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不謀而合
如今這陳後和襄平,自以為季淩風是她們的心腹之人,可卻沒有察覺到,她們的一言一行其實已經不知不覺間受到對方的把控。
並在按季淩風的意願去做著每件事情,就如同這會已經來到禦書房的陳後。
她在心裏還竊喜著對方出了個好主意,殊不知她這位堂堂太後娘娘不過是被利用的對象罷了。
而連續已經數日加緊處理著相府抄家定罪一事的周顯睿,他卻沒想到陳後竟然會來禦書房,當即他放下公務趕緊起身相迎。
或許是因為連日不注意休息,隻是一心撲在政務上的緣故,因此周顯睿這會起身有些急了,當即竟然一個踉蹌,險些沒摔倒在地上。
也虧得一旁的禦前總管餘安將他及時的扶住了,否則周顯睿這一摔,非得傷了龍體不可。
而才從外麵走進來的陳後和襄平,看見這一幕趕緊就圍了上來。
畢竟是十月懷胎生下來的親兒子,別看陳後之前和周顯睿鬧得在不愉快,可這會她還是眼圈發紅的焦急問道:
“顯睿你這是怎麽了,可別嚇母後啊。哀家早就和你說過政務雖然重要,可也不是一天能處理完的,你的身子比什麽都要寶貴。你這個做皇帝的要有個閃失,那朝廷豈非又要動蕩難安,哀家這話你可必須聽進心裏才行。”
明帝駕崩的突然,周顯睿登基之後,不但要穩固政局,還要處理平叛一事,難得輕鬆幾天,現在又有薛家的事情需要他夜以繼日的操勞。
周顯睿也是個血肉之軀的凡人,哪怕他如今的確是九五之尊,但也會覺得疲憊不堪,因此這會陳後的一番安慰,當即就讓他頗為受用的心裏暖了一下。
之前因為蕭瑾萱的事情,周顯睿和陳後之間確實產生了點小隔閡。
但是畢竟血濃於水,母子間哪裏能有什麽仇怨是解不開的。
因此陳後這邊稍微露出了關心的舉動,周顯睿對這位母後的那點埋怨和不滿也就煙消雲散了。
將陳後恭敬孝順的迎到上首位坐好,周顯睿則在一旁陪著坐穩後,這才開口說道:
“母後無需擔心,孩兒不過是這幾日休息不夠,所以剛剛才有些氣虛不足罷了。畢竟當初朕的肺部被丁老切除了一塊,雖有瑾萱讓出閻羅淚給我服用治傷,但氣促肺喘的毛病卻是落下了。如今孩子這身體,隻要稍微操勞些,就覺得異常疲憊,不過這都是小事將養著便好,母後無需掛懷。”
周顯睿這話才一講完,這會同樣陪坐在旁的襄平,當即就一副關懷備至的神情接話道:
“皇兄你難道不知,小病不醫可是會釀成大病的。母後可就咱們兄妹四個孩子,誰要有個頭疼腦熱她都要急的幾個晚上睡不著覺。皇兄如今登基繼位,更是身係大周黎民百姓,剛剛你那險些昏厥摔倒的樣子,可是連襄平都被你嚇到了呢。那個丁老不是日日給皇兄調養身體,為何看起來卻不見成效呢。“
如今的襄平可在不是以前那個天真的八公主了,她現在所講的每一句話,其實往往背後都含著深意。
就如同這會她看似在關心周顯睿的身體,可最後卻將矛頭暗指向了丁一針,仿佛她這位皇兄的身體一直好不起來,都是丁老頭不盡心照顧的緣故一樣。
不過襄平雖然暗有所指,可周顯睿也不是那無道昏君,因此他非但沒將自身的不適遷怒到丁老頭身上,反倒告誡的說道:
“襄兒你適才那話在朕和母後麵前說了也就罷了,皇兄可不許你在外麵也這般造次。若非丁老朕現在能否活著都是未知字數,而且心肺被傷又哪裏是朝夕間能徹底痊愈的。”
瞧出周顯睿極為敬重丁一針,襄平知道暗中埋怨無法奏效,不禁話鋒一轉的笑著又說道:
“皇兄教訓的是,襄平年輕說話總是忘了分寸,但妹妹可絕沒有埋怨丁老的意思。不過他老人家給皇兄調養身體固然重要,但日常兄長也該進補些血燕人參這類安神健體的湯羹,若是皇兄不嫌棄襄平笨手笨腳,皇妹願意為兄長每日親自熬煮送來。”
因為在京軍營時,襄平一心去救莫林芝,結果最後閻羅淚卻被周顯睿服用了。
對於這一點襄平耿耿於懷,更是有好長一段時間但凡見到周顯睿不是冷眼相對,就是充滿了敵視,因此兄妹間的關係十分的緊張。
但是隨著季淩風來到襄平身邊之後,他便開始教導這位公主殿下,如何控製好自己真實的情緒不要外泄。
哪怕襄平恨不得周顯睿去死,但對方如今畢竟是一國之君,想撼動絕非易事。
隻有先和對方將關係相處融洽,並且讓這位兄長放鬆對她的防範,甚至一步步的去信任起她,到了那時襄平才能有親手報複周顯睿的機會。
因此這會聽著襄平如此貼心的話,已經和這個妹妹關係緩和如初的周顯睿,不禁也覺得對方十分貼心,而這份好意他更是不會拒絕的。
