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第406章 以身為餌

  從蒲阪到風陵渡,與潼關隔黃河相望。 

  玉壁看來無憂,潼關形勢危急。斥候****消息不斷地送來,再守在蒲阪已無意義。太子元欽與大司馬獨孤信、司空李弼兩個柱國大將軍商量之後,悄然率軍從蒲阪到了風陵渡,以就近觀望潼關事變。 

  冬日的清晨,大霧瀰漫,灘涂上幾近於寸草不生。河水並未結冰,顏色和土地一樣是雄渾的黃色。波濤滾滾,如聚如怒。 

  太子元欽幾乎是一夜未眠,這時不懼寒冷在河邊從濃霧裡眺望。當然是什麼都看不到的,即便潼關就如同近在眼前。 

  大司馬獨孤信和司空李弼并行而至。遠遠看到他們的隨從侍衛湊近了太子低聲回稟。元欽立刻轉過身來,這時忽然起了些風,把他身上穿的假鐘的衣襟下擺吹得起伏舞動。 

  獨孤信和李弼還是兩襠鎧,倒是人十分精神飽滿,不像元欽這麼憂心忡忡的樣子。 

  「殿下。」兩個人一起走過來。 

  元欽看他們是要拜,立刻就上前抬臂虛扶了扶,勉強了笑,「大司馬和司空就不必多禮了。」 

  太子這麼客氣,可獨孤信和李弼都不是那種不拘小節的人,還是施以常禮,又被元欽扶起來。 

  「太子殿下有何顧慮,清早便在河邊眺望?」李弼先問道。 

  這時風又大了些,大霧也略散了些。 

  元欽心情是種種複雜,只答了一句,「不知道大丞相現在如何。」他沒再往下說,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正是因為心裡想得太多了。 

  「太子殿下不必過分憂慮,丞相身經百戰,自有應變之策。」獨孤信安慰他。三個人里倒好像還是獨孤信最沉得住氣。 

  「殿下,風陵渡過河便是小關,浮橋上隨時可渡河,若事情有變,應對不誤,殿下心裡又有何憂慮?」李弼也隨著獨孤信給元欽寬心。 

  元欽再看看河對岸,大風的緣故,對面已經依稀可見。他頗有痛悔地道,「潼關之失,皆因我之故。丞相從河南敗兵而回,還要收拾殘局,我……」他是既心有不忍,也心有不安。 

  元欽心裡對宇文泰沒有太多好感,甚至不滿更多,有時候甚至是氣忿不平和怨恨。但不知道為什麼,社稷之危在前,他反倒在面對宇文泰的時候心態平和了。接著便嘆息道,「但願可助丞相奪回潼關。」 

  嚴格地說,在幾個柱國大將軍里,獨孤信和李弼都算不上是宇文泰的心腹。但對於帝室,獨孤信也好,李弼也好,都稟持著應有的忠敬之心,這一點他們和趙貴、於謹不同。 

  平時也覺得太子年輕氣盛,性情浮躁。對於太子對丞相的不服帖當然也能看得出來。今天親耳聽到太子說這樣的話,獨孤信和李弼心裡都不由自主地偏向了太子。甚至覺得平素里丞相是不是對太子太嚴恪了? 

  四五百里的路程,東魏大軍日夜疾行,用了不足一天一夜過恆農、盤豆,眼見得小關在望。 

  大將軍高澄與濮陽郡公、司徒侯景合兵一處兼程而至。之前高澄已經命人去潼關送信,想必這時候慕容紹宗已經知道了大將軍將至的消息。 

  古道上煙塵滾滾,追到現在並沒有見西魏軍一兵一卒。高澄心裡簡直有點置疑了,宇文泰難道真的能上天入地不成? 

  眼見得前面地形越來越複雜,再往前就是山峰相連,其間谷深崖絕,不能不妨著西魏軍有詐,陳元康心裡倒警覺起來。 

  雖然潼關就在眼前,一入潼關便是關中腹地再無遮擋,但越是這時候越要防備地著西魏軍事急生變。 

  陳元康見疾行了十幾個時辰的步卒們已經這麼久沒有好好修整,個個都面色疲備,現在真要是西賊以逸待勞,恐怕就要難以招架。覺得最好還是在入險地之前先在此飽餐休息一番為好。 

  高澄聽了陳元康的建議,心裡也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只是他自己太心急了,不甘心曾被他擒到手的宇文泰就這麼逃脫了,所以才由著自己的性子狠命去追。這時冷靜下來也覺得小心些是。 

  又是一日里的正午。早上還天氣陰沉,雲層厚厚地遮著太陽。後來有風漸起,而且風越來越大,倒是吹散了烏雲,露出了陽光。此刻冬日暖陽灑落,好不容易能在此休息一番的東魏軍士卒都放鬆下來,覺得很是愜意。 

