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我家都是工業人> 第一章 走出黃土地

第一章 走出黃土地

  故事是從清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開始的,在那時我們的國家還處在最後一個農耕王朝大清的統治之下。


  那年的春天,對於張家來說,又是一個青黃不接的時節。八歲的張百順(我的曾祖父)就在那個時節裏,接連失去了可以養育他的父母。因為家貧,沒錢治病,小病抗成了大病,在加上缺衣少食,最終張百順的父母睡進了枯黃的大地中。


  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安葬了父母之後,僅有的三間土房也改了姓,張百順徹底一無所有了。隻能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黃土地出去討生活(當乞兒),從此開始了他的求活之路。


  身為赤貧農民的兒子,他沒有過歡樂的童年記憶,記憶最深刻的都是忍饑挨餓的情景。為了不挨餓,他就向著南方走去,期待能夠走到江南的魚米之鄉,努力的活下去。


  至於為什麽會向南方走,而不是跟著其他流民一起往京城走,那是因為他時常能夠聽到父親羨慕江南的富庶。


  可以想象,一個小孩子在黃沙漫天的墚峁丘陵之間穿梭,一路上還要努力的尋找綠色,期待能夠從大自然中找到一些可以果腹的食物,那是一段多麽艱難的旅程。


  可惜這片曾經哺育了中華文明的黃土高原,在那時已經失去了繼續哺育華夏文明的能力,人口膨脹和過度砍伐,讓原本鬱鬱蔥蔥的森林早已消失不見,放眼望去,一片土黃,想在野外獲得食物,簡直比登天還難。


  就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八歲的張百順硬是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走下了黃土高坡。


  說來也是幸運,命運總算沒有辜負這個努力求活的孩童,讓他在汾河邊上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他就是於青山,後來又成了小張百順的養父。


  當時的情形可能是這樣的:已經餓急了的張百順,不想就此死去,在看到正在路邊休息的於青山等人麵前的幹糧之時,雙眼冒著綠光,就撲了上去,不管不顧的抓起燒餅就往嘴裏塞。


  可能是出於憐憫,亦或其他原因,於青山並沒有對這個突然搶奪幹糧的小乞丐動手,並且還製止了他的弟子上去驅趕,猛地往嘴裏塞東西的張百順。


  此舉,讓他的弟子頗為不解,後來還問道:“師父,咋不讓我收拾了這個小乞丐?膽大包天了,竟敢動手搶咱們的幹糧。”


  “你看他的樣子,應該在外麵流浪了不少時間了,就讓他吃吧,世道艱辛,能夠苟活於世,已經是困難重重,何況他還是一個小孩子。趙強,你去給他點水喝,別讓他噎死了。”這是當時於青山給出的答案。


  就這樣,一張餅,一碗水,讓小張百順活了下來。


  吃飽喝足以後的張百順,直接跪在於青山的麵前道謝。


  看著跪在自己眼前的張百順,於青山問道:“小家夥,你叫什麽名字?從哪裏來?”


  “我叫張百順,是從張莊來的。”


  “百順,百事順利?”


  於青山看著張百順眼中露出的堅毅之色(也可能眼中有對生的渴望的眼神),不禁發出了這般感慨。至於張莊在哪裏,於青山不用問都知道,張百順肯定不知道在哪裏。


  就這樣,一次偶然的“搶劫”,讓張百順的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於青山不知被張百順身上哪一點打動了,在詢問過他的基本情況之後,就決定收他做個義子,並帶回去教養。


  雖然張百順不知道於青山是幹什麽的,可是已經堅持不下去的張百順,最後還是做了於青山的義子。


  隻不過,於青山並未讓他改姓於。


  就這樣,張百順“成功”的加入了於青山的隊伍。並且跟著於青山師徒幾人一路南下,回到了於青山位於晉南的老家。


  回到於青山的老家以後,張百順才知道,於青山居然是個拳師,家中還有一座武館。


  懂事的張百順就開始了在於家的新生活,令他奇怪的是,於青山有徒弟,可是卻沒有家人。


  直到有一天,張百順看到於青山的徒弟在院中練武之後,就向於青山提出也想學武,等長大了也要和師兄們一樣,成為鏢師,賺錢孝敬義父。


  可是,於青山在聽了張百順的懇求之後,非但沒有同意讓他練武,反而將那些在武館裏練武的師兄們都趕走了。


  當時自以為做錯了事情的張百順,直接被嚇傻了,直接跪在於青山麵前,請他責罰。


  看著張百順那瘦小的身體,於青山卻說道:“百順,你知道義父我以前是幹什麽的嗎?”


  張百順隻能老老實實的回答,說道:“不知道。”


  於青山也沒有因為他無知,就給他介紹,而是接著問道:“那你知道什麽東西比武功厲害嗎?”


  “舉人老爺。”張百順不假思索的就道出了這個答案,這是他父親告訴他的,舉人老爺都是從天上的星宿下凡,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物。


  於青山被張百順的回答給逗笑了。


  然後說道:“百順,你要記住,這天下最厲害的東西是槍炮,任何人擁有了槍炮就是無敵的存在。”


  張百順問道:“義父,難道槍炮比官老爺還厲害?”


