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榜樣的力量
整個1988新年之前,張國棟都非常忙碌,張家嶺村秦腔已經在整個甘井鄉打出名聲,村裏學戲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被龔小慶單獨教的幾個人,已經慢慢可以唱出一絲神韻,這幾天下午很多村的人都會專門跑張家嶺村來看戲,張國棟家服裝生意一下子好的不得了。已經有一些衣服賣的斷碼了,但張國棟不打算年前再進貨了,還有4天就是大年三十,該買新衣服的人已經買的差不多了。
這一天張國棟在四隊給一對新人證婚完回家,就看見家裏多了半隻沒有角的鹿,這東西在後世可是二級保護動物,現在溝裏很容易看到,每年張家嶺村都會組織人員冬季去溝裏狩獵,然後每家每戶都能分得不少肉食,今年不知道又是誰獵了這麽大一隻鹿送到張家嶺家裏了。
“這是你八叔今早送來的,今年村裏買肉的人多,就給玩家多留了些。”張承林見兒子又提回了一大堆東西,心裏不由一陣高興,他不是稀罕這點東西,而是為兒子被請去四隊征婚而高興,如今大兒子在村裏的聲望就算大伯也比不上。
“送這麽多,還有半隻鹿角?用水清泡一起鹵了吧!”張國棟記得小時候盼著過年就是為了吃一頓,這鹿肉對他可是非比尋常的記憶,前世家裏窮,過年大家都拿著獵槍要去山裏鑽好幾天,冬季鹿是最好獵殺的,每年當村裏分肉結束了所有孩子都能美美的飽吃一頓肉了,但是他不記得村裏分肉什麽時候能分得半隻鹿,定是因為自己是大隊長大家為了感謝自己多給了自己家一些。
要說燉鹿肉,張國棟自認不如自己的老爸,老爸燉鹵肉用蔥薑反複侵泡,然後加白酒醃製後,放在鍋裏燉出來的鹿肉沒有一點腥味,張國棟把所有鹵肉剁好清洗幹淨後就交給了老爸!看著老爸給自己燉鹿肉的樣子,一幅幅兒時記憶浮現在了自己麵前。
下午時候張家嶺村大隊門口難得的清淨,所有村裏18歲以上的村民都端著凳子坐在大隊部門口,很多外村人還有戲校老師們都在一旁觀望,不知道今天張家嶺村要幹什麽。
張國棟看了下底下所有張家嶺村村民,和三個月前相比,張家嶺村多了好幾張陌生的麵孔,記錄的原來的288人如今變成了302人,多出來的14人都是今年嫁到張家嶺村或者剛滿18的青年。
“各位相親們,敬老愛幼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張家嶺村要家家奔小康,不光是大家口袋裏的錢多了,還必須……”這次國棟村支部書記張承誌主持,他上台一大套傳統理論下去,村民們這次卻是沒有多少不耐煩,今天是張家嶺村選先進的日子,村幹部們也都早早的各家各戶做了工作,村裏要選出1名道德模範和兩名勞動模範,頒發道德模範獎和集體貢獻獎,獎金200元這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也是全村人的認可,大家都心想著自己心中模範應該是誰,一會兒會由投票產生。
張承誌說完張國棟上台說了下投票規則,由其他8名村委成員給大家發下選票,一時間台下變得吵吵鬧鬧,很多村民因為不識字要求一旁的鄰居幫自己填寫名字。
張國棟維持了好幾次秩序投票這才結束,每個人選出自己心目中的道德模範和勞動模範,選完幾名村委開始當眾記票。
“道德模範投票302票,有效票302票,趙秋蘭38票,張承誌31票,張二蛋30票,宋荷花16票……”
張小亮在台上統計出道德模範投票票數,許多人心中的道德模範標準都不一樣,並且有很多一票的人產生,聽到最後投票隻有一兩張的很多人都羞愧的底下了頭,很顯然他們都是自己投了自己,而獲得最多票數的趙秋蘭卻是捂住嘴忍不住哭出了聲來。
趙秋蘭是一隊人,丈夫去世十多年了,帶了4個孩子還有兩個多病的公公婆婆,村裏很多人都勸她改嫁,說是一個女人家帶不動6個拖油瓶,可是趙秋蘭十多年如一日,她的老公去世以後村裏很少有人再聽她說過話,每天從早到玩沒有歇息,家裏兩位老人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下世,幾個孩子也是被她送去學校上學,家裏一年四季都是高粱飯加野菜,如今隻有30多歲的她看起來像是50多歲了,聽到是趙秋蘭獲得了道德模範所有人都流下眼淚。
