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 出師頌
袁天南繼續說道:“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有一個心願,他要在被滅掉的六個諸侯國當中,從每個諸侯國選一個最漂亮的女人做妃子,然後從秦國選一個最美最優秀的女人立為皇後,象征著秦國統治六個諸侯國。於是,他命令能工巧匠設計製作了七支金簪,待找到這七個美女之後,就將這七支金簪送給她們作為定情之物,結果……”
“結果怎麽樣?”慕容可依和沈琦心急的同時發問。
袁天南說道:“可惜還沒等找足這天下最美的七名美女,秦始皇就去世了,也因此秦始皇一生都沒有冊立皇後,而這還沒使用過的七支金簪也不知所蹤。後來世世代代的帝皇聽說這個傳說後,都在命人尋找這七支金簪,結果沒有一個能夠找到,沒想到現在居然到了我的手裏。”
慕容可依讚歎道:“這也太神了吧。”
沈琦說道:“袁先生,能借給我們觀賞一下嗎?”
袁天南把金簪給沈琦和周誌文觀看之後,他就拿起那個木盒開始仔細觀看,腦中的小依開始快速地尋找這方麵的資料。
沈琦和周誌文越看越覺得這些金簪漂亮,看著看著,周誌文忽然問道:“袁先生,這麽多金簪,你肯不肯出讓我們一人一支呢?”
袁天南得到小依的幫助,已經把木盒的機關了解清楚,聽到周誌文問,再看到他和沈琦都滿是渴望的眼神,想了想就把金簪接過來,將那支皇後抽出來遞給慕容可依之後說道:“這六支都可以讓給你們。”
慕容可依驚喜無限,接過皇後金簪愛不釋手。
沈琦和周誌文也開心不已,沈琦說道:“謝謝袁先生,隻是不知道你要多少錢才肯出手呢?”
袁天南說道:“這是秦始皇的東西,上麵的寶石又十分名貴,做功更是一流,我也不往高了喊,一支給五百萬就行,如果你們嫌貴,那就對不起了。”
沈琦和周誌文聞言沉默了,袁天南見狀就笑道:“你們可以先商量一下,我順便研究這個打開這個盒子?”
慕容可依笑道:“把東西藏在這麽難打開的盒子裏麵,想來應該很珍貴。”
袁天南說道:“我也是這麽想的,嗬嗬。”
沈琦拉拉周誌文,對袁天南說道:“我們出去商量一下,很快就回來。”
袁天南點頭說道:“好的。”
不一會,當沈琦和周誌文商量好回來時,已經看到袁天南和慕容可依在仔細看攤開在桌子上的一幅書法!
沈琦快步走過去問道:“袁先生,這書法是……?”
袁天南指指業已打開的機關盒笑道:“就是從這個機關盒裏拿出來的。”
周誌文就問:“這是誰的書法?”
袁天南看著兩人笑道:“你們仔細看看,應該覺得熟悉,嗬嗬。”
沈琦和周誌文滲透過去仔細看,沈琦輕聲讀起來:“茫茫上天,降祚為漢。作基開業,人神攸讚。五曜宵映,素靈夜歎。皇運未授,萬寶增煥。曆紀十二,天命中易。西戎不順,東夷構逆。乃命上將,授以雄戟。桓桓上將,實天所啟……”讀到這,他摸著下巴皺著眉頭說:“我怎麽覺得有些熟悉?”
周誌文接著往下念:“允文允武,明詩閱禮。憲章百揆,為世作楷。昔在孟津,惟師尚父。素旄一麾,渾一區寓。蒼生更始,移風變楚。薄伐獫狁,至於太原。詩人歌之,猶歎其艱。況我將軍,窮域極邊。”
念到這,周誌文和沈琦對視片刻,同時臉色大變,驚呼道:“出師頌!”
說完之後看到袁天南頷首微笑,沈琦說道:“這個神秘的《出師頌》不是在故宮博物院放著嗎,怎麽會在這?”
古書法《出師頌》,是國家規定不允許處境展覽的64件超級國寶之一,因為該書法沒有落款,不知道是何人所寫,後人通過字體的比對,大致確定為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所書,據《宣和書譜》記載,索靖少年時就有出群之才。索靖書法以章草名動一時,其書法“如風乎舉,鷙鳥乍飛,如雪嶺孤鬆,冰河危石”,十分地險峻遒勁,索靖在中國書法史上擁有很高的地位,史評其書法“與羲(王羲之)、獻(王獻之)相先後也”,而《出師頌》是其碩果僅存的孤品。
剛才沈琦說故宮博物院也有一幅《出師頌》,這的確是事實。
故宮博物院保存著我國現存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五件絕品名帖:西晉陸機《平複帖》、東晉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隋人書《出師頌》及王羲之《蘭亭序帖》的最佳摹本唐代馮承素本。
一直以來,故宮收藏的隋代作品隻有一部寫經,而別的朝代的書畫珍品都有收藏:西晉有陸機《平複帖》,東晉有王珣《伯遠帖》,唐代的就更多了,隋代作品是個缺件,《出師頌》正好可以彌補故宮博物院在書法藏品中的空白,這就是它的珍貴之處。
不過,《出師頌》被故宮收藏,這裏麵還有一個故事。
《出師頌》自唐代以來,一直流傳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紹興年間入宮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曾將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遜位清帝溥儀以賞賜溥傑的名義,將該卷攜出宮外,1945年後失散民間。2003年7月突然在中國嘉德2003年春季拍賣會上亮相,引起業界軒然大波。故宮博物院聞訊後,派出徐邦達、啟功與傅熹年等國寶級鑒定家,到嘉德拍賣行利用優先購買權將該卷以拍賣底價2000萬元購得。
但是,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故宮把《出師頌》買回去後,卻被人指責是假貨,並且列出好幾處不符合真跡的理由,可故宮方麵卻堅持是真跡,此事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
袁天南說道:“故宮確實收藏有《出師頌》,但是你們應該也知道,自古以來,《出師頌》就有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