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冒牌大昏君> 第410章 和尚闖建康

第410章 和尚闖建康

  楊廣突然覺得很孤單。不知道為什麼。接著一陣心悸。難道和尚那裡有消息了。幽州的形勢他不敢說十拿九穩。但最少可以暫時控制局面了。他不管羅通那小子是不是帥才也不管他有多大本事。反正現在刀把在他手裡攥著。其餘都是扯淡。他手裡掌握著於翼平原一家四口的性命。哼。藍衣那個裝B販子死了以後誰敢再來刺殺。 

  藍衣的悲慘經歷讓大將軍府的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來殺楊廣等於飛蛾撲火等於想不開自殺。而且楊廣沒有任何離開大將軍府一步的意思。又何必枉送性命。 

  可是他最擔心的還是南陳的變數。張麗華這女人的變數。他算上後世也從來沒怕過。可是張麗華身上不但牽扯他的穿越之謎而且還很可能跟他一起穿越對他知根知底。被穿越的這檔子事到現在他都有些不能接受。這到底是多麼逆天牛B力量。竟然可是穿破時空。至少21世紀也只是電影電視里幻想而已。真的時光穿梭機仍然是遙不可及的美夢而已。 

  「主子。你怎麼了。」養馬發現楊廣有些發獃。很奇怪。而且還有一種縱使在人群中也十分孤單的意思。 

  這種神情讓養馬的看了都心疼。他當然不懂楊廣一個現代人穿越之後的孤獨和恐懼。他還以為主子有些想家了。畢竟主子17歲的年紀在幽州做到如此程度他養馬的大跌眼鏡奉為神明。要是他。除了直接大開殺戒之外怕是沒有別的任何辦法。 

  楊廣沒有應聲。依然坐在火堆跟前發獃。突然有鴿子飛過…… 

  和尚趕路的進城比楊廣預計的要快。因為養馬居然提前給他準備了兩匹最好的快馬輪流趕路。這樣不騎人那匹馬就能邊跟著跑邊休息。實際雙馬的道理是楊廣講給養馬的聽得。因為這是成吉思汗征戰天下最標準的騎兵搭配。甚至衝鋒陷陣的幾千先頭部隊每人都配3-4匹最好的戰馬。 

  所以那時候的東亞和歐洲城池一見到黑壓壓一大片的騎兵。還以為從天而降。而且行軍速度之快宛若天邊流雲讓人防不勝防。 

  一匹馬怎麼可能達到那種速度和站立。都是2-4匹馬輪流來騎的功勞。 

  這種法子很新奇。不過和尚卻十分受用而且很快適應。只是當他一路風塵趕到建康城的時候還是有些晚了。以為大街上都在議論紛紛。說太子爺要親自挂帥北伐了。 

  和尚一聽也是納悶。隨便找了家飯館要了點齋菜然後跟小二仔細打聽了一下。這才確信這不是傳言而是事實。不但如此太子爺正在集結兵馬3日後就要出發了。 

  只是建康城因為遠離前線完全沒有打仗的樣子。大街上人來人往你儂我儂好不繁華。建康雖沒有西湖卻有一條淮河。淮河兩岸也是燈紅酒綠讓人流連忘返。 

  不過從和尚吃齋菜看來就知道他有多小心多重視這次任務了。 

  和尚雖然不是陳國人可是對各國的皇帝太子世子將軍大臣還是頗有涉略的。因為他胸懷大志。所以一直在不斷的觀察和尋找合適的主子和機會。 

  陳叔寶這個只會吃喝玩樂寫寫艷詩的窩囊廢居然要領兵出征。實在出人意料。但幸好沒有不透風的強。大家都在議論其實這不是太子爺的意思而是太子爺府里那個陳國第一美人張麗華的意思。據說張麗華還要男扮女裝跟著一起出征。反正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現在怕是就怕皇城裡的皇帝老子不知道這些流言流語了。 

