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亂世之傾國權臣——高澄傳> 43.第43章 驚鴻一瞥舞翩翩(下)

43.第43章 驚鴻一瞥舞翩翩(下)

  崔季舒見郎主半日沉思不語,此時忽然起身,急忙也振作起精神隨過來問道,「郎主要上哪兒去?」 

  高澄忽然止步,回身看著崔季舒,刻板著一張面孔,有意學著他父親大丞相高歡的樣子,慢吞吞地道,「你也學學孫龍雀。」說罷又轉身向外面走去,一邊走一邊扔過來一句,「你隨我去孫龍雀府上看看。」 

  崔季舒愕然。世子稱孫騰的字「龍雀」。如果他沒記錯,世子一直對孫騰滿是惡感,何時如此親密?來不及細想,忙追了出去。 

  夜半更深,后將軍孫騰府上哪裡會想到忽然如天降太歲般出來個不速之客?慌裡慌張的亂作一團,跪拜迎接的跪拜迎接,向里通報的向里通報。 

  「都不必亂,高侍中只是來探望孫將軍。也不必通報,速速引路,請侍中進去。」崔季舒也端起架子來妥為布置。 

  於是無人敢再進去通報,就將侍中高澄請了進去。崔季舒自隨其後。 

  高澄此前並未來過孫騰府上,此時被引著往裡面走。接近內堂時,忽然聽到樂聲陣陣,隨風而來,便止住了腳步。 

  崔季舒看郎主神色,便示意那引路的僕役退去。 

  往前面入庭院便是孫騰平時起止坐卧的內堂。此時院門洞開,一眼便可看到院子里北邊廊內的房子尚亮著燈。樂聲就是從裡面傳出來的。此時北風呼嘯,堂內卻是燈燭熒熒,給人極溫暖的感覺。 

  仔細分辨,樂聲輕盈,先時流暢,后又婉轉,時而輕緩,時而迅疾,最終又低沉如絮語。這樂聲恰合高澄此時的心境。從前年少不識,今夜忽然生出許多並不為人,並不為事的煩惱。一個念頭突兀於心頭劃過,不知世子妃元仲華此時是眠是醒。 

  聽著樂聲,慢慢走到內堂門口,推門便走了進去。裡面情境還是出乎他意料之外。 

  舞姬樂妓濟濟一堂,絲竹八音齊奏,中間只一人著純白絲絹衣裳,長袖翩翩,正在跳白紵舞。而府第的主人孫騰於上面坐榻上已酒酣入眠,他面前擺著殘羹冷灸,觴中舊醅已淡,全然席終人散的凄冷。 

  樂妓們並不認識高澄,仍一味用心奏樂。唯有舞姬揮舞長袖之際,似連連回眸而望。 

  高澄全然無視,在白練翻飛的間隙里走上幾步,仔細瞧便看到:孫騰僅著中衣,頭上髮髻凌亂,胡亂卧於坐榻上。再看面前杯著,也僅是一人而食。由此可見不是聚眾而飲,只是借酒澆愁。 

  「孫將軍!」崔季舒上前喝道。 

  孫騰似醒未醒。 

  「孫將軍,高侍中前來探望。」崔季舒不得不再上前,一邊大聲喚,一邊伸手推了推孫騰。 

  樂妓們立刻停了演奏,聲止樂息,肅然起身退到堂內一邊而立。 

  而此時高澄忽然覺得有什麼東西白光一閃飄過眼前,緊接著臉上便是輕輕一痛。毫無準備之下悚然一驚,再看原來是舞姬正旋轉揮袖時聞樂聲止息,回身一望之際,揮出的長袖也隨之飄轉,竟然抽到了高澄的臉。 

  高澄痛時,滿腔怒意,卻驀然看到著白絹衣的舞姬也似有所感地正瞧著他。她目中驚恐萬分,似乎感覺到自己全然無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又不知會被命運如何操縱的無奈感。她貌不甚美,僅是清麗可人,但目中一點柔弱無助便牽人心魄。看她眼神中似有哀哀所求,高澄似乎一下子覺得自己的煩惱找到了由頭,心底里拗不過來的那股勁兒也全都理順了。 