趙秋蘭哭著被兩個孩子攙扶上了台前,張國棟把做好的獎狀交到對方手裏,又拿出一個紅包,裏麵是200塊錢。
“嬸子,你說幾句吧!”張家嶺擦了下眼睛,把趙秋蘭請到了前台最中央。
趙秋蘭擦了擦眼淚,看著眼前張家嶺所有村民,好幾次開口都沒有說出話來。
“我……,我…不知道說什麽,我孩子爹死的早,村裏很多人這麽多年都默默的幫助過我,不然我們一家人不可能活到現在。以前的事兒就不說了,我現在就想著我的孩子們能快快長大,然後讓孩子爺爺奶奶安心下世。以前我總怕辜負了孩子他爹的囑托,孩子爺爺身體不好,奶奶一直癱瘓,家裏的糧食每一粒我都省著吃,孩子們的衣服都是別人不要的我拿回家縫補好湊著穿……但現在一切都好了,村長帶我們掙錢,隻要肯出力我的孩子也能吃上肉,我今年給孩子們都買了新衣服了!”
趙秋蘭說的很是高興,台下聽得人卻都不由留下眼淚,一個女人這麽多年能把一個家這麽多年扛過來是多麽的不容易,還要一切苦日子都過去了。
趙秋蘭越說越順暢,最後基本都變成了對張國棟的讚揚,台底下村民都聽得津津有味,周圍觀看的鄰村人與孩子們也都靜靜的聽著。
等趙秋蘭講話完畢,張小亮宣布村裏貢獻投票結果。
“張國棟300票,張小亮104票,張承東84票,張彥鬆63票,張承林62票……”
張家嶺貢獻獎大家票數都比較集中,張國棟沒有想到他會獲得300票,而他的老爹竟然也票數排到了第五名。
“各位相親,作為張家嶺村大隊長,獲得這個榮譽我很高興,也有些慚愧!老一輩們對於咱們村的付出比我多的多,我也隻是做了一個大隊長應該做的。今年咱們村組建了自己的機械聯合社,大家隻要肯賣力都能掙到錢,很多人家裏也都添了自行車、拖拉機,我希望明年我們家家都能買的起摩托車。張家嶺村的未來在我們每個人手裏,隻有我們共同一心才能把村子建設的更好,謝謝大家!”
張國棟簡短了說了幾句,台下掌聲一片,所有人都一臉渴望的看著張國棟,他們相信現在台前的那個少年會帶領全村過上好日子,大家所有人都會越來越有錢,村子一切也都會因為他變得越來越好。
張小亮念出自己的名字那一刻,先是有一些緊張與不好意思,待張國棟說話,他感覺到的是深深的責任與感動。
張小亮自從當上村委員,每天比各隊隊長還忙,他每周都要給青雲寺和豹玉樹跑好幾次,細心與寺院方丈交涉了解學習,及時修補大殿與佛像,更是為寺廟建設出謀劃策,在豹玉樹保護方麵,雖然請了專人看守,但張小亮總是跑豹玉樹最勤快的,他對村裏情懷超出了很多年長之人。
在村裏自樂班建設,鑼鼓秧歌隊籌備排練方麵,都是衝在最前,每天精力基本都用在村大隊裏。
“我感覺給我這個榮譽我受之有愧!我爸說我體質差就愛琢磨些沒用的,幹活喜歡偷奸耍滑歪道理一大堆。我不想一輩子光是種地,最起碼種地的時候生活裏還該有些其他的。在張國棟當大隊長以前我一直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麽,現在我知道。”張小亮在台上說著,很多人內心的一根弦不止為何動了一下,以前沒有人想過除了吃飽以外還應有些什麽,不是沒人想而是不敢想,而這些東西在張國棟做大隊長之後被打破了,張家嶺村現在家家不怕餓肚子,很多也都買上了自行車甚至拖拉機,現在他們都不是不敢想,而是希望自己能多想一些,跟上大家的思維,跟上張國棟的思維。
“生活不光是溫飽,如果人隻是吃飽喝足就滿足了,那和牛羊有什麽區別。我們每個人都有思維,就必須有精神生活。豹玉樹、青雲寺都是祖輩留下的精神傳統與寄托,唱戲大鼓也是我們的一種傳統與精神交流,如果可以投入其中,你就會發現生活的意義變得豐滿,你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有色彩!”
