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無限未來之科技帝國> 320停下來是不可能的

320停下來是不可能的

  時間倒回2個小時之前:

  「今天的計劃有點忙啊。」李敏是空管局派遣的常駐無限未來公司工作小組的組長,他看著當日起降計劃備案表,隨口說了一句。這份備案表文檔中有幾個關鍵詞,標註著「航天飛船改進型試飛」、「共4個批次」……


  無限未來公司得到了來自頂層的首肯(默認),加上對軍隊尤其是空軍的持續技術輸出形成的良好關係,在空域使用方面的許可權等級很高,加上公司總部上空及附近空域並非熱門航線區域,以及出於對高科技企業的鼓勵等各種因素,空管部門對無限未來公司的航空航天業務採取了特事特辦的准報備制度——只要不飛遠程航線,那麼每次飛行只要提前2小時,向空管局做備案即可,只要沒有被明確通知否決,就可以準時起飛。


  這對如今貨運飛船還在不斷優化,日常有大量測試飛行需求,以及太空旅遊被公眾接受后,每周至少安排兩期太空飛船的無限未來公司來說,節省了大量的申請時間。一般來說,在項目測試安排比較密集的時候,一天起降2-3個批次較為常見。


  按照常規流程,大氣層內飛行需要先申請並提交各種材料,然後再等審批意見,一輪審批流程至少需要2天時間。而像飛出大氣層的那種,已經脫離了空管局的管理範疇,根本就沒有對口審批的主管部門。


  國家放開民營航天市場后,有幾家民營公司試水火箭發射業務(現有技術比較成熟,而且技術門檻比較低),發射前就尷尬地發現——找不到有審批權的主管部門。最後如何解決?基本都是先發射了再說,發射成功或是失敗墜毀了但沒砸到人,也就民不舉官不究,如果造成傷亡了,那就另說。萬幸的是,目前這幾家試水的公司業務規模都很小,而且也足夠小心,還沒出過傷人傷物的意外事故。


  所以,上頭搞特事特辦,對無限未來公司的默許放開,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摸索如何管理民間的航天科技公司。既要管理,又不要管死,太難了……


  只是,陳文浩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可能會讓有關部門做出更加兩難的選擇。


  很快,備案上報時間達到了2小時。從機庫里掐著點出來的兩家飛船分別佔據了兩條跑道,其比普通太空旅遊飛船大出一整圈的造型,正常人都能夠分辨的出來,更別提塔台里的專業工作人員,肉眼測速和辨別大小是必考技能點。


  李敏連監視器都不看了,離開座位,眼鏡都快懟在落地玻璃窗上了,「這是你們公司新搞出來的?」


  塔台里少數幾名公司員工都是不知情的,沒人回答得上來,但是卻都下意識地挺了挺胸:看,我們公司乾的,牛不牛。


  李敏也是反應過來,又多看了幾眼才回到位置上,翹了個大拇指,「厲害!」


  無限未來出品的飛行器歷來都是無人駕駛,這也是讓外界特別是全球同行都覺得不可思議的黑科技,拋開其他好處不說,至少在此刻,讓起飛前的溝通工作變得簡潔高效。地面發來起飛請求,經塔台確認后,兩架飛行器同時點火,沿著平行的兩條跑道同時加速滑行,在滑出大約1500米的距離后,猛地提升飛離了地面,以極快的速度劃出一道不明顯的弧線直上雲霄。


  這又是一項明顯不同於以往的表現。貨運飛船採用電動引擎,起降方式是和直升機類似的垂直起降,不需要滑行跑道。而已經多次載人的太空旅遊飛船,因為採用了雙引擎架構所以在起飛時需要跑道,但長度只要500米就足夠了。而這一次,在跑道上的滑行距離是原來的三倍,假設動力不變的前提下,載重量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


  試飛為什麼要載那麼重的貨物?出於職業敏感性,李敏在腦海中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按照常理,新的飛行器試飛不應該簡裝上陣嘛?除了飛行員和必需的測試儀器,其他能省則省,即使軍用戰鬥機,火力測試也是排到機型測試穩定之後。