  舞姬看著他,儘管驚懼無奈,但對著面前傾國傾城的男子還是有一抹驚艷。又不知是什麼喚醒了她,猛醒之後趕緊低下頭來,也退到一邊去了。 

  「孫將軍!」那一邊崔季舒仍用力拍打。 

  孫騰終於睜開眼睛。他目中迷離地看了看面前的崔季舒,似在辨認。他眼睛微紅,竟然是哭過的樣子。崔季舒心裡詫異。暗想,孫騰從前是大丞相高歡最器重和信任的人之一,而此次出征晉陽並沒有帶他一起去,難道已見棄於丞相?恐怕孫騰自己也是因為這個才悲從中來。也許如此,可是細想來還是覺得並不可信。 

  堂內一剎時安靜下來舞姬樂妓等並沒敢出聲。高澄立於原地未動,略帶嘲弄的一絲冷笑掛在唇邊,看著失儀又失態的孫騰。 

  「孫將軍,世子親臨探視,你還不見過世子?」崔季舒提醒他。 

  「世子?」孫騰顯然疑惑重重,但他並未驚懼。他順著崔季舒眼神兒的方向一瞧,果然看到高澄立於不遠處,美衣華服、絕世容顏,宛若天人。居高臨下的樣子,睥睨一世的神態,在此刻的深夜中出現在他的內堂,都顯得那麼不真實。 

  高澄眉頭微蹙。孫騰看到他並不意外,既不驚也不懼,這倒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對孫騰從無好感,孫騰對他這位世子又何來的效忠之心?這一點他心裡倒是極為明白。 

  「世子深夜到我府里探視,怕必有緣故吧?」孫騰依然高居上座,連一點兒要起來的意思也沒有。不知是他心裡疑惑,還是自從見棄於大丞相高歡之後便自棄了。 

  「孫將軍,你還認世子是你郎主否?竟如此無禮?」崔季舒用引導的語調代世子訓斥,實際也是在提醒孫騰。說著一邊有心裡留心高澄的神色。 

  高澄還是微蹙眉看著孫騰,並沒有說話。 

  那些舞樂家妓們更是嚇得渾身顫抖,更沒有人敢抬頭的。 

  堂內鴉雀無聲。 

  孫騰卻並不懼怕,也不理會,忽然伸手將面前案几上的青銅觴拿起來看了看,然後將裡面的冷酒一飲而盡。 

  「孫騰!大丞相如今在晉陽,世子贊襄主上入朝理政,你身為大丞相親信,竟如此藐視世子?!」崔季舒氣得面色發青,忍不住指斥孫騰。 

  「崔季舒,你哪兒來那麼大的脾氣?」孫騰還沒來得及說什麼,高澄便淡然拋出一句,像是在勸崔季舒,說著在堂內散漫踱了幾步。一轉身恰看到那家妓中身著白色絹衣的舞姬正偷偷抬起眼來看他。他也不自覺地唇上微微一笑。那舞姬趕緊又低下頭去。無論眉目還是神情,都讓他想起一個人。 

  「世子……」崔季舒不明白高澄的意思。照他心思,郎主的脾性他非常清楚,有人如此不尊他,他斷不肯善罷甘休。 

  「人呢?」高澄忽然問道。 

  人?什麼人?崔季舒急忙趨至高澄身邊道,「世子,人都在外面。」 

  「都叫進來。」高澄氣定神閑地吩咐道。 

  崔季舒走到門口,打開門,幾聲吩咐,連孫騰所有家人、僕役,還有跟隨他和高澄而來的人都喚來,齊齊立於堂外庭院內。 

  這位世子生性疏狂、佻達,又是大丞相愛子,早就默定的繼位人,如今實權在握,自然誰也不敢輕視。偏孫騰這個時候還高踞上座,只是他已經開始遲滯、游疑。 

  「孫騰,你身為臣子僕役,不知上下尊卑,便是你第一該懲治之處。我若今日不施以懲誡,日後便難服眾。」高澄不多說話,只看了崔季舒一眼,又吩咐了一句,「脊杖五十。」 

  此時崔季舒早帶人把孫騰從座上拉下來,強拖到庭院里。 

  「你!……」孫騰氣極,但卻有話不敢說。 

  高澄剛從建康回來就在府門口命人打了高歸彥。高歸彥是其族兄,論寵信更在孫騰之上,高澄打完了,大丞相也只說了一句,「待家奴當如此」。後來更是特命司馬子如傳話,「見阿惠如見我。」 

