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3章 東柏堂相聚議密事(五)
陳元康看出來了,高澄指的是河陰。
晉之河南尹杜預,在此處的黃河上造浮橋,貫稱河橋,是黃河之南北唯一的通路,據此橋則可自上黨揮軍直逼洛陽。可若此橋在宇文黑獺手中,也可據此而阻北軍之南下。河橋的重要一望而知,所以高澄的意思就是爭奪要地,再以此推進。橋北有北中城,橋南有河陰城,皆是重兵駐守之地。
楊愔心裡有點暗暗慚愧,大將軍心裡其實比他想得更切實際,倒顯得他論人長短失了大氣。下意識地一抬頭,正巧高澄那一雙綠眼睛也正盯著他,他的目光好像能一直看到他心裡去了。楊愔心裡一顫。
「遵彥兄說的不錯,宇文黑獺總能險中求勝。不是因為他不知險,是他能相機而動。此人從來都甚有決斷,也實屬難得。黑獺利用元欣等宗室諸王除了出帝的內寵,又一舉弒了出帝,以專己之權,所以才能與我父王相爭雄。」高澄忽然頓住了。
別人不解其意,而這時唯有崔季舒心裡突然電光石火般一閃,想到不知是什麼時候的那個夜晚,他和阿惠,一同去平原公主府求娶的事。已經模糊得像是從來沒發過一樣。那時候的少年阿惠也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高澄確依舊淡定,已經換了話題,「宇文黑獺其實並不是狠毒之人,他征討曹泥時攻城不下,以水灌城是因為他要平定靈州才能以固北防,難免心急了些。弒出帝也不過是因為要絕了帝、相兩立的無窮後患,以免耗盡心力。如今關中已在他手中安定下來,夏州、涼州已定,雖奪三荊不成,卻守住了上洛、武關,可以踞此自固。南梁以蘭欽取南鄭,黑獺丟了南鄭卻守住了仇池、武興,也足以拒梁了。如今已與柔然結了姻親,柔然自然也不會再入寇相襲,宇文黑獺可謂是四境皆安,自然有精力頻頻試探,與我為敵。只要扼住了潼關,進可攻,退可守,黑獺還有何不敢?看似其處處險中求勝,其實細細想起來根本就沒有險境。」
高澄只說了宇文泰的處境,沒有說自己。其實四個人之中,陳元康最清楚,和西人相比,他們自己一樣也是四境安定。高王、大將軍和宇文黑獺像是暗中較量一樣,分別一一解決著自己的麻煩。三荊之地,宇文黑獺確實是沒有爭到,因為他以獨孤信為督將招懷荊州時,高王也以濮陽郡公侯景與之相抗。幾番來回,獨孤信雖定三荊,最後還是被高敖曹攻下穰城,因而高王再據三荊,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幾年以來,東魏平定齊州、青州、兗州,悉定東境,又翦除北患,再和西魏爭潼關、爭夏州、爭靈州。這些明裡暗裡的處處較量哪一次不是為了未來不可避免的那場統一之戰?
