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三章忘情與世
————
先天不朽大羅,一證永證,一得永得,是一亦是萬,是萬亦是一,承載先天大道,運轉大道玄機,與後天生命徹底劃分界限。
這一步若是邁出,就是生命本質的差距,是從‘零’點到‘一’的飛躍。可就因為如此重要,其間的艱難可想而知,非世間一切外力所能幹涉,不然億萬元會以來,闡教玉虛宮就不會隻有十數先天大羅金仙了。
正是因為這一步太艱、太難、太險,自宇宙初辟以來,不知多少天驕在此困頓不前,隻得扼腕歎息,走上另類成道的絕路。
另類成道在某重程度上,隻是殘缺的先天大羅金仙,祂們擁有先天大羅金仙一級數的戰力,卻永遠不會有著先天大羅金仙的超拔。
而荀少彧雖然在機緣上得天獨厚,後天之身走出第三條道路,參悟一部分混元大道之妙,締結一枚‘混元道果’,以後天之身得享不朽,可謂是萬古難有的際遇。
以荀少彧不滿百歲之齡,得此驚天動地的大成就,不說是辟地開天第一人,在古往今來的大神通者中,也有著一席之地了。
然而,就因為荀少彧崛起的太快,修行的時間太短,就算有著先天五太證道的體驗,在根基上依舊有些許疏漏。那些在天人之上時還不明顯的瑕疵,但在荀少彧成道‘混元道果’之後,已然被千百倍放大。
為此,荀少彧本尊在大昆侖山玉虛宮,師法玉清元始大道,在閻浮人間沉寂一萬載,終於將這最後一絲瑕疵彌補,再無一絲疏漏缺陷。
“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一萬年夯實根基,吾雖然還不能與屹立先天大道無數元會的大神通比肩,可是也觸摸到了【粉碎真空】之道的一角。”
荀少彧手掌之間隱約有著磅礴神力在轟鳴作響:“粉碎真空,粉碎一切,因果,功德,氣運,大自在,大解脫,大逍遙。”
“在吾徹底了斷與龍族因果之時,就是得入粉碎真空大自在之期,隻可惜……這注定要蹉跎許久,沒有幾萬年乃至幾十萬年,根本就不可能了結這一份因果。”
畢竟,一旦荀少彧證入【粉碎真空】之道,就是堪比先天大道第二境【萬劫不磨】的天尊級數,是由後天之身跨越【與世同存】,直接抵達【萬劫不磨】之境。
這當中的難度,與尋常證就先天大道還要大千百倍不止,若有著大成就,自是要有大磨難,不經千萬劫數如何能入【萬劫不磨】。
一如廣成子這位闡教大師兄,為上古姬軒轅之時的帝師,有著廣大甚深的人道功德,身上的天道功德也甚多,在曆經‘封神之劫’之後,一舉斬殺了三大屍神,入了先天大羅【萬劫不磨】之數。
“【粉碎真空】之道,太難,太難,太難!!”
荀少彧的眸子中隱隱有著一抹悵然,仙秦十二都天太過龐大了,根本就不是一時之功,隻有親身經曆過仙秦浩瀚的人,才能真正明白祖龍這一位‘混元無極’的心胸氣魄。
仙秦疆域的十二座虛空大域,無論在哪一方勢力,都有著極重極重的分量,就連稱霸宇內無敵的道門,也才三十三重天而已。
哪怕荀少彧與張子房謀劃刺秦,在博浪沙上悍然一擊,但祖龍所站的高度太高,任由荀少彧、張子房二人施為,再反手之間將一切伎倆掃落塵埃。
正因為經過了博浪沙一役,荀少彧才明白自己真正的敵人,從始至終都不是祖龍。能被祖龍正視的對手,終究是元始大天尊這一層次的人物,不是荀少彧這位玉虛二代弟子。
在仙秦這一盤大棋之上的博弈,荀少彧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隻能在元始大天尊與幾位‘混元無極’落子後,按著元始大天尊的心意而行。
如若先天大羅金仙是為‘天意’,可謂大羅天意高難問,那‘混元無極’就是無可置疑的‘天命’,是天地間必然的‘大勢’,混元大勢之下不可逆不可違。
這就是荀少彧拜入闡教玉虛宮,作為闡教元始天尊的小徒弟,享受到了應有的福澤,也該付出的相應代價,荀少彧對此心知肚明。
鐺!鐺!鐺!
