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 餘音繞梁
梁淑敏搖搖頭說:“自從那次出事後,貞瑤把事情經過告訴了我,我也深深覺得這件事太詭異了。雖然還是想,可因為已經對古琴起疑,也覺得再彈它,後果會更嚴重,慢慢的就沒有想得那麽厲害了。”
袁天南又看著寒貞瑤問道:“從那之後,你再也沒有讓阿姨接觸過古琴?”
寒貞瑤說道:“是的,我把它藏起來不讓媽看到。可是你不知道,這床琴這麽神秘,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想研究一下這琴究竟有什麽魔力,於是把它拿出來仔細觀看,這一看,頓時有一種想彈它的欲望,於是忍不住試彈幾下,幸運的是我媽還沒有教我彈奏此琴的方法,彈出來的聲音非常難聽,根本就彈不下去,等我把琴收起來,對剛才的那種想法很是後怕,從此之後,我再也不敢看它,直到現在。”
袁天南聽完後,想了想就說道:“琴現在在哪?”
寒貞瑤說道:“在書房裏。”
袁天南站起來說道:“走吧,咱們去看看。”
寒貞瑤看著母親,有些擔心,說道:“好的,媽您就不要去了吧?”
梁淑敏卻搖搖頭,說道:“不,我也要去看看,我也想知道這床琴究竟藏著什麽秘密。”
寒貞瑤看著袁天南問道:“袁先生,我媽能去看嗎?”
袁天南笑道:“無妨,有我在沒事的。”
三人來到書房,寒貞瑤在大沙發後麵搗鼓了一陣,不一會就拿出一床琴來,劉淑敏笑道:“貞瑤你也太會藏東西了,竟然把琴藏在沙發裏。”
寒貞瑤說道:“我是把沙發割開才放進去的,不藏好點被您看到那還得了。”
說著,寒貞瑤把琴放到書桌上,袁天南仔細觀看,隻見這床琴的確十分古老,整個琴身是酒紅色的,和葡萄酒的顏色很像,做工非常精美,所用的琴弦也是亮晶晶的,看不出是什麽材質,完全沒有留下歲月的痕跡。
袁天南在看的時候,就隱隱約約聞到了一種很是奇異的香味,他把琴反過來,隻見底部也做得十分密實,隻是看到幾條不規則的非常細的紋路。
過了一會,寒貞瑤看袁天南不說話,就心急地問道:“袁先生,你看出什麽來沒有?”
袁天南剛想說話,看到劉淑敏又是眼睛都不眨一下死死盯著古琴看,心裏一跳,馬上將琴拿起來說道:“走,我們回到剛才的花架下再和你們說。”
再次來到花架下,袁天南將琴放到桌上,伸手指一撥,隻聽得“錚”一聲,聲音的確很難聽。
袁天南歎了一口氣,拿出煙點燃吸了一口,緩緩吐著煙霧卻不說話。
說也奇怪,剛才還被古琴迷住的劉淑敏,回到花架下卻沒有了剛才的專注,她看到袁天南不說話,就問:“袁鎮長,你也沒看出來嗎?”
袁天南說道:“看出來了,我在考慮是否要和你們說。”
“這還要考慮嗎?”寒貞瑤馬上說道:“我們就是想知道原因啊,你快說吧。”
梁淑敏也說道:“沒錯,我也非常想知道這琴怎麽會有這麽大的魔力。”
“好吧”,袁天南看著母女倆問道:“你們應該聽過‘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典故吧?”
梁淑敏和寒貞瑤茫然地搖搖頭,梁淑敏說道:“我知道這個成語,卻不知道其背後的故事。”
寒貞瑤笑道:“你和我們說說唄。”
袁天南說道:“這個成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隻得賣唱求食。她那淒婉的歌聲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蕩在屋梁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母女倆笑著點頭,袁天南話鋒一轉,又說道:“某天,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一件禮物,這件禮物是一床琴,華元告訴楚莊王說,這床琴叫繞梁。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妺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也覺得自己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可他又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最後隻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梁淑敏和寒貞瑤聽得入迷了,等袁天南說完,寒貞瑤輕輕歎息道:“唉,好可惜啊,這麽好的琴竟然被砸壞了。”
梁淑敏輕蹙柳眉,想了想就問:“袁鎮長,你說這個故事的目的是?”
袁天南語出驚人:“我說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想告訴你們,這床古琴就是繞梁!”
“啊!”
母女倆大聲驚呼起來,寒貞瑤問道:“你剛才不是說繞梁被砸壞碎成幾段了嗎,怎麽還在?”
袁天南說道:“是砸壞了,不過後來被人悄悄修複,你們看這裏、這裏、這裏,都有橫紋,這就是修複時留下的痕跡。”
“喔……”母女倆恍然大悟,寒貞瑤驚呼道:“這麽說,古代四大名琴,竟然被我們得到了其中的兩個?”
袁天南笑道:“是啊,說明你們福氣大,哈哈。”
古代四大名琴,分別是“號鍾”,“繞梁”、“綠綺”和“焦尾”,這都是神物,得其一已是福氣巨大了。
劉淑敏卻又提出了疑問:“這繞梁也太怪異了,一彈它就讓人瘋狂,難道那個楚莊王也是這樣嗎?”
寒貞瑤說道:“估計是,要不然他也不會迷到七天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