不只陳元康,崔季舒、崔暹、楊愔,哪個不明白?宇文黑獺修明內政,置六軍,用人材;高王和世子遷都於鄴,世子改停年格以選材重用,修律例,懲貪瀆,險關要口處處布防,與民生息以強民力,求度支善策以資軍國。一樣一樣的準備都是較量,都是為了最後的天下之爭。
所有人都沉默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崔季舒的聲音忽然響起來,「郎主說的有道理。這個時候必要內外安定,宇文黑獺拒守南境與梁國相抗,高王卻比黑獺高明,遣使請和,梁已許之。只是柔然……世子是否考慮再與其……」
「相抗還是相和道理並無不同。」高澄卻不聽他說完就打斷了他。除了崔季舒,其他三個人都覺得有點意外。大將軍雖然是飛揚跋扈一些,但是察納雅言從來都十分有氣度。再說,崔季舒好像也沒說什麼不該說的話。
高澄卻接著道,「黑獺和南朝相抗,要分心分力堅守。南朝幾次趁隙擾我南境,都是父王命侯景督諸軍而禦寇,與梁將陳慶之幾番攻守於楚、淮之間。因不能速決才各自罷兵請和。和是暫和,安亦是暫安。比起宇文黑獺來反倒還要更多提防。」
「既然如此,就索性和得再徹底一些。」崔暹忽然道,「遣使聯姻是貫用手段。高王不是剛剛請主上封了個蘭陵公主,要與朔方郡公聯姻嗎?為何不親上結親?姻親相聯,總是要顧忌的。」
高澄沉吟不語。崔季舒一直看著高澄,沒敢再說話,他最知道高澄心裡忌諱什麼。
楊愔笑道,「公主亦不是真公主,別說南北之別,就是朔方郡公也未必放在眼中。」
都知道楊愔說的不錯,朔方郡公不是目光短淺的人,他的女兒最終還是要被元寶炬立為皇后,他才肯遣嫁。
「這事不急,慢慢去談,可以私下裡談。」高澄終於鬆了口,但聲音有點低沉,不知道是不是累了。他心裡忽然想起了第一次西征在蒲津關見過的那個柔然世子,阿那瑰的兒子禿突佳。有點心不在焉地道,「也可以請那個柔然世子來鄴城住些時日,他倒是個有意思的人。」他知道禿突佳說話也是有份量的。
話說到此,也就基本差不多了。幾個人紛紛告辭而去。
夜色已深,高澄自然沒再回府,就宿於東柏堂。
元玉儀一直在等。
等到夜色深沉,她知道溫室里的人已經散盡了。整個東柏堂都變得安靜得可怕。她並沒有回自己住的木蘭坊,一直就在鳴鶴堂。一直躺在那張大床上,她總以為他會去木蘭坊找她,然後回鳴鶴堂來,或者他會在這裡找到她。但是她空等了一場,沒見到他的影子。
忽然發現他們之間的快樂總是那麼短暫,沒辦法讓人把握。每當極樂的巔峰過去,他們之間就立刻變得疏淡了。她從來沒有在他懷裡睡足過一夜,總覺得距離他很遠。既便是他們已經各自融入了對方的身體,還是覺得他們之間有什麼阻隔著,很遠。
月色映入鳴鶴堂,在黑暗裡久了眼睛早已經適應了黑暗,她甚至看得清楚這屋子裡的一切。元玉儀起身著衣,輕手輕腳出了鳴鶴堂,然後一路往溫室走去。她忘了著履,秋夜已經很冷,風吹透她的素紗襦裙用寒冷把她周身都包裹住了,她很想念那個溫暖的懷抱,哪怕只能再得到一刻。足下不知被什麼東西硌到了,有點疼,地面是冰冷的,赤足的她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這種冰冷。她很想有什麼能讓自己暖一暖。
一路上連個奴婢都沒看到。他是真的不喜歡別人打擾他們,所以才遣開了侍衛和奴婢們嗎?原來他不是在開玩笑。那麼,如果她能留住他在東柏堂,他是不是就是屬於她的呢?
推門而入,一股暖意重新將她周身包裹住了。溫室狹小,反倒給了人安全感和溫暖的感覺,這一點對此刻的元玉儀來說格外重要。溫室里燈光很昏暗,幾乎快要熄滅了。果然,借著燈光她一眼就準確地找到了他。
高澄還在溫室中。他衣冠整齊地還坐在剛才議事時坐著的地方,側倚著憑几睡著了。
元玉儀摒住呼吸早就忘了足下被硌疼了的地方,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她害怕驚醒了他。越走越近,也看得越來越清楚。這個睡著了的男人,這個衣冠楚楚的男人看起來很陌生,不像是那個喚她「狸奴」的公子。
