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兩情相悅
唐繡瑾仔仔細細的聽著,心底不禁想,要是前世,她能早一些接觸家事,和楊氏多學學如何料理家務,大概也能早一些發現楊菱珊的本質,知道其兩麵三刀的性子,早一些做防範。也許,自己就不會落到前世那麽悲慘的境地?
可惜,她前世隻想著當一個才女,隻想早日嫁給自己的如意郎君睿王,對家事不上心。空有一副好皮囊,腦子裏沒有成算,被曆韜和楊菱珊玩得團團轉而不自知。這一世,她若想不落到前世那樣的下場,她不僅得研究那些藥典,還得關心府裏發生的一些事。不要看事情小,所謂見微知著,有時候,一根稻草也能壓死一隻駱駝。
唐繡瑾一邊聽著楊氏說清楚事情的原委,一邊在回憶,前世府裏好像沒有這樣的事情吧?至少她沒聽說過,也許,也是發生過的,不過大家都沒讓她知道。
畢竟,上輩子,小秀也沒這麽機靈,能打聽各個院子裏發生的事情,而自己以前也不會有這麽堅韌的性格。像剛才那樣,被母親叫人攔在門外,若是前世的自己,是肯定不會和劉媽撒嬌說理,隻會覺得楊氏不讓她知道的事,她就不用知道。
唐繡瑾聽楊氏說了前情,大概是在劉二家的去唐繡瑾院子前,幾個婆子去柴房將這一男一女綁了過來。楊氏見人已經綁住,也不想太多的人知道這件事,便將院子裏的丫鬟婆子遣散了。劉二家的想趁機出去給家人抓藥,後麵又被邵婆子帶到了唐繡瑾的院子,不知道後麵的事。
楊氏這邊則叫人去搜了青櫻的住處,再叫人搜了貨擔郎的身,現如今證據就擺在兩人的跟前,兩人也無話可說,臉色灰白,楊氏還沒有問話,他們也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麽處罰。
唐繡瑾則在思考,該如何處理這兩人。唐繡瑾回憶前世,她聽人說過,一些地方的處理這種事,手段很是殘忍。
這世道多對女子嚴苛,兩個關係不正當的人行苟且之事被發現,當事的女子,基本上是被填井或是沉塘,沒有活下來的可能。唐繡瑾對這些女子深表同情。她覺得這些女子縱有錯,也不該被這麽處置。
而對於當事的男子,處理的方式就靈活多了。有些時候,被人撞見這種事,男人立馬就逃跑了,留下女子承受所有的後果。有的男子有點家世背景的,即使被抓住,花些錢財,事情就可以了結,當然,若是這男子身份地位不高,那就不會被輕易放過,基本是亂棍打死。
唐繡瑾初次聽說這種處置辦法時覺得毛骨悚然,可那些地方用這種方式處置了人,連律法都不追究,唐繡瑾自己暗地裏同情那些女子也就罷了,也無力去改變那些人的命運。
不過像京城這種權貴聚集之地,大家處置辦法相對溫和一些,不會那麽粗暴野蠻。如果被發現的和人苟合的女子是貴女,事情能掩就掩,若男未婚,女未嫁,大不了男女就此定親。有些人家是等事情平息了,再將女子嫁得遠遠的。還有些人家,家教極為嚴苛,那女子大概隻能是青燈佛古,常伴此生了。
如果被抓到的女子是下人,那看得看主家的治家之風了,主家善良的,就是將丫鬟打發出去了事,主家心狠些的,那就是將丫鬟發賣出去,有些甚至被賣到那種見不得人的地方。
而男子則處理起來容易得多,若是貴公子,對女子有幾分意思的,多半會娶了女子為妻,或者納了女子為妾,不想負責,隻想著和女子玩玩的,那就什麽事都不會有,最多名聲上稍微受些影響,但許多男子根本不在乎。如果被抓住的男子沒地位,那這男子一般就被大戶人家秘密處置了。
唐繡瑾想了很多種情況,再看看跪著的兩人,一個是府裏的丫鬟,一個是外麵貨擔郎,身份地位都不高,唐府怎麽說也是官宦之家,這兩人自然不會被沉塘或者打死,楊氏也是心軟的性子,唐繡瑾猜想,母親應該是會將這個丫鬟打發出去。
唐繡瑾這邊都已經將大致結果猜出來了,楊氏自己還在頭疼,事情到底要如何處理。
唐繡瑾看了看那個男子,長得高高瘦瘦,模樣不差,難怪能讓青櫻對他死心塌地。此時,男子一言不發,頭發有些淩亂,一身青色的布衫印著幾個腳印,估計是院子裏的婆子踢的,不過,總體看來,並沒受多大的苦。
而青櫻在一旁默默流淚,不敢哭出聲,衣衫整齊,也沒什麽腳印,以唐繡瑾對這些婆子們的了解,她們可不會有不打女子的心地,遇到這種事,男人女人都要挨打,唐繡瑾猜測,挨打的時候,這男子估計是一直護著青櫻的。
楊氏開始問話:“說說吧,你們暗中往來多久了?”