  今天註定了是打破他常規的一天。第一批兩架飛船上天后不到5分鐘,第二批又是兩架飛船再次從機庫中被同步牽引到跑道上。滑行,加速,起飛……


  這還沒完,第三批飛船再次來到了跑道。


  「每批次2架,4個批次就要上去8架?這存在危險性!」李敏拿起戰術平板,「我要找嚴總確認,先不要放通行信號……」


  塔台外,第三批已經開始滑行、加速、起飛。


  「怎麼回事?!」李敏放下平板,提高了說話音量。


  「沒有,不是我,我沒給信號。」負責輸出信號的操作員一臉無辜。


  「嚴總,你好。我是塔台的李敏,今天的試飛計劃……」李敏把注意力轉向平板,已經連通了嚴國平的通話。


  「你好,李組長。對,計劃沒有錯,8架都是新機型,分四批次進入太空。別擔心,飛行路徑都經過反覆測算。現在一切順利,第一批次已經快離開大氣層了。」


  「發通行信號吧。」李敏糾結了一會,眼見第四批飛行器已經出了機庫,此刻已是箭在弦上,他覺得即使此刻選擇阻止,恐怕也擋不住飛行器上天,就像前一批飛行器那樣。沒有飛行員,一切都是無人智能化駕駛的弊端就在這裡。


  目送第四批飛行器消失在天際,李敏離開座位,走出了塔台的控制間。他摸出手機,撥通了自己在空管局的直屬領導,「喂,傅主任嗎,我李敏,有個情況要向您彙報……」


  ******

  「塔台那邊起疑心了。」嚴國平站在陳文浩旁邊低聲說話。


  「意料之中,這個陣勢放出來就別想低調了。」陳文浩並不在意,面前的虛擬屏上,8個綠色小光點代表8架圓心飛船,沿著幾乎相同的軌道線,以等差距離的排列形式移動著。


  說話間,處於第一陣列的兩個小綠點突然變成了藍色,邊緣還多出幾道寫意的風素描。「雙引擎同時發力了,正在加速至第二宇宙速度。」看了眼面帶疑惑的嚴國平,陳文浩聳聳肩解釋道,「小卡做的一點小優化,說是更形象一些。」


  向月球發射飛行器,對地球上的人類來說並非難事。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算好窗口時間和飛行路徑,在地球上起飛然後穿越大氣層,直接飛向月球,中間無需進行変軌。這符合普通人想象中的地月飛行,也是不少航天科學家的追求目標。但是這樣做,對飛行器的推力和燃料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以現有的航天科技水準來說,實現的成本太高,非常不合算。


  所以,地球上幾大航天強國都是通過讓飛行器多次變換軌道來實現探月之旅。採用的方案大同小異:先讓飛行器進入地球軌道,圍繞地球飛行一段時間后,通過助推器再逐步加速至第二宇宙速度,並依靠月球的引力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才算真正踏上了飛月的大道。說個不一定完全準確的細節:想了解各國的航天實力水準對比,可以直接比較一下各家飛行器加速至第二宇宙速度所需要的時間。


  相比以上方案要在地球軌道上飛行幾十個小時甚至上百個小時,才能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這段時間對擁有小卡魔改雙引擎的圓心飛船來說,被縮短到了一個小時左右。


  強勁的引擎推力,再加上精準計算后巧妙借用了地月変軌的彈弓效應產生的部分作用力,帶動圓心飛船進入地月軌道,並在接近地月線拉格朗日點L1區域時逐漸減速,最終相對靜止地停留在地月引力平衡的定點區域內。預計全程大約需要30個小時。


  停留在地月線上拉格朗日點區域,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省引擎能量,就能輕鬆保持自身處於地月之間的相對靜止位置。而選擇其中的L1,與其他幾個拉格朗日點相比,優勢更明顯:和月球距離最短,僅有6.5萬公里,方便後續開展對月球的勘探開發;和地球的距離也最短,不足32萬公里,可以減少物資運輸的時間和成本。


  不誇張地說,L1就屬於地月交通線上的「咽喉」位置。


  正因為如此,只要被其他國家確定了這批飛行器的意圖,沒反應是不可能的。之前沒出過爭議,是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在那裡駐紮,但是如果真有了呢?剔除掉沒能力飛出地球的絕大多數國家,剩下的也正是這個星球上最強的幾個國家(聯合體)了。這些國家會做出怎麼樣的應激反應?本國又會做出如何的決定?


  「真是期待啊!」陳文浩突然冒出一句話。


  「會不會被半路叫停?」嚴國平不但聽懂了,還問出了看似毫無邏輯聯繫的問題。


  「這個就要問小卡是不是答應了,飛行程序都是預設好的,就算是我,現在也沒法讓這些半路停下來。」


  【空管局長的電話,要不要接進來?】小卡的視網膜投影彈窗。


  「接通吧。」陳文浩深吸一口氣,做好了迎接後續場面的準備。


  反正不管怎樣,想半路叫停,是絕對不可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