她見多了他私下裡謔浪笑傲的樣子,他們在一起時他幾乎總是頭髮披散、衣衫隨意。和她在一起,他可以做任何事,說任何話,好像他在她面前從來不知道顧忌似的。她幾乎從未有機會長久地看著他這樣冠帶整齊、衣冠楚楚的樣子,那是另外一個人。
她仔細瞧,他眉心似蹙,有什麼心事呢?她想就這樣一直靜靜坐在他身邊,如果他醒了,一切就都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下官必能護衛公主……」高澄忽然說道。
元玉儀嚇得屏息靜氣,不敢動也不敢說話,以為是高澄醒了。她心裡忽然想,也許他並不想此刻看到她在這兒。她緊張地瞪大眼睛看著他,但是他卻並沒有睜開眼睛,半天又沒有聲音,呼吸又變得均勻起來,原來他是在說夢話。
他在做夢,她明白了,他心裡一直想的就是他的世子妃、馮翊公主。雖然他沒有西征回來就立刻回府去見她,但是他夢裡想的都是她。元玉儀的心裡像是突然被猛澆了一桶冰水,瞬間清醒無比。這樣的結果她早就預料到了,只是不想承認而已。而他的一句夢話,卻讓她不得不承認,在他心裡,她比不過馮翊公主。她心裡悲涼起來,同樣都是宗室女,她們之間卻是天差地別。
「殿下勿憂……勿憂……」他又喃喃自語著。還是她,還是她。
元玉儀輕輕起身走出溫室,寒冷又把她全身都包裹緊了,除了寒冷,她什麼都沒有。
鄴城的秋天總能有這麼好的天氣,晴朗而涼爽。白天日光明媚,天空碧藍如洗,這樣的好天氣讓人心情都好起來了。太原公夫人李祖娥從清早起來就準備和夫君太原公高洋一同入宮,此刻她正站在皇后的椒房殿外面等著宮婢進去稟報皇后,然後她就可以進去謁見皇后。
在等待的時辰,月光立於宮門外面,覺得日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有點熱,可又不像是夏天那麼躁熱,而秋天特有的清爽卻讓人格外愜意。她的夫君高洋立於她身側,也許月光並沒有留意,他卻格外清晰地感受到了來往宮人們的目光都會停留在他的妻子身上。高洋當然知道,月光可以驚艷所有人的目光。他喜歡她刻意妝扮,濃妝麗服,喜歡她讓所有的人為她而驚艷。
宮婢出來含笑引他們進去,態度相當地謹慎而恭敬。月光也極謙遜地微含著笑意向庭院里走去。當她留意到夫君似乎有意落在了她身後,她也刻意停下來,等高洋走到她身邊,才讓夫君先行,自己跟在他身後側。
前面引路的宮人感覺到身後有異,停步回頭來看,卻意外地一眼看到她身後不遠處的太原公夫人低落的領口處露出的一片雪白肌膚,脖頸、胸口白膩得如酥酪一般,宮婢也不由得看得心裡羨慕,覺得太原公夫人的絕色讓人不敢直視。一行一動,一言一語,在別人是凡夫俗子,在太原公夫人就是處處皆動人心魄,與人不同。
清早,大將軍府里冷冷清清。奢華、壯麗的府第因為郎主和主母都不在,就少了許多的差役,不供驅使的奴婢們自然也安靜許多。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郎主大將軍高澄忽然回來了。有的奴婢甚至還不知道西征的大將軍已經回了鄴都。
高澄淡定鎮靜地穿廊過戶往世子妃元仲華住的院落而去。一路上的僕役、奴婢們紛紛見禮,他也並不理睬,自顧自地往他心裡想去的地方而去。奴婢們數月不見郎主,覺得郎主這次回來好像和以前有些不同。他身上那種頑皮的孩童天性已經消失不見,郎主已經是個成熟、穩重的青年了。
遠遠地院門口的奴婢就看到了郎主,行禮,為郎主打開門。高澄不急不徐地走進院子,中間沒為誰停留過。他進了院子見迎上來的奴婢雖是常見的幾個,卻沒有阿孌,便問緣故。
其中有個伶俐的回稟,皇后邀大將軍和夫人一同入宮到椒房殿赴宴,阿孌已經服侍世子妃出府進宮去了。並且阿孌還命人去東柏堂給大將軍送信。此刻宮裡傳話的人應該也去東柏堂了。
高澄沒說話,遣退了奴婢。他也沒著急要入宮,暗想著,恐怕還是他的妹妹,皇後殿下想要為了昨天的事調和他和皇帝元善見。他一邊想著一邊隨意地向元仲華住的屋子走去。
屋子裡處處井井有條,乾淨而整潔,但就是覺得清冷了些。原以為沒人,忽然聽到裡面寢卧有聲音。高澄心裡下意識地一顫,竟幾乎要產生幻覺,他禁不住便向裡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