唐繡瑾則看向案上的東西,那些所謂的證據。首先,唐繡瑾看向的是一套男子衣服,灰色粗布,這應該是從青櫻的住處搜出來的,八成是這丫鬟偷偷的給情郎洗衣服,如今被婆子們找了出來。
衣服旁邊擺這個小香囊,上麵繡著一朵青色的櫻花,一看著就知道繡這娘的繡工就不一般,這位青櫻姑娘是個心靈手巧的女子。香囊大概是小丫鬟繡好了,送給這個貨擔郎的吧。
案幾上還擺著個碗,很普通的白瓷碗,唐府裏下人吃飯都是這種碗,碗裏什麽都沒有,唐繡瑾對於前兩樣東西出現在這裏,都能猜出一些眉目,那這個碗是怎麽回事?
難道是哪個婆子用這碗喝了水,忘了拿走?唐繡瑾覺得不會這樣,這是主院,就算楊氏管家再鬆,婆子們也不敢這般造次,那就是這碗有問題了?唐繡瑾又細細察看了這個碗一番,端詳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麽不妥。
唐繡瑾收斂心思,聽青櫻回答楊氏的話:“回夫人,我……我們……就……這兩……天……的事。”青櫻說話的聲音略帶哭腔,可慢慢的,聲音緩和下來,說話也順暢了,“求夫人開恩,這件事全是奴婢的錯,與左大哥無關,求夫人懲罰奴婢,放過左大哥吧!”
這丫鬟,這個時候了還不忘給情郎求情,她知道自己會落不得好,隻要不連累情郎就好。其實這個貨擔郎不是唐府的人,算是良民,除非上報官府,唐府是不能處置的。
當然,這說的是平常的百姓家裏,不可以私自處置良民。若是權貴之家,說法又不一樣了,他們有的是辦法將人處理了,再找個由頭去官府備案,而官府大多不會過問。
這個時候,楊氏若是下令讓人將這貨擔郎打個半死,誰也不會說出什麽不是來。不過楊氏是個心軟的人,根本沒起過打人的心思。
青櫻的話才說完,那一直保持沉默的就說話了:“不是青櫻的錯,要殺要寡,悉聽尊便,隻求太太仁慈,放過青櫻!”
唐繡瑾現在算是看出來了,這小丫鬟和貨擔郎,根本就是兩心相悅,郎情妾意啊。也是,聽楊氏說,當時發現的他們兩人偷偷在一起的隻有一個婆子,這貨擔郎常年走家穿巷,對這一塊也熟,真說起來,他如果想扔下青櫻自己逃跑,那婆子就是叫上人,也還不一定能追到他。
想來,這貨擔郎對青櫻是有幾份真心的吧?可是,青櫻是府裏的丫鬟,大戶人家的丫鬟是沒有自由婚配權的。楊氏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兩人若是有意,在她麵前過了明路,楊氏肯定會送出一筆嫁妝,讓青櫻光明正大的出嫁,事情也就不會弄到現在這地步。
青櫻作為唐府主院裏的丫鬟,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唐府主母的形象,現在與外男無媒而合,這損害的是楊氏的名聲,影響楊氏的清譽,難怪楊氏臉上沒有好氣色了。這種事,往小了說,是楊氏治家不嚴,導致府裏出了紕漏。往大了說,禦史拿著此事做文章,參唐英傑一本也是有可能的。
唐繡瑾是知道自己父親的,當日他隻是聽了楊菱珊的讒言,說自己有些不守大家閨秀的禮儀,與厲明昕有些不清不楚,唐英傑就對自己這個親生女兒能下那麽重的手毒打。如果知道了此次的事,青櫻肯定不會有好下場,楊氏也少不了一頓責罰,那個時候,唐英傑指不定連發妻的體麵也不會給。
楊氏此時很懊悔,覺得自己平日對府裏的事疏於管理,讓這個小丫鬟犯了糊塗。現在她也看得出,地上那兩人是兩情相悅的。
聽著兩人互相為對方求情,楊氏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們兩個誰也不放過,你說你,你怎麽能做出這麽糊塗的事來?往日我對你們還不夠寬容嗎?你就算愛慕外麵的男子,你過來回稟我,我也不是那棒打鴛鴦的人,你怎麽這麽傻啊?”
青櫻又哭了起來:“夫人最是仁慈不過,是奴婢對不起夫人,奴婢不敢多求,隻求夫人不要責怪左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