  於青山說道:“天底下最大的官都不敢在洋人麵前放肆,你說厲害不厲害?”


  張百順問道:“義父,洋人是什麽東西?”


  於青山這才意識到,張百順恐怕還沒有洋人的概念,就說道:“就是會造槍炮的人。”


  緊接著,於青山又說道:“百順,你一定要記住,以後見到洋人就躲遠點,千萬不要和洋人起衝突。”


  張百順問道:“義父,幹嘛要躲他們?他們都是妖怪嗎?”


  於青山說道:“他們比妖魔更加可怕。”


  張百順問道:“老佛爺也打不過他們嗎?”


  那時,在小張百順的心裏,老佛爺就是天底下最最厲害的存在了。


  於青山一臉迷茫的說道:“義父也不知道。”


  事後,沒過幾天,張百順就被於青山送去了村裏的私塾,說是要多讀書,學點有用的東西,以後一定比練武強。


  就這樣張百順有了機會接觸到知識。


  第一次認字,第一次寫字,……,張百順極為努力的跟著夫子學習蒙學啟蒙知識。因為是義父送他去讀書的,他極為珍惜讀書的機會,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上課調皮,或者逃學。


  就這樣過了小半年,張百順就可以背誦三字經和千字文等蒙學讀物了,同時也認識和學會了不少常用字。


  直到有一天,他接連幾天都沒有去私塾讀書,引起了於青山的懷疑。


  他將張百順叫道身邊問道:“這幾天,你怎麽沒去私塾?是不是逃學了?”


  張百順說道:“義父,先生病了,就讓我們放假了?”


  於青山說道:“範先生,前幾天見他還是好好的,怎麽就突然生病呢?你給義父說說,範先生得了怎麽病?”


  張百順說道:“我也不知道先生得了什麽病。不過,最近先生嘴裏總是嘮叨個沒完,說什麽有失國體,還哭了呢。”


  聽張百順說的雲裏霧裏的,於青山就親自去看望了範夫子。


  可是等他從範夫子的私塾回來之後,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嚇得張百順大氣都不敢喘。


  直到他的臉色恢複了以後,張百順才敢靠近他。


  然後於青山就對張百順說道:“百順,以後一定要記住,不要和洋人做對。”


  張百順問道:“為什麽呢?”


  於青山說道:“那些洋人把老佛爺從紫禁城裏趕出來了,現在都逃到西安府了。”


  原來,於青山從範夫子那裏得知,八國聯軍鎮壓了義和團之後,又打進了京城,並勾起了於青山不好的回憶。


  想當初,他們身為義和拳拳師,也曾做過扶清滅洋之舉,可是在真正和洋人正麵廝殺了一番之後,才知道洋人的厲害,血肉之軀完全不是那些洋人手中的槍炮的對手。


  那一仗直接將於青山的膽氣給打沒了,就帶著幸存的弟子逃回了老家。


  也不怪他,任誰看著身邊武藝高強的弟兄,悍不畏死的,成片的倒在洋人的槍口之下,都會對自身的武功產生嚴重的懷疑。


  在聽到京城都被洋人占領了以後,於青山是徹底害怕了。


  而小張百順卻不願意看到義父消沉,就說道:“義父,等我長大了也去造槍炮,到時候,咱們就不怕那些洋鬼子了。”


  於青山聽到小張百順的豪言壯誌之後,安慰他說道:“那你要好好讀書。”


  從那以後,張百順讀書更加的用功了,雖然用功的方向不對。


  可惜他們那裏地處偏僻,那時並沒有新式學堂,就這樣張百順陸陸續續的在私塾讀了三年書。在他十二歲那年,因為範夫子病逝,他也失去了繼續讀書的機會。


  從此和他義父一起,開始扛著鋤頭種地了。同時,於青山的身體也開始變壞了,舊傷複發,體力大不如前,家裏的農活,逐漸落到了張百順的身上。


  直到有一天,於青山將剛從地裏回來的張百順叫到堂屋。


  進屋以後,看著於青山穿戴整齊的坐在太師椅上,張百順好奇的問道:“義父,有客人來?”


  於青山說道:“你也去換身衣服過來?你三師兄一會要帶人過來。”


  當張百順換了身幹淨的衣服,沒過多久,三師兄就帶著一個賬房先生打扮的人走了進來。


  經過介紹,張百順就知道了於青山叫他陪客的原因了。


  原來那個賬房先生是喬家布店的一個分店掌櫃。三師兄王島在喬家做護院,聽說喬家要招收學徒就想起了張百順這個讀過幾年書的小師弟。


  就這樣,在義父和師兄的幫助下,張百順就這麽稀裏糊塗的成了喬家布店的一個學徒。


  在離開家的那天,張百順十分不舍於青山。


  還是於青山說道:“百順,你也長大了,也該出去見見世麵了。一直跟著義父在鄉下生活,以後是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的。”


  最終,在於青山的諄諄教導之下,擦幹眼淚的張百順,終於離開了生活了六年的家。


  那一年他十四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