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致富能手>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問題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問題

  楊曉偉書記這次作為中間人,這次從張國棟手中拿到數千萬的美元外匯心裏也是很高興,作為歐陽市長未來的女婿,政治覺悟還是有的,張國棟在很多大佬眼中就是一個思維活躍有能力、有遠見的年輕人,這次他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上麵的領導定然不會讓他吃這個虧,而且所得定然比失去的還要多,陸行長能夠直接給出的承諾隻是冰山一角罷了!

  中午吃了一頓張家嶺農家菜,陸行長吃的讚不絕口,完了還自己掏腰包買了兩隻葫蘆雞,說是要給領導嚐嚐。


  陸行長回到市裏沒幾天,張國棟就收到縣裏的通知,他已經入圍秦省1990傑出青年候選20人大名單,縣政府為此專門還展開了總結會議,整個永康縣不知道為何突然之間都在聊張國棟,大家都是在討論張國棟當上村長後如何帶領全村脫貧致富,形象完全被打造成為了大公無私、專門為人的好村長,最後再說到三年時間內張家嶺村發展之路,他逐漸都有些被神化了。


  張家嶺村民聽到這個消息也都很是高興,似乎張國棟能夠成為秦省十大傑出青年是他自己的榮耀一般,來到張家嶺村旅遊的人都知道張國棟為村脫貧努力的事情。


  十一月十一日,在這個年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甘井鄉收購站今天開始收烤煙了,從各村不斷而來拖拉機把一車車烤煙送到庫房,村民們就拿著紙條在收購站門口排隊等著領錢。


  今年烤煙比去年量大了五倍不止,收購站排出了四行的隊伍一直排到了鄉政府門口,但是相比於去年的烤煙質量,今年能差一些。


  張國棟在家接到收購站的電話,今年煙廠總收購8670510元烤煙,特等品比例不到1%,需要張國棟派車運往雄雞市。


  運送烤煙的任務交給張小亮,飼料廠20多輛卡車帶上近百輛拖拉機就出發了,張家嶺村磚廠如今已經有很多外村拖拉機在這裏跑運輸拉磚,賺的雖然要被磚廠抽不少,但怎麽都比打工掙得多,他們很早就等待著拉烤煙的機會,一趟拉倒雄雞市40多塊,一天跑的勤快能跑三、四躺,幾天下來能賺好幾百,這對他們還說可是比不少的收入。


  五天時間烤煙運輸完畢,煙廠也是第一時間把錢打到張國棟賬上,20%的收購運輸費用170多萬,51萬屬於鄉政府,他落下120萬。


  收購站一年給張國棟帶來的收入遠不止這些,甘井鄉村民如今已經養成了習慣,要賣糧食找張家嶺村,如果村裏賣的糧食太少對方不來,就直接送收購站,這裏菜籽、玉米、高粱、黃豆、小麥應有盡有,但是它也是和村飼料廠分開單獨運營的,每年除去烤煙收入還有其他近百萬利潤。


  要說張家嶺隻投資了幾十萬每年怎麽會有200萬收獲,主要原因還是他的飼料廠消耗和自己在甘井鄉的名氣。


  甘井鄉村民們都知道張國棟是一個完美的村長,隻要和他沾邊的村子都能富得流油,那是真正為了窮人脫貧而做事的人,大家也全都相信他,而且自己村裏這幾天情況能變好,還不是因為對方。


  因此張國棟用自己的威望輕鬆掙到了錢,而這錢掙得越多他的威望就越高,他帶領著張家嶺走到如今的地步,又因張家嶺而越發的有名。


  十一月中旬,歐陽欣蘭電話開始頻繁,她已經開始適應了《三國演義》劇組培訓強度,而且已經深入三國曆史文化而無法自拔,老師對她的近步給予了肯定,並且已經確定蔡琰這個角色由她來演了。


  蔡琰可是華國曆史上有名的才女,很多詩詞流傳至今而且她還是樂器大師,一生因為戰爭而顛沛流離有過多任丈夫,最後還是曹操把她接回了中原。


  《三國演義》劇組在大家逐漸進入劇情體會自己扮演人物性格以後,開始學習人物特長,歐陽欣蘭最近就在練習各種三國古樂器,張國棟看到這裏也很是欣慰。


  十一月底磚廠開始停工,進入一年歇息期,《三國演義》劇組在張家嶺的監工人員這一天找到了張國棟。


  “張先生,如今七個拍攝地已經有三個已經建成,明年過完年就可以開始裝修,隻不過村裏的磚廠每天磚窯都在燒磚,這空氣中的汙染先不說,三國城牆區距離磚廠隻有幾百米,每天各種機械噪音工地都能聽到,等拍攝的時候這樣可不行啊!”


