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再饒楊津 血書請賢
書接上回獨孤如願一箭射掉了一個來敵,楊津初次領略他的射功,喊聲小心已到近前,獨孤如願收起寶弓,說道:「楊將軍,你我本無仇為何苦苦相逼!」楊津看到獨孤如願多了兩個幫手,再一看史寧猜測到定是他釋手救了獨孤如願等三人「呔,莫要說些沒有用的,你既然能逃出去,我就能將你繩之以法!」楊津還是不服輸,口氣大的嚇人
「我說哥們,得饒人處且饒人,你在校軍場上耀武揚威的已經夠了!招招都想置人於死地,獨孤郎處處相讓,你又何必如此的較真回去告訴你們家王爺,他這樣下去,誰還會替他賣命!剛才獨孤郎如果箭對著的是你,你還有活命的機會嗎?算了!」金參利的話里話外帶著更多的幾分諷刺之意
「呸!你小子是個逃兵哪裡有資格和本將軍說話!」楊津不甘在話上讓他佔到便宜
「你們妒賢嫉能,我平時最瞧不起的就是這樣的卑鄙小人!」
「廢話少說!看我前來擒你!」楊津可不想在這裡和他們打口水仗,他要的是實際的東西獨孤如願提馬接過他來就斗,楊津一看獨孤如願親自和自己過招心頭就有了半分不自在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所有的招數對於獨孤如願根本就是無濟於事金參利和史寧也沒有閑著,兩個人驅馬金參利手持長刀一陣瘋砍,史寧亮出鰲頭兩刃斧把剩下的幾人殺得「哇哇」大叫,走得快的,逃了性命走得慢的丟了性命
楊津也無心再戰,剛虛送幾招,就想跑金參利擋住了去路,現在是進退無路,沒想到今天失敗的這麼慘「楊津,還不下馬受縛!」史寧大喝一聲,手中的鰲頭兩刃斧在向前一晃
看來我一世的英明就要毀在這幾個人的手中「楊將軍,今天你可承認你敗了沒有?」獨孤如願問道,楊津低著頭默然承認「那好,你走!我不為難你,回去給王爺說清楚,我若有得罪之處,還請他大**量,不要太小家子氣!當前我們的敵人是破六韓拔陵,為何在這裡伸拳使腳的!朝廷還等著你們破敵建功呢」楊津抬頭看了看獨孤如願的眼神,他說的不是戲話乃是誠心之意哎!當初我也想不通王爺為何非要趕盡殺絕還有那個禿驢徹悟,要不是他出的騷主意,我楊津今天會如此的丟人現眼
史寧和金參利可不願放他回去特別是金參利想到他用陰險的手段,出爾反爾就來氣,獨孤如願解勸了半天,才勉強同意楊津一抱拳,這可是獨孤如願第二次放他饒了他的性命
「獨孤將軍的話,在下一定帶到!我們後會有期了!」楊津說完揚馬而去史寧覺得這樣是去了一次機會太可惜了獨孤如願告訴他們不能殺他,大敵當前,朔州城內只有一個老將鄭君壽還能在陣前和敵將抵擋,至於元深不過是夸夸其談的貴族,他哪裡會打仗現在若是殺了楊津,無異等於幫了賊兵的大忙二人聽他說的大義凜然,心裡佩服不已史寧心想看來我是投對了人,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建立一番功業
楊津單馬快到朔州城,就聽三軍殺聲緊張,又見朔州城外破六韓拔陵的賊兵和魏軍殺於一處,城頭上廣陽王元深心急火燎他不聽人勸私自將楊鈞等人撤入城中,破六韓拔陵探得魏軍換帥,高興勁還沒有過,又聽探馬來報,昆都侖溝的魏軍也撤去了「恭喜大汗,賀喜大汗,這真是老天的安排!」方旭站出來說道破六韓拔陵依然令阿史那德科繼續留守懷朔,自己親率將兵一路直抵朔州城下元深看到賊兵驍勇異常,老將鄭君壽漸漸不支,瀋河身遭數創,徹悟和尚在城頭上只顧閉眼誦經
楊津把馬一提,高聲喊道:「賊兵莫要猖狂,我楊津來也!」他這一聲喊,引起了破六韓拔陵的注意,楊津趁亂殺入陣中,乾坤日月輪所到之處血肉橫飛破六韓拔陵問道:「此將如此驍勇,姓甚名誰?」身邊的幾個親隨都說不知道一將攔住就問:「來將留下姓名!」「你聽清楚了,我乃楊津是也!」說完翻身又殺入陣中,鄭君壽看到了楊津並不高興,心裡暗叫:壞了,獨孤如願定然被他們害死了!這些人對付賊子弱智的很,對付自己人卻是高招
城頭上廣陽王看見了楊津心裡似乎找到了些底只見他殺到城下,可是畢竟獨木難支廣陽王無奈下令鳴金收兵,魏軍撤入城中他看到眾人個個傷痕纍纍的樣子,知道這次自己輸的很沒有面子廣陽王問計於大家:「各位,現在我們朔州城已經三面被圍,城破在旦夕,眾位將軍可有退敵良策?」眾人誰也不敢答話!和尚徹悟建議撤軍五原,廣陽王元深再詢問眾將,朔州刺史鄭君壽和賀拔勝兄弟三人堅決不同意撤軍