驀然間,玉虛宮門前的黃鍾大呂轟然一動,一聲聲沉重的鍾聲響徹東昆侖,鍾聲恍若雷音轟鳴,蒼穹之上厚重的雲層徐徐分開,一片純金色的太陽神光自重重雲層間漏出。
嗡——嗡——
純金色的太陽神光神聖無比,至剛至陽的宏大氣機,似如茫茫天河滔滔而起,隻不過須臾之間,就將整個東昆侖的氣機都近乎帶‘活’了過來。
這是一股大道氣機垂落東昆侖,將東昆侖這一座萬神祖庭、群仙之鄉有了一絲上古麵貌,無窮無盡的天地靈機,猶如汪洋大海在肆意喧囂世間。
鍾聲依舊悠揚不止,這一口玉虛宮鍾可謂是玉虛宮鎮宮之器,連接著清微天玉清境,是清微天玉清境的通往人間的幾大通道之一,自然有著非同一般的神異。
“嗯?”
聽著鍾聲回響,盤坐在法台上的荀少彧,眉頭乍然一動,純金色的太陽神光落在荀少彧的身上,將荀少彧襯托的恍如神聖。
一道道玉虛宮鍾聲渺渺,近乎自蒼穹之上落下,亦恍若自蒼茫天地間盤桓,玉虛宮宮鍾三十六響,東昆侖奇珍異獸齊鳴,五色祥瑞神光流轉。
“玉虛宮宮鍾,鍾響三十六,清微天宮相召,看來……是師尊要在清微天玉清境,再度開壇**,闡釋混元大道!”身上披著重重神曦,荀少彧眸光開闔,其中神芒閃爍不定。
自荀少彧拜入元始天尊門下,雖有著鎮壓昆侖山祖脈的重任在身,可是以荀少彧之修為,動輒一念之間,就能神遊大千虛空萬方。
固然,荀少彧鎮守這一座昆侖山麒麟崖,不得擅離東昆侖地界,但能祂元神出遊仙山福地,足不出戶可遊三山五嶽之地。
以祂玉虛宮掌教的身份,在十洲三島各大仙山都被奉為上賓,時常出入清微天玉清境謁見元始天尊,聽得元始天尊與闡教眾仙講經說法。
如今的荀少彧能有如此成就,也多是有著元始天尊為其講道闡法之故。不僅打下了一道混元根基,更近一步奠定了【粉碎真空】大自在之機。
要知道,在這萬載歲月以來,玉虛宮宮鍾五千載一響,這是荀少彧坐鎮玉虛宮後的第二響,上一次元始天尊論道,就讓荀少彧大有收獲。
而這一次玉虛宮鍾鍾聲響起,雖不見得能讓荀少彧有著上一次的收獲,可是以荀少彧的道行,能有一絲一毫的收獲,都是彌足珍貴的。
“天明,”
荀少彧持三寶玉如意一掃周身,清光朦朧籠罩周匝,待到清光散去之後,一身道袍煥然一新,就連頭上的道簪,都換成了一根玉質的仙簪,一身仙機昂揚而起,激蕩著周匝的虛空,蕩漾起一層層漣漪。
“弟子在,”
隨著荀少彧的這一聲呼喚,一道流光渾然而至,一位相貌英偉的青年道人,身著流雲道袍,腳上踏著芒鞋,周身祥光升騰。
這一位青年道人周身仙光飛騰,道氣橫空滾滾,一枚道果雛形在頂門之上若隱若現,一重重神光朦朧孕育,待到真正完全成形之時,勢必要石破天驚。
“天明,”
荀少彧看著自己在閻浮人間唯一的血脈,麵上不由多了幾許舒緩的笑意,道:“為師不日將神遊清微天,去聽你師祖元始天尊講道,少則十年八載,多則一二百載,元神靈光才會回返。”
“在這一段時間內,玉虛宮中的大小諸事,暫且由你來掌管,與為師在時一切如舊,尤其是對麒麟崖下的雲霄娘娘,切勿有疏忽怠慢之心。”
“弟子,謹遵師尊教誨,”
天明躬身一禮,有著曾經的諸侯閱曆,天明的心性就算不如荀少彧深沉,也遠勝了旁人不知凡幾,麵上毫無一點驚詫之色。
諸侯國君與天子帝君一般地位尊榮,卻不能長久掌握人道,任由滔天的法力神通,可是一切皆有定數,連祖龍都不能避免。
因此,荀天明自呂國國君任上退下來後,就被荀少彧帶到了東昆侖玉虛宮。由荀少彧稟明元始大天尊後,正式拜入荀少彧的門下,被收授為玉虛第三代弟子。