  磚廠有汙染,有噪音張國棟作為後來人如何不知,但是在張家嶺剛發展的初期一點汙染還是能接受的。現在村裏要大力發展旅遊養殖業,這磚廠再留在村裏也就不合適了。


  張國棟承諾明年一定解決這個問題,《三國演義》劇組人員這才離去。把這個消息告訴村委會,所有村委成員們都沉默了。


  “國棟,這磚廠我們村很多人在裏麵都有股份,要是直接撤了可能大家都無法接受,今年磚廠盈利有200多萬,直接撤銷可是斷了很多人財路,年初買房子很多人都是貸款了的,就等著每年村裏磚廠分紅,能不能不撤…”啟博叔見所有人低頭不說話,村委會21人其中一大半人就是磚廠股東,每年分下來2萬多元就這麽沒了怎麽行,這個時候大家環境保護的意識還沒那麽強。


  “就是,國棟!咱們張家嶺磚廠如今可是整個永康縣最大的磚廠,整整14個磚窯380名工人,還有67輛拖拉機一直在磚廠工作,沒有磚廠這讓大家如何生活。”三哥作為磚廠廠長,每年有些磚廠1%分紅,當然也不願意關閉磚廠了。


  “我知道大家都非常不舍,放在我身上我也不舍,我有磚廠41%的股份,但是這磚廠要是不關,影視城哪個劇組願意來,現在咱們村是樹木多,空氣汙染看起來還不明顯等再過幾年整個天空都是黑色煙塵再後悔我們劉來不及了,我的意見是盡早關閉,長痛不去短痛。”張國棟說完大家都知道磚廠肯定是保不住了,張國棟這還是第一次用這種絕對的口氣說話。


  “弟弟,這個磚廠有汙染我們都知道,我們村如今也算起整個秦都市有名的旅遊村了,在開辦磚廠是順不過去,你看你能不能給鄉裏說說,我們把磚廠換個地方開建,到時候也不會耽誤那麽多訂單不是。”


  蓮花嫂子作為女人能夠在村裏得到所有人肯定能力那是沒的說,她給張國棟提醒了一條新的路線這是可以考慮的。


  張家嶺磚廠如今已經承擔著永康縣西部好幾個鄉鎮的製磚任務,如果貿然關閉那麽很多工程都不得不停止,這不是張國棟想看到的。


  把磚廠開到其他村子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到時候再擴大磚廠規模就沒有那麽多限製,而且三個一直說的樓板廠也可以建了。


  張國棟隨即電話打到竇錦鵬辦公室,這給其他村建磚廠也是要汙染別人空氣,歐錦鵬讓張國棟等待兩天,他需要和鄉裏的領導探討。


  兩天後張國棟等到消息,甘井鄉另外組合的11個村,聽到張家嶺村要把磚廠搬出來,都搶著希望可以搬到他們村裏。


  到了他們村裏不到可以得到土地使用補償,還有空氣汙染補償,村民們也可以去磚廠上班,最重要的最近裏麵甘井鄉所有村都有一個共識,隻要和張家嶺村扯上關係,那賺錢就會變得異常輕鬆,說是有汙染別看張家嶺村磚廠辦了三年也沒啥問題麽!