張小亮講的很是生動,他是高中畢業學識比村裏所有人高很多,等他講話完畢所有人掌聲都紛紛響起,王滿倉與張峰上台為兩人頒獎,張承誌上台總結,很多人都爭著上台表自己的看法與決心,話題往往都會引到張國棟身上,到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一場表彰大會開成了誓師大會,但所有人都聽得很認真,張國棟從所有人眼神中都看到了一股堅定的力量,這股力量將引領張家嶺越來越強大。
旁邊觀望的人群一個個都露出了羨慕的眼神,尤其是幾名在後排沒有回家的老師們,他們這一刻多想自己也是張家嶺的一份子,哪怕沒有分紅沒有獎勵,成為張家嶺村一員都是那麽的幸福。
臘月二十八掏炕灰、洗衣服,臘月二十九蒸饃、豬肉,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村裏家裏都打掃得幹幹淨淨,迎接著春節的到來。
張國棟這一天起來,剛吃完早飯就聽到大隊部門口鑼鼓聲衝天響起,龔小慶老師今天沒有再去大隊部門口講課,到了大年三十就算正式過年了,張小月與弟弟早早的換上了新衣服,跑出去玩耍去了。
老爹拿出早就買好的對聯與紙貼,張國棟一家從門外到屋內帖了個遍,就連挖掘機與裝載機上也都貼了幾個福字。
貼完對聯就到了中午,這個時候是該上墳燒紙的時候了。農村上墳隻能是家裏男丁去燒,從張國棟的爺爺奶奶開始,一直到上五服以內所有故人都得去墳前祭拜一遍,最後張國棟在自己爺爺奶奶墳前點燃蠟燭,把他們的牌位迎回了自己家中。
因為張承林是家中長子,所以以故的父母應該由他來迎回自己家裏,晚上大家相互拜年的時候,五叔與各位叔伯都必須給爺爺奶奶上香祭拜。
村裏的鑼鼓聲一直響到天黑才結束,張國棟一家人把過年買的花生、瓜子、糖等東西分出到幾個碗裏去,張小月和弟弟把東西給鄰居們都送去,不是說鄰居們吃不起瓜子、花生,村裏有這習俗,關係好的鄰居過年都得送些東西,到了晚上七點多,五叔帶著點心與一瓶酒和文斌過來,給爺爺奶奶上了一柱香,父親給文斌一塊錢壓歲錢。
“三伯,我都這麽大了還給壓歲錢?再說你給的也太少了吧!”文斌說著接過壓歲錢,塞進自己口袋裏。
“沒有18歲都算孩子,米要是明年就結婚三伯就不給你壓歲錢了!”
一塊錢壓歲錢已經算是很高了,張承林原本是想給5塊的,但是想了下壓歲錢就是圖個吉祥,他要是給了5塊錢大家肯定看樣,這會給其他家庭造成壓力。
五叔也拿出四塊錢給了張國棟四個弟弟妹妹,他今年已經19歲了,再黑不合適了。
母親端上來一些準備好的涼、熱菜,張國棟與父親、五叔喝了一盅,大家還的晚上去大爺爺家拜年,喝過酒老爹拿出了準備好的禮物,帶著三個兒子一起向大爺爺家走去。
等到了大爺爺家,三爺爺、四爺爺兩大家鬥已經全部來了,張國棟堂叔就有十多個,加上堂哥堂弟人有近四十,很多堂弟、侄子還都是剛會走路,一大家那叫一個熱鬧。