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牆倒眾人推
空曠的大殿上一片寂靜,似乎連大殿之中人的心跳呼吸聲都停止了,連空氣也像是被凝固住了一般。也不知過了多久,元嘉帝才一一聲冷哼打破了這片死寂:“你倒是會省事,但是朕這麽晚了還把你叫過來,不是要看你怎麽跟朕摘官帽的!”
厲明晰悄悄地鬆了一口氣,沒有誰會願意把自己已經坐穩的寶座再讓出去,厲明晰也不例外,他剛才隻是以退為進,試探一下元嘉帝對自己的態度。
從元嘉帝的反應可以看出,他應該也是不太願意把自己換掉的。
雖然不知道幕後黑手是誰,但是如果父皇願意站在自己這邊的話,那麽事情就會簡單很多,至少還能讓自己有一個補救的機會。
剛才太子表現的十分溫順,他的這種態度也很大程度地平息了元嘉帝的怒火,元嘉帝總算是不再字字句句都含著火星子地跟他說話了。
“起來吧,朕也不是傻的,這件事有蹊蹺,朕看得出來。你過來跟朕好好說說,你這些天裏都得罪了些什麽人。”
其實這事根本用不著討論,就算是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麽處心積慮地想要整太子的人是誰,但是皇帝卻總也不願意相信,在他的心裏自己的弟弟睿王是一個非常懂事又低調的人,也沒有什麽野心,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讓人省心的孩子。如果不是這些天裏發生的事情太過蹊蹺,除了睿王以外,也沒有什麽人能跟太子有這麽直接的利益衝突,元嘉帝是絕對不會懷疑到他身上的。
太子明白這一點,他沒有立即說話,而是沉默地看著自己的父皇,直到元嘉帝自己也覺得沒有什麽意思了,他才沉聲到:“父皇,是皇叔。”
元嘉帝定定地看著他:“你有什麽證據嗎?”
“兒子沒有證據,因為所有的證據都已經被皇叔銷毀了。”
元嘉帝的聲音冷了下來:“沒有證據你就敢在這裏大放厥詞?你是覺得你皇叔比較好欺負嗎?”
太子搖搖頭:“若是父皇不信的話,兒子也無話可活,但是皇叔的確是兒子遭遇這些事的原因,父皇不妨想一想,皇叔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真的那麽可信嗎?他背地裏搞出來的小動作,我相信父皇不是沒有察覺的,隻是父皇大度,一直以來都不願意與他計較。但是父皇雖大度,皇叔不但沒有因為感念父皇的恩情而有所收斂,反而還變本加厲,比以往更甚。父皇,你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元嘉帝的內心不是沒有觸動,太子的每一句話都說在了他的心坎上,因為對母親的愧疚,他這些年來幾乎是對自己這個弟弟忍讓到了極點,但凡是他開口要的,他幾乎沒有一樣,不是捧著送到他手上的;每次拿到什麽東西,他也是第一時間送到弟弟手上,心裏總想著,弟弟沒有了母親,那麽自己這個做哥哥的就應該多護著他一點,多給他一些關愛。可是他這麽多年的忍讓和愛護得到了什麽?弟弟從來沒有對他說過一個謝字,總是想著要從他這裏獲取更多的資源。
元嘉帝遲疑得看了太子一眼,不過這些年來,他對弟弟的縱容也不單單是因為那一個原因,還因為他要製衡太子的勢力。他自己就曾經在先皇的陰霾之下,小心翼翼地發展著,把一切羽翼都藏在陰影之中,生怕被人發現自己的鋒芒。因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一直以來都對太子防範有加,尤其是隨著太子漸漸成長,他對他更是疑心重了起來,生怕太子做出一些背著自己豢養私軍的事,就因為太子的疑心,他對太子的態度也越來越嚴苛了起來,而且還有意縱容睿王的勢力長大,以跟太子一派相對抗。
但是現在他卻覺得自己做錯了,原來最能威脅到自己皇位的不是太子,而是那個一直被自己縱容著長大的弟弟睿王。
他居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積累起了那麽大的勢力,而且還在這些年裏利用自己的愧疚,一次又一次的躲避了盤問。睿王的心機到底有多麽深沉?元嘉帝不知道,甚至到了現在,他也還是不願意相信睿王會是一個狼子野心的家夥。
但是現在太子沉默的跪在自己麵前,向自己坦白了這些年來他是怎樣被睿王打壓,又是怎樣的於夾縫之中小心翼翼的生存掙紮。樁樁件件觸目驚心,由不得他不動容。
“罷了,既然你知道是誰做的,那你也應該知道我為什麽一直不動睿王。”元嘉帝歎了一口氣:“韜兒現在的確是越來越膨脹了,我必須得給他一個教訓。你回去吧,我不會在這件事情上跟你發難,但是你一定要把台山的事給我處理幹淨,隻要你還想坐穩儲君這個位置,台山就絕對不能出事。”
“兒子明白。”太子點點頭,心裏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有些失望。他很慶幸父王在這件事情上願意相信自己,但是心中又忍不住泛起一股酸澀來,這麽多年來,父皇對睿王的態度比自己還要親密三分,即便是睿王已經犯下了如此彌天大錯,他也還是願意包容著他,但是父皇卻從來都對他那樣嚴厲,這些天裏父皇的偏見壓著他像頭上頂著一座大山一樣,根本喘不過氣來。
這一次睿王出了這麽大的事故,明顯是要把他往死裏整,可父皇居然又像以前一樣,讓他不要管,由他自己來處理。父皇會怎麽處理睿王?八成會像以前那樣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吧。
不過太子現在的確是處於一種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狀態,他隻小心翼翼的把自己撈起來,就會耗費他全部的心神,實在沒有力氣再去推睿王下水了,父皇又不願意對付睿王,便也隻能作罷,跟父皇道完謝以後就退下了。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的早朝居然發生了一場意外。
元嘉帝行事雷厲風行,上朝的時候也絕不拖泥帶水。這一次他便是如此,眼看著已結把一幹事物處理幹淨了,正要退朝之時,禦史唐英傑卻站了出來:“臣有本要奏。”
唐英傑一向是元嘉帝非常信任的清官,這個人就如同一根筆直的竹竿一樣,絕不跟別人同流合汙,元嘉帝對他放心非常,見他有事要奏,自然不會露出不耐煩的神色,他和顏悅色地說:
“準奏。”
“臣昨日得了一消息,說台山崩塌,象征著儲君當然龍頭石因不明原因而斷裂,這事事關太子殿下,儲君乃國祚綿長之本,茲事體大,還望陛下下令徹查。”
朝堂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個驚天的消息給驚呆了,他們目瞪口呆地看著唐英傑,不明白這個一向懂得明哲保身的禦史為什麽突然間跟抽了風一樣,開始插手這些事情。難道是因為太子和睿王之間的鬥爭已經白熱化,清廉正直如他唐英傑唐禦史也坐不住了?
但是唐英傑一直低著頭,看起來一副冷漠的樣子,就好像他隻是上奏了非常普通的一件事一樣,沒有半點要解釋的意思,根本不搭理別人或探究或震驚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