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兜鍪> 上架感言

上架感言

  距離初寫此書已經過去兩個月了。 在這兩個月裏,前一個月裏我反複不定,每日隻擠得出兩千字。 對北宋曆史的略知一二,使我頭一次鼓起勇氣寫。 而我寫這本書的立意,原本是來自於劉錡。 這還要從去年說起,在和父親的聊天中,了解到自家的族譜中竟然還有劉錡這麽一號人物。 當時父親說,“劉錡是和嶽飛齊名的南宋將領。” 對此我並沒有聽進去,隻是知道了這麽一號人,畢竟我從來隻對西漢和三國的曆史故事感興趣,直到今年年初看了《辛棄疾1162》這部電影。 所以你們能看到,這本書中趙楷所寫的詩詞全都是抄的辛棄疾。 老實說,此時我對宋朝曆史的了解也就僅停留在中國通史裏麵的幾頁紙、宋詞以及網絡中眾口鑠詞的撮宋、大慫之中。 我甚至連靖康前後數十年間有哪些名臣、名將都說不出十個。 但我最後還是選擇了這麽一個時間段來寫。 因為辛棄疾,也因為劉錡。 我是因為辛棄疾才去了解的靖康恥,因為靖康恥才了解到了兩宋興亡時期的中興四將,也才注意到了劉錡,了解了他的事跡。 巧合的是,正是辛棄疾南下歸宋的那一年,在前線病重的劉錡被宋高宗安排在一間糞壤堆積的試院之中病逝。 相比於嶽飛,他最大的幸運是也算是得了善終。 但也正是這樣,相比於嶽飛,他的事跡名聲遠遠比不上後者。 但他們兩個都是為大宋江山鞠躬盡瘁的忠臣。 我無意去比較二人究竟誰高誰低,後來南宋的君臣早已給他二人都加了武穆的諡號,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二人在南宋君臣心中的形象同樣偉岸。 於是我開始關注這一時期的各個人物,發現這個時代並不是沒有出色的文臣,並不是沒有出色的武將,並不是沒有出色的軍隊。 他們缺少的,是一個真正出色的帝王。 這一時期有非常多的悲情人物。 熟知的有嶽飛、宗澤、種師道種師中兄弟,較為人知的有上麵提到的劉錡、劉法、李綱,不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更多了。 了解越深,我就對這個時代越是存有深深地敬意。 甚至我認為,趙良嗣也並不應該為北宋的滅亡背鍋,蔡京也不僅僅是水滸傳中的大奸臣,而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官員。 我也曾一度懷疑自己能否將這本書繼續寫下去。 為此,我買了很多關於這個時代的書,就像上麵說的那樣,了解得越多,我越是對這個時代心存向往,越是推翻我早期關於宋朝的看法。 宋朝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朝代! 於是我想繼續寫下去,盡管我是第一次寫,盡管我的水平就這麽一點。 最後,感謝我的責編時光! 感謝我的朋友熊大大! 感謝每一位支持我的親朋好友,不管是線上的還是線下的。 感謝每一位看著此書的讀者!! 真心的感謝你們! 我將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將更好的文字展現給你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