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關鍵少數的作用
放手,往往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好為人師,就是一種不願意放手的另類表現。
張有道也是如此,手中掌握巨大財富,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是看不起普通人的。總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影響到其他人。
如今看來,是自作多情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經曆了激烈社會變革的人群,自信心是如此的爆棚,當然自卑心也是如此的爆棚。
激烈的競爭,已經讓絕大多數人變成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想要改變他們,不亞於讓長江倒流。
有爭議的事情,總是能夠滿足大眾的窺私欲,曾經掌握過海量數據的張有道,對於人性中的陰暗世界,是如此的熟悉。
甚至還勾勒出了一個讓人惡心的世界。雖然那個世界讓人反感,可是它卻真實存在。
光明總有照亮不到的地方,黑暗籠罩大地的時候,世界將會重開。
張有道打算將這個黑暗世界呈現在世人的麵前。既然已經爛了,那就讓他爛的徹底。隻有這樣,才能在腐爛的土壤中滋生新的生命。
雖然都是事實,可是貿然公布,肯定會引起不可預料的後果。
張有道想起了老爺子張鐵流。
一本子緊守初心的張鐵流,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傾訴對象。
很快,張有道就帶著兒子張星辰去看望張鐵流了。
“爺爺,奶奶,我和爸爸來看你們了。”
剛一進門,張星辰就大聲的喊道。
“是我大孫子來了。快來爺爺這裏,讓爺爺好好看你。”
張鐵流看見張星辰來看自己表現的非常高興。
家長裏短說了半天,張鐵流就說道:“有道,你又遇到難題了?”
“什麽都瞞不過您,是有些想法,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隨後,張有道就將他的想法告訴了張鐵流。
張鐵流聽完後,嚴肅的說道:“有道,我是怎麽教育你的。遇到這麽點挫折,就想放棄了?這麽多年來,你是不是站得太高了,徹底脫離了群眾,已經忘記了普通百姓是什麽樣了?”
“爸,我怎麽會脫離群眾呢,有海量的大數據支持,我比他們還了解他們。他們根本沒有想要改變的想法,簡直是欲壑難填。”
“了解大數據,就是了解普通百姓了?這話是誰告訴你的,你也信這種鬼話?”
“為什麽不信呢,這是社會科學研究。”
“沒有經曆過嚴格的考驗,你能知道誰忠誰奸,誰廉誰貪?人性的複雜,可不是說說而已。還有大眾的意思,可不是你要考慮的東西。你要明白,任何事情,隻要抓住關鍵少數才能成事。”
“關鍵少數?”
“看來黨史你是白學了。偉大領袖的思想你還是沒有領悟。鬥爭精神,你也不具備,你還不如星辰呢。”
沉默了好一會而,張有道才說道:“那我回去想想。”
“記住,千萬不要和人民群眾較勁,否則你會發現,最後吃虧的一定是你自己。要善於發現什麽是關鍵少數,並學會抓住它。這樣的話,無形中你就掌握了主動權。”
“爸,我該怎麽做?”
“先召集人手,完善你想表達的思想吧,沒有思想,沒有信仰,是什麽事都做不成的。”
“我明白了。這種事情找誰商量好呢?以前我請了那麽多專家,可是沒有一個專家能夠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不要將目光局限在專家和智庫身上,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目的,是不會弄出你想要的答案的。能夠告訴你答案的人,你會發現的,他們的品格異於常人。”
“品格異於常人?這個怎麽判斷?”
“接觸,多接觸才能了解,了解過後,才能發現。這個過程誰也逃不掉。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天才其實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等你學會發現的時候,就會明白的。”
“爸,我知道了。您最近還去公司嗎?”
“不去了,我已經卸任董事長了,接班人很合格。我這輩子,算是做了一些事情,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讓星辰在我這裏待幾天,好些天沒見他了,怪想他的,你自己回去吧。”
“爸,我媽呢?您都不留我吃飯就讓我走?”
“怎麽,你還有心思在我這裏吃飯?”
“我怎麽就沒心思了。”
“去吧,去吧,我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麽,不要在我這裏浪費時間。”
隨後張有道就離開了父親的家,向著工業博物館趕去。
沒錯,就是工業博物館,這是張有道最想待的地方,也是一個能夠激發他靈感的地方。
大多時候,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可是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合作看起來親密無間的時候,社會在迅速的發展,看起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隻不過,容易遇到斷崖。
當這個關係變成生產關係決定生產力的時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但也容易走入死胡同。
人在其中的作用往往是起最關鍵性作用的。
想要改變如今的格局,恐怕現在的生產力還是不夠的。能源問題,就像是懸在人類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能源危機。
從而影響整個世界的運轉。
那麽誰是能夠破局之人呢?當屬科研人員。
他們是現代化的工人階級的最終進化目標。
當所有的工人,都是科技人才的時候,那麽生產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他們就是張有道要抓住的關鍵少數。
這是一群有知識、有能力、有未來的人,也是決定大眾命運的人。
不禁讓他想起了當年抗擊疫情的時候,他們所產生的爆發力。
還屬於手工做業的醫療行業,在他們的支持下,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這就是關鍵少數的作用。
種糧的農民越來越少,可是糧食的產量卻越來越高,這也是關鍵少數的作用,其中科技的更新迭代更是讓這種關鍵少數脫穎而出。
按照這個發展方向,越來越多的關鍵少數,會從各種工農業部門脫穎而出。隻要團結這些人才,那麽新文化誕生的阻力就消失不見了。
可是越是思考,越是覺得這種方式熟悉,猛然回頭,才發現,原來這些早已被偉大領袖提出來了,隻是被大多數人忘記了而已。
這就是工業和農業的力量,這就是關鍵少數的力量。
工業時代幾千萬人的勞作,就可以養活十倍乃至百倍的人口。隨著時代的發展,智能化程度的提高,這個費效比還在迅速的擴大之中。
將來有一天,幾萬人的勞作就能養活這個國家的時候,也不用感覺奇怪。
恐怕那時候,關鍵少數的作用將會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