  這一處郊野,身後是古道,側旁有溪流,另一邊是幾座小丘,再往前面看是高山深谷。這裡開闊的空地處倒是個暫歇的好地方。 

  士卒休息的休息,拾柴造飯的也忙碌不停,不一會兒的功夫裊裊炊煙就緩慢而無可阻擋地升上了天去。 

  高澄在馬上顛簸得久了,剛才趕路的心急切也是毫無知覺,這時下了馬才覺身子都有些僵硬了,這麼放鬆下來才略覺舒展。這一來他就絕對不想和那些步卒一樣坐下來休息,一個人閑閑地漫步,走到溪邊去了。 

  陳元康見安頓下來無事,便也走到這邊來。 

  倒不知道司徒侯景到哪裡休息去了。 

  「大將軍,」陳元康走到溪邊,見高澄竟一個人玩心頗重地在溪邊布滿卵石的地上踩著卵石玩,真不知道他心裡是什麼心態。見高澄轉過身來,便問道,「大將軍不去休息一刻嗎?」 

  「長猷兄,」高澄走近他,收了笑,「以汝想來,宇文黑獺現在何處?」 

  陳元康覺得高澄的心思都有點走火入魔了。他已經覺得大將軍這麼急切把活捉宇文黑獺當成唯一目標,最要緊的事,是不恰當的。聽高澄這一問,便回道,「宇文黑獺只能暫棲身以小關,此外無處可暫停留。」 

  孰料高澄搖搖頭,「豈能在小關坐以待斃?」 

  不知怎麼,陳元康覺得高澄這話像是個猛然警醒。確實,宇文泰計謀深遠,怎麼會明知道東魏大軍將追來而在小關守而不動? 

  陳元康無意間一回頭,見侯景不知道什麼時候向這邊走來。 

  高澄看到他神色有變,也遁著他的目光看到了侯景。 

  然而高澄很快被侯景身後的裊裊炊煙吸引了。白色的炊煙升上天空,在格外晴朗的湛藍天空里特別明顯。炊煙縷縷不絕,又被風吹到了更遠之處。高澄突然變了臉色。 

  「大將軍!大將軍!」還沒等侯景走到近前,劉桃枝忽然急匆匆奔來。 

  侯景倒止步不前了,轉頭看劉桃枝。 

  高澄也向這邊走過來。 

  劉桃枝奔至高澄面前,面上綳得一絲表情也沒有,「大將軍,西賊來了,就是那個趙元貴。」他這時放低了聲音。 

  「在何處?!」高澄一聽到「趙元貴」三個字幾乎就要一躍而出。 

  侯景這時慢慢走過來。 

  還沒等劉桃枝回稟,突見「嗖」、「嗖」、「嗖」無數次冷箭飛來,頓時攪亂了原本在原地休息的東魏軍士卒。 

  「西賊!」 

  不知是什麼人喊了一聲,片刻的功夫個個一身疲態的東魏軍兵卒都從地上躍了起來,四處尋找。 

  「侯司徒!」高澄大喝一聲,止住了原本想悄悄退下的侯景的步子。 

  「大將軍有何吩咐?」侯景大步走上來,大聲問道,立刻就變成了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 

  「西寇不躲避反而主動挑釁,司徒看這趙元貴是何來意?」高澄盯著侯景問。 

  「困獸猶鬥,況宇文丞相乎?」侯景答得倒也順口。 

  「司徒從奪虎牢到擒殺高仲密,又取了洛陽,一路連連得勝,戰功赫赫。既然是困獸之鬥,子惠再煩司徒出戰,將此困獸擒來,豈不圓滿?」高澄也順便就給侯景下了命令。 

  侯景再有口舌之快,這時也不知怎麼回答他了,便領命。 

  還沒有休息好的東魏軍再度被迫重新著盔甲、執干戈,也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困獸猶鬥。 

  高澄、陳元康、侯景等人都重新上馬。 

  侯景領命在前,高澄與陳元康隨後而行,以觀事之變。 

  然而沒等侯景找到目標,一隊西魏軍便如從天降衝殺到了眼前,簡直是來如風行一般。 

  「高子惠,趙元貴今日殺汝。」果然是驃騎將軍趙貴的聲音。 

  趙貴的聲音格外響亮,幾乎把兩方人馬相遇時的嘈雜聲都壓過去了。 

  高澄雖然明知道趙貴是有意激怒他,但心裡還是忍不住怒火上躥,縱馬上前。 

  陳元康緊隨其後,大喝道,「大將軍切勿動怒。」他覺得趙貴不會無緣無故就來挑釁。 

  然而趙貴所說「今日殺汝」還真的不是假話。 

  趙貴持弓搭箭,坐騎向著高澄奔來時他正對著高澄瞄準。就在這同時,侯景的坐騎忽然劃了個弧線繞了半圈,正好就繞到一側躲開了趙貴。不然侯景就是那個擋在趙貴和高澄之間的人盾了。 