從此以後,荀少彧與荀天明雖有父子之實,平常卻是以師徒相稱,天明就是荀少彧拜入闡教以來,記錄在冊的三代闡教弟子。
而有著闡教弟子的身份,天明就算是一塊榆木,一塊不堪教化的朽木,也該通了心竅,有一個不錯的前程,何況天明並不是榆木,而是一塊上好的璞玉。
經過荀少彧精心調教,荀天明如今儼然有了道果雛形級數的修行,在闡教的三代弟子雖中不如楊戩、哪吒兩位天命戰神一般逆天,但也算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勝過許多同輩中人。
“嗯,切勿疏忽怠慢,不然吾回返玉虛時,可不饒你,”見著天明沉著應對的姿態,荀少彧笑著搖了搖頭,再度囑咐了一句。
這一萬載的歲月變遷,一萬載的滄海桑田,荀少彧可不隻是用來夯實了自己的道基,對苦境的一群故人們,也是沒少照顧。
隻是各人都有各人的造化,那一幫老臣都在荀少彧的指點下,大多得了一個極為不錯的前程,最少也是一個【超凡入聖】,得享幾千載壽數之後再入輪回,其中長生不壞者大有人在,彼此總算都沒有辜負了這一場君臣緣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荀少彧執掌玉虛宮之事對人族一方可是大事,眾位聖德人王們當然不會藏著掖著,不告訴祂們在苦境封國的後裔們。
縱然,荀少彧不能輕動真身,可是有著東昆侖玉虛宮背景的苦境呂國,誰又敢真的忽視,誰不怕那一柄三寶如意突然從天而降,打得人腦漿崩裂。
真正知道當中厲害的,自然懂得退讓,而不知道其中厲害的,也對呂國構不成威脅。呂國在荀天明的治理下愈發的強盛,幾度率領苦境南方諸侯會盟,成了殷天子之下的最強霸主之一。
若不是殷天子一脈的氣數未盡,強行爭奪天子之位,可能會招致人族三皇五帝們的敵視,可能就在荀天明這一代,呂國就能進取天子至尊之位。
就在呂國稱霸苦境南方之後,荀少彧徹底斬去了與呂國的最後一點羈絆,與呂國荀氏再無交集,至此再也不理會呂國之事。
荀少彧性情本就是淡薄,在拜入元始天尊的門下,修行道門神通之後,自身愈發趨向於太上忘情之道,一言一行愈發接近仙佛神聖的姿態。
能讓荀少彧真正太重,從始至終就隻有荀天明一人,在對待呂國後世國君之時,終歸少了幾分情分,就連對荀天明的生母司琅嬛時,都不見得有幾分真情,更多的隻是利益所致。
這也是現在的東昆侖麒麟崖上,隻有天明一人,而沒有其他人,甚至司琅嬛的緣故。斷情絕愛如荀少彧,或許念著往日情分,不忘一眾故人,卻絕不可能自墮玉虛宮掌教的威嚴。
仙光沉凝實質,天明沉聲應道:“弟子謹記師尊教誨,師尊放心神遊便是,玉虛宮大小諸事有弟子掌管,必不會讓其生亂。”
“如此,吾在清微天也就放心矣!”
荀少彧頷首點頭,手中托著三寶玉如意,盤坐著大道法台上的身形不動,緩緩的閉上雙眸,眉心祖竅之間一點靈光浮動。
這一點靈光一經出現,刹那間成千上萬朵青蓮在周匝綻放,一縷縷幽幽大道青蓮異香,在荀少彧的身邊經久不散。
這是元神靈光勾連冥冥之中的玉清境清微天,所產生了幾分異象,這一點靈光自祖竅眉心間遁出後。在天明周匝盤桓了幾下,最後乍然消逝於天明的眼前。
“弟子,恭送師尊,”天明見著靈光倏然而去,向著靈光遁走的方向,深深的行了一禮,不久不見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