  張國棟與村委會討論,三哥最鍾意的還是甘井鄉東南方向東邵村,那裏距離張家嶺村有8公裏左右,屬於甘井鄉東溝邊上,把磚廠搬到這裏距離永康縣距離近了一半,而且距離坤縣也不遠,磚廠銷售可以推向更遠的地方,而且運輸成本也都變低了。


  確定了新磚廠搬遷位置,大家這才放寬了心,三哥提出新磚廠規模再擴大一倍,而且再加一個樓板廠,所有村委都同意這個提議。


  但是在新廠股份分配上大家有了分歧。在磚廠有股份的人希望保留自己原來的股份,而沒有股份的村委認為現在還是按照以前的股份比例分配不合理,談了半天大家最後還是統一了意見。


  磚廠保留以前股份,股份比例還是張國棟41%,村大隊30%,29名入股村民各分得1%,可是明年新建樓板廠建設資金要從現在磚廠裏出,新建磚廠預計需要資金110萬,樓板廠需要60萬左右,這就使得今天磚廠分紅沒有多少了。


  樓板廠30%股份還是歸村集體所有,剩下70%股作為村裏文化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另外剩餘的作為村民年底分紅紅利的一部分。


  這個決定剛下放到村裏,大多數村民還是很高興,磚廠搬到其他地方了,是有很多人不方便了,但是這一步遠比大家想象中的結果要好很多。


  在村委會確定了磚廠搬遷方案以後,張國棟聯係了竇錦鵬,東邵村的村幹部聽到張家嶺村要把磚廠搬到自己村裏,高興的不得了,不到三天雙方就簽訂了合同。


  工廠外遷,這給張國棟打開了一條新的思路,如今華國市場需求遠比供應量大的多,現在隨便開辦一個場子都能賺到錢,他完全可以在張家嶺村附近帶動一條新產業,這樣能夠和張家嶺村形成互補。


  張國棟與竇錦鵬商量後,決定還是大棚種植還是最適合甘井鄉的。


  星平市如今還叫星平縣,後世和耀縣是秦省兩個大棚養殖基地,如今在星平縣大棚種植還剛剛起步,以張家嶺生態肉為主體,張家嶺品牌完全可以成為華國農產品一大品牌。


  大棚種植前期投資非常大,一個2畝大的棚就需要3000塊以上投入,張國棟打算先與劉家村、北莊村兩個村合作,合作試試。


  劉家村、北莊村因為距離張家嶺最近,這兩年因為張家嶺村也是富裕了很多,村裏很多人都在張家嶺村上班工作,當張家嶺村委到他們村找到他們村長時,對方很是高興。


  北莊村本就是以張家嶺村第二自居,他們村第一個全體村民種菜籽嚐到了甜頭,這兩年菜籽、烤煙賺了不少錢,兩年時間基本家家都蓋起了新房,尤其是靠近官路口的位置都是兩層樓房建設。


  合作的消息剛傳到兩個村,不到半個小時兩個村的村長都找到了張家嶺村大隊。


  張國棟說了他心中的初步計劃,兩人想都沒想一口答應,甚至願意免費給張家嶺村使用土地,隻為了項目能落在自己村裏。


  兩個人正掙著,張國棟大舅來到了村大隊部。


  “外甥,你這麽做可就過份了!有好事情能想到他們兩個村就想不到舅舅,如果這事情把趙家原拉下了舅舅我以後在村裏還怎麽做人,這個村支部書記還怎麽當。”


  張國棟的大舅這幾年小日子也過的滋潤,大兒子在飼料廠做車間主管,小兒子管理著張國棟的車隊,張國棟沒想到大舅竟然來湊熱鬧。


  北莊村和劉家村的村長見張國棟大舅到來,頓時也不吵了,現在來了強敵他們必須一致對外才行。


  “大舅,你先坐下吧!這事情還隻是個初步的設想,等成了大家都有好處。我先說說這大棚種植。”張國棟頓了頓。


  “我們村的生態肉現在已經在秦省打開了市場,生態豬、生態雞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我們的豬肉為何市場反應能夠這麽好,你們村也都有養豬、養雞的,為啥價格比我們賣的便宜還沒人要?這就是品牌,我們村在你們村要是來建了大棚種植基地,以後也是要用張家嶺品牌的,所以質量必須保證。既然我大舅也來了,我也就直說了。”


  張國棟從桌子上拿起一個本子,裏麵寫著他打算種植的種類與規模。


  “大棚種植第一個當然是蔬菜,這個我計劃放在北莊村,今年就開始搭棚,明年夏季就開始育苗,冬季年前就能出第一茬蔬菜。第一批我計劃先蓋10個大棚,每個5畝大小,大棚建成工人大概需要30人左右,我們會派人專門管理,工人青壯必須要一半以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