  當然副帥的人選也定了下來。蕭摩訶。 

  本來陳叔寶這個三等貨帶兵出征和尚該替楊廣高興。可是第一張麗華居然女扮男裝要跟著。第二副帥是能征善戰的老將蕭摩訶。哼。那陳叔寶這個太子爺就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帶著美人遊玩的。 

  他微微掐算了一下。知道自己機會不多。一定要找到機會見到張麗華才行。 

  不過想找跟張麗華見面的機會不難。他很快就從住宿的客棧打聽到第二天張麗華就要跟隨太子爺去棲霞寺祈福祭天。陳國比大周更加信封佛教。而建康城內最有名最靈驗的寺廟自然就是千古棲霞寺。 

  棲霞寺位於建康東北處的棲霞山上。是華夏四大名剎之一。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於此大弘三論教義。被稱為江南三論宗初祖。 

  這個和尚自然在行。因為和尚本身就是神仙和尚。天文地理都無所不精更何況和尚廟裡邊的那點事。以他的聰明才智更是不在話下。 

  三論宗的根本論典是印度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故名。又因注重宣揚「諸法性空」。亦稱法性宗。此宗以「二諦」和「八不」之說為中心。發揮宇宙萬法「緣起性空」之理。 

  在華夏的淵源自鳩摩羅什譯出「三論」后。即為僧睿、僧肇、僧導、曇影等相繼研究。其中以僧肇最為出名。與鳩摩羅什並稱為「什肇之學」。什肇之學。原流行於北方。后得僧朗傳播。流入南方。僧朗住在鐘山草堂。遇見隱士周 。即傳授所學。周因而著《三宗論》。 

  當時江南成實宗很盛。三論的玄綱幾乎斷絕。僧朗來到江南。非難成識大乘師。破斥從來認為三論與成實一致的舊說。使三論學重舊純粹。在棲霞山。僧朗游於法度的門下。後繼承法度的棲霞寺法席。 

  梁武帝很器重他。遣僧懷等十人到棲霞山從他學習三論大義。其中僧詮學有成就。嗣後數代相傳。遂有「攝嶺相承」的宗派。 僧朗受學之後。始終隱居棲霞山。住止觀寺。故有山中師、止觀詮等稱號。一生精研三論。成就卓著。僧朗的門下有興皇寺法朗。長干寺智辯。憚眾寺慧勇。棲霞寺慧布。稱為詮公四友。由於他們的宣揚。攝嶺三論之學越發恢宏。 

  其中傳承學統而開闢后來一宗規模的是法朗。法朗弟子幾乎遍於全國。最著名者當數三論宗的實際創始人吉藏。藏七歲從法朗出家。勇猛精進。成為修持有道的高僧。 

  而和尚的師兄就是這個吉藏。怕是連未卜先知的和尚也不知道吉藏會成為以後三論宗的實際創始人。 

  吉藏7歲從法朗出家。有穎悟譽。具戒之後。聲聞轉高。19歲替法朗復講經論。隋平定江南后。到會稽住嘉祥寺。宣講三論。聽眾常千餘。被尊稱為嘉祥大師。后受隋煬帝敕命。住揚州慧日寺。長安日嚴寺。並於長安完成三論註疏。創立了三論宗。此期間曾與當時三藏論師僧粲辯論且獲勝。 

  唐初。被征為高祖所設統領僧眾的十大德之一。備受唐王室敬重 。晚年住延興寺。武德六年寂。壽七十五 。著有《中論疏》、《十二門疏》、《三論玄義》、《大乘玄義》、《二諦義》等。弟子知名者有慧遠(藍田悟真寺)、智顗、碩法師、慧灌等。其思想遠傳高麗、日本。 

  當然這些都是後事。如今的和尚還無法得知。和尚知道的是他這個所謂大師兄肯定會得到成佛。肯定會個未來的大師。 

  而此刻他要見張麗華的事就全要靠吉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