  世子命令傳出,堂上堂下無人敢多出一聲,唯有聽到庭院里行刑時的木棍、皮肉之聲。孫騰竟然咬牙不出一聲,全然不似高歸彥難忍難奈之呼嚎。 

  高澄像沒這回事兒一般,走上前在孫騰剛坐的那坐榻上安坐下來,眼睛忽然瞟到了那些家妓,此時方極認真地瀏覽選色。正巧又恰是那舞姬抬眼瞧他。高澄微微一笑抬手示意那舞姬上前。 

  舞姬既沒有扭捏作態,也沒有急急趨奉,只輕盈慢行至高澄面前跪拜。 

  高澄看她跪在他膝前甚是身姿美麗,便抬手扶著她下頜使其仰面而細瞧她的面貌。 

  舞姬年紀比世子妃、馮翊公主年齡稍長,還尚且年幼。論起來並不是極美的絕色殊異女子,並無風韻可談,只是目中嬌憨。但比起馮翊公主畢竟身份不同,不似元仲華一般嫻雅端莊,另是一種輕浮可愛,讓人忍不住想親近。而高澄看到的,卻是她眉目之間依稀讓他看到初識時元明月的樣子,這讓他深感興趣。 

  「世子,行刑已畢。」崔季舒進來回稟。 

  高澄聽到了,抬起頭,坐直了身子,便全然換了一副面孔。 

  舞姬甚是聰慧,悄悄退了下去。 

  崔季舒已命人把孫騰拖了進來。 

  「孫將軍,你不尊幼主在前,該當領此薄懲。世子只打你五十脊杖,已經是施恩了。」崔季舒提醒孫騰。 

  高歸彥以族兄身份無故受杖刑一百,相比起來孫騰確實是受恩了。 

  「孫龍雀,」高澄上座朗聲道,「大丞相一向器重你,你不當如此自棄。如今大魏社稷靡靡不振,外有柔然、南梁虎踞而視,大丞相日夜憂勞常思扶保天子以安帝室以定天下。爾男子更當以效力報國為重任,豈可安卧於室?大丞相掃除餘孽,我為丞相之子,如今贊襄天子,敢不以父之任為己任?敢不以忠心報於天子乎?」 

  這一番陳辭令堂上堂下鴉雀無聲,人人思之。誰都沒想到,世子年幼又佻達無常,竟有此一番心胸。扶保天子,忠於魏室,以定天下,誰都不得不心悅誠服之。 

  孫騰面有愧色,低頭伏於地上,半晌道,「世子訓導,孫騰謹記於心。」 

  高澄站起身,慢步而下,一邊道,「你是大丞相親信,忠心不二,大丞相常語此於我。你尊不尊我,我並不因此而怒,只是怒你不該如此頹廢,又惜你材質和忠心,因此不得不懲治。」 

  孫騰不想高澄心裡竟是這麼想的。不論真假,想著自己不念天子只念丞相,一點愚忠終有報,剎時涕零。 

  高澄走到孫騰面前停下來,忽然問道,「你為何深夜不睡,獨自啼哭?」 

  剛才還是霸氣實足,玩弄心術、權術的幼主,此時忽又變身好奇心極重的孩童,這讓堂內外所有人都一怔。 

  孫騰沒想到世子竟觀察如此仔細,又以此為念,再也忍不住更是伏地泣道,「臣原有幼女,走失多年,至今尋訪不見,臣常常思女心切。每見僕役、路人有幼女者便思之……」 

  高澄也知道,孫騰曾因此緣故為許多女僕役釋籍而獲大丞相高歡重遣。 

  「罷了,若慰藉你思女之心我便不再追究。」高澄輕鬆便放掉了此事。 

  孫騰叩首於地,泣道,「多謝高侍中。臣此後只知有大公子。」「大公子」這一詞用的極其微妙,但卻實足表達了他忠於高澄的心思。高澄也未想到他還有如此細緻入微的一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