接受了市委安排,暫住在市裡的定點賓館里。
一日三餐,也就與交流過來的幹部搭夥,在賓館的自助餐廳里,共同一吃自助的工作餐。
能夠進入這個層面,暫住賓館,吃自助工作餐的,自然是市級領導為主的。
賓館專門設了擺有一張大圓桌的領導自助工作餐廳,每日交給賓館生活補貼,等於發放了兩位特級廚師的高額工資,補貼著生活。
期間,姜山先是被市委書記馬敢騎約著,一起吃過一次工作餐。
席間,馬書記大體地介紹過一些市情,做出了讓姜山提出一個關於加強公安工作的意見,提交常委會研究。
然後是市長,也是在工作餐上表了態,要幫助解決裝備經費問題,要求拿出個綜合意見,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
倒是人大主任來得痛快。他約著姜山到自己親戚開的家庭餐館吃飯,自己帶著酒,分管政法的市委副書記及政法委書記一起作的陪。
偷著喝如此安全無虞的酒,倒是十分盡興。可能應了那句老話,偷著辦的事,比正常辦多了幾份情趣。
席間,人大主任顯然是絕對的一把手,市委副書記與政法委書記非常敬重他,氣氛好,話就多。
他痛快地多次表示,一定全力支持配合幾位的工作,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他約請姜山最重要的目的。
既是他管轄的權力,也是他投桃報李的本錢,「人大常務會已經列上日程,近日就召開,重點通過公安局長的任命。一旦通過,接著就發任命書。」
接連出了幾次場,姜山感到與市領導們扎了堆,有些不厭其煩,公安局的同志們不好找,也不便找他彙報工作,溝通交流就極少。
於是,他就讓警令部找了一處局裡清理整頓辦公室閑置出來的房子,安排後勤保障處收拾一下,作為宿舍,暫時居住。
吃飯安排在單位的食堂里,原來用來接待的一個房間,作為局黨委值班時的餐室,每人自備一套餐具。
安頓得差不多了,吃住都在局裡,時間上就充裕多了。
局裡各種文件與各警種單位的情況彙報,全部看過多遍,還與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及分管局長進行多次交流。
其中,他還穿插著到有關單位調研過多次。
一切活動,都由警令部陪同,警令部主任於大林帶著研究室的一名年輕民警王輝,三人一起,輕車簡從。
陪同姜山調研數天後,於大林徵求姜山對王輝的意見。
按照慣例,警令部都安排一名年輕民警負責局長的事務與簡單的文字材料,作為兼職秘書。
姜山不想為難警令部,沒有發現王輝的明顯缺點,就表示同意,按照他們的意見辦。
他藉機給於大林吃了一份定心丸。
對警令部近期的工作進行了肯定與表揚,並放權給他。
「非原則性的事務,嚴格按照規定,警令部決定辦理就可。不需要事事都請示。」
他深知警令部的不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們循規蹈矩慣了,服務經歷過多任領導,最大的期望是未來得到重用,不會在一些小事犯低級錯誤。
再說了,跟領導時間長了,無論是見識還是處理問題的能力水平,都沒的說,素質普遍高於其他警種的民警。
警令部事務性的事情頭緒多,針頭線腦,十分繁瑣。
於大林還是黨委委員,局長的許多事情,需要他出面代表,直接處理。
確定下王輝跟著姜山做秘書,他就徵得姜山同意,自己也就脫開身,去履行職責。
姜山在王輝陪同下,活動也就相對自由輕鬆起來。
其中,於大林身為黨委委員,對全局的情況掌控熟悉。
姜山作為班長,需要尊重他的意見建議,也是為了讓於大林有更多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拉近彼此間的關係。
自然,於大林盡心竭力地表現,精心謀划,周密安排,無懈可擊,也值得信任。
這也是姜山想要的效果。
王輝年輕,缺少經驗,凡事以局長為主,他為輔。他只管彙報情況,沒有自己的態度,由局長做出決定。
這樣,相兩比較,反襯出了於大林的成熟與老練,也顯示了他的忠誠與負責。
姜山了解到王輝是青城當地出生長大的,就讓王輝領著自己深入基層一線,進行明察暗訪,多了解些實情。
有時,遇到有王輝的警院同學,姜山還會讓王輝悄悄約出來,一起吃個便飯,藉機了解基層一線民警的真實想法。
這樣一來,如魚得水,紮根下去,接了地氣。
姜山彷彿年輕了許多,全然沒有了剛上任時被沉悶氣氛壓抑得心情不爽的感覺。
他頭腦中漸漸冒出辦法,謀劃出激濁揚清,策動全局的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