  陳元康正和侯景相反,加速跟了上來。 

  當日在河陰城外高澄中的那一箭就是趙貴射中的。今日再次見到趙貴以箭相向,高澄心裡最痛恨的就是當他擒了趙貴的時候沒有立即將他置於死地。 

  「趙元貴,爾今日必死也!」高澄怒喝的同時,趙貴一箭已射出。箭簇帶著呼嘯聲迎面而來。 

  高澄早已經提劍在手,雖然怒氣高漲,但依舊冷靜,偏頭閃身想躲開這一箭。然而還沒等那支箭到他近前,猶在他前面的劉桃枝已經從馬上揮劍撥擋,眼明手快之際把那支利箭撥落在地。 

  「趙元貴休走!侯萬景前來擒汝!」已經繞到一側的侯景忽然大喝一聲。 

  出人意料的是,趙貴射出那一箭之後並沒有等待結果就已經提韁掉轉馬首率那一支人數並不多的西魏軍往西而去了。所以等侯景喝他休走的時候,趙貴其實早已掉頭跑開了。 

  高澄一馬當前沖在最前面,劉桃枝猶在他之前。陳元康緊隨其後,侯景倒被甩在後面了。 

  沒跑多遠,趙貴和那支西魏軍不見了。這支西魏軍只有百十多人,是個個都騎著大宛馬的飛騎,看樣子就是為了突襲而來。東魏軍疲勞過度的步卒自然是追不上。 

  高澄的坐騎也是連續馳騁了十數個時辰的,剛一鬆懈下來還沒有休息過就又被主人催著去追敵。體力不支,跑得不夠快,追不上趙貴那精力實足的坐騎。高澄不得不停下來以仔細觀察,想想該往哪個方向追擊。 

  前面就是深深的山谷。山石怪異、枯樹榦枝雜亂,兩山之間如同一線。這不能不引起高澄的注意。 

  「大將軍,西賊定然有詐!」陳元康的坐騎在高澄身邊徘徊。 

  劉桃枝很留意地看了陳元康一眼。 

  這時侯景也氣喘吁吁地勒住了馬。 

  高澄沒說話,盯著對面谷口。他神情讓人覺得好像是聽到了什麼。這表情吸引了其他幾個人,因為他們都在等著大將軍決斷而非常留意他。 

  果然,一片陰影從山谷中探出來,慢慢向這邊移動,這片陰影越來越大,似乎是烏雲壓頂一般要把這些勞累不已、無處休息的東魏軍都裹挾而去。 

  這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西魏軍士卒,全部黑衣,手持長戈,不斷地從山谷中湧出。看到那隱藏在山谷中的隊尾在何處。西魏軍士卒行動並不迅疾,緩慢而有序,帶著一種冰冷的無視,瀰漫著死亡的氣息,讓人覺得陰森而沉鬱。 

  這支人數不可勝數的西魏軍並沒有出山谷就停下來了。他們無聲地從中退向兩邊,中間分出一條通路。一個只著兩襠鎧的將軍就從這中間的通路里走出,一直馭馬走到士卒最前面。 

  這將軍居然是宇文泰。 

  高澄覺得在意料之外,可又確實在他思慮之內。前在慕容紹宗據潼關而阻歸路,依宇文泰的性格,回師來與高澄血戰,這是他完全能做出來的事。高澄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 

  只是已經退縮到後面的侯景,還有一直在高澄身邊的陳元康都覺得宇文泰這時候看起來有點怪異。 

  高澄覺得哪裡有些不對,他縱馬往前面而來。 

  「大將軍別來無恙?」宇文泰倒也不躲閃,也同高澄一樣,果斷縱馬上前。 

  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人留意到宇文泰的一隻手已經扶在了腰間佩劍的劍柄上。 

  高澄策馬而來,距離宇文泰越來越近。「丞相不告而別,怎麼不回長安?在此候我不成?」他目光玩味地在宇文泰身上留連不去。 

  宇文泰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鎧甲、袴褶,抬頭看著高澄,唇邊有一絲淡淡笑意。就像他們在建康的長江邊上初次相識時他面上的那種笑意。 

  「黑獺不告而別心有不忍,再不知何年相見,特來拜別。大將軍贈我衣物,黑獺必用心珍藏,以慰我日後思念大將軍之心。」他口中情辭繾綣,手中已經握緊了劍柄,猛然將利刃抽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