「王爺,自古兵來將擋,我們不能撤呀!朔州城內的千千萬萬個百姓,可怎麼活呀!請王爺三思!」鄭君壽上前納頭便拜!元深過去扶起他來,說聲:「老將軍,為國為民,本王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奈何我們現在孤城難守,不如以撤為進!」鄭君壽看他撤意已定,沒有辦法勸住,老淚縱橫!「好!我來殿後!」
回到府中,依稀可以聽見破六韓拔陵的賊兵城下叫罵!他知道城即將被棄守,萬般無計忽然家人來報瀋河在外求見,鄭君壽親自到外接住了自己的這個老部下「沈將軍深夜到府,可有急事?」「大人,瀋河有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講!」瀋河坐在了凳子上,他的情緒很激動「講!」「是,大人,王爺是要你我成為朔州城的千古罪人呀!明日瀋河但有一死,我絕不退出城去!我有七歲的孩子但求大人代為收養!」瀋河不願做的是逃跑的將軍,他要與城共存亡
「沈將軍,果然有血性!老夫又豈能離他而去!」鄭君壽也做了這樣的打算,他不是要殿後,而是要用死來捍衛自己一生的執著
「老夫一把年紀了,死不足惜,你還是不要追隨老夫,老夫這就寫一封信,你馬上去找獨孤如願,讓他回來!我們朔州城內不能沒有他呀!」鄭君壽把希望寄托在了被貶的獨孤如願身上「大人,他能回來嗎?」「能!」說著就要破了手指,扯下一塊白布,在上面寫道:將軍覽信時,陰陽兩相隔,盼君早歸來,為民飲胡血!二十個字,字字都是發自鄭君壽的心聲
「老夫,但求將軍把此信送到獨孤郎手中!」瀋河連夜出城不提,鄭君壽喚過家十個家人,將自己平時省吃儉用積攢的一千兩銀子,擺在地上分給了眾人,對他們說道,你們有親的奔親,無親的投友去!
眾人哭不成聲,只有管家鄭前翼說什麼也不走「老爺你就留下我!我願意給你牽馬墜蹬,死也死在一起!」「哎!你這是何必呢?」其他人收拾行李趁夜色去了
第二日的二更時分,廣陽王率軍,從南門撤往五原城內剩下的只有朔州軍民!鄭君壽集合眾人,凡是軍中的獨子,全部造冊,讓他們護著朔州城內的百姓也撤出城跟在廣陽王後面眾人那個不淚流滿面,拜倒在地!
「大人,我們也不走!有您在城丟不了!」一個老頭子,跪在地上,高聲喊道鄭君壽過來攙起他,抹了一把淚說道:「走!現在城外的賊兵猶若決堤后的黃河水,我們朔州保不住了!」「大人,我還能殺死幾個賊兵,我要留下!」老頭子很堅定的說有很多不願走的朔州人情願加入軍中,共同守城!鄭君壽下令城內所有的石塊和木頭全部搬到城上,準備和賊兵血戰到底有些人將自己的家拆了,把屋上的草草也抱了過來鄭君壽感激百姓對自己的支持廣陽王派人幾次催問,為何不見鄭君壽的部隊跟上來,鄭君壽指著放在身旁的棺材說道:「回去告訴王爺,鄭某人但求一死,也不開城池半步!」使者回去回稟了廣陽王
「報大人,賊兵在城下派來一個使者!」小校來報,「好,剛送走一個使者又來一個使者,把他給我釣上來!」「遵命!」
不一會破六韓拔陵的使者,一步三顛的來到了鄭君壽麵前「見了本大人為何不跪!」「鄭大人,你可要看清形勢,我們大汗可是對您欽佩仰慕得很哪,所以才派在下前來招撫,我奉勸你還是早早的棄暗投明!」使者那份得意的樣子都讓眾人氣憤不已
「哦,你們大汗,準備給鄭某人,什麼樣的官呀?」鄭君壽故意問道看來這個老頭還是有迴旋的餘地,「只要大人獻城投降,我可以保證大人定能位列三班!」
「好痛快,我先問問你,能不能做主,讓你們大汗,把他的位子讓給我坐一坐呢?」鄭君壽哈哈一笑,輕蔑的問道「是呀!你們大汗既然這麼喜歡朔州城,我們大人就去做大汗,讓破六韓拔陵來做大人得了!」鄭君壽的一個侍衛取笑道
「你,你們不要等到城破之時,萬事悔矣!哼!」使者這時候覺得自己的身上渾身不自在,他用嚴重的後果來警告鄭君壽從鼻子里發出的「哼」輕而無力
「來人呀!」「諾!」「將這個狗頭給我綁了,老子要用他祭旗!」幾個士兵上去就將他按住,不由他分說,以經綁成了一個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