等到安撫住陳後無需為他的身體擔憂後,周顯睿不禁就問起對方和襄平這次究竟為何而來。
一提起這件事情,陳後就叫禦書房伺候的內侍們都下去了,唯獨將餘安這位信得過的忠仆留下伺候在側。
然後陳後這才滿臉擔憂的看向了周顯睿,語氣凝重的說道:
“顯睿。哪怕哀家知道一會的話說完,你又要覺得反感,可是母後還是想告訴你,薛妃和那個小孽障絕對不能叫他們活下來。你不能因為看重瑾萱,就在任何事情上都縱著對方做主胡來,哀家的話你這次一定要聽才行。”
絲毫沒想到陳後所提之事,竟然是有關薛玉雁的,當即周顯睿不禁極為詫異的反問道:
“母後,薛妃的事情你是如何知道對方未死,並且還被瑾萱護下的。當初孩兒就是怕您反對,並且此事也不適合張揚,因此才隱瞞了下來,難道您在暗處一直監視著昭陽宮不成。”
被周顯睿這敏銳的洞察力,質問到當即啞口無言的陳後,望著這個兒子看向她的目光越來越失望,她想解釋卻又找不出合理的借口。
而一旁的襄平眼看著陳後要招架不住,當即她趕緊眼睛一轉,就計上心來的解圍說道:
“皇兄你可別冤枉了母後,那種背地裏監視瑾萱的事情,咱們母後怎麽會做得出來。看來皇兄日理萬機可能還不知道,現在有關薛妃未死的傳言,私底下早在宮內傳開了。畢竟皇兄也該知道,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想將個大活人藏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瑾萱自己疏忽之下消息外泄,母後無意間得知,這才焦急的趕了過來。”
襄平三兩句話就將事情推到流言蜚語上麵,這種私下的傳言,她一會離開禦書房就可叫季淩風暗中散播,保證周顯睿難以在這事上尋到她的錯處。
而一聽得薛玉雁的事情,竟然已經在宮內傳開了,也不是常去後宮走動的周顯睿,望著襄平那信誓旦旦的神情,由不得他不信上三分。
“母後息怒看來是朕想多了,至於薛妃她的確未死,但朕卻沒想到瑾萱竟然如此疏忽,這等機密的事情也會走漏風聲。或許當初孩子就不該顧念舊情,放薛玉雁和那個男嬰的性命,這件事是顯睿處理不當,到叫母後費心了。”
陳後眼見得周顯睿果真一副欲殺薛玉雁的態度,當即她在心裏不禁又暗暗讚歎了下季淩風的料事如神,嘴裏則立刻繼續勸道:
“皇兒說的不錯,這個薛玉雁不但是相府嫡係女子,更是和薛後一起犯下染指皇家子嗣的重罪。若是她未死的事情真的越傳越廣,那咱們皇室的顏麵何存。我知道你一直器重瑾萱,可說到底她仍舊是個女流之輩,有時候難免會心慈手軟,動了惻隱之心便不去顧全大局了。因此並非是母後要針對她,這後宮你也該找人分下對方的權利了。你若怕母後和瑾萱發生矛盾,大可以叫文卿那孩子和對方一起協理後宮,就不知顯睿你覺得如何呢。”
當初在鳳翔宮時,哪怕薛玉雁最後的確可憐至極,但若非蕭瑾萱相救,周顯睿依然會殺了對方。
因此這會被陳後這位生母一勸,本就內心傾向於除盡薛家人的周顯睿,哪怕明知這麽做蕭瑾萱必然不快,但他在猶豫了一下後,仍舊是點頭果決的說道:
“在薛玉雁是否該除掉這一點上,顯睿其實和母後的觀點不謀而合,也覺得不該留對方這條命繼續活下去,否則對於皇室來講終究是個隱患。而且母後提點的話朕也都記下了,如今廢太後薛氏徹底失勢,瑾萱也的確該找個人幫她分擔下重擔了。而且瑾萱的性子雷厲風行,文卿端莊仁厚,有她在旁相輔相成,或許也的確是件好事。而且三年後孩兒已經想好,無論文卿有無子嗣,朕都會冊立對方為後。這六宮的事情早晚要從瑾萱手裏交給文卿操持的,也是時候該讓瑾萱慢慢的退下來了。”
無論在英明神武的人,身邊至親之人的話,總是多多少少會給人帶來影響力的。
就如同現在的周顯睿,或許陳後今日沒有過來提及蕭瑾萱的事情,他也不會覺得對方掌權太重,早晚應該移交這類的事情。
不過周顯睿剛剛的那番話,的確也沒有惡意,隻是覺得蕭瑾萱終究會隨著周顯禦離開,能叫沈文卿跟在對方身邊現在就開始學著執掌後宮,這種安排在他看來也確實還算妥當。
而也是在這一刻,十天前才死裏逃生的薛玉雁,她的命運也已然被定下了,哪怕她和那個無辜的齊哥的確有蕭瑾萱的庇護。
但大周的皇帝以及太後娘娘想要她的命,蕭瑾萱還能否安然的將人送出皇宮,以及這件事發生後,她和周顯睿又是否會像季淩風期盼的那樣關係激化,這都